?

科學構建 個性引導

2023-09-12 10:27陳立建
新教師 2023年6期
關鍵詞:作業內容語文

陳立建

傳統作業形式單一,忽視對學生興趣愛好、認知水平和基礎能力等的考慮,導致學生在完成作業的過程中苦不堪言,難以達到預期效果?,F階段,語文教師可以嘗試在單元統整視域下對語文作業進行設計,構建完善的知識體系,幫助學生全面掌握單元知識,讓學生在完成作業中對知識進一步鞏固和記憶。

一、小學語文作業設計的重要性

“雙減”政策要求教師在教學中應該做到減負增效,減少學生的課外輔導和作業完成的壓力,要求教師將更多的關注點放置在作業的設計上,創新作業設計的理念和形式,讓作業設計煥然一新。因此,現階段,教師可以站在單元統整視域下進行小學語文作業設計,幫助學生在完成作業的過程中,將零散的知識梳理成健全的知識體系,更好地對單元內容進行整體把握,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成效。

二、小學語文作業設計的現狀

(一)意識淡薄

在傳統作業設計中,意識淡薄是首要的一個問題。很多教師由于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對作業設計主要是以題海戰術為主,并沒有投入更多的時間和精力來進行各種類型的設置,這使得學生在完成的過程中面臨著較大的身心負擔和壓力。由于教師作業設計的意識比較淡薄,使得學生對于作業也缺乏重視心理,馬虎應付,甚至抄襲。

(二)形式單一

形式單一也是作業設計中的一個問題。小學生的年齡較小,在學習活動中受興趣的影響比較大。如果教師作業設計的形式比較單一、死板,長時間之后,學生就會出現一定的厭倦情緒和厭學心理。

(三)評價不足

在作業設計中,教師也應對評價的因素進行充分的考慮。在傳統作業設計過程中,評價經常遭到教師和學生的忽視。很多教師在布置完作業之后,缺乏對學生進行有效的評價,導致學生在完成作業的過程中,因缺少教師的反饋而無法真正獲得良好的體驗感和收獲感,學生在完成作業的過程中也缺乏興趣和動力,作業形同虛設。

三、單元統整視域下的小學語文作業設計

(一)“前置類”作業的設計

傳統的作業設計,大多數情況都是學生在對知識點學習之后,教師再對作業進行預留。當前,則可以反其道而行之,嘗試著對課前的學習時間進行充分利用,引導學生完成前置類的作業,這樣能夠讓學生主動投入預習當中,養成良好的預習習慣。這是培養學生自主學習意識和自主學習能力的重要契機,教師要有效地利用,讓作業設計的效果變得更好。

例如,六年級上冊第一單元主要包含《草原》《丁香結》《古詩詞三首》《花之歌》等內容。在課前準備階段,教師可以對本單元的主題進行概括,對幾篇課文的背景資料等進行截取,并將這些內容剪輯成時長幾分鐘的微視頻。微視頻制作完成之后,可以上傳到網絡平臺,鼓勵學生在課前自主學習。在微視頻的指導下,學生對本單元的文章有了初步的了解,便于后續的合作探究,從而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

(二)“讀寫類”作業的設計

讀寫類的作業能夠實現閱讀和寫作的相互融合,幫助學生更好地進行延伸和內化,讓學生對閱讀內容產生更加深刻的理解。所以,在教學中,教師可以在單元內容解讀完畢之后,對主題進行延伸,讓學生將自己的情感體會有效地融入到寫作當中,通過文字的方式抒發出來,從而有助于學生的學習效果得到持續的增強。

例如,五年級下冊第一單元主要包含《古詩三首》《祖父的園子》《月是故鄉明》《梅花魂》等文章,這些文章的主題都和童年息息相關,能夠讓學生產生更加深刻的體會。在單元教學完畢之后,可以先讓學生暢所欲言,和大家一起分享自己童年的趣味故事。接著可以讓學生圍繞“童年往事”這一主題,自擬題目進行習作,分享一段自己童年的經歷。通過這樣的讀寫融合方式,能夠增強學生的感受,也能夠增強學生和作者的情感共鳴,從而加強學生對閱讀內容的理解和記憶,同時也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

(三)“分層類”作業的設計

學生的個性發展存在著差異性,教師在教學時,應落實分層理念,做到因材施教。因此,在作業設計中,也應對分層作業進行設定,讓作業的針對性、目的性和有效性都得到增強,讓所有的學生都能夠在作業完成中有所發展和收獲。

例如,五年級上冊第六單元主要包含《慈母情深》《父愛之舟》《“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三篇文章,這三篇文章都和父母親情之愛息息相關。因此,教師可以將一些情感分析類的題目作為學生的作業內容。在布置作業時,可以按照習題的難度和數量,有效地將習題劃分成拓展類、提升類和基礎類,讓班級中的優等生、中等生和學困生對應完成。當然,也可以讓學生自由選擇完成其中之一即可。讓學生可以自由地選擇作業,不僅能夠避免作業帶給學生的壓力,而且還能夠讓學生在完成作業中避免出現“不夠吃”和“吃不完”的情況,真正讓作業設計實現了人性化。

(四)“任務類”作業的設計

任務類的作業能夠讓學生在作業完成中擁有更加持久的動力來源。所以,教師可以結合單元內容設計任務作業,讓學生能夠拓寬知識視野,并且在任務完成的過程中,能夠產生一定的滿足感和良好的情緒體驗。

例如,五年級上冊第四單元主要包含《古詩三首》《少年中國說》《圓明園的毀滅》等文章,這些文章的主題都和愛國情懷相關。所以,在學習完本單元的內容之后,教師可以為學生布置任務,讓學生在課后以小組合作的方式來對我國的近代歷史進行探索,可以制作成思維導圖或時光軸,嘗試著對我國近代歷史的重要事件進行梳理。還可以讓學生對紅色革命歷史進行梳理,從而增強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愛國情懷,讓作業設計的有效性得到提高。

學生作業完成之后,教師應開展評價活動。評價可以是小組互評,也可以是自主評價,等等。對一些優秀的作品還可以投放到大屏幕上讓大家欣賞,之后還可以在網絡平臺上展示,讓學生積極反饋,增強學生的成就感,提升學生完成作業的積極性。

總之,立足單元統整視域來對語文作業進行設計是非常重要的,它能夠讓零散的知識得到整合,讓學生在作業完成的過程中對單元內容進行整體把握,促進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思維能力得到增強,讓學生取得更好的學習成效。

(作者單位:福建省平潭城關小學 責任編輯:莊嚴)

猜你喜歡
作業內容語文
內容回顧溫故知新
《快樂語文》2022年全新改版!
主要內容
我想要自由
三十六計第七計:無中生有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