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劑量利妥昔單抗聯合激素治療難治性大皰性類天皰瘡1 例

2023-09-19 00:38閆天萌張振穎陳曉紅殷堅榮陳霜侯素春劉曉明
關鍵詞:皰性天皰瘡大皰

閆天萌,張振穎,陳曉紅,殷堅榮,陳霜,侯素春,劉曉明

(香港大學深圳醫院,廣東深圳 518053)

大皰性類天皰瘡是一種自身免疫性皮膚病,其主要表現為軀干四肢紅斑、水皰、大皰,并伴有劇烈瘙癢,嚴重影響患者的身心健康。目前尚缺乏針對本病的治療方案。筆者使用小劑量利妥昔單抗成功治療1 例難治性大皰性類天皰瘡,現報告如下。

1 病例資料

患者男,61 歲,因周身紅斑、水皰、大皰伴癢5 個月,于2018 年3 月在本院皮膚科住院治療。2017年11 月患者無明顯誘因軀干四肢出現紅斑、水皰、大皰,伴瘙癢,無伴發熱和關節痛等不適,期間曾多次于外院就診,診斷治療不詳,皮疹逐漸加重。入院前1 d 于外院靜脈滴注(靜滴)地塞米松15 mg,建議住院治療?;颊呒韧p度躁狂,未予藥物治療,余既往史無特殊。住院后完善相關檢查:①體格檢查:軀干四肢多發片狀紅斑,紅斑基礎上見緊張性水皰、大皰,軀干四肢可見糜爛面,少量滲出;②實驗室檢查:血常規示白細胞計數(WBC)25.23×109/L,血紅蛋白(Hb)105 g/L;嗜酸粒細胞比例(EOS%)0.488;嗜酸粒細胞絕對值(EOS#)12.32×109/L,糞便隱血(OB)陽性,血鉀(K)3.34 mmol/L,心肌酶譜3項示乳酸脫氫酶(LDH)1 039 U/L,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16.2 U/L,C-反應蛋白(CRP)37.970 mg/L;水皰細菌培養示多重耐藥金黃色葡萄球菌;男性腫瘤標志物、肝腎功能、乙肝兩對半、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梅毒、糖化血紅蛋白、凝血4 項正常;心電圖、胸部X 線、肝膽胰脾超聲、泌尿系超聲未見明顯異常;皮膚活檢示真皮與表皮間可見小水皰,真皮淺層及血管周圍大量嗜酸粒細胞、淋巴細胞浸潤,見圖1;免疫熒光:基底膜線狀免疫球蛋白G(IgG,+),補體C3(++),IgA(-),C1q(+/-);IgM(-);符合大皰性類天皰瘡?;颊咧苌泶竺娣e受累,超過體表面積的50%,考慮重度類天皰瘡,住院期間給予甲潑尼龍每日40 mg 聯合嗎替麥考酚酯(MMF)每日2 g,皮疹處厚涂倍他米松軟膏,患者皮膚細菌培養示多重耐藥金黃色葡萄球菌,給予高錳酸鉀泡浴,糜爛面外用夫西地酸?;颊咂ふ钐幦杂写罅啃掳l水皰出現,后激素加量至甲潑尼龍60 mg/d,米諾環素每次100 mg,每日2 次,皮疹逐漸好轉,后逐漸減量至甲潑尼龍52 mg/d,停用米諾環素,MMF 每日2 g帶藥出院。出院后在本科門診復診調整藥物劑量?;颊卟灰幝墒褂盟幬?,于2018 年5 月—2019 年4月先后多次因反復停藥在本院住院治療,治療情況見表1。

圖1 1 例61 歲男性難治性類大皰性類天皰瘡患者2018 年3 月入院后組織病理學檢查情況

表1 1 例61 歲男性難治性類大皰性類天皰瘡患者2018 年5 月—2019 年9 月治療情況

患者2019 年4 月再次自行停藥后皮疹加重,見圖2??紤]患者長期應用激素、免疫抑制劑治療達10 個月,已出現膿毒血癥、類固醇性糖尿病、骨折等激素不良反應,排除相關禁忌證后給予利妥昔單抗500 mg 治療1 次,停用甲氨蝶呤(MTX)、MMF,繼續服用甲潑尼龍每次30 mg、每日1 次,皮疹好轉。2周后患者第2 次采用利妥昔單抗治療前出現發熱,完善血培養、尿培養,排除細菌、真菌感染,給予復方磺胺甲噁唑治療每次960 mg、每日1 次,預防卡

圖2 1 例61 歲男性難治性類大皰性類天皰瘡患者2019 年4 月皮疹加重表現

氏肺囊蟲感染?;颊唧w溫降至正常3 d 后靜滴丙種球蛋白(IVIG)每次5 g 和利妥昔單抗500 mg 第2次靜滴。靜滴過程中患者出現口周腫脹,立即停用利妥昔單抗,給予苯海拉明、地塞米松5 mg 肌內注射(肌注),癥狀緩解后利妥昔單抗低速輸注完畢??紤]患者依從性差,給予復方倍他米松每次7 mg,每周1 次肌注,治療3 次后患者仍有少量新發水皰,改用潑尼松每次30 mg,每日1 次。后無新發水皰,潑尼松逐漸減量。2020 年9 月激素已減量至潑尼松每次15 mg,每日1 次,未加用免疫抑制劑,皮疹控制可。2021 年4 月電話隨訪患者失訪。

2 討論

大皰性類天皰瘡是一種好發于老年人的自身免疫性水皰大皰性疾病。本病呈慢性經過,需要長期治療,口服、外用糖皮質激素是大皰性類天皰瘡的一線治療[1]。對于重癥類天皰瘡患者,單一激素治療常常導致病情反復,目前激素聯合免疫抑制劑在重癥類天皰瘡的治療中使用最廣泛。但激素和(或)免疫抑制劑的長期使用可導致嚴重藥物不良反應。本例患者類天皰瘡病史近2 年,長期使用激素聯合MMF 治療,甲潑尼龍劑量長期維持在32~60 mg/d,MMF 2 g/d?;颊咂ふ罘磸?,并且出現激素免疫抑制劑不良反應:滿月臉、向心性肥胖、類固醇性糖尿病、骨折、膿毒血癥等。

利妥昔單抗是一種人鼠嵌合的CD20 單克隆抗體,廣泛用于治療CD20 陽性的惡性血液系統腫瘤及自身免疫性疾病。目前在皮膚水皰大皰疾病中,利妥昔單抗已被列為天皰瘡的一線治療方案[2],但在類天皰瘡中的使用仍存在爭議[3]。目前報告的利妥昔單抗在治療類天皰瘡中的劑量方案眾多,主要分為淋巴瘤治療方案、類風濕治療方案、小劑量方案等。淋巴瘤治療方案為375 mg/m2,每周1 次,共4 周;類風濕治療方案為每次1 g,每2 周1 次,共2 次;小劑量治療方案為每次500 mg,每2 周1 次,共2 次。Kremer 等[4]對不同劑量的利妥昔單抗治療類天皰瘡進行分析后結果顯示,劑量的療效差異無統計學意義。本例患者因長期使用激素免疫抑制劑導致激素不良反應較嚴重,使治療一度陷入困境。后從患者病情、激素免疫抑制劑不良反應、經濟成本等綜合因素考慮選擇小劑量利妥昔單抗聯合激素治療。在利妥昔單抗治療初期及停用MMF,仍有散在新發水皰,治療2 個月后無新發水皰。

小劑量利妥昔單抗治療類天皰瘡費用相對較低,有報告利妥昔單抗治療后激素最快可在6 個月內減停。小劑量利妥昔單抗在類天皰瘡患者中的使用對控制病情,減少治療過程中出現的藥物不良反應有重要作用。因為本例為個案,需要更多大樣本研究來支持這一觀點。

猜你喜歡
皰性天皰瘡大皰
體檢發現肺大皰,需要做手術切掉嗎
孕婦分娩遺傳性營養不良性大皰表皮松解癥患兒1例
大皰性類天皰瘡與神經系統疾病相關性研究進展
β防御素-2在天皰瘡中表達的研究
22例大皰性表皮松解壞死型藥疹皮損處理臨床回顧
45例大皰性類天皰瘡初次住院患者臨床回顧性分析
miR-21在早、晚期肺癌及肺大皰患者血清中的表達及臨床意義
兩孔法胸腔鏡手術處理肺大皰
高齡糖尿病患者伴大皰性類天皰瘡的護理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