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甘肅河西走廊灌區蘆筍+娃娃菜間作高產高效栽培技術

2023-09-14 20:53梁順有丁明元楊桂玲楊鈞國
甘肅農業科技 2023年8期
關鍵詞:蘆筍間作

梁順有 丁明元 楊桂玲 楊鈞國

摘要:蘆筍是一種高檔而名貴的蔬菜,定植后第3年才進入盛產期;種植前期產量低收益少。利用蘆筍定植前期根系較小、行距較寬和娃娃菜株型小、根系淺的特性,在蘆筍定植當年進行“蘆筍+娃娃菜”間作生產,可提高土地利用率和早期收益。我們基于臨澤縣當地種植專業合作社的生產實踐,從茬口安排、品種選擇、育苗、整地覆膜、灌溉系統配備、定植(移栽)及田間管理等方面總結了河西走廊灌區蘆筍+娃娃菜間作栽培技術,為河西灌區蘆筍-娃娃菜間作栽培提供技術支持。

關鍵詞:蘆筍;娃娃菜;間作;河西走廊灌區

中圖分類號:S644.6;S634.3? ? ? ? ?文獻標志碼:B? ? ? ? ?文章編號:2097-2172(2023)08-0782-03

doi:10.3969/j.issn.2097-2172.2023.08.020

High Yield and Efficient Cultivation Techniques for Asparagus and Baby Cabbage Interplanting in Irrigation Areas of Hexi Corridor

LIANG Shunyou, DING Mingyuan, YANG Guiling, YANG Junguo

(Linze County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Extension Centre, Linze Gansu 734200, China)

Abstract: Asparagus is one of the high-end vegetables, it only enters its peak production period in the third year after planting, resulting in low yield and low returns in the early stages of planting. By utiliz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mall root system in the early stage of asparagus planting, wide row spacing, small plant type of baby cabbage, and shallow root system in the early stage of baby cabbage planting, the intercropping production of 'asparagus + baby cabbage' can be carried out in the year of asparagus planting, which can improve land use efficiency and early returns. The cultivation techniques of asparagus and baby cabbage interplanting in irrigation areas of Hexi Corridor are summarized from the aspects such as stubble arrangement, variety selection, seedling raising, soil preparation and film mulching, irrigation system allocation, planting (transplanting) and field management.

Key words: Asparagus; Baby cabbage; Interplanting; Hexi Corridor irrigation area

收稿日期:2023-02-07;修訂日期:2023 - 06 - 21

作者簡介:梁順有(1969 — ),男,甘肅臨澤人,農業技術推廣研究員,主要從事農業技術推廣工作。Email: 328773429@qq.com。

通信作者:丁明元(1968 — ),男,甘肅臨澤人,正高級農藝師,主要從事蔬菜及設施農業技術推廣工作。 Email: lzxnyjjzz@163.com。

蘆筍(Asparagus officinalis)別名石刁柏,百合科天門冬屬多年生草本植物,以嫩莖供食用,一次種植可連續采收8~12 a,生命周期15~20 a,定植后的3~10 a為盛產期。蘆筍是一種高檔而名貴的蔬菜,在甘肅河西走廊廣為栽培,位于河西走廊中段的臨澤縣種植面積達330 hm2,在當地蔬菜產業結構中具有重要地位。蘆筍根系發達、生長直莖稈直立、葉片小、進入盛產期晚,而娃娃菜生育期短(育苗移栽55 d左右可采收)、株型較小、根系淺、生長快[1 - 5 ]。蘆筍和娃娃菜在生物學特性方面的差異及其互補性,為兩者間作栽培模式的形成奠定了基礎。

2021 — 2022年,臨澤縣金地富民種植專業合作社、臨澤縣佳鑫蔬菜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等經營主體的生產實踐表明,在蘆筍+娃娃菜間作模式下,蘆筍一般育苗定植當年產量較低,第3年進入盛產期[6 - 8 ],每年4月上旬至6月上旬采收,鮮筍產量可達18 000 kg/hm2,按平均收購價8元/kg計,種植收入可達14.4萬元/hm2;娃娃菜于春季套作種植,保苗4.5萬株/hm2,6月下旬開始采收,按平均收購價0.8元/kg計,收入可達3.6萬元/hm2。產值和效益均高于單種蘆筍或娃娃菜,既解決了單種蘆筍土地利用率低的問題,又提高了蔬菜種植的效益[9 - 10 ]?,F將蘆筍+娃娃菜間作高產高效栽培技術總結如下。

1? ?茬口安排

蘆筍于當年元月下旬育苗,4月下旬定植,5月進入營養生長階段,10月下旬開始養分回流,11月中旬開始拉秧。來年可少量采收,第3年進入盛產期。

娃娃菜3月中旬育苗,4月中下旬移栽,6月上中旬采收。

2? ?品種選擇

蘆筍選用抗性強、適應性廣、優質豐產、商品性好,高產穩產性保持在15 a以上的品種,如提卡斯、馬格納斯、盛豐、TC30等為宜。

娃娃菜選用耐低溫、不易抽薹、抗逆性強的黃心品種,如金皇后、春玉黃等[11 ]。

3? ?育苗

3.1? ?用種量

蘆筍用種量約750~1 000 g/hm2,娃娃菜用種量約450 g/hm2。

3.2? ?種子處理

蘆筍種子需進行溫湯浸種、催芽處理。先用55 ℃溫水燙種 20~30 min,邊燙邊攪拌,使種子均勻受熱,再在25~30 ℃的清水中浸種48~60 h。后將種子清洗干凈,保溫保濕,置25~28 ℃下催芽 36~48 h。每天沖洗1次,有60%種子露白時即可播種。娃娃菜種子可直接播種。

3.3? ?基質

育苗基質要求通透性良好,pH 5.8~7.0,容重0.2~0.8 g/cm3,粒徑0.5~5.0 mm,持水量大于150%。

3.4? ?育苗設施及其處理

在日光溫室采用基質穴盤育苗。蘆筍選用32孔或50孔穴盤,娃娃菜選用102孔或105孔穴盤。播種前將穴盤用1%~2%次氯酸鈉水溶液浸泡消毒30 min。將基質用水拌濕,使其持水量達70%,堆悶2~3 h,然后將裝入穴盤,保持盤面平整,穴格清晰。

3.5? ?播種

每穴播1粒種子,播后用珍珠巖或基質覆蓋,澆透水,使基質含水量達到飽和狀態。將播種后的穴盤移入育苗溫室,在保溫、保濕條件下催芽。

3.6? ?苗床管理

出苗前溫度白天保持26~28℃,夜間保持在15 ℃以上為宜。出苗后溫度白天保持24~26 ℃,夜晚12~14 ℃。出苗前每天灑水2~3次,間隔6~8 h,使基質含水量達到飽和。出苗后至1葉1心期適量澆水,以基質見干見濕為原則,基質持水量達70%~75%即可,2葉1心后保持基質持水量達65%~70%。出苗后加強光照,保持土壤濕潤,及時拔除穴盤內雜草,及時防治病蟲害。定植前10 d通風煉苗。

3.7? ?壯苗標準

蘆筍苗齡60~80 d以上,地上莖2~3個,地下根5~7條,株高20 cm以上。娃娃菜苗齡30~35 d,具3~4片真葉,葉大而厚,根系發達,無損傷、無病蟲害。

4? ?整地覆膜

選擇土壤疏松、透氣性良好、潔凈且肥沃的地塊。春季結合整地均勻撒施腐熟農家肥22 500~? 30 000 kg/hm2、生物有機肥3 000~4 500 kg/hm2、磷酸二銨300 kg/hm2、重過磷酸鈣450 kg/hm2、硫酸鉀150 kg/hm2做基肥。施肥后旋耕耙耱整平,按行距1.60 m劃線覆膜,地膜幅寬1.40 m。

5? ?灌溉系統配備

采用水肥一體化技術和加壓式管網灌溉系統灌水、追肥。利用灌溉井或者儲水池,通過泵房和地上、地下管網系統將水肥輸送至作物根部,具有省工省時、節水節肥、投資少、效益高的特點。每幅地膜下同側覆2條滴灌帶,間距0.8 m,分別用于蘆筍和娃娃菜供水。滴灌帶選擇小流量類型,滴頭間距35 cm,避免因地表徑流造成土壤板結。

6? ?蘆筍定植與田間管理

6.1? ?定植

單行定植,株距 23~25 cm,行距1.6 m,密度2.4萬~3.0萬株/hm2。沿中間滴灌帶定植,深度以蓋住苗坨為宜。移栽后及時滴水4~6 h,滴水量450 m3/hm2。移栽10 d內,及時查苗、補苗、滴水,確保全苗。

6.2? ?田間管理

6.2.1? ? 灌水? ? 蘆筍根系發達,耐旱但不耐澇,應堅持少澆勤澆的原則。一般間隔10~15 d滴水1次,每次滴水300 m3/hm2。霜前30 d左右控制灌水,以抑制地上部分生長,把營養轉入地下根莖貯藏。

6.2.2? ? 追肥? ? 緩苗期后結合灌水追施高鉀型大量元素水溶肥(N-P-K=26-10-16)150 kg/hm2以促進生長。轉入營養生長階段后應堅持勤施薄施的原則,每次隨水沖施高鉀型大量元素水溶肥120 kg/hm2和水溶性磷一銨(N-P=12-61)30 kg/hm2,在促進營養生長的同時加快鱗莖的分化。定植第2年開始,主攻嫩莖采收后期和秋季莖葉旺盛生長期施肥,在采前增施腐熟有機肥22 500~30 000 kg/hm2的基礎上,隨水沖施高鉀型水溶肥(含微量元素)100 kg/hm2和水溶性磷酸一銨45 kg/hm2,以滿足蘆筍對各類元素的需求。

6.2.3? ? 病蟲草害防治? ? 蘆筍為多年生作物,秋季若發生田間積水成澇或濕度過大,會誘發立枯病、莖腐病發生。蟲害主要有蚜蟲、薊馬等,草害主要是藜科、禾本科雜草。病害發生后應及時加強管理,清除雜草,排水降濕。立枯病發病初期用36%甲基硫菌靈懸浮劑600倍液,或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700倍液噴霧防治;莖腐病可用70%乙膦·錳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72%霜脲錳鋅可濕性粉劑800~1 000倍液噴霧防治。蚜蟲、薊馬可用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1 000~1 500倍液,或5%啶蟲脒乳油噴霧防治,間隔5~7 d噴1次,連噴2~3次。草害結合施肥灌水前后的淺中耕鏟除,除草時注意避免傷及蘆筍地下鱗莖和根系。所選農藥應符合國家有關規定,嚴禁使用高毒、高殘留農藥,提倡使用生物農藥。

6.3? ?采收

根據目標客戶需求確定采收標準,一般以采收綠筍嫩莖為主。采筍時要細心,采好的筍莖隨時用濕布遮蓋,避免風干、失水變色。采收長度一般為18~25 cm[11 - 12 ]。采收工具最好用方形籃子和剪刀,以確保嫩筍質量。

7? ?娃娃菜移栽與田間管理

7.1? ?移栽

每年春季移栽1茬,株距25~28 cm,行距45 cm,保苗4.5萬株/hm2。第1年沿地膜一側的滴灌帶移栽,深度以蓋住苗坨為宜;移栽后及時滴水4~6 h,滴水量300~450 m3/hm2。第2年及以后,將蘆筍行間居中淺耕后鋪設滴灌帶和地膜,地膜寬70 cm,邊緣距蘆筍50 cm,同規格移栽娃娃菜。蘆筍只鋪滴灌帶不覆膜。

7.2? ?田間管理

娃娃菜、蘆筍共生階段的田間管理以蘆筍為主。期間根據娃娃菜生長情況,增加滴水次數1~2次,每次不超過3 h。娃娃菜蓮座期,葉面噴施沼液肥(沼液與水的體積比為1∶3)2~3次,間隔8~10 d噴1次;結球期葉面噴施含鈣、鐵、鎂、鋅等元素的葉面肥1~2次,以提高娃娃菜成菜率。

7.3? ?病蟲害防治

7.3.1? ? 病害? ? 娃娃菜的主要病害有干燒心、軟腐病等。干燒心在蓮座前期即可表現癥狀,發病初期在加強水肥管理的基礎上,葉面噴施硝酸鈣(含Ca 18%)2~3次,濃度為5~10 g/kg。軟腐病發生后選用2%春雷霉素水劑4 000倍液,或20%葉枯唑可濕性粉劑800~1 500倍液噴霧防治,間隔5~7 d噴1次,連噴3次。

7.3.2? ? 蟲害? ? 娃娃的菜蟲害主要有小菜蛾、蚜蟲、菜青蟲等,可選用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2 000~3 000倍液,或0.3%苦參堿水劑1 500~2 000倍液噴霧防治,間隔7~10 d噴1次,交替噴霧2~3次。

7.4? ?采收及采后管理

采收前7~10 d停止用藥,并進行農藥殘留檢測。外葉松散、葉球緊實時應及時采收,葉球過于緊實或松散都不宜采收,易降低商品性。娃娃菜采收后及時清理田間雜草、尾菜及地膜和滴灌帶,加強蘆筍田間管理,迅速恢復蘆筍生長勢,為來年蘆筍的豐產打下基礎。

參考文獻:

[1] 諸海燾,蔡樹美,余廷園.? 新栽蘆筍田間作蔬菜增效益[J].? 農村新技術,2014(5):11.

[2] 張冠鵬,黃? ?梅.? 蘆筍間作蔬菜栽培技術[J].? 農村科技,2015(8):61-62.

[3] 馬忠邦,高樹財,夏尚有.? 酒泉市肅州區蘆筍地膜覆蓋間作套種栽培技術模式研究初報[J].? 農業科技與信息,2019(2):16-18.

[4] 王玉彥,鳳? ?桐,張宇航,等.? 蘆筍間作套種關鍵技術研究[J].? 蔬菜,2019(7):45-47.

[5] 鐘? ?奇,羅? ?玲,劉? ?偉.? 幼齡葡萄園間作娃娃菜、萵筍高效栽培技術[J].? 四川農業科技,2020(11):35-37.

[6] 陳? ?婕.? 蘆筍高產栽培技術要點[J].? 世界熱帶農業信息,2022(7):40-41.

[7] 王廣龍,任曦帆,張富榮,等.? 蘆筍病蟲害全程綠色防控技術[J].? 農業工程技術,2022,42(23):40-41.

[8] 鈕向中,吳? ?平,賈偉娟,等.? 蘆筍周年綠色循環高效生產技術[J].? 蔬菜,2022(12):77-79.

[9] 蘇秀琴.? 娃娃菜種植及田間管理技術[J].? 現代農村科技,2022(8):31-32.

[10] 馬曉燕,韓文明,蘭春霞,等.? 甘肅省蘆筍產業發展現狀及對策[J].? 農業科技與信息,2022(22):110-113.

[11] 蘭春霞,毛玉蓮,馬曉燕,等.? 臨夏地區蘆筍高產高效栽培技術[J].? 甘肅農業科技,2009(7):64-65.

[12] 劉晨曦.? 天水蘆筍栽培技術[J].? 甘肅農業科技,2008(12):54-55.

猜你喜歡
蘆筍間作
不同間作模式對山蒼子光合特性及其栽培土壤水分和養分的影響
綠蘆筍結出“綠筍情”
歐洲“蘆筍季”
核桃柴胡間作技術
安徽郎溪:基地種蘆筍 就業“家門口”
無公害蘆筍栽培技術
西班牙蘆筍替代南美蘆筍
玉米與花生不同間作模式研究
棗棉間作系統光合特性研究
沅江:俏蘆筍撐起大產業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