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黨建引領鑄忠誠 奮發進取建新功

2023-09-15 11:56任潤濤
黨史博采·理論版 2023年4期
關鍵詞:大運河運河文旅

任潤濤

東光鎮地處千年運河之畔,高速、高鐵穿鎮而過,區位優越,交通便利,全鎮下轄60個行政村,總面積70.5平方公里,共10252戶,40387人,現有黨支部78個,黨員1810人,轄區耕地4.8萬畝。東光鎮全體黨員干部弘揚偉大建黨精神,對黨忠誠,為民服務,在項目建設、招商引資、大運河文化帶建設、城市更新、基層治理等工作中踔厲奮發、勇毅前行,取得了良好成績。2022年度東光鎮榮登全國綜合實力千強鎮第423位,榮獲滄州市2021年度安全生產先進單位、滄州市文明鄉鎮、滄州市信訪“三無”鄉鎮等榮譽稱號。

講政治,筑黨魂,黨建引領打造經濟發展全新增長極

工業穩才能經濟強。東光鎮牢固樹立“工業立鎮、工業強鎮”不動搖,成立項目攻堅領導小組,由鎮黨委書記親自牽頭,下沉一線,從項目招商一直到落地進行全流程管理與服務,以抓招商、上項目、進園區、優環境為重點,進一步提高發展質量、效益和競爭力。

東光鎮將責任壓實到人,建立招商引資目標責任制,并啟動項目建設內部初審機制,對所有項目召開初審會,統一把關、審核并提出意見建議,幫助項目更快更好地落地投產。堅持首問辦理,一次辦結的原則。定期召開企業座談會、重點片區企業交流會,為企業提供“陽光雨露”式服務,對企業“噓寒問暖”,組織開展銀企對接會,著力研究解決企業用地難、資金難問題。積極宣講全省經濟運行一攬子措施及配套政策,推動研發費用加計扣除等普惠性政策應享盡享,幫助企業轉型升級,釋放企業發展澎湃新動能。

深挖掘、謀創新,文旅結合重現大運河文化無窮生機

東光鎮人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對建設大運河文化帶作出的重要指示,將大運河文化帶建設與鄉村振興有機結合,以運河傳統文化為突破點,深挖鄉村傳統文化資源,深入推進“文旅+”戰略,多要素聚集、多產業疊加,引領傳統農業轉型升級,激活鄉村特色非遺潛能,持續做好大運河“保護、傳承、利用”的大文章。

通過對運河沿線村莊的科學規劃,東光鎮以“敢教日月換新天”的信念,實行“黨員示范,保障權屬,連點成片,再譜新篇”的工作方法,各村與村民簽訂合同,保障群眾宅基權屬,將村內殘垣斷壁全部清拆完畢,開辟出大運河文化帶建設的新戰場,再造一個新農村。2022年東光鎮建成美麗鄉村14個,精品片區3個,麒麟臥榮獲河北省森林鄉村稱號。深挖文化內涵,活用“文旅”特性,我們復原了清末愛國武術家霍元甲祖籍、清朝皇太后游運河的休息處、碼頭村金代沉船遺址、一代文宗紀曉嵐曾就讀的“生云精舍”遺址等一系列人文景觀,打造了大運河沿線上的“運河十景”。

勇擔當,敢亮劍,黨群合力描繪城市更新絢麗新華章

在城鎮化建設工作中,東光鎮嚴把政策紅線,嚴選精兵強將,嚴抓黨群關系。以滿足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為著力點,以公開、公正、透明為基礎底線,充分發揮村黨支部戰斗堡壘作用,用好“政策牌”,打好“感情牌”,亮明“法律牌”,化解村民內心疑惑,讓群眾在獲得尊重中提升幸福感,形成思想共識,凝聚工作合力,確保征拆工作不卡殼、不拖延、無障礙。

為保障全縣重點項目建設和公益設施用地,2022年以來,東光鎮通過鎮村班子上下聯動,多線小組比學趕超,紅榜名單樹立導向等方式,按時高質完成征地項目7個,全年征地500余畝,喚醒了沉睡的土地,盤活了財政資金,為教育事業和項目建設提供了充足的用地保障,進一步增強了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新的歷史時期,東光鎮全體黨員干部群眾將高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偉大旗幟,在黨中央、省委、市委、縣委的堅強領導下,敢打“攻堅戰”,敢啃“硬骨頭”,敢趟“深水區”,解放思想、奮發進取,為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河北篇章貢獻東光力量。

猜你喜歡
大運河運河文旅
獨占鰲頭的運河傳奇
秀美大運河 千年韻古今
乘風破浪的日照文旅
文化,讓運河“活”起來
文旅融合,從無到無限大
《中國運河志》簡介
如泰運河謠
安東:東方的幽靜文旅之鄉
文旅照明的興起
放歌大運河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