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踐行“雙減”政策,讓小學數學課堂更高效

2023-09-19 15:51勞燕飛
教育界·A 2023年23期
關鍵詞:情境教學雙減政策

【摘要】“雙減”政策的實施是為了創造更好的教育環境,減輕學生的學習壓力與負擔,讓學生在更加輕松愉快的教學環境中健康成長,以此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與學習動力,提升課堂教學的效率與質量。文章基于“雙減”背景,從三個方面探討提高小學數學教學效率與質量的路徑。

【關鍵詞】小學數學;“雙減”政策;情境教學

作者簡介:勞燕飛(1977—),女,廣西壯族自治區欽州市靈山縣武利鎮中心校。

“雙減”的重點不僅在于“減負”,還在于“增效”,雙管齊下,才能更好地促進學生數學能力和數學核心素養的提升。因此,教師必須在“雙減”政策的指導下,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優化課堂教學設計,轉變課堂結構和作業結構,提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與精準性,打造高效的小學數學課堂。

一、“雙減”之下的學習能力培養

(一)引入情境教學,激發學生興趣

情境教學在數學課堂中多用于課堂導入環節。在教學活動正式開展之前,為學生構建起一個與教學內容有關的情境,是活躍課堂氣氛的第一步,也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關鍵環節。數學情境能夠快速拉近學生與數學知識之間的距離,將抽象的概念與知識以立體、形象的方式呈現在學生眼前,降低理解難度。教師可以借助信息技術創設生活化情境,讓數學知識更易懂,以豐富學生的學習體驗感,讓學生在熟悉的情境中快速跟上教學節奏。

比如,蘇教版小學數學“數據的收集與整理(二)”這一課要求學生學習如何創建數據統計表、如何整理數據。在課堂導入環節,教師可以選擇日?;慕y計主題創設生活化情境?,F階段,勞動教育以及學生勞動能力的培養越來越受重視,基于此,筆者便將數據統計的主題定為“做家務的類型和時長”。

在課前導入環節,筆者提問:“經常做家務的同學請舉手?!苯又?,筆者讓學生結合在家所做家務的類型與時長,制作簡單的數據統計圖,由此引入課堂教學。以學生的日常生活作為切入點,更容易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自主探究意愿,為開展高效課堂打好基礎。

(二)強調課堂主體,重視自主學習

“雙減”政策強調“減負不減質”。在全新的教育政策下,如何在降低學生學習壓力的同時提高教學效率成了數學教學的一大挑戰。在此背景下,學生的學習主體性和自主學習能力就發揮出了重要作用。

教師應重視學生在學習中的自主性,以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為首要教育目標,將課堂主體地位交還給學生,將“教學”變成“教學生學”,激發學生的自主學習意愿,以學生的實際需求為導向設計課堂教學活動,構建全新的課堂模式。同時,教師應明確自身的角色和作用,作為教學的引路人,完成引導式教育,鼓勵學生多思考、多動腦,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和能力。

在教學蘇教版小學數學“多邊形的內角和”一課時,教師就可以在課堂上設計學生能夠自主探究、自主完成的學習活動,以此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比如,教學時,筆者先引導學生復習三角形內角和的相關知識點,再利用教材配套的教具,讓學生自主探討如何求出四邊形的內角和,鼓勵學生發散思維,另辟蹊徑,尋找解決問題的策略。

通過自主探究和對比分析,學生發現了四邊形內角和的多種計算方式,最便捷的是利用轉化策略,將四邊形轉化成兩個三角形,再根據三角形的內角和定理,計算出四邊形的內角和是360°。

在此基礎上,筆者引導學生探索其他多邊形內角和的計算方式,學生自然而然地運用轉化策略求出了其他多邊形的內角和。筆者順勢引導學生發現,每個多邊形都可以轉化成比它的邊數少2的三角形個數,即四邊形就是(4-2)個,五邊形就是(5-2)個,n邊形就是(n-2)個,由此推導出多邊形的內角和為(n-2)×180°。

可見,以學生為課堂主體,放手讓學生探索和學習,輔以適當的點撥和引導,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自主學習意識和自主探究能力,使其感受到數學知識的多樣性,體會數學的奧妙,進而愛上數學學習,發展數學核心素養。

二、“雙減”之下的趣味課堂設計

(一)優化課堂提問,開展高效互動

數學這門學科具有極強的邏輯性,同時也具有抽象性的特征[1]。小學時期正是學生打基礎的關鍵時期,教師須注重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以數學課堂作為學生的“開智”課堂,使學生建立起結構化數學思維體系,全面調動學生在課堂中的思維活躍性,為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提供環境與空間。

提問互動環節在數學課堂中極為重要,在設計問題時,教師要以教材知識為出發點,結合學生的興趣,找到二者的相交點,注重問題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在教學蘇教版小學數學“圓柱和圓錐”一課時,筆者提問:“圓柱體和圓錐體的區別是什么?”并讓學生在眾多圖形中,指出目標圖形包含的圓柱體底面個數,指出圖中所有的側面中有幾個屬于圓柱體,又有幾個屬于圓錐體,以提問的方式來加深學生對圓柱與圓錐基本特征的認知。

在提問過程中,教師要努力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讓每一位學生都參與到互動環節中來,以此提升數學課堂的活躍度,讓學生在學習中提升思辨能力,在教師的引導之下充分領悟知識點,并在輕松活躍的課堂環境中完成學習任務。

(二)開展探究活動,引發學生思考

小學生具有一定的好奇心與探究意識,卻缺乏自制力,這導致他們難以長時間地集中注意力,在課堂上開小差、不注意聽講的情況時有發生。為了提升課堂教學內容對學生的吸引力,教師應該以教材為基礎,穿插趣味性探究活動,讓學生在有趣的小游戲中學習數學知識,同時引發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思考。

在教學蘇教版小學數學“升和毫升”一課時,教師可以在課堂上設計一些需要動手操作的趣味小實驗。在學生初步認識升和毫升這兩個計量單位之后,為加深學生的印象,教師可以帶兩個500ml的水瓶、一個1L的水瓶以及一桿小秤到課堂上,為學生直觀示范升和毫升的實際換算。

教師將兩個500ml瓶子中的水倒入容量為1L的瓶子中,便能夠讓學生清晰直觀地了解到升與毫升之間的關系。接著,教師可利用小秤讓學生區分升和毫升、斤和公斤之間的差異,明確質量和體積是兩個屬性不同的物理量,避免學生產生概念混淆,同時也讓學生感受這些計量單位在現實生活中的運用,使課堂教學更為生活化,更具趣味性。

有趣的探究活動環節不僅能夠讓學生發現數學知識與現實生活的關聯,也能提升課堂的趣味性,讓學生感受到數學學習的樂趣,從而產生好奇心和自主學習的動力,還能培養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強化學生對知識點的印象,加深學生對教材內容的理解,幫助學生對知識點實現內在轉化,為學生構建完整的數學思維體系打好基礎[2]。

三、“雙減”之下的教學方式變更

(一)改變作業結構,減輕作業負擔

作業是學生在課余時間鞏固學習成果的重要途徑,做作業的過程也是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使其養成良好學習習慣的過程?!半p減”的第一步,便是要減輕學生的作業壓力,由此可見作業設計的重要意義。

在傳統的數學教學模式中,許多教師都認為提升數學成績就要從大量的習題入手,讓學生了解數學習題的基本結構,總結出一套解題的規律,這樣就能夠提高學生做題的正確率,從而提升數學教學質量。

在新課改教育理念的指導下,課堂教學效果不能單純以考試成績來衡量,讓學生靈活掌握知識,培養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才是當前教育的首要目標。在這樣的大環境之下,教師也應該調整小學數學作業結構,發揮數學作業在教學中的真正價值。

在教學蘇教版小學數學“統計表和條形統計圖(一)”這一課時,教師可以設計一些更有趣、更容易完成的實踐作業,讓學生擺脫單純的做題模式。例如,教師可以將班級上的學生分成兩個不同的小組,為他們布置不同的任務:一組學生向父母了解家庭一年中每個月的電費,另一組學生調查自己家中一年每個月的水費,再分別將其制作成統計表。

完成這一實踐性作業,不僅能夠讓學生鞏固課堂所學的知識點,還能滲透道德教育,讓學生產生節約用電、節約用水的環保意識。

設計作業時,教師不應拘泥于大量重復的作業習題,而應突出作業的創新性和實踐性,推動“雙減”政策的落實,構建以“精”為主要目標的數學作業結構,有效減輕學生的作業負擔。

(二)注重個體差異,實施分層教學

不同的學生學習能力不同,因此,學生會表現出個體差異性。為有效實現小學數學教學的“減負增效”,教師必須在尊重學生個體差異的前提之下,為不同能力的學生設計不同的教學目標,安排不同的學習任務,以分層教學法來完善數學課堂教學形式,讓每一位學生都能夠在全新的課堂模式中探尋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從而更好地吸收和內化數學知識,實現能力的逐級提升。

在教學蘇教版小學數學的“兩、三位數除以兩位數”一課時,有部分學生早早便預習了這部分知識,已經可以熟練掌握兩、三位數除以兩位數的計算方法。而初次接觸多位數除法的學生學習起來則會覺得有些困難,這很容易造成這部分學生與其他學生之間的學習差距。

此時,筆者將分層教學法應用到課堂教學中,為不同層級的學生安排了不同難度的學習目標與練習任務。比如,讓基礎能力較好的學生嘗試完成難度較高的多位數除法練習題,為基礎能力較弱的學生安排多位數除以整十數的除法練習題,引導他們從“九九乘法表”反推除法計算方法。

分層教學法在因材施教的基礎之上,完善了數學課堂的教學結構,可以充分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需求,真正關注每一位學生的學習與成長,能夠有效降低學生的學習難度與學習壓力,促進每一位學生都能夠獲得能力的提升。

結語

總之,“雙減”的政策落實為小學數學課堂帶來了全新的改變。為培養更多的高素質綜合人才,小學數學教師必須改變傳統的教學觀念,構建全新的數學課堂教學結構與形式,致力于減輕學生的學習壓力與負擔,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優化課堂教學設計,讓學生在有趣的教學活動中感受數學世界的奇妙,發自內心地愛上數學,培養良好的自主學習能力與數學綜合能力。

【參考文獻】

[1]姚嵐.小學數學課堂中操作與思考的互通互聯[J].基礎教育研究,2021(5):76-77.

[2]蔡雪娥.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核心素養的培育與體系構建策略研究[J].考試周刊,2020(97):61-62.

猜你喜歡
情境教學雙減政策
政策
政策
“雙減”出臺,校外培訓面臨巨震
省教育廳基礎教育處一行到莒縣開展“雙減”工作專項調研活動
持續推動“雙減”,強化學校育人主陣地作用
助企政策
政策
蘋果園實現化肥農藥“雙減”的路徑選擇
淺析情境教學法在中職會計課堂中的應用價值
淺談語文課堂閱讀教學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