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發展中國家都市農業的興起及其啟示

2023-09-19 12:25羅志高楊繼瑞
糧食科技與經濟 2023年1期
關鍵詞:都市農業發展中國家脫貧

羅志高 楊繼瑞

摘要:發展中國家快速城鎮化帶來了城市移民、貧窮、就業、環境等問題,都市農業因此磅礴興起。都市農業一定程度上保證了城市貧民與移民的糧食安全、就業崗位、經濟收入、生活穩定、營養平衡、身心健康,改善了城市生態環境。文章利用案例分析法研究了非洲、拉丁美洲等發展中國家頒布的都市農業發展政策、啟動的各種項目、創新的都市農業耕種方法等。研究發現:國外發展中國家的理論與實踐,對中國更具有借鑒意義;都市農業能豐富中國新型城鎮化內涵,有利于中國城市移民就業和城市生態環境保護。

關鍵詞:發展中國家;都市農業;城市貧民;生態環境;脫貧

中圖分類號:F33/37 文獻標志碼:A DOI:10.16465/j.gste.cn431252ts.20230104

基金項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重慶工商大學長江上游經濟研究中心開放課題(KFJJ2016001);“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重大項目(SC22ZDCY01)。

Urban agricultures rise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and its enlightenment

Luo Zhigao, Yang Jirui

( Research Center for Economy of Upper Reaches of the Yangtze River, Chongqing Technology and Business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067 )

Abstract: Developing countries have been undergoing rapid urbanization, which has resulted in migrants, poverty, unemployment, and environmental problems in the cities. Urban agriculture has to some extent ensured food security, employment opportunities, economic income, life stability, nutritional balance,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of the urban poor and immigrants, and improved the urban ecological environment. This paper used case analysis to study the development policies, various projects, and farming methods innovation of urban agriculture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such as Africa and Latin America. The research found that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developing countries were very instructive to China. Urban agriculture should be integrated into Chinas new urbanization, and help Chinas urban poor and immigrants get rid of poverty and become rich and protect the urban ecological environment.

Key words: urban agriculture, developing countries, the urban poor, ecology and environment, poverty reduction

二戰后,發展中國家獲得經濟社會獨立發展良機,工業化和城鎮化快速發展。2007年,人類歷史上城市人口第一次超過農村人口[1]。與此同時,亞非拉發展中國家城鎮化正在深入發展,城市人口還在持續增長,從而帶來城市貧民、移民安置、糧食保障等問題。在廣大發展中國家,農村通常意味貧窮,城市通常意味就業、機遇和財富?,F在,城市聚集了大量貧民和移民[2]。對于農業大國,農業發展多集中于農村農業發展,促進農業增收。相應地,相關學者對農村農業研究也較多,包括有機農業研究[3]、高效生態農業研究[4]、循環農業研究[5]等。隨著城鎮化的深入發展,學者們又更多關注的是城鎮產業化發展[6]、服務業發展[7]或移民市民化發展問題[8]等,都市農業發展沒有受到重視。工業和服務業不能給城市移民和貧民提供足夠就業機會,都市農業越來越重要。在此背景下,都市農業在發展中國家開始興起,并磅礴發展。

都市農業指在市區或市郊進行植物種植或動物喂養,也包括農產品營銷,以及生產和銷售農業消耗品等。在發展中國家,都市農業通常有4種類型。第一類是家庭自給自足型農業生產,在家庭后院或家有城市小地塊種植,農產品供家庭日常生活所用。第二類主要用于家庭消費,但是一般位于城鄉結合帶,耕地面積更大,因此能種植多種農作物,其生產過程不使用化肥或不需要灌溉,這種都市農業一般分布在中非雨水充足地帶。第三類指城市商業化農戶,農業生產是其家庭主要經濟來源。第四類為農業企業家,他們能進行規?;a。都市農業的“耕地”既可能是1 hm2的稻田,也可能是市區樓房中1 m2大小的地方。

本文借鑒拉丁美洲、非洲等發展中國家的農業發展政策、項目等來豐富中國的都市農業發展,以為中國解決面臨的都市農業環境、社會和經濟等問題提供借鑒。

1 發展中國家都市農業發展概況

非洲、拉丁美洲、東南亞發展中國家紛紛制定都市農業發展政策,或者啟動都市農業項目,以促進都市農業的發展。

1.1 政府政策與項目逐漸建立起來

在拉丁美洲,阿根廷、巴西和古巴已經制定有國家政策,建立了各種都市農業項目[9]。在非洲,剛果共和國確定了城市園藝農業發展的制度結構。市長任政府都市農業管理委員會主任,管理城市園藝農業土地授權,并將城市園藝農業與城市規劃結合在一起。國家都市農業技術服務機構則提供技術支持,這些服務機構網絡分布在全國多個省會城市。

在中國,上海市政府建立了都市農業項目,旨在實現谷物類糧食的自給自足。在菲律賓,卡嘎洋得俄羅市政府與澤維爾大學合作,以推動社區花園種植。在加納,食品和農業部宣布為都市農業發展提供支持,并且在阿克拉市的不同地點探尋更安全的地面灌溉用水[10]。在馬里,巴馬科市根據中央政府要求,開始探索將國際機場附近的土地交給農民種植。在尼日爾,尼亞美市的總體發展規劃考慮了灌溉和雨養農業的集約化發展,特別是沿尼日爾河流的集約化發展[11]。

聯合國宣稱,都市農業是解決新世紀發展目標的主要策略之一。聯合國人居署與厄瓜多爾、阿根廷和坦桑尼亞建立了多方參與的城市發展戰略,該戰略致力于都市農業發展。厄瓜多爾首都基多市政府與幾個非政府組織、聯合國人居署、社區代表簽訂了一個多方協議,旨在進行多方參與的調查,然后制定都市農業行動計劃。1992年,在坦桑尼亞港口城市達累斯薩拉姆,一個多方參與的會晤得以舉行,該會晤決定對都市農業特定區域進行保護。在非洲西部的貝寧共和國,政府和科托努公共生產商聯盟進行了談判,通過談判,政府同意把部分土地撥給市場上的花園農業種植者。在烏干達,坎帕拉市通過系列條例,允許城市居民在市區耕種土地及飼養動物。

各國對都市農業的態度越來越積極,這也在很多“都市農業宣言”中得以體現。在這些宣言中,國家和地方政府決策者明確承諾要發展都市農業。例如,2003年,肯尼亞、馬拉維、斯威士蘭、坦桑尼亞和津巴布韋等國政府參加了在津巴布韋舉行的論壇,該論壇宣言承諾要發展都市農業;2000年,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海的20多個國家簽訂了《基多宣言》,該宣言也承諾要推動都市農業的發展。

1.2 都市農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在發展中國家,都市農業是農村農業的理想補充,是城市食品體系的基本組成部分。在越南,20多種蔬菜長期在城區得以批量生產[12]。在古巴,由于美國封鎖,食物短缺,政府從1994年開始建立了都市農業生產體系。在坦桑尼亞首都達累斯薩拉姆,都市農業每年穩定提供了較多新鮮產品。跟農村相比,市區生產的商品市場供應鏈短,農產品一般批發給零售商,生產者甚至直接從事零售。

營銷渠道直接也使得消費者購買價格和農場價格之間的差價很小。1994—1999年,古巴逐漸建立起都市農業生產體系,政府給大部分花園種植戶免費提供土地,并在有機農業和水培法種植方面提供技術培訓。

都市農業供應的新鮮蔬菜品種多樣化,包括:莧菜、水分旋花、栗色(芙蓉)、莫雷爾、卷心菜、生菜、香蔥等。這些蔬菜、洋蔥和西紅柿是非洲和亞洲人吃得最多的食物。不管是在非洲還是在亞洲,這些產品能在中心城區輻射范圍內供應給消費者。

1.3 發展中國家都市農業形式創新

都市農業往往面臨土壤肥料低,水供應不夠,土地空間少等局限,為了解決這些問題,新技術和方法在發展中國家逐漸出現。這些技術和方法包括:使用自然基底和各種堆肥,即有機耕種法;簡易無土水培法;高度城市化環境下的屋頂種植、天空種植。

1.3.1 有機耕種法

有機耕種法是在有機基底上種植,不使用化肥。容器里裝滿了堆肥或者各種各樣的有機物質,作物種植在這些肥料上。其中,動物糞便的堆肥最能保證高產和無害。這種方法在巴西和委內瑞拉得以廣泛采用[13]。1980年以后,美國的嚴厲制裁導致了古巴糧食不足,古巴政府官員便大力支持和促進這種耕種方式。有機耕種法是生態友好型農藝實踐,通常由個人或合作社管理,它采用微生物以及混合有機堆肥,能有效保證莊稼的肥料供應,且無毒害。

在哈瓦那,很多家庭在后院花園從事有機耕種,種植各種各樣的水果和蔬菜,供應了哈瓦那居民約50%的水果和蔬菜。其中,最好的種植園還用于培訓和宣傳,科學家和推廣專家們正在研究和推廣這些種植園。

在生產和使用昆蟲病原體方面,古巴的技術世界領先。這些昆蟲病原體在專業化生產中心產生,通過各種渠道分銷出去,這些渠道包括街角商店和技術援助中心。這種耕種方法雖然效益好,但除了傳播到委內瑞拉的加拉加斯外,在其他國家與地區并沒有出現。在古巴,有機耕種法因糧食危機自下而上傳播;而在委內瑞拉,卻是官方自上而下推廣,但有機耕種法因城市大氣污染而受到限制,當地民眾對這種方式并無多大興趣。

1.3.2 簡易無土水培法

聯合國糧農組織非常重視簡易無土水培法,并鼓勵在微花園從事耕種;現在,亞洲、非洲、拉丁美洲幾個國家實施了這種耕種技術[14]。這個術語有兩個涵義:一是指純粹的水培法,即根部浸泡在營養液下,也稱漂浮營養法;一種是指在各種基底上種植,用營養液澆灌。前者能適應各種天氣和環境;而后者超出一定溫度后就無法采用,因為營養基底的氧氣濃度與空氣溫度負相關,從而容易導致根部氧化受到影響。在幾個發展中國家,水培法已經證實有很好的可持續性。在秘魯,對基底和漂浮箱體初期投資的回報時間小于一年。

簡易水培法的關鍵在于水的質量和肥料能否保證。如果供應水是咸的,或者受到了化學污染,管理過程就會出問題。雨水導電性能低,微生物和水藻含量低,儲藏雨水并用于澆灌,是有效解決辦法,但儲水箱的初期投資較大。

為了達到理想的生產效果,有必要根據種植戶的經濟能力和勞動技能提供技術培訓,理想而可持續的方式就是讓公共機構參與。秘魯的拉莫利納大學就是很好的案例,該大學給種植戶提供各種營養解決方案。其植物營養解決方案指導包括:在發展中國家如何確定營養方案,小規?;▓@種植者如何解決前期投資,如何驗證營養解決方案的可靠性,每日的營養量或每周營養量的確定等。

博洛尼亞大學的蔬菜作物和城市園藝農業研究團隊也為簡易水培法提供幫助和技術培訓。服務的國家與地區包括:秘魯、巴西、毛里塔尼亞等。另外,阿富汗、印度、秘魯、塞內加爾、委內瑞拉的園藝農業種植團體也提供培訓課程,為家庭和社區花園種植提供幫助,服務國家和地區有:海地、特魯希略、秘魯、特雷西納、巴西、緬甸等。

2 發展中國家都市農業發展的啟示

從發展中國家發展都市農業的經驗來看,都市農業具有多重功能,包括:食物運輸距離的縮短、碳排放的吸收、具有美觀效果、提供就業機會、能減少生產者和消費者之間的價格差價、為野生動物提供居住地、利用廢棄物等。中國是發展中國家,正在經歷類似的城鎮化,有著類似的經濟、社會、環境等問題[15],國外發展中國家都市農業發展經驗對中國具有重要借鑒意義。

2.1 能豐富中國新型城鎮化發展內涵

據聯合國開發計劃署的統計,非洲中西部加蓬自由城鎮、坦桑尼亞多個城市、贊比亞盧薩卡、莫桑比克馬普托、布基納法索瓦加杜古、喀麥隆雅溫大概30% ~ 80%的居民從事都市農業。中國新型城鎮化要把都市農業作為重要內容,不能因城市二三產業以及房地產產業發展,而將都市農業完全排斥或忽略,而應將都市農業納入城市發展規劃,從而豐富中國新型城鎮化內涵。

2.2 能促進中國城市移民致富安穩

發展都市農業,城市移民不僅能獲得基本的糧食、水果和蔬菜保障,還能獲得經濟收入。此外,都市農業能促進城市移民劣勢群體與社會的融合,還具有文化、教育和娛樂功能。因此,發展都市農業,有利于中國城市移民的安穩。

此外,政府在分撥城市耕地時,可以將致富和城市可持續發展目標相結合,政府與城市種植戶在談判的基礎上簽訂協議。比如,在市區給農戶提供一定土地,租期為10年的話,農戶必須從事有機蔬菜和牛奶的生產,并把10%土地用于建立都市農業公園;作為回報,政府將得到農戶收成的一定比例,供應給國有托兒所、學校和醫院食用。

2.3 提高中國城市移民就業率

跟其他發展中國家和地區一樣,中國城鎮化后的城市移民往往受教育水平低,又無職業技能,很難在城市第二、第三產業就業和掙得收入,因此都市農業對他們的生活來說至關重要,城市移民必然從事自給自足式農業生產,或進行投資性生產,建立種植莊園,從事園藝、溫室種植,而投資性生產還能為其他城市移民創造就業。家庭種植形式應靈活多樣、簡單易操作;或者,結合各種技術,從事無土營養液種植,用各種桶、罐、輪胎進行無土種植等。因此,都市農業能為城市移民就業作出重要貢獻。

2.4 促進中國城市環境與生態保護

中國多年的快速城鎮化發展,導致城市生態環境脆弱、生態承載能力低,生態保護任務緊迫,而都市農業能促進城市的生態保護。都市農業有很好的生態環境效益,包括:生態多樣性維持、廢棄物再利用和再循環、局部氣候改善、城市碳排放減少、邊緣和廢棄地段的再利用等。因此,中國城市規劃應包含都市農業發展內容。比如,給家庭住宅規劃一定后院,或給社區規劃一定地塊,在城市中心、周邊規劃農業地塊或建立農業公園。

3 結 語

在亞洲,河內、胡志明、金邊等地政府通過各種項目,促進了都市農業的發展,更好地滿足了市民需要,也推動了都市農業的商業化發展。中國政府應予以借鑒,在都市農業發展方面承擔更多責任??梢灶A料,都市農業會在中國得到越來越多的認可。然而,由于城市灌溉用水可能受到工業污染,加上城市土地有限、土壤貧瘠需要更多化肥等原因,都市農業食品也存在安全風險。為了保證食品安全,政府可以向德國、荷蘭和斯洛文尼亞學習,大力提倡和發展有機農業;同時,應制定和實施相應的都市農業產品衛生標準,進行質量監管。

都市農業一定程度上保證了城市移民的糧食安全、就業崗位,經濟收入、生活穩定、營養平衡、身心健康等,都市農業也能改善城市生態環境,都市農業的發展將會有利于中國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和城市生態環境的可持續發展。

參 考 文 獻

[1] ScienceDaily. World population becomes more urban than rural[EB/OL]. (2016-08-09)[2022-01-08]. http://www.sciencedaily. com/releases/2007/05/070525000642.htm.

[2] RICE J. The urbanization of poverty and urban slum prevalence: The impact of the built environment on population-level patterns of social well-being in the less developed countries [J]. Research in the Sociology of Health Care, 2008, 26(3): 205-234.

[3] 艷麗, 郝慶升, 張東敏. 基于COX比例風險模型的農戶有機農業轉變意愿分析 [J]. 統計與決策, 2017(22): 113-116.

[4] 李敏. 中國高效生態農業發展策略研究 [J]. 生態經濟, 2017, 33(8): 111-113.

[5] 王勤禮, 趙懷勇, 呂彪, 等. “玉米—?!託狻展鉁厥摇毖h農業模式研究 [J]. 環境保護與循環經濟, 2010, 30(2): 41-43.

[6] 徐維祥, 唐根年, 陳秀君. 產業集群與工業化、城鎮化互動發展模式研究 [J]. 經濟地理, 2005(6): 868-872.

[7] 張勇, 蒲勇健, 陳立泰. 城鎮化與服務業集聚:基于系統耦合互動的觀點 [J]. 中國工業經濟, 2013(6): 57-69.

[8] 李子聯. 新型城鎮化與農民增收: 一個制度分析的視角 [J]. 經濟評論, 2014(3): 16-25.

[9] METCALF S S, WIDENER M J. Growing Buffalos capacity for local food: A systems framework for sustainable agriculture [J]. Applied Geography, 2011,31(4): 1242-1251.

[10] OBUOBIE E, KERAITA B, DANSO G, et al. Irrigated urban vegetable production in ghana: Characteristics, benefits and risks. IWMI-RUAF-CPWF, accra:International water management institute [EB/OL]. (2016-08-05)[2022-01-08]. http://www.city farmer.org/GhanaIrrigateVegis.html.

[11] CISSé O, GUEYE N, SY M. Institutional and legal aspects of urban agriculture in french-speaking west Africa: From marginalization to legitimization [J]. Environment and Urbanization, 2005, 17(2): 143-154.

[12] JANSEN H, MIDMORE D J, BINH P T, et al. Profitability and sustainability of peri-urban vegetable production systems in Vietnam [J]. Njas Wageningen Journal of Life Sciences, 1996, 44(2): 125-143.

[13] MURPHY C. Cultivating havana: Urban agriculture and food security in the years of crisis [EB/OL]. (2016-08-09)[2022-01-08]. http://www.foodfirst.org/en/node/273.

[14] ORSINI F, FECONDINI M, MEZZETTI M, et al. Simplified hydroponic floating systems for vegetable production in Trujillo, Peru [J]. Acta Horticulturae, 2010(881): 157-161.

[15] 于偉詠, 漆雁斌, 朱麗. 都市農業綜合發展水平的評價及影響因素分析:以成都市為例 [J]. 糧食科技與經濟, 2016, 41(3): 19-22.

猜你喜歡
都市農業發展中國家脫貧
湖北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創新路徑研究
TPP對中國對外貿易的影響與應對措施
淺析依附理論及其對中國的啟示
脫貧攻堅中的媒體擔當
全媒聯動融入、強化責任擔當,把脫貧扶貧作為“走轉改”重要抓手
唐縣精準發力助推精準扶貧
大數據時代下網絡交易征稅的國際比較及經驗借鑒
上海都市農業景觀中的視覺效應研究
發展中國家金融危機原因及形成機制
對天津市發展生態型都市農業的思考與建議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