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消費金融數字化轉型驅動因素、戰略框架與實施路徑

2023-09-15 20:37張鑫瑜孫珊珊
財會月刊·下半月 2023年9期
關鍵詞:創新生態系統價值共創協同創新

張鑫瑜 孫珊珊

【摘要】扎實推進消費金融數字化轉型, 既是堅定實施擴大內需發展戰略的現實需要, 也是實現消費金融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必經之路。本文基于創新生態系統理論, 從宏觀的政策支持、 中觀的產融驅動、 微觀的科技推動和消費升級拉動四個層面, 構建了消費金融數字化轉型的驅動因素, 形成了多層級有機統一的動力機制; 以消費金融經營全流程的數字化轉型為核心, 配套服務產業數字化轉型為輔助, 價值鏈延伸產業數字化轉型為支撐, 搭建三位一體的數字化轉型戰略框架, 并提出“環境—網絡—主體—要素”的協同創新實施路徑。為推進消費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實現生態化、 多層次、 多主體協同的消費金融數字化轉型提供戰略框架與實施路徑借鑒。

【關鍵詞】創新生態系統;消費金融數字化;協同創新;價值共創

【中圖分類號】F832?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1004-0994(2023)18-0124-9

一、 問題提出與文獻綜述

數字經濟的快速發展拓展了要素供應渠道、 提高了要素配置效率并加強了資本深化效應, 從而推動了產業結構升級與經濟社會發展(丁志帆,2020;徐曉慧,2022)。數字經濟時代涌現出直播電商、 共享經濟等諸多消費新業態和以客戶為中心的新型商業模式, 消費金融業務增長空間大幅拓展, 亟需借助數字化轉型來應對目前的機遇和挑戰(季成,2022)。人工智能、 5G、 云計算、 大數據、 物聯網和區塊鏈等數字技術在各產業中的廣泛滲透和應用, 正在重塑傳統金融的生態體系與發展格局, 驅動著消費金融產業的數字化轉型升級(程雪軍和范云朋,2022)。同時, 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不斷深化激發了企業對數字技術的關注重心轉向組織間交互協同, 而創新生態系統本質上是實現創新主體間價值共創的重要途徑, 一個開放共享的消費金融生態系統不可或缺, 在此生態系統中協同創新將加快消費金融數字化轉型進程, 并持續釋放金融支持企業數字化碳減排潛力(鐘廷勇和馬富祺,2022)。借助數字化轉型, 一方面加速產業鏈的融合, 推動跨界合作并重構組織結構和經營模式。另一方面, 為消費金融產業提供低成本資源共享渠道與供需匹配路徑, 進而促進消費場景終端與各產業價值鏈的創新協同。因此, 基于新型商業模式與數字技術的深度滲透, 推動傳統消費金融轉向數字消費金融, 構建高效、 包容、 開放的數字消費金融生態系統, 推進經濟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消費金融數字化, 是指企業通過數字化技術驅動運營升級, 并以消費場景為基礎提供更高效便捷的消費金融服務。消費金融數字化可以激發消費活力, 推動經濟新業態、 新模式和消費場景的發展(劉典,2021), 是數字經濟發展的必然結果(張麗平和任師攀,2022)。而數字化轉型最重要的目標是企業價值鏈重構與效率提升(邵婧婷,2019), 推動資源共享與技術賦能, 快速實現業務迭代和協同發展。但目前消費金融數字化轉型面臨以下幾個問題: 其一, 個人征信系統發展不健全、 數據孤島問題較嚴重(程雪軍和李心荷,2020)。數字經濟下的企業數字化轉型需要產業鏈上下游同頻共振(余典范,2021), 但當前仍存在上下游聯動不足與缺乏協同的問題(呂鐵,2019)。其二, 金融科技的深度融合, 使得高利放貸、 暴力催收、 監管套利等問題更加突出, 對消費金融監管提出挑戰(程雪軍和范云朋, 2021)。其三, 消費金融數字化運營水平較低, 主體間數據共享與業務協同程度不夠, 業務流程尚未實現完全數字化。其四, 消費金融場景與實體經濟缺乏有效對接, 產品同質化問題嚴重, 場景端客戶轉化與留存效率還需進一步提升(王剛等, 2022)。其五, 消費金融供需資源匹配需要進一步加強, 存在長期需求與短期供給不匹配、 低端客戶供給不足、 高端客戶需求不足的現象。以上問題成為消費金融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阻礙, 亟需借助金融科技實現消費金融的場景化、 數字化、 智能化轉型。因此, 從現實角度出發, 探索和解構消費金融數字化轉型的驅動因素、 戰略框架與實施路徑, 對解決消費金融數字化轉型現存問題、 實現資源供需高效匹配、 推進消費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創新生態系統是創新組織及其與創新環境之間協同創新形成的動態網絡系統, 以實現價值共創(劉靜和解茹玉,2020)。依據層次結構, 創新生態系統可分為宏觀國家創新生態系統、 中觀產業或區域創新生態系統以及微觀企業創新生態系統(趙放和曾國屏,2014)。處于核心地位的產業創新生態系統中由產業鏈、 價值鏈和生態鏈上創新主體相互聯結而形成的各創新群落, 共同推動產業創新發展。在宏觀層面, 我國消費金融數字化轉型是構建國家創新生態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 在中觀層面, 消費金融圍繞產業價值鏈為公眾提供金融服務, 通過內外部價值鏈協同創新, 形成價值創造的“延續性效應”(何風琴和鄒奧博,2019); 在微觀層面, 基于新型消費需求, 消費金融機構和多方主體協同創新, 運用數字技術建立協同創新網絡(黃麗華等,2021), 最終融入消費金融數字化轉型和國家創新生態系統中, 共同構筑一個多層次聯動的創新生態系統。單一因素難以揭示數字化轉型的驅動因素, 易加斌等(2021)聚焦農業領域探究國家、 產業和企業層次農業數字化轉型的多層次驅動因素。但現有消費金融研究多集中于企業層級, 忽略了不同層級數字化轉型驅動因素, 而此方面研究正是數字化轉型戰略框架及實施路徑研究的必要前提與基礎, 因此必須對其展開深入分析。

對于消費金融數字化轉型戰略框架與實施路徑, 部分學者也展開了研究。朱太輝和張彧通(2022)提出業務流程數字化和運營管理數字化內外聯動框架。另有部分學者提出數字化轉型路徑, 強調要加大金融科技投入, 破解消費金融全產業鏈痛點(程雪軍和范云朋,2022); 要推動消費端向產業供應鏈拓展(歐陽敏姿等,2022); 要積極建設數字征信體系, 實現創新發展與風險防范的動態平衡(程雪軍,2021); 要構建良好的合作生態體系, 推進數字化轉型發展(曾燕等,2022)。關于數字化消費金融產業及其轉型研究多聚焦于產業鏈上某一節點數字化的策略性研究, 較少從創新生態系統角度對消費金融數字化進行系統剖析。而構建繁榮有序的產業創新生態是產業數字化轉型行之有效的發展路徑(李國英,2022), 必須突破區域與行業邊界(徐輝和周孝華,2020), 圍繞多元主體與多層次價值鏈來搭建消費金融數字化轉型的戰略框架。

本文以創新生態系統理論為基礎, 系統剖析消費金融數字化轉型的多層次驅動因素; 基于產業創新生態系統理論, 從供需兩側動態平衡角度, 圍繞消費金融產業鏈上下游、 配套服務產業以及價值鏈延伸產業, 搭建數字化轉型戰略框架; 基于創新生態系統內多主體價值共創機制, 提出消費金融數字化轉型的實施路徑。本研究一方面能夠為數字經濟下消費金融與數字技術的深度融合提供理論指導; 另一方面, 也能為實現消費金融生態系統內各創新主體數字化協同發展、 推進消費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供戰略框架與路徑建議。

二、 創新生態系統視角下消費金融數字化轉型的驅動要素

基于創新生態系統的構成層次理論, 分別從宏觀、 中觀、 微觀視角考察消費金融數字化轉型的驅動因素(見圖1)。在宏觀層面, 國家發布的擴大內需與數字經濟發展相關戰略, 為消費金融全產業鏈數字化轉型提供了頂層支持, 一系列促進金融行業發展的政策為其提供了理論與實踐指導。在中觀層面, 數字經濟背景下形成的新興產業競爭格局與產融結合的價值鏈延伸趨勢, 帶來構建跨行業、 跨領域、 跨區域、 跨平臺的開放共享的消費金融生態系統新要求。在微觀層面, 消費金融數字化轉型不僅涉及金融科技應用與征信體系建設, 而且需要以消費需求為核心、 通過價值共創來推動消費金融供需動態平衡。

(一)國家層面: 宏觀政策為消費金融數字化轉型提供頂層支持

在國家創新生態系統的整體框架下, 中央堅持擴大內需戰略, 高度重視金融數字化轉型基礎設施建設, 加快金融科技發展規劃, 大力推進數字中國建設, 為消費金融數字化轉型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

1. 國家經濟發展規劃為消費金融數字化轉型提供頂層制度支持。2021年國家發展改革委發布的《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提出, 堅持創新驅動發展戰略, 推進數字化轉型和跨界融合, 全渠道滿足消費需求。國務院《“十四五”數字經濟發展規劃》強調, 加快推進金融數字化轉型, 合理促進數字技術的深化應用。黨的二十大指出, 借助金融科技加快消費金融線上化數字化步伐。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構建數據基礎制度更好發揮數據要素作用的意見》強調, 要充分釋放數據要素價值, 實現全要素、 全產業鏈、 全價值鏈的全面聯接?!稊U大內需戰略規劃綱要(2022-2035年)》提出, 要全方位促進消費, 推動消費提質升級。國家發展改革委等七部門聯合印發的《促進綠色消費實施方案》重點提出, 加大消費金融對綠色消費的支持和保障作用。因此, 國家相關經濟發展規劃為促進消費金融線上化、 數字化轉型升級以及培育全產業鏈、 全價值鏈的數據要素流通與服務生態提供了制度支撐。

2. 金融行業發展政策為消費金融數字化提供戰略方向與實踐指導。在國家頂層相關政策的指導下, 關于金融標準化、 金融科技應用和數字化轉型等的系列文件相繼出臺, 明確了消費金融數字化轉型的總體方針, 為消費金融數字化轉型提供了戰略方向與實踐指導。2017年國務院發布《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 要求建立金融大數據系統, 發展金融新業態。2019年中國人民銀行印發《金融科技(Fin Tech)發展規劃(2019-2021年)》, 強調要充分利用金融科技賦能, 推動金融業高質量發展。2022年中國銀保監會發布《關于銀行業保險業數字化轉型的指導意見》, 著重指出要密切關注金融領域新技術的開發與應用安全, 培育數字技術生態。同年中國人民銀行會同市場監管總局、 銀保監會、 證監會聯合印發《金融標準化“十四五”發展規劃》, 提出加強人工智能、 生物識別等技術的標準制定和有效應用, 推動金融科技規范化健康發展。國家一系列關于金融與科技的發展規劃, 都明確了金融數字化轉型在促進我國金融業高質量發展與數字經濟發展中的重要性, 這為我國實現金融科技與消費金融深度融合, 實現消費金融數字化發展提供了源動力。

(二)產業層面: 產融結合驅動消費金融數字化轉型

1. 新型產業競爭格局驅動消費金融數字化轉型。與傳統消費金融市場相比, 當前消費金融服務主體日趨多元化與綜合化, 伴隨傳統金融機構與互聯網金融平臺在場景接入、 渠道拓展等多方面的需求互補, 行業合作成為大趨勢(周衍魯和周挺輝,2018), 逐漸覆蓋線上線下各細分消費領域(尹一軍,2016)。同時, 數字化時代模糊了傳統產業邊界, 也催生出不少新興產業, 促使商業競爭由競爭邏輯轉向共生邏輯(陳冬梅等,2020), 消費金融與實體產業之間產生新型競合關系(曾燕等,2022), 以產業鏈為依托、 以競合為導向, 整合數字化資源加快形成“流量互導、 價值共享、 相互賦能”的高效數字化經營模式, 驅動構建消費金融數字化生態系統成為數字化發展的新趨勢。

2. 消費金融產業價值鏈延伸驅動產業數字化轉型。隨著金融場景的橫向和縱向擴展, 金融服務更加滲透到消費和產業發展的各個領域, 依托數字技術賦能產業協同, 為消費金融及其利益相關方提供新的發展模式(歐陽敏姿等,2022)。例如, 中信消費金融借助自身的品牌優勢, 與中信易家電商平臺合作推廣助農產品, 切實解決農產品滯銷問題, 始終以“服務實體”為目標, 助力鄉村振興。消費金融與其他產業的價值共創不僅可以拓展產業價值鏈, 還可以創新商業模式與數字化產業生態, 推進數字消費金融和制造產業鏈的深度合作, 實現從消費到產業的生態協同, 為產業升級和經濟發展注入新的動力, 進而推動消費金融產業朝著產融結合、 場景化和數字化方向深度轉型。

(三)企業層面: 征信系統與金融科技助力消費金融數字化轉型

1. 征信系統建設帶動消費金融數字化轉型。近年來, 國家高度重視數字經濟發展, 強調數據作為新型要素參與市場分配, 為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支撐。征信系統建設尤其是金融領域的數據開發利用顯得尤為重要。其一, 征信系統建設為消費金融機構提供快速、 準確的數據采集、 整合和分析等數字化服務, 幫助實現更加精準的信貸風險控制, 有效防范個人信息泄露問題。其二, 征信系統所構建的公正、 透明的征信數據共享機制, 促使消費金融機構間共享客戶信息, 從而提高信用評估的準確性, 為客戶提供精準服務, 實現供需兩側精準匹配。其三, 征信系統建設為消費金融機構提供更多的業務拓展機會, 金融機構通過分析征信數據篩選有借貸需求且信用良好的客戶群體, 為其提供更有效率、 更高質量的消費金融服務。

2. 金融科技助力消費金融數字化快速發展。數字經濟下, 人工智能、 區塊鏈等多種前沿技術與消費金融融合步伐加快, 金融機構不斷加大金融科技投入, 逐步實現在獲客、 征信、 審批、 產品設計、 風控、 營銷(程雪軍,2020)、 場景化建設等消費金融貸前、 貸中、 貸后全流程的廣泛應用(巴曙松和趙偉, 2020), 有效賦能我國消費金融行業規模增長以及結構優化, 并逐漸形成行業發展的新動能, 覆蓋更大范圍的消費群體, 促進了消費金融數字化轉型。對此, 2022年中國人民銀行印發的《金融科技(Fin Tech)發展規劃(2022-2025年)》提出, 深化數字技術在金融領域的廣泛應用, 拓展金融服務的邊界, 打造創新共贏的產業生態。金融科技與消費金融深度融合, 全面賦能消費金融產業價值鏈, 并重塑行業的發展格局, 出現數字化營銷、 運營、 風控、 管理等新型商業模式, 更好地推動了消費金融數字化轉型。

(四)消費者層面: 消費升級拉動消費金融數字化轉型

1. 供給側提供精準服務拉動消費需求。伴隨數字經濟在金融領域的縱深發展, 消費金融數字化轉型可以刺激居民消費, 助力普惠金融發展。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 助力擴大內需, 強化消費對經濟發展的基礎性貢獻。消費金融作為一種以支持消費為目的的金融服務, 具有極大的市場機遇。借助數字化手段幫助消費金融機構進行客群精準識別與匹配, 挖掘長尾客群的消費潛力, 迎合多樣化的消費趨勢, 提供高效精準的產品和服務。此外, 消費金融機構還可借助創新渠道與數字化手段, 加強與各類場景方平臺、 產業鏈合作, 從而提高場景獲客能力, 進而實現精準營銷, 構建“金融+N”的消費金融開放合作創新生態系統。

2. 需求側消費升級拉動數字化轉型。數字經濟的快速發展助推居民消費持續升級, 而數字技術的廣泛應用及支付方式的創新也極大地推動了消費金融的快速發展。為適應消費需求變化, 消費金融產業鏈和供應鏈需快速反應, 不斷進行產品創新、 服務升級和渠道優化調整。供應鏈上企業需要從消費終端需求出發, 反向調整其產品組合、 進貨計劃、 庫存管理、 物流配送服務, 滿足市場需求并提高市場競爭力, 為消費者提供個性化定制服務。同時, 消費金融產業鏈上消費金融機構、 場景端商家、 配套服務提供商等企業, 不斷創新、 升級服務以適應市場發展和客戶需求。其中, 消費需求升級刺激消費金融機構細分客戶群體, 推出適應多樣化、 多層次消費需求的消費金融產品。消費金融機構與場景端商家、 第三方支付產業建立合作, 為消費者提供實時、 精準的金融服務, 持續優化消費金融層次, 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

三、 創新生態系統視角下消費金融數字化轉型的戰略框架構建

產業創新生態系統下的消費金融數字化轉型需要結合消費金融產業結構特點與國家發展要求, 充分發揮相關利益主體的作用(楊偉等,2020), 依據市場需求進行生態價值鏈的流程優化與資源配置, 形成一個產業鏈、 價值鏈和生態鏈相互作用并隨環境動態演化的消費金融產業創新生態系統, 并打造涵蓋需求拉動力與供給推動力的供需協同模式(李維梁和高雅,2016), 實現產業價值鏈的協同創新(梁中,2015)。

本文基于創新生態系統理論, 圍繞涵蓋消費需求數字化、 金融供給數字化和消費金融業務全流程數字化的消費金融供需系統, 以及涵蓋消費金融產業鏈上游資金方、 下游場景方、 第三方服務機構、 金融科技公司、 需求方等創新主體的全價值鏈機制, 構建消費金融數字化轉型的整體戰略框架(如圖2所示)。在該戰略框架中, 消費金融數字化轉型的整體思路是以消費金融供需系統供需平衡為目標, 搭建以消費金融經營全流程的數字化轉型為核心、 以配套服務產業數字化轉型為輔助, 以及以消費金融價值鏈延伸產業數字化轉型為支撐的三位一體的戰略機制。

(一)消費金融經營全流程的數字化轉型

消費金融經營全流程的數字化轉型是消費金融數字化轉型的核心, 由金融供給數字化、 經營過程數字化、 客戶需求數字化三部分組成。借助數字技術應用與數字化運營等, 實現貸前獲客、 貸中管理和貸后服務的數字化轉型, 提升經營全流程的效率與質量, 進而實現消費金融的供需動態平衡。

1.貸前獲客數字化轉型?;谫J前的獲客引流、 申請審批、 設計研發的數字化搭建貸前獲客的數字化轉型框架。首先, 獲客引流數字化包括營銷數字化與獲客渠道數字化。營銷數字化是借助大數據、 智能算法等技術挖掘、 整合、 分析海量的客戶數據, 預測消費需求, 判斷還款能力與還款意愿, 建立客戶畫像及標簽, 打造“千人千面”的智能營銷, 并實時追蹤營銷效果, 監控客戶流量和購買轉化率, 及時評估和調整營銷方案。以智能營銷為依托與合作方進行資源置換與生態合作, 實現生態式跨界營銷(李研等,2017)。獲客渠道數字化是利用數字技術將消費需求進行數字化表達, 通過數據共享與場景方平臺合作, 構建線上線下全場景的自主開放獲客模式, 實現供給端渠道扁平化與需求端消費者選擇高效便捷化。其次, 申請審批數字化是整合個人信用、 消費、 金融等數據, 構建大數據征信系統, 機構間共享客戶信息和信用狀況。利用申請評分模型與反欺詐模型進行欺詐評分, 利用智能決策系統自動篩選欺詐黑名單與高風險人群網絡客戶, 實現貸款智能審批。最后, 設計研發數字化, 一方面金融科技公司通過產業鏈上數據協同獲取客戶信息, 提供“千人千面”的消費金融產品設計。另一方面借助區塊鏈技術追蹤消費行為, 洞察消費需求, 鏈接消費場景, 提高消費金融產品和服務的適配性與精準度(侯曉,2021), 實現金融產品供需匹配動態平衡。

2. 貸中管理數字化轉型。消費金融貸中階段主要包括貸中監測、 精準營銷、 客戶管理等的數字化。首先, 貸中監測是借助區塊鏈技術進行客戶信用行為、 貸款用途變化以及還款情況實時動態監測, 并依據監測結果進行實時風險評估, 以預警名單、 黑名單形式傳播到產業鏈各節點, 提高借款人的違約成本, 確保資金流的可追溯性與唯一性, 降低交易雙方的交易風險。其次, 精準營銷是指充分整合多方資源建立營銷渠道資源庫, 將客戶行為數據、 資金流信息與物流數據相結合(宋華,2016), 根據消費者在消費場景、 貸款金額、 產品類型、 營銷時點等方面的差異提供精準營銷服務, 實現貸中階段的供需動態平衡與創新主體價值共創。最后, 客戶管理數字化涉及根據客戶實時監測評分結果, 智能調整客戶貸款期數、 額度、 利息, 依托客戶需求推出消費金融產品和服務, 提升客戶忠誠度, 并借助人工智能等數字技術為客戶提供智能還款提醒、 客戶關系維護、 投訴處理等金融相關服務。

3. 貸后服務數字化轉型。消費金融貸后服務數字化主要包括客戶維護、 貸后預警、 貸款催收等活動的數字化。首先, 客戶維護階段借助數字技術進行客群篩選, 建立流失客戶預警系統, 診斷客戶流失傾向并進行針對性營銷, 幫助實現客戶智能復貸。其次, 貸后預警階段監控客戶行為, 根據客戶履約情況實時調整客戶信用評分, 劃分風險等級, 建立逾期風險預警模型。最后, 貸款催收階段根據客戶特點、 逾期及還款情況, 為客戶提供定制化的智能催收服務。

此外, 搭建AI技術、 知識圖譜支撐下的智能客服平臺, 推出智能機器人, 應用于業務咨詢、 任務對話、 智能聊天等領域, 開發人工智能的多場景應用, 助力提升貸前、 貸中、 貸后全流程的服務質效。

(二)消費金融配套服務產業數字化轉型

消費金融配套服務貫穿貸前、 貸中、 貸后全過程, 為消費金融業務提供數字化設施、 信息與服務支持既是實現消費金融創新生態系統價值共創的必要過程, 也是推動消費金融數字化轉型的重要組成部分。

1. 貸前配套服務數字化。消費金融貸前配套服務數字化主要是為消費金融提供征信、 技術、 監管、 風險預測等服務。為此, 征信中心可為消費金融機構提供客戶外部征信信息, 幫助構建大數據征信體系; 消費金融機構與互聯網流量平臺等第三方平臺合作, 進行引流拉新, 獲取消費者個人信息、 搜索信息等, 協助完善客戶畫像。金融科技公司幫助實現消費金融貸前、 貸中、 貸后的全流程風控與 “千人千面”的產品設計; 同時, 政府利用區塊鏈技術本身具有的實時動態在線、 分布式賬本及全網廣播等功能, 有效提高監管效率, 保障監管數據安全透明, 節約監管成本(黃震,2018)。

2. 貸中配套服務數字化。消費金融貸中配套服務數字化主要包括第三方支付服務、 物流服務、 風險監測服務、 客戶服務等的數字化與智能化轉型。第一, 第三方支付平臺借助數字化手段獲取客戶消費信息, 及時為消費者提供便捷支付服務, 提升居民的邊際消費傾向(許靜,2022)。第二, 物流企業通過物聯網技術實現消費金融數據、 物流數據線上化與信息共享, 同時建立完善的物流管理系統, 整合不同物流渠道和服務商, 優化運輸路線和配送方案, 提供便捷高效的物流服務。第三, 借助數字技術提供風險監測服務, 幫助追蹤客戶貸中消費行為, 對高風險行為進行預警, 保證資金安全。第四, 客戶服務機構借助智能化手段為消費金融機構提供客戶投訴、 咨詢、 售后等客戶服務, 提高客戶滿意度。

3. 貸后配套服務數字化。消費金融貸后配套服務數字化主要涉及客戶關系管理、 信用提升、 客戶流失預警風控、 催收服務等。第一, 客戶關系管理機構依據客戶的消費行為數據和交易記錄, 為客戶提供個性化的消費金融產品推薦與優惠福利服務, 保持與客戶的持續溝通, 增強客戶粘性和忠誠度。第二, 信用服務機構利用數字技術進行精準信用評估, 通過分析客戶歷史還款記錄、 個人信息等, 幫助客戶提高個人信用等級。第三, 建立流失客戶預警系統, 診斷客戶流失傾向并進行針對性營銷, 幫助實現客戶智能復貸。第四, 催收端參與主體采用數字化手段監控余額逾期率、 賬戶逾期率以及相關回款狀態, 構建貸款催收評分模型, 針對反饋結果及時調整應對措施, 實現智能催收。

(三)消費金融價值鏈延伸產業數字化轉型

數字經濟環境下, 消費金融數字化轉型需要拓展產業鏈, 延伸價值鏈(楊卓凡,2020)。數字經濟驅動產業發展已經從對產業鏈前端資產與技術的重視轉向產業鏈后端消費者需求洞察(祝合良和王春娟,2020), 其對消費金融行業的滲透不僅驅動消費金融產業自身的數字化轉型, 而且驅動消費金融產業與其他合作產業之間的數字化轉型交互發展, 打造新型消費金融產業融合業態, 具體表現為與農業、 工業、 服務業的數字化轉型融合發展。

1. 消費金融與農業數字化融合。消費金融與農業的數字化融合體現在綠色低碳農業、 智慧農業、 休閑農業與創意農業等方面。其一, 通過數字技術分析農戶采購、 生產、 營銷等數據, 挖掘農業產業鏈上下游的消費需求, 建立與農業產業價值鏈相適應的信貸模型, 同時借助數字管理平臺助農、 消費幫扶、 金融知識普及等方式, 滿足農業產業消費群體借貸需求, 實現跨領域的產業合作。其二, 借助金融科技賦能傳統農業向智能化、 數字化轉型, 推進數字技術在智慧養殖、 鄉村旅游、 休閑農業、 田園綜合體等項目中的應用, 整合多方資源優勢開展消費幫扶行動, 為運營主體和消費者提供便捷高效的一體化服務, 打造現代化農業經營主體, 助力鄉村振興。其三, 建立農產品質量追溯體系, 確保整個生產、 加工、 流通和終端消費場景農產品供應鏈的質量安全。并大力發 展綠色低碳農業, 加大生態環境保護力度。

2. 消費金融與工業數字化融合。消費金融與工業企業的數字化融合發展涉及電子、 汽車、 機器人及家居建材等領域。其一, 依托數字技術促進工業產業鏈上消費者需求數據化, 為消費金融企業提供完美的客戶畫像, 助力供需兩側消費金融資源的精準匹配。其二, 將客戶消費數據應用到工業企業新型數字化產品研發、 設計、 營銷等過程, 提升企業質效的同時, 有助于其精準把握消費者需求和市場趨勢, 促進消費金融與工業產業相互滲透進而形成新業態。其三, 加大與綠色低碳企業的合作力度, 以綠色低碳消費拉動綠色低碳生產, 鼓勵綠色產品創新, 從而最大限度地減少碳排放, 促進企業間價值共創, 實現綠色低碳和可持續發展。這種模式可為工業企業帶來更多商機和收益, 同時也為消費者提供更加便捷和多元化的消費體驗, 產生“1+1>2”的效用, 促進整個消費金融價值鏈延伸到工業產業的健康發展。

3. 消費金融與服務業數字化融合。國家推出提振消費相關政策, 鼓勵消費金融機構加大創新力度, 推出更符合消費需求的產品和服務, 并提倡為新型消費、 服務消費提供信貸支持, 激發重點消費領域活力, 拓展行業服務邊界, 精細化服務消費需求。當前消費金融場景已經覆蓋醫療健康、 餐飲出行、 文化娛樂以及電子商務等領域, 而數字化手段為擴大消費金融服務覆蓋面、 降低運營成本、 提升服務質效帶來更多可能性。例如, 蘇寧金融和蘇寧易購電商平臺借助數字化技術融合開展合作, 消費者可以通過蘇寧金融在蘇寧易購平臺上購物消費。這種模式為客戶提供了一站式的消費金融和購物服務, 提高了客戶的購買力和忠誠度, 同時也促進了蘇寧金融和蘇寧易購的業務發展。

四、 創新生態系統視角下消費金融數字化轉型的實施路徑

基于前述消費金融數字化轉型的多維度驅動因素以及整體戰略框架, 消費金融數字化轉型是多主體協同、 多要素協調、 多層次的生態系統問題, 需要創造政策引導、 需求拉動的協同創新環境, 構建基于產業價值鏈的協同創新網絡, 創新主體間交互協同, 實現對數據、 平臺、 技術、 人才等創新要素的優化配置。因此, 基于創新生態系統中多主體價值共創機制, 本文提出基于“環境—網絡—主體—要素”的協同創新實施路徑, 如圖3所示。

(一)創造消費金融數字化轉型的協同創新環境

1. 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推動消費金融數字化轉型。一是加強數據安全保護, 完善信用體系建設。堅持“政府+市場”雙輪驅動發展模式, 著力構建大數據征信體系與數據安全保護體系, 解決數據協同中出現的數據產權、 標準、 交易、 治理等相關問題(胡優玄,2022)。另外, 探索適合于消費金融創新生態系統的金融大數據技術創新配套標準, 推動國家和行業數據標準以及信息共享機制制定, 推動數據資源的有效運用。二是豐富產業創新發展政策。健全創新激勵機制, 依托政府稅收優惠及補貼政策, 激發創新主體主觀能動性, 加快技術攻關, 完善創新要素協同的產業創新發展政策。積極建設由政府推進, 高校牽頭, 產業主導, 科研院所、 行業組織、 消費金融機構等多方參與的政產學研用金聯盟, 提高創新效率并加速成果落地轉化。此外, 政府在兼顧風險原則下, 可適當放寬市場準入條件, 但應完善政府監管制度與消費者權益保護機制, 規范市場秩序, 營造良好的協同創新環境。三是地方政府要進一步探討并深化落實相關政策。地方政府要結合金融發展戰略與區域產業發展特點, 依據區域產業發展特征、 發展質量和發展速度等方面的差異, 量身定制和優化政策措施, 從而促進區域經濟的高質量發展。

2. 貫徹“市場需求拉動先行”理念, 強化供給側發力積極響應, 加速消費金融數字化轉型。一是全面貫徹“市場需求拉動先行”理念。消費金融機構與場景端及互聯網流量平臺協同合作與數據共享, 打造全生命周期的場景金融服務體系, 借助大數據、 智能算法等技術挖掘、 整合、 分析海量的消費者行為數據, 依托其在支付方式、 消費場景、 消費時段、 產品價格、 產品外觀、 功能等方面的差異, 建立更為全面的消費者畫像及標簽, 精準識別消費偏好, 充分挖掘消費市場潛力。并借助數字技術實現系統內信息共享與資源合理化配置, 全面貫徹“市場需求拉動先行”理念。二是消費金融供給側發力, 強化“需求響應”。場景端企業依托消費偏好進行產品研發與生產制造, 并與供應鏈上下游合作, 推動原材料采購與需求拉動緊密銜接, 實現供需全流程優化, 提升生產效率與產品質量; 消費金融機構量身定制個性化產品設計、 研發、 營銷方案, 打造集差異定位、 獲客、 智能風控等于一體的發展模式, 促進供需兩側精準匹配; 資金端提供不同層次、 不同領域市場需求的融資服務, 優化資金配置, 滿足其對消費金融機構的融資支持, 提高資金供給質效; 消費金融服務商、 配套服務產業、 資金方和價值鏈延伸產業協同, 進一步促進信息流、 資金流、 物流、 商流的融合, 最終實現多主體價值共創。

(二)搭建消費金融數字化轉型的產業價值協同創新網絡

1. 借助補鏈與強鏈結合, 搭建消費金融數字化轉型的產業價值創新網絡。創新生態系統中各主體資源短缺, 需借助價值網絡中其他協同主體資源以及整個協同網絡組織的資源整合(黃海霞和陳勁,2016), 實現多主體價值共創。第一, 針對傳統消費金融產業數字技術短板、 消費者征信體系不完善、 金融科技濫用、 人才不足等問題,? 完善大數據征信體系、 信用評估機制以及全流程風控體系; 加強金融科技應用監管; 引進和培養具有數字化思維的復合型人才, 解決自身發展痛點及難點, 進而構建互利共贏的創新網絡。第二, 發揮消費金融與數字技術的融合優勢, 進一步強化產業價值創新網絡協同。一方面, 基于數據驅動的個性化服務優勢, 提升數據要素在產業價值協同創新網絡中的流通效率, 助力需求預測、 精準營銷、 風險控制與產品創新; 另一方面, 發揮與數字技術融合優勢, 將數字化和智能化內化到消費金融內外部價值鏈的各環節以及整個產業價值協同創新網絡, 進一步提升消費金融服務質效。

2. 推動消費金融與多產業跨界融合, 搭建產業間協同創新網絡。消費金融產業數字化轉型涉及資金方、 消費金融產業、 配套服務產業以及消費金融價值鏈延伸產業交互聯動, 需要優化和重構產業價值鏈, 實現組織的協同創新與共享網絡增值(孟芳琳等,2016)。為此, 需以消費需求為基點進行跨邊界整合, 優化、 重構和升級產業價值鏈, 依托不同產業鏈之間的資源共享與優勢互補, 實現覆蓋線上線下全場景、 供產銷全鏈路的數字化協同服務(曾可昕, 2021), 促進消費金融與農業、 工業、 服務業的數字化轉型融合發展, 進而構成不同產業間合作共贏的價值協同創新網絡。并進一步推動消費下沉, 持續將消費金融資源與服務向縣域鄉村不斷延伸, 拉動鄉村消費需求, 推進鄉村振興。

(三)增強消費金融數字化轉型創新主體的協同創新能力

1. 搭建創新生態系統內各主體價值共創機制, 增強主體間協同創新效應。其一, 堅持消費需求導向, 打通消費金融機構與產業鏈上下游企業深度鏈接, 推動數據、 平臺、 技術、 人才等創新要素的高效匹配和動態優化, 推動數字化協同平臺建設與組織模式創新, 構建多方聯動的開放創新生態, 帶動產業鏈上、 中、 下游的數字化轉型。其二, 強化消費金融機構與政府、 市場、 高校、 科技企業、 消費者等其他創新主體之間的協同創新。政府立足于創新生態系統內產業發展特色, 精準設計產業扶持政策, 引導主體協同創新和規范市場環境; 以政府引導基金精準引導社會資本投入, 建立市場信息反饋機制和以市場需求為導向的統籌協調機制; 加強政產學研用金聯盟多方協作, 瞄準產業創新發展前沿, 共同建立技術研發與資源共享平臺, 加速技術成果轉化; 高校立足系統內人才發展需求, 實現人才輸出與創新主體需求精準對接, 促進產業鏈、 創新鏈和人才鏈的深度融合; 加快消費金融機構與消費場景端合作, 以數字化手段將線上線下全渠道消費者引入消費金融服務生態系統, 為協同創新提供面向市場的需求支撐。

2. 推動創新主體與創新要素、 創新網絡與創新環境之間的協同演化。其一, 要以消費需求為導向, 借助數據、 平臺、 技術、 人才等方面的創新要素協同, 完善消費金融供給端和消費需求端的供需協調機制, 創新合作模式與商業模式, 實現貸前獲客、 貸中管理與貸后服務等相關產業生態價值鏈的全方位創新發展。其二, 借助數字技術同高校、 研發機構等主體資源共享與協作創新, 打造產業鏈、 創新鏈、 資金鏈、 人才鏈供需精準對接的產業體系, 提升產業價值網絡的協同創新效率, 實現產業價值協同創新網絡中各主體價值共創。其三, 創新主體需適應環境變化, 堅持政策引導與市場需求拉動, 依托要素共享與合作研發實現協同創新, 構建多主體合作、 多資源集聚、 多機制聯動的創新生態系統, 推動各創新主體實現數字化轉型與高質量發展。

(四)優化消費金融數字化轉型的協同創新要素配置

1. 優化消費金融數字化轉型的創新要素協同機制。數據協同方面, 加快完善數據標準體系建設, 打破數據流通壁壘; 確立創新生態系統內數據集成與共享意識, 建立數據共享機制, 推動數據資源的有效運用。平臺協同方面, 充分發揮數字化平臺的紐帶作用, 深化消費金融產業與多產業之間的共商共建共享, 助力資源供需高效匹配, 加快產業數字化轉型, 進而培育產業平臺化發展生態。技術協同方面, 加強科技成果交易平臺互聯共享, 建立完善的一體化技術市場。促進創新主體聯合開發, 共享技術交流經驗, 共同打造高效、 共贏的知識產權和科技成果產權交易與運營體系, 推動跨區域、 跨行業、 跨技術的協同創新。人才協同方面, 政府應優化人才引進政策, 完善人才選拔機制, 加大教育投入力度; 建立政產學研用金聯合培養機制, 吸引人才集聚, 推進人才培養示范基地建設, 共筑產業人才培養創新機制, 助力科研成果落地轉化。

2. 構建消費金融產業的創新要素支持機制。數據、 平臺、 技術和人才是消費金融數字化轉型的重要支撐。在數據方面, 需建立完善的數據管理中心與安全保障機制。加大對客戶個人信息、 信用信息、 消費行為、 社交網絡信息等數據的收集力度, 強化數據挖掘和分析能力, 洞察數據潛在價值與市場趨勢。在平臺方面, 建立支持多渠道數據接入與數據交互共享、 具備大數據處理與AI 技術支持能力的高效數字化平臺, 通過自動批核、 自動貸審、 自動風控、 自動催收等自動化流程, 實現貸款快速部署和業務擴展。在技術方面, 加大人工智能、 大數據、 區塊鏈、 云計算、 物聯網和安全技術等數字化技術應用力度, 并借助技術合作、 技術輸出等方式與其他創新主體協同, 以提高業務處理效率和風險管理能力。在人才方面, 需引進和培養數據處理分析、 人工智能、 區塊鏈等領域專業人才, 并借助人才交流平臺與其他企業建立人才合作關系, 促進系統內人才資源供需匹配, 進而推動消費金融數字化轉型。

五、 結論與展望

消費金融數字化轉型既符合“十四五”規劃關于擴大內需的相關政策要求, 也是實現消費金融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必經之路。本文基于創新生態系統理論, 系統剖析消費金融數字化轉型的驅動因素, 提出消費金融數字化轉型戰略框架與實施路徑。從創新生態系統視角來看, 消費金融數字化轉型的驅動因素包含了宏觀的政策支持、 中觀的產業融合驅動、 微觀的科技推動和消費升級拉動四個方面, 形成了多層級有機統一的消費金融數字化轉型動力機制。但消費金融數字化轉型還面臨一些現實困境, 成為消費金融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阻礙, 亟需借助金融科技實現消費金融的場景化、 數字化、 智能化轉型。為此, 基于產業創新生態系統理論, 搭建了以消費金融經營全流程的數字化轉型為核心、 配套服務產業數字化轉型為輔助、 價值鏈延伸產業數字化轉型為支撐的三位一體的戰略框架。而消費金融數字化轉型的實施過程需要綜合創新主體間資源優勢, 借助創新主體間協同合作, 最終實現價值共創?;诖?, 本研究提出基于“環境—網絡—主體—要素”的協同創新實施路徑。

值得注意的是, 消費金融數字化轉型不僅涉及其自身業務全流程的數字化, 而且需突破產業邊界, 構建消費金融產業、 資金方、 配套服務產業以及價值鏈延伸產業等多方協同的數字化創新生態系統, 并依托消費需求, 加速生態系統內數據、 平臺、 技術、 人才等創新要素協同, 推動各創新主體的數字化轉型升級與高質量發展。如何解決消費金融生態系統協同發展問題成為關鍵。要建立健全適用于跨行業、 跨領域、 跨區域合作生態的法律法規, 搭建產業間協同共享機制, 引導主體協同創新和規范市場環境, 立足產業發展特色與發展趨勢, 制定針對性的產業協同配套扶持政策; 建立各層次協調機制, 制定生態系統合作管理辦法, 創新產融合作模式; 鼓勵各地政府因地制宜, 制定并積極落實差異化的政策措施; 完善信用體系建設, 建立統一數據標準和發布機制的信息共享平臺, 形成創新主體協作交流機制, 堅持創新鏈、 產業鏈、 人才鏈、 資金鏈一體化部署, 支撐和引領消費金融創新生態系統新發展格局。

【 主 要 參 考 文 獻 】

巴曙松,趙偉.構建消費金融的互聯網應用場景[ J].中國國情國力,2020(6):18 ~ 21.

程雪軍,李心荷.金融科技背景下的消費金融公司發展困境與出路探析[ J].金融與經濟,2020(8):74 ~ 80.

程雪軍.互聯網消費金融的發展困境與路徑選擇:基于產業鏈的研究視角[ J].蘭州學刊,2020(9):104 ~ 114.

程雪軍.互聯網消費金融征信:域外經驗與中國鏡鑒[ J].征信,2021(3):1 ~ 8.

程雪軍,范云朋.金融科技深度介入消費金融產業的發展挑戰與克服進路[ J].蘭州學刊,2022(11):34 ~ 49.

黃海霞,陳勁.創新生態系統的協同創新網絡模式[ J].技術經濟,2016(8):31 ~ 37+117.

黃麗華,朱海林,劉偉華等.企業數字化轉型和管理:研究框架與展望[ J].管理科學學報,2021(8):26 ~ 35.

胡優玄.基于數字技術賦能的文旅產業融合發展路徑[ J].商業經濟研究,2022(1):182 ~ 184.

季成.商業銀行消費金融數字化轉型研究[ J].國際金融,2022(9):74~80.

李國英.農業全產業鏈數字化轉型的底層邏輯及推進策略[ J].區域經濟評論,2022(5):86 ~ 93.

李維梁,高雅.供需協同的產業創新生態系統構建及對策研究[ J].華東經濟管理,2016(11):180 ~ 184.

劉典.消費金融數字化發展新機遇[ J].中國金融,2021(11):39 ~ 40.

劉靜,解茹玉.創新生態系統:概念差異、根源與再探討[ J].科技管理研究,2020(20):8 ~ 14.

呂鐵.傳統產業數字化轉型的趨向與路徑[ J].人民論壇·學術前沿,2019 (18):13 ~ 19.

歐陽敏姿,吳霜,林仁志等.基于消費金融生態圈的銀行零售業務轉型研究[ J].西南金融,2022(5):29 ~ 41.

邵婧婷.數字化、智能化技術對企業價值鏈的重塑研究[ J].經濟縱橫,2019(9):95 ~ 102.

宋華.基于產業生態的供應鏈金融的創新趨勢[ J].中國流通經濟,2016(12):85 ~ 91.

王剛,郭志遠,黃玉.消費金融公司面臨的挑戰與對策[ J].中國金融,2022 (22):39 ~ 41.

徐曉慧.數字經濟與經濟高質量發展:基于產業結構升級視角的實證[ J].統計與決策,2022(1):95 ~ 99.

許靜.雙循環格局下互聯網消費金融與居民消費結構升級的動態關聯效應[ J].商業經濟研究,2022(16):182 ~ 184.

楊偉,周青,方剛.產業創新生態系統數字轉型的試探性治理——概念框架與案例解釋[ J].研究與發展管理,2020(6):13 ~ 25.

楊卓凡.我國產業數字化轉型的模式、短板與對策[ J].中國流通經濟,2020(7):60 ~ 67.

易加斌,李霄,楊小平等.創新生態系統理論視角下的農業數字化轉型:驅動因素、戰略框架與實施路徑[ J].農業經濟問題,2021(7):101 ~ 116.

余典范.成為數字強國:企業協同數字化破解“數字化悖論”[ J].清華管理評論,2021(10):73 ~ 77.

曾燕,楊雅婷,徐鳳敏等.消費金融研究綜述[ J].系統工程理論與實踐,2022(1):84 ~ 109.

曾國屏,茍尤釗,劉磊.從“創新系統”到“創新生態系統”[ J].科學學研究,2013(1):4 ~ 12.

趙放,曾國屏.多重視角下的創新生態系統[ J].科學學研究,2014(12):1781 ~ 1788+1796.

周衍魯,周挺輝.消費金融發展現狀及未來趨勢——關于市場參與主體運營模式差異化研究[ J].商業經濟研究,2018(20):152 ~ 154.

祝合良,王春娟.數字經濟引領產業高質量發展:理論、機理與路徑[ J].財經理論與實踐,2020(5):2 ~ 10.

猜你喜歡
創新生態系統價值共創協同創新
創新生態系統作用機理及演化研究
上海創新生態系統思考
產業協同創新生態系統運行模式探究
云服務環境下的高校協同創新研究
校企聯合培養卓越工程師的產學研協同創新體系建設研究
高校腦科學人才培養模式初探
價值共創理論下的小米手機數字營銷模式分析
價值共創活動對顧客價值的影響研究
價值共創活動對顧客價值的影響研究
創新生態系統的健康內涵及其評估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