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堅持就業導向強化應用型人才培養

2023-09-19 07:52楊晨欣劉彥博陳世昌高素玲
河南農業·教育版 2023年8期
關鍵詞:就業導向應用型人才產教融合

楊晨欣 劉彥博 陳世昌 高素玲

關鍵詞:高職教育;就業導向;應用型人才;產教融合

我國高等職業教育經過20多年的發展和完善,辦學方向更加明確,辦學特色更加突出,教學質量不斷提高,人才培養質量更適合地方經濟的發展,就業率逐步提高,為地方經濟發展做出了很大貢獻。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要堅持就業優先戰略和積極就業政策,實現更高質量和更充分就業,這對高校就業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也進一步強化了職業教育堅持就業導向的辦學思路。因此,隨著科技的進步和經濟的發展,我國高等職業教育仍需以提高就業率為導向下的改革創新,強化高素質應用型人才培養,凸顯職業教育人才培養定位和目標。

一、堅持就業導向,彰顯職業教育人才培養目標的基本定位

關于職業教育人才的培養目標,2021年10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推動現代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意見》有最新的表述:“職業教育是國民教育體系和人力資源開發的重要組成部分,肩負著培養多樣化人才、傳承技術技能、促進就業創業的重要職責?!?/p>

職業院校要主動適應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需要,以就業為導向確定辦學目標,找準在當前行業發展中的位置,不斷改革創新,堅持培養面向生產、建設、管理、服務的“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實踐能力強、具有良好職業道德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1]。即職業教育是培養有一技之長、能夠直接進入相關行業或職業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從這個層面上說,職業教育就是以社會需求為導向的就業教育,是更好地服務地方經濟發展的教育,職業教育的優勢和競爭力就在于就業率高。所以,以就業為導向是高職教育的基本定位,“就業為導向”“提高就業率”是高職教育的核心目標,是提升高職教育競爭力的必然選擇,是高職教育突破發展瓶頸的關鍵點[2]。

職業教育培養目標中的“下得去”是下哪去?高職畢業生要以普通勞動者或普通勞動力的身份給自已定位,到生產、建設、管理、服務一線去?!耙痪€”就是最基層的崗位,以旅游管理專業為例,學生就是去旅游區,是旅游區的管理人員、導游或飯店管理人員等。職業院校的學生要憑借個人扎實的知識、擅熟的技能和吃苦耐勞的實干精神,在生產管理一線彰顯技術和技能。

目前,一些高等職業院校在高等職業教育中存在過分強調學科性和盲目攀高升格的傾向,如高職在校生的專升本問題、高職院校的升本科問題。高職在校生的專升本是人才成長的立交橋,但一些省市高職院校大力宣傳并鼓勵在校生參加專升本考試,其升學比例高達30%以上。過高比例的專升本會影響高職教育應用型人才的培養方向,改變高等職業教育的性質和定位,不利于高等職業教育健康發展。

二、就業率是衡量高職教育人才培養工作水平的重要標志

高職教育既然是就業教育,畢業生就業水平和就業率就必然是高職教育人才培養水平的重要內容和指標。教育部《高職高專院校人才培養工作水平評估》[3]的指標體系中已將畢業生就業率列為一項主要指標,并根據目前高職院校畢業生就業水平的實際狀況,提出70%的就業合格標準和90%的就業優秀標準。這一評價標準和指標體系旨在引導各高職院校加強高職畢業生就業工作力度,提高人才培養適應性,努力實現高職教育的“就業優勢”和“就業競爭力”。河南農業職業學院旅游管理學院現有4個專業:旅游管理專業、酒店管理專業、空中乘務專業和商務英語專業,同一專業又分別設立不同的培養方向,如酒店管理專業設立了店長班、非店長班入以及訂單班3個培養方向。2022年學校官網顯示,4 個專業學生的就業率分別為100%、97.3%、92.4%、98.7%。表明河南農業職業學院旅游管理學院非常關注企業、行業發展,以企業、行業需求為導向制定人才培養目標,以崗位職業技能為依據確定課程教學大綱,培養適應企業、行業需要的人才,學生就業率高。

三、高素質應用型人才培養的措施

學生只有既具備一定的專業知識和熟練的專業技能,又具備良好職業道德和實干、創新的精神,才能適應社會,實現高質量就業、實現自我價值。為適應學生職業層面的專業技能要求及社會層面的素質要求,強化應用型人才培養,就必須制定適合崗位需求的人才培養方案及課程體系,產教融合培養學生的實踐技能及創新創業精神。

(一) 制定適合社會需求的人才培養方案及課程體系

1、制定適合崗位需求的人才培養方案。以就業為導向,構建技能型高素質人才培養方案,使學生具備崗位需求的專業知識和技能,是提高學生就業率的基礎。河南農業職業學院旅游管理學院在制定人才培養方案時,緊密結合市場人才需求特點,分別制定對接崗位需求的人才培養方案。以旅游管理專業為例,針對西貝酒店、泉州榮譽酒店人才需求的不同特點,分別制定了“西貝店長班”“泉州榮譽酒店冠名班”人才培養方案;酒店管理專業針對遠洲酒店、溫州酒店人才需求的不同特點,分別制定了“遠洲酒店”“溫州酒店”旅游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其中,西貝店長班人才培養方案的主要職業類別有5類,分別為旅游咨詢員、營銷員、前廳服務員、餐飲服務員、茶藝師;對接崗位分別是門市接待、網絡營運、接待服務、前臺接待、餐飲服務。其培養目標是思想政治堅定,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具有一定的科學文化水平、良好的人文素養、職業道德和創新意識,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具備較強的就業能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培養面向商務服務業等行業的旅游咨詢員、營銷員、餐飲管理人員、酒店服務人員等職業群,培養能夠從事餐飲門市接待、銷售、網絡運營、酒店接待等高素質應用型人才。

2、制定適合社會需求的課程體系。以就業為導向,構建技能型人才培養的課程體系,強化素質教育及職業道德教育。河南農業職業學院旅游管理學院針對西貝店長崗位需求特點,課程體系設置主要包括公共基礎課程和專業(技能)課程及專業拓展課程。

公共基礎課程強化素質教育和職業道德教育,主要課程包括思想政治理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大學生職業規劃與就業指導、心理健康教育等公共基礎必修課和勞動教育、創新創業教育、美育、職業素養等公共基礎選修課。以專業崗位能力培養為導向,精選專業核心課程,培養學生專業核心知識和能力。專業核心課程主要有標準化服務與服務提升、餐飲連鎖企業經營與管理、餐飲服務與管理、酒店領班與主管實務、酒水知識與酒吧管理、酒店數字化營銷及人力資源管理等。為拓展學生的專業視野,提高學生的創新創業和職業生涯發展潛力,增設專業拓展課程,主要有旅游禮儀、旅游文化、茶文化與茶藝、酒店財務管理等課程。

實踐教學包含校內實踐教學和校外實踐教學,校外實踐教學有三種類型,即企業認知實習、跟崗實習、頂崗實習。其中,頂崗實習最接近真實的工作情景,是初步具備實踐崗位獨立工作能力的學生到相應實習崗位相對獨立參與實際工作的活動。在頂崗實習中,學生不僅可以將自己的理論知識運用于實踐,并可以借助這一過程了解社會、了解行業,使學生畢業后與社會、工作零距離對接。

目前,部分高職院校課程設置也存在不合理現象,一是過分強調學科知識的系統性、完整性,形成了“本科壓縮型”的學科型課程體系;二是過分強調職業需求,構建成培訓型課程體系,學生基礎知識太弱,造成學生就業能力差,社會適應性差。

(二) 產教融合,培養學生的實踐技能及創業創新精神

國務院辦公廳2017年頒發的《關于深化產教融合的若干意見》提出要面向產業和區域發展需求,完善教育資源布局,強化政策引導,促進供需對接,構建校企合作長效機制。實踐證明,高等職業教育的生命力就在于不斷滿足社會特別是行業和企業對人才的需求。因此,緊密依托行業和企業,實施產教融合的辦學模式,是高職教育發展的必由之路。

1、產教融合,實施“訂單培養”。產教融合是高等職業教育發展的必由之路,“訂單培養”是高職教育產教融合提高就業率更為直接和有效的辦學模式,培養的人才更符合企業、行業的需求,是提高學生就業率的有效途徑。河南農業職業學院旅游管理學院針對西貝酒店、泉州榮譽酒店冠名班和溫州酒店人才需求的不同特點,分別設立了“西貝店長班”以及“泉州榮譽酒店”“溫州酒店”旅游管理專業人才“訂單培養”班,在合作單位建立了穩定、有效的實踐教學基地。學校根據企業的要求確定招生人數、招生專業方向以及培養計劃,使學生一入學就有了預期的就業崗位和就業保障。開展人才“訂單式”培養,從專業設置、培養方案設計、教學計劃制定、教學及實訓實施、教學質量控制、畢業生質量審核到就業指導等辦學環節,全過程都由學校和企業雙方共同完成,充分發揮企業、行業等用人單位的作用。產教融合“訂單培養”教學模式下,課程設置已具體到對應的“職業標準”,課程教學目標已精準到與市場接軌的就業崗位。因此,能有效提高學生職業崗位能力,滿足企業、行業對人才的需要。

2、加強校企合作協同創新,提高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協同創新,校企雙方分享優質資源,將優質資源協同組合,促進科技創新。首先,依托高校的專家、教授人才資源,為企業提供專業化、特色化的“一對一”技術指導,或派駐業務精、技術強的教師,帶領學生深入企業一線,協同進行技術難題攻關,實現關鍵核心技術突破[4]。其次,發揮企業實踐教育的平臺作用,將一些實際操作難度大、實踐教學投入資金多的實踐教學項目放在企業開展,由企業提供相應的設備、技術和實習基地。這種校企協同創新不僅有利于提升教師的科研能力,更有利于引領學生的科研方向,創新價值取向,引導學生把握時代、引領時代,培養學生善于創新、勇于創業的精神,提高人才培養質量。

3、建構產教融合文化共同體。校企共建產教融合文化共同體,構建多元化教育及培訓理念,既讓學生于在校期間就養成治學嚴謹、刻苦鉆研的學風,又可以讓學生在企業實踐實訓中養成精益求精、勇于創新的工作作風,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及正確的價值觀念。在學生日常管理中,引入企業文化和管理紀律,在校期間就培養學生適應企業的工作環境和管理方式,提高其職業素養和工作適應性。

(三) 加強思想道德教育,培養學生的綜合職業素養

加強思想道德教育,首先應加強學生的職業道德和誠信意識教育。職業道德和誠信意識教育是職教之本,要培養學生愛職敬業的思想意識、誠信認真的服務態度。加強對高職學生自信心的培養,培養學生吃苦耐勞的實干精神、認真踏實的工作作風、勇于創新的開拓精神、自強不息的拼博精神。加強學生職業能力與職業養成教育,任課教師要結合教學內容,有目的、有計劃地進行素質教育,要將職業道德教育與職業素質教育內容融入課程教學;日常思想道德素質教育以公民基本道德規范和職業道德為內容,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蘊含的天下為公、民為邦本、為政以德、革故鼎新、任人為賢、自強不息、厚德載物、親仁善鄰等核心價值融入其中。有計劃組織學生積極開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課外活動及社會實踐活動,培養學生踐行職業道德規范。

四、小結與討論

以就業為導向的辦學方向,就要一切從學生的就業需要出發,一切從社會對人才的需要為目的,提高畢業生就業率和就業水平。胡瑞提出了要堅持以學生為中心,尊重學生個性化發展需求的理論[5]。產教融合是培養應用型人才的主要路徑,林江鵬[6]總結了共建產教融合聯盟、打造現代產業學院、建設產教融合型企業等產教融合的路徑,并提出了準確定位專業設置、加強校企合作協同創新等我國高校產教深度融合措施。各地教育行政部門要充分認識到以就業為導向、培養高素質應用型人才對促進我國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要意義。在辦學方向和發展思路上要多聽行業、企業的建議與意見;在課程設置上要和行業與企業的實際需求相結合,充分發揮自身的獨特作用;在課程教學中產教融合,始終堅持素質教育,大力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培養高素質應用型人才。

作者簡介:楊晨欣(1993-),女,河南中牟人,助教,研究方向:商務英語。

(責任編輯 王昕)

猜你喜歡
就業導向應用型人才產教融合
產教融合背景下高職院?!半p師型”青年教師隊伍建設研究
以就業為導向,高職教育中《兒童常見病護理》課程教法的實踐與研究
校企協同應用型軟件人才培養機制
藝術設計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的教學探索研究
產教融合提升課程有效性的思考
淺析應用型人才培養下的物理教學改革
應用型人才培養背景下模塊化教學研究與實踐
基于應用型創新人才培養的模塊式實踐教學體系構建
基于學生就業導向的中職物流管理教學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