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化下的初中物理課堂構建

2023-09-20 03:15丁明路
文理導航 2023年23期
關鍵詞:初中物理生活化策略

丁明路

【摘? 要】樹立生活視角,培養學生用科學的眼光來分析和看待生活中的現象和問題的習慣。在積極的科學意識的引領下,促進學生積極的問題發現、能動的問題探究、靈活的問題實踐能力的培養和發展。將生活視角融入到初中物理教學中,以外在興趣牽動內在需求,提升學生的內在參與機制,讓學習活動的效果在生活化的驅動下,在同學們的有效合作與能動探究的過程中,得到充分凸顯。

【關鍵詞】初中物理;生活化;課堂;策略

《義務教育物理課程標準(2022年版)》中強調,在物理教學中,應當“遵循初中學生身心發展規律,貼近學生生活、關注學習生長點,用具體事實、鮮活案例、生活經驗和基本概念等引導學生進行理性思考”。物理學科是以學生生活著的自然科學領域內容為基礎展開學習和研究的。本階段的物理學習主要是培養學生的自然視角,提升學生的相關問題的分析和解決能力,促進學生積極的自然觀、科學觀的形成,在學生對自然問題、科學問題等的積極分析和研究的過程中,促進學生積累有效的方法策略,引領學生積極地展開問題分析和研究,助力學生科學的價值觀的有效建構。接下來,本文以初中物理教學實踐為例,談談生活化課堂構建對初中物理課堂教學的意義,以及如何構建生活化物理課堂,開展高效教學。

一、生活化物理課堂的構建意義

(一)激活觀察興趣,培養深度思維

物理是以自然領域的現象問題為對象的科目,物理學科指向的學習內容直接指向學生豐富的自然生活和社會生活領域。進入到初中階段,學生接觸到的學習科目更多,物理學科在學生的感覺上來說,是有一定的距離感和恐懼感。教師在教學活動中,將生活化觀念融入到具體的教學實踐中,為學生提供豐富的生活表象,讓他們在學習活動中通過事物間的具體聯系的建立,形成對客觀事物的積極的科學觀察意識,培養學生用科學的視角和方法來分析和看待生活中的事物的習慣。在積極的科學思維培養和問題分析能力養成等的過程中,促進學生的科學思維的有效發展。

(二)促進學習遷移,提高學習效率

在生活化的教育觀念的引領下,將豐富的生活資源融入到物理學習的具體過程中,讓學生在對生活現象的觀察、分析和質疑等的過程中,提出積極的科學問題,結合問題情境,積極地探索和研究問題,積極地合作、交流與溝通問題等。在學生對學習對象的能動觀察、深度交流等的過程中,促進問題的有效發現,在學生的生活觀察和問題發現解決的過程中,能夠將對生活問題的觀察和問題解決能力有效地遷移到類似的問題情境分析和研究的過程中,在科學的方向確定,有效的策略支持等的助力下,促進學生的學習效率的積極提升。

(三)強化學習體驗,豐富學習視角

在生活化視角的引領下,學生所擷取的觀察視角不同,最終所表現出來的觀點和意見也會產生相應的差異。在學習活動中,教師要尊重學生的觀點和認識差異,引導學生通過具體的探索和發現,在積極的探索和發現過程中,獲得豐富的感性經驗,找到可靠的理論支持,在學生的思想與行動的有效結合的過程中,促進學生的多元視角的有效培養,促進學生的思維發散,實現學生的合作交流能力、探究實踐能力等的有效提升。

二、生活化下的初中物理課堂構建

(一)生活對照,激發好奇,“奇”動課堂

學習需要好奇心,在強烈好奇心的驅使下,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的自主參與和能動實踐的意識會極大地提升。特別是在學習活動中,當學習的對象與學生的日常生活中的觀念和認識存在很大的差異的時候,特別容易誘發學生的認識結構的變化。在學生對學習對象的積極觀察對照的過程中,激活興趣課堂,點燃探求動機,提高學習效率。

例如,在學習《機械運動》時,學生習慣上用“我”的視角來分析和看待問題,即典型的自我中心視角來看問題。如觀察馬路上的車輛,靜止的自己看任何駛來的車輛,都是行駛著的。但是坐在車上的自己看著車上的乘客,卻并不能感受到大家在動,而看向窗外,卻能夠感受到外面的物體的位移;這在現實生活中不是很平常的事情嗎?是很平常的,但學生很少想到,為什么同一個人,對事物的認識會出現兩種甚至多種不同的判斷呢?這是由于所選取的參照物不同導致的,作為坐車的同學,以汽車為參照物,車上的人和物都是相對靜止的;而車外的事物,如公路、樹木、路燈、建筑等是運動的;相反,車外的同學以公路等為參照物,觀察車子是運動的,而建筑物、路燈、樹木等則是靜止的。這就和學生以往的觀念中的運動和靜止觀念相悖,動就是動、靜就是靜,動靜不能顛倒過來。這是傳統的觀念上學生的認知。但是在今天這次對照觀察課上,學生的認識領域發生了一次大的地震。選取的參照物不同,你會發現事物的運動靜止狀態也會不同,將觀察的角度重新回落到生活中,學生將生活中豐富的參照物與具體的運動情形進行對照分析,在積極的對比觀察過程中,促進學生的物理視角的有效培養,激發學生的生活觀察、探究意識等的有效發展。

(二)生活游戲,快樂探索,索引科學生活

在物理教學實踐中,教師結合豐富的生活游戲活動組織和開展,將豐富的生活表象與具體的物理知識經驗有機地融合起來,讓學生在對生活現象的探索和研究的過程中,發現豐富的生活現象中蘊含著的豐富的知識規律。游戲輕松愉悅的節奏和玩法,為學生的學習活動開展帶來了豐富的契機,點燃了學生的學習動機,提高了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的能動參與。在快樂的生活探索和實踐中,促進學生積極地將物理知識導引生活,界定更好的生活方式。

例如,在學習《光的色散》時,教師給學生每組準備一個三棱鏡,學生利用三棱鏡,對射入教室內的光進行了光的色散分解。太陽光射下來的是白色光束,當白色光束通過三棱鏡的時候,學生發現了神奇的情形,原本白色的光經過了三棱鏡后,竟然分解成了一條彩色的光帶,投射在白色的墻面上,得到的色帶形成了紅橙黃綠青藍紫這樣的光帶。是不是我們只要有三棱鏡,就能夠將光束分解成七色光呢?學生提出問題。老師讓學生根據課堂實驗情形,自己展開游戲探索,在實驗過程中,學生發現,光束、三棱鏡兩個要素并不能讓七色光呈現,那么在課堂實驗中,缺少了什么條件才讓七色光得不到呈現呢?原來,學生忽視了白色墻的承接作用。當他們將白色承接板安排上,再結合前面的步驟,進行實驗時,理想的效果再次得到驗證。在這里,學生用科學的方法手段,驗證了彩虹之謎,了解了彩虹的產生方法和手段,在生活游戲實驗與具體的學習活動科學結合的過程中,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學生的學習參與的同時,促進學生知識融會貫通能力的有效提升,促進學生的學習效果的積極凸顯。

(三)生活智慧,動態激活,活化學習過程

隨著現代教育技術手段的發展,智慧化教學在物理教學中的有效應用,將復雜抽象的物理知識原理,通過現實生活中學生常見的現象情形來展現,在現實生活中的運動表象與具體的物理知識的有效結合的過程中,促使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把握物理知識經驗,實現對學習對象的內化吸收。

例如,在學習《物體的浮沉條件及應用》時,教師通過智慧技術手段,為學生呈現曹沖稱象的故事。學生通過形象地觀察船在大象沒進入小船時,小船的吃水量;當大象進入小船時船身的吃水量,并做上標記。然后大象被帶出來,石頭搬上去,當石頭達到和大象一樣的刻度時,測量石頭的重量,就能夠得到大象的重量。小時候讀不懂的故事,在形象的動畫演示視頻的作用下,得到了生動的展示和呈現。在此基礎上,結合智慧技術,進一步講解物體沉浮的條件要素:船在水中,受到的力有兩個,一個是向上的浮力,一個是向下的重力,當浮力>重力時,船就會上??;當浮力=重力時,物體受力平衡,懸浮狀態;浮力<重力時,船就會下沉。在對知識現象的動態智慧分析過程中,學生對生活中的具體知識經驗展開了積極的探索和發現,智慧化的技術手段,形象化的知識演繹過程等,為學生的物理學習提供了豐富的學習資源,促進學生的學習經驗積累,引導學生的生活實踐的高效開展。

(四)生活探索,多元促進,促進科學思維

在現實生活中,勞動人民的智慧是無窮的。特別是對一些生活生產工具的制作和運用,老百姓絕對是這方面的智者。在學習活動中,通過積極的生活探索實踐的開展,學生將積極的問題解決意識與具體的物理知識原理等有機地結合起來,讓學生在能動的生活探究實踐中,激活多元視角,開展多元探索,形成多元探究意識。

例如,在學習《杠桿》時,學生結合生活中豐富的鉗子、剪刀、指甲鉗、鑷子……這些基礎的工具,讓學生在具體的實踐應用的過程中,找到了省力和費力知識在具體的活動實踐中的有效應用。學生結合省力杠桿、費力杠桿、等臂杠桿等的概念與生活中的具體素材進行對照和分析。在生活化的探索實踐中,在具體的應用過程體驗中,引導學生感受杠桿的省力、費力等方面的特性。特別是一些生活中經常見到的現象,如釘圖釘、起圖釘時所采用的就是不同的杠桿。面對同一個工作對象,用到的知識原理竟然會表現出不同的特點和性質。生活中本來很不經意的動作,在物理學上卻蘊含著豐富的智慧。如起圖釘的過程,就是一個杠桿。學生在生活中只看到了用力起釘這個過程,而結合專業的物理知識,就是在起圖釘的過程中,找到支點、動力、阻力、動力臂l1和動力臂l2這些基礎的點。點與點之間的相互對應關系,力臂與力臂之間的對應關系等。通過對力、力臂等之間的關系討論,建構對省力費力杠桿等概念的形象具體認識過程。在積極的對比分析和觀察實踐的過程中,引導學生的探索實踐,激活學生的學習動機,讓學習活動的過程在學生對知識信息的多元分析和討論的過程中,有效地發現知識內涵,有效地了解學習對象的工作原理和過程,形成對物理知識表現的生動活潑的感性認識體驗。在結合感性認識的基礎上,推進學生的分析、綜合、概括、推理等方面的能力的積極提升。

總之,在初中階段的物理教學實踐中,教師結合生活化的教學活動情境和體驗的開展,為學生的物理學習提供豐富的學習體驗情境,讓學生在對豐富的生活現象的積極觀察和能動思考的基礎上,形成積極的物理思維。以現實生活為媒介,引導學生在具體的問題分析和解決的過程中,培養科學思維,發展探究意識。在積極的探究實踐與能動的活動實踐中,實現學生的物理素養的積極發展。

【參考文獻】

[1]趙英環.基于生活化教育理念下的初中物理課堂教學的策略探析[J].課程教育研究,2018(2):163.

[2]覃光勇.新時期提高初中物理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策略探析[J].考試周刊,2018(A4):174.

[3]李小軍.新時期提高初中物理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策略探析[J].家長,2020(30):114-116.

[4]王慶鵬.當前提高初中物理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策略探析[J].課程教育研究,2018(41):165-166.

猜你喜歡
初中物理生活化策略
初中生活化寫作教學實踐
如何讓數學教學生活化
初中數學生活化教學初探
例談未知角三角函數值的求解策略
我說你做講策略
如何將數學知識生活化
高中數學復習的具體策略
淺談初中物理實驗教學與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
切入生活,構建魅力初中物理課堂
微課對提升初中物理實驗教學有效性的作用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