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鋼琴藝術中戲曲元素的融入探討

2023-09-20 03:50曹淼
藝術評鑒 2023年15期
關鍵詞:戲曲元素融入探討

曹淼

【摘? ?要】鋼琴是最早起源于西方的樂器,其音樂體裁種類較多,能表達不同的音樂風格。傳入我國初期僅是對其照搬或借鑒。近年來,越來越多的作曲家認識到我國的傳統藝術瑰寶——戲曲音樂,將其元素融入鋼琴音樂作品中,以追求鋼琴作品的創新及彰顯中國風格。隨著中西文化交流與交融,西方鋼琴藝術中融入中國戲曲元素已成為時代發展趨勢。本文概述了我國鋼琴的發展,分析了我國戲曲元素,并探討了鋼琴藝術中戲曲元素的融入。

【關鍵詞】鋼琴藝術? 戲曲元素? 融入? 探討

鋼琴是一種西方樂器,自19世紀末傳入我國。鋼琴音樂家經歷了早期模仿,并在此基礎上進行借鑒,使我國的鋼琴音樂創作形式、創作內容、創作風格等均得到了一定程度發展。其后經過不斷努力和積極探索,開始在鋼琴這一西洋化樂器中融入我國傳統文化,出現了許多帶有戲曲風格和民族風格的鋼琴作品。其作品多是根據古曲、民歌、民間小調、民間舞曲及民族器樂曲改編加工創作。后來,樣板戲改編曲讓我國作曲家在鋼琴音樂創作中發展了傳統戲曲音樂元素。鋼琴與戲曲是中西音樂文化中各自具有代表性的藝術精粹,作曲家依據傳統戲曲提取素材,加以改造融入鋼琴作品創作當中。將兩者融會貫通,讓鋼琴音樂具有獨特的中國戲曲化風格。這種鋼琴與戲曲元素的雙向結合,賦予鋼琴新的活力,不僅實現了戲曲的多聲化和現代化,而且傳承和保護了我國傳統戲曲文化,為中國鋼琴藝術民族化指明了新的發展方向。

一、我國鋼琴藝術的發展

我國鋼琴藝術經歷了百年歷程,主要包括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兩個階段。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鋼琴剛傳入我國,沒有立即流行開來,后經過學堂樂歌的發展才正式興起,自此鋼琴作為伴奏樂器開始受到重視,后來隨著音樂教育的發展漸漸形成學堂風。我國這一時期多是借鑒和照搬西方鋼琴作品,未形成鋼琴創作意識。1913—1921年期間,我國鋼琴曲創作開啟了萌芽階段,如趙元任創作的《花八板與湘江浪》《和平進行曲》《偶成》《小朋友進行曲》,再如蕭友梅、李榮壽、沈仰田的《哀悼進行曲》《鋸大缸》《釘缸》等,屬于學習、模仿階段。1934年賀綠汀創作《牧童短笛》,其是成熟的鋼琴代表作品,并相繼出現了丁善德、瞿維的《中國民歌主題變奏曲》《花鼓》,以及江文也的《小奏鳴曲》《北京萬華集》,均在創作手法上有大膽創新,蘊含著民族氣息和時代感。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又分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文化大革命”、改革開放以來三個階段。

其一,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為作曲家帶來了良好的創作空間和基礎,使我國鋼琴藝術邁進了初步繁榮階段。蔣祖馨、瞿維、丁善德、陳培勛、吳祖強的《廟會組曲》《序曲》《快樂節日組曲》《思春》《魚美人組曲》等就是極具代表性的音樂創作作品。其體裁形式均以歐洲古典和浪漫主義為基礎,在西方作曲技法中融入我國傳統音樂元素,使鋼琴音樂更顯質樸,更貼近現實,但固有的思維模式還未完全擺脫。

其二,“文化大革命”。19世紀60年代,我國經歷了十年之久的“文化大革命”,雖然對鋼琴藝術發展有一定影響,但鋼琴音樂工作者仍舊尋找創新契機。1968年時,我國鋼琴事業有了重大發展,《紅燈記》《黃河》協奏曲發揮了積極作用,鋼琴音樂創作進入合法改編時代。如:儲望華的《二泉映月》、黎英海的《夕陽簫鼓》、杜鳴心的《紅色娘子軍》、王建中的《百鳥朝鳳》、殷承宗的《十面埋伏》等。

其三,改革開放以來。為促進經濟發展,國家推行改革開放政策,走出去引進來,使中西交流頻繁,鋼琴音樂文化的創作也朝著多元化發展,出現了諸多優秀作品。如王建中的《彩云追月》、陳鋼的《梁?!?、蔣祖馨的《山花浪漫》、孫以強的《春舞》。再如陳怡、陳銘志、趙曉生、彭志敏的《多耶》《三首序曲與賦格》《太極》《風景系列》等,充分表現了現代音樂藝術的特點。

二、我國的戲曲藝術元素

我國的戲曲藝術歷史悠久,是與古希臘悲喜劇、印度梵劇齊名的古老戲劇文化,有著獨特的藝術形式及廣泛的群眾基礎。其起源于原始歌舞,從優孟起經歷了漢魏時期的百戲,隋唐時期的歌舞曲、說唱、唐雜劇,最終于北宋時期形成了宋雜劇,展現出獨特的戲曲藝術內涵,隨后不斷發展,在元、明時期趨于成熟。戲曲的綜合性較高,戲曲種類較多,形成了超300個劇種。不同地區和民族間都有各自的代表性劇種,具有相互交融、獨具韻味的特點。各劇種在個性和共性的交錯和發展期間,也形成了獨有的程式化風格,其扎根于本土,每個劇種的劇本編寫、舞臺布局、唱腔調式等均有自己特色,有自己慣用的板式、伴奏器樂、演唱方式。作曲家早就注意到戲曲元素的潛力和價值,將京劇、昆劇、豫劇、越劇等戲曲的曲式結構、唱腔調式、板式節奏等融入鋼琴作品中,使中國鋼琴不斷民族化、本土化、個性化。

我國的戲曲音樂匯集了本民族優秀的音樂成果,由諸多戲曲元素構成。通過分析已出版的中國鋼琴作品,可以將鋼琴藝術中融入的戲曲元素大致概括為三類。

其一,戲曲音調。戲曲音調在鋼琴作品中的運用呈現出靈活多樣的特點,不僅可直接運用戲曲的唱腔、曲牌音調,還可經創作或改編間接運用戲曲音牌特點。直接運用曲牌音調的代表作品有倪洪進的《鋼琴練習曲四首》,第2首采用了京劇曲牌《柳青娘》,第3首采用了昆曲曲牌《石榴花》,第4首采用了昆曲曲牌《柳搖金》。陳怡的《豫調》鋼琴曲則間接運用戲曲音牌特點創作,其開始曲調片段中融入了“變宮”“閏”兩種,前“變徵”,后“清角”,起到交替對照作用,充分展現出豫劇曲調中最明顯的特征——音級特征。雖然不像豫劇大段唱腔,卻經這些短小語匯片段呈現出典型的豫劇戲曲風格。

其二,曲體結構。中國鋼琴藝術并未完全照搬西方鋼琴藝術中的三部曲曲體結構,而是融入我國傳統音樂曲式,讓樂曲結構與旋律線性發展思維一致。戲曲音樂中的曲體結構是我國傳統音樂常見的曲式結構,主要指板式變奏體和曲牌連綴體。其中,板式變奏體的曲式形式是最常見的,是在曲牌基礎上用不同手法進行變奏,如“抽眼”“叫散”“借字”“添眼加花”“花苦變換”等,以形成不同系列的板別,根據一定規律進行聯綴,形成成套的唱腔、樂曲及某種唱腔變奏。皮黃腔、梆子腔戲曲劇種的唱腔就是采用板式變奏體,其格局為“散板-慢板-中板-快板-散板”的漸變型。曲牌連綴體采用雜言唱詞,可由一個或多個獨立曲調構成,且在每個曲調前都冠有固定名稱,稱“曲牌”。經一、二或若干個曲牌循環或組合成套以表現出戲劇情節、人物塑造,稱曲牌體,主要采用昆腔與高腔腔系。

其三,板式、節奏。板式是指板眼樣式,有學者把板式分為有板和無板。有板又被分為流水板、一板一眼、一板三眼。無板就是常說的散板,分為緊打慢唱、慢打慢唱。劇種唱腔不同,板式會不同,板、眼也會有所不同,且不同劇種的稱謂也有不同,如:秦腔、豫劇、晉劇、蒲劇分別被稱為二六板、二八板、夾板、二性,各種不同的板式運用體現了不同的劇種風格。不同的唱腔風格也體現出不同的音樂審美特點,西方音樂大多恒速不變,追求韻律美,但我國的散板、搖板就與其不同,表現出“伸縮”的彈性節拍審美。節奏是對戲曲節奏運用,以及對伴奏器樂聲響的模仿,如:曹光平的《賦格音詩》,其融入了板鼓打法的戲曲元素,形成了有慢有快且逐漸加劇的節奏風格。

三、鋼琴藝術中戲曲元素的融入

(一)鋼琴藝術中戲曲音調的融入

我國的鋼琴音樂作品在創作中吸收和運用了京劇、昆曲、豫劇、花鼓戲等戲曲的唱腔和曲牌音調,其作品題材多樣,有練習曲、演奏曲等。

1.融入練習曲中

繆天瑞的《音樂百科辭典》中指出,練習曲是為某種樂器演奏技術而作的樂曲,以用于練習一兩種特定的技術及表現手法,進而實現教學目的。鋼琴練習曲具體是指為練習鋼琴演奏技巧及表現手法而專門創作的樂曲,可引導演奏者先易后難進行練習,以達到循序漸進、系統性的訓練目的,這主要包括技巧性練習曲和音樂會練習曲兩種。

其一,技巧性練習曲。這是專門為鋼琴演奏進行技術訓練而創作的樂曲,有對音階、八度音、雙音、顫音等技術訓練。如倪洪進的《鋼琴練習曲四首》、黎英?!段迓曇粽{鋼琴指法練習》等?!朵撉倬毩暻氖住肥悄吆檫M在1975年創作的中國風格練習曲,共有四首,其融入京劇和昆劇曲牌音調,是具有代表性的帶有戲曲元素的鋼琴藝術作品。該曲不僅可達到鋼琴技巧訓練的目的,還兼具彈奏和練習難度。其中第一首練習曲融入京劇《小開門》曲牌,曲調旋律輕快、活潑、生動,用作過場及打掃音樂背景,于第15小節出現主題音調,可練習左手彈奏獨立線條、手指跑動及控制能力。凸顯左手獨立性,同時又能烘托右手旋律,使兩手旋律相得益彰,表現出明顯的力度對比。第二首融入京劇古曲牌《柳青娘》音調寫成。柳青娘是一位德藝雙馨的女藝人,是集美貌和技藝于一體的典型代表,該曲意在借用柳青娘的形象塑造少女的嬌麗和活潑,且將《柳青娘》中雙音變奏樂段融入專門的雙音練習,以突出高音旋律,訓練斷奏、變節奏。第三首是融入梁紅玉的抗金兵中也用過的昆曲曲牌《石榴花》??慑憻捠炙?,以快速交替托卡塔,鍛煉右手雙音、和弦,鍛煉左手快速交替速度,以表現出節奏鮮明、快速交替的明朗節奏。第四首融入京劇胡琴曲牌的《柳搖金》。其用作梳妝、打掃、慶賀、行禮、祭奠、過場等音樂。主要練習雙手伸張,確??焖偕鞆垥r能彈出高音旋律或是低音大跳。黎英海于1966年編著的《五聲音調鋼琴指法練習》是目前較權威的鋼琴技巧練習著作。主要針對那些只熟悉大、小調鋼琴技法,而對五聲音調技法不了解的人進行專門基礎性技術訓練,以促使五聲音調順暢彈奏?!段迓曇粽{鋼琴指法練習》包括20章,其中,第九章的《湖南花鼓戲音調練習》融入湖南花鼓戲,湖南花鼓戲是湖南各地方小戲花鼓和燈戲的總稱,多用鑼鼓擊樂,歡快熱鬧。樂曲內有對音調上移和下移的專項訓練,音調中用升徵表現出湖南當地方言中的轉音、滑音趣味。

其二,音樂會練習曲。這是在技巧性練習曲的基礎上演變的在音樂會上演奏的炫技性藝術作品,其具有篇幅長、程度深的特點。如:儲望華的《音樂會練習曲——舞曲》、趙曉生的《鋼琴獨奏曲音樂會練習曲六首》等。作曲家大量借鑒傳統戲曲中的音樂元素,將其融入這些練習曲中,不僅能提高鋼琴演奏訓練技巧,而且能促進中國戲曲音樂思維和風格發展?!兑魳窌毩暻枨肥莾νA于1961年創作的八度技巧練習曲,是中國人創作練習曲的嘗試。儲望華的練習曲融入山西民歌民族特點和京劇片段音樂元素,舞曲的節奏多由5/8、6/8、7/8拍構成,旋律體現出生動活潑之感。主要是訓練八度跳進技術,鍛煉八度跳音和震音彈奏技巧,提高對節奏感的控制?!朵撉侏氉嗲魳窌毩暻住肥勤w曉生于1976年創作的,是中國不同傳統音樂文化風格的練習曲集,共有六首練習曲,各自有明確標題和訓練目的。其中第三首的《銀梭織錦》就融入京劇風格元素,以利于右手快速跑動練習,并夾雜輪指、伸掌及右手四五指練習。第六首《冀北笛聲》是裝飾音練習曲,融入豫劇過場音樂《五梆子》器樂曲牌音調,展現出優美、嘹亮、熱情豪放的個性,使曲調更凸顯河北當地的特色。

2.融入樂曲中

其一,京劇。京劇有200多年的歷史,是我國的國粹,也是我國影響最大的劇種。其源于徽劇二簧調,與漢劇西皮調結合,吸收了秦腔、昆曲藝術成分,于清代形成。京劇音樂唱腔是以二簧和西皮調為主,經胡琴樂器伴奏,曲調優美、唱腔靈活、極具表現力,屬于板腔體。江文也在1936年創作的《斷章小品十六首》就融入了二簧音調進行改編,其中第十一首《午后胡琴》中,左手斷續重復D、A,像二胡內外空弦音、變化音則根據二胡演奏的滑音而來。江文也1938年的鋼琴獨奏《北京萬集》中的《柳絮》也有融入京腔戲曲性,其描述的是春季柳絮自由飛舞的自然景象,旋律由低音襯托,以Re、Mi、Sol音為核心,隨著散板即興流動,像隨風飛舞的柳絮。1984年,陳怡創作的鋼琴作品《多耶》也融入京劇元素。其靈感源于廣西侗族歌舞。多耶本是侗族民間的古老歌舞,于喜慶日子歡聚成一圈,由領唱者領句,其余人應和。陳怡的《多耶》在樂曲開始部分就引入多耶特色旋律音調,經傳統京劇唱腔曲調片段,小七度音程上行、十六分附點節奏FA音匯合、模仿京胡間隔兩個八度雙手單音齊奏,展現出領唱者的身份。張朝于1995年創作的《變奏曲》體現出京劇與現代音樂的結合。其由引子、主題、變奏、尾聲等部分組成,是一首中大型變奏曲,刻畫了童年、少年、青少年等各個階段的成長經歷,模擬京劇效果,同時又有現代人對傳統的感悟。張朝在選擇主題材料時基于內心感受選擇了樸實戲曲的旋律,并輔以簡單的伴奏和純凈的和聲,使樂曲更顯簡潔性,展現出京劇音樂的緩慢、輕松、傾訴性。2007年,張朝的另一樂曲《皮黃》也融入典型的西皮和二黃唱腔音調京劇音樂元素,通過戲曲的板式變奏,描繪出極具情趣的戲曲場景。京劇本身的腔式韻味較濃厚,若將京劇旋律生搬硬套于鋼琴中,會變成京歌。張朝就在《皮黃》中提煉了核心腔調,抽取G、bB、C核心三音貫穿旋律、滲透和聲,并經裝飾音表現腔式特點。

其二,昆曲。昆曲歷經200多年的發展,對戲曲有極大影響。昆曲音樂結合了北曲、弋陽腔的優點,屬于曲牌聯套體,約有上千支曲牌,演唱中對字聲、行腔、節奏等有嚴格規定。其音樂伴奏樂器有笛、簫、琵琶、三弦。常見的昆曲劇目有《玉簪記·琴挑》《牡丹亭》等。丁善德的鋼琴曲《序曲三首》中第三首的《降G大調序曲》就融入了《玉簪記琴桃》中的生旦輪唱音調,采用模進旋律發展手法,凸顯出內心焦灼不安之感。節奏采用了縱復節拍,使上下聲部節拍異步對置。旋律聲部選用4/2拍,低聲部為4/8拍,旋律主體與低聲部形成鮮明對比,以表達出難以傾訴的煩悶心情和思念祖國的情懷。

其三,豫劇。豫劇有多個別稱,如:河南梆子、河南高調、河南謳。其音樂屬于梆子聲腔系統,以唱為特色,唱腔流暢、節奏鮮明、行腔酣暢,故事情節清晰,人物性格有棱有角,極具激情奔放、陽剛之氣。且具有濃郁地方特色,貼近百姓生活。王建中的《百鳥朝鳳》就是融入豫劇嗩吶。百鳥之王的雌性鳳凰于每年春天會受到四面八方的鳥兒朝拜,其景象盛大、熱鬧非凡,樂曲通過歡快、熱烈的主旋律表現出朝拜時的百鳥爭鳴景象,展現出農民自然淳樸的生活和爽朗樂觀的精神面貌?!栋嬴B朝鳳》第二段音樂融入豫劇,對句法進行加工,兩小節為一組進行問答,增強了句法的短促緊湊,使音樂更顯活潑性。且節拍重音后移,添加休止符、切分音,凸顯出北方聲調重音特點,展現出北方人的率直性格。陳怡的《豫調》也融入豫劇元素,在開始曲調片段中交替使用變宮(#C)和閏(C),先用變徵(#G),再用清角(G),交替對照,展現出豫劇的音級特點。

其四,粵劇。我國粵劇集中于廣東省、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等地,已有上百年歷史。陳培勛的《雙飛蝴蝶主題變奏曲》就是典型的融入粵劇戲曲元素的鋼琴作品。其融入廣東小曲《雙飛蝴蝶》及粵劇小調《水仙花》曲調,《雙飛蝴蝶》曲風活潑,樂句多成雙,《水仙花》是抒情慢板小調,將兩者融合為六個不同變奏,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且帶高潮沖突的作品?!峨p飛蝴蝶》中有部分旋律與《水仙花》的開頭部分相似,兩者有一定派生關系,將兩者融合于同一變奏的前后。A、A1、A2采用《雙飛蝴蝶》旋律。A3為《雙飛蝴蝶》舞曲旋律,音調活潑,A4為《水仙花》花調,右手三連音與十六音符配以左手二分長音符、四分音符伴奏織體,賦予浪漫氣息。A5旋律于高音區歌唱,曲調親切。A6為《水仙花》加花調發展,并轉回《雙飛蝴蝶》調,將情緒推向高潮,使音樂飽滿熱情。

(二)鋼琴藝術中戲曲曲體結構融入

1.板式變奏體

儲望華的《春江舟影》、黎英海的《夕陽簫鼓》等鋼琴曲均融入板式變奏體結構?!断﹃柡嵐摹吩诳傮w布局和主題旋律變奏遵循板式變奏體結構的基礎上對原琵琶古曲段落結構進行改變,使其結構更顯簡潔。其全曲包括引子、主題、變奏、尾聲共十個部分,依據“散-慢-中-快-散”節奏及不同表現手法自由變奏,體現了板式變奏體曲體原則,并經主題句幅加花、擴充、緊縮等變奏運動,形成漸變型板式節奏規律。

2.曲牌聯綴體

江文也的《第三鋼琴奏鳴曲“江南風光”》和《鋼琴敘事詩“潯陽月夜”》均是經琵琶古曲《潯陽月夜》改編創作,具有曲牌聯綴體結構特征。陳培勛的《賣雜貨》也是曲牌聯綴體結構的代表,融入廣東小調《賣雜貨》和越劇曲調《梳妝臺》,經三段式結構,第一段為《賣雜貨》不同變奏,第二段將《梳妝臺》作為主題抒情,第三段將第一段音樂略變再現。描繪了美麗小鎮、體現了活潑開朗的情緒。陳培勛的《思春》也同樣是曲牌聯綴體結構,融入小調《玉女思春》和越劇《寄生草》。小調《玉女思春》原曲是尼姑思春,悲調哀怨深沉,而《寄生草》是抒情小調,將兩者融合提取精華,創作出富有新意的作品,展現出生動感人的思春畫面。

(三)鋼琴藝術中戲曲板式、節奏模仿的融入

1.板式

一是有板無眼。陳銘志的《序曲與賦格》鋼琴曲在節奏上融入了有板無眼和板內有板,以減少節拍化舊規。在賦格第31~33小節中,多以四分音符為單位,在序曲第12~14小節中處理為2/4拍,同時在節拍組合上體現6/8、3/8拍特點。曹光平的《賦格音詩》也融入了有板無眼手法。在第192~219小節中改為1/4拍,運用三連音,留強拍、去弱拍。

二是搖板。王阿毛的《生旦凈末丑》鋼琴曲中第三部分融入京劇的緊拉慢唱形式。于鋼琴高音區緊拉,再于左手悠長旋律,快速交替,以凸顯京劇的慢唱和女旦的陰柔美。陳鋼的《梁?!蜂撉賲f奏曲第二部分中,經樂隊的閃板、快板和鋼琴散板來表現祝英臺對蒼天的哭訴,音樂伴著慢唱急轉直下,引入高潮。

2.節奏模仿

奚其明的《湖南花鼓》融入明顯的戲曲節奏元素,全曲呈現出鮮明的湖南民族花鼓節奏,展現出輕快、朝氣蓬勃的精神面貌。其中,第一、第三部分由小三和弦分解形式構成,輔以有力、生動的伴奏。第二部分由復對位及卡農構成,60小節開始鑼鼓節奏,71~77小節模仿打擊樂華彩樂段,婉轉歌唱,既舒適又詼諧。劉莊的鋼琴曲《變奏曲》也融入戲曲節奏模仿,其中,第八變奏選用鑼鼓,與風趣小調結合,展現出農忙后大家歡聚一堂的熱鬧景象。樂曲具有戲曲曲牌節奏和鑼鼓點特點,展現出明顯的風趣、豪爽風格。

四、結語

綜上所述,鋼琴和我國戲曲均是藝術精粹,我國的戲曲元素豐富,綜合性藝術高,作為我國傳統文化的重要部分,理應受到作曲家關注,在保護藝術精粹的同時創新音樂傳播形式,使藝術得以多樣化延續。本文對歷來的中國鋼琴音樂探索和改編移植作品分析后發現,作曲家多重視傳統戲曲的戲曲音調、戲曲結構體式及板式、節奏等戲曲元素,對其進行了取材和提取,分別融入鋼琴藝術中,逐漸形成了獨特的鋼琴音樂發展規律及藝術特點,這不僅讓鋼琴和戲曲得到兼收并蓄、融會貫通,賦予鋼琴新的活力,使其更多元化發展,而且為創造中國風鋼琴音樂發展道路指明了新的方向,使中國鋼琴更具有戲曲化風格,傳承和創新了傳統戲曲音樂,同時使鋼琴藝術更多元化、更民族化。

參考文獻:

[1]竇木子,黃梅.淺談戲曲元素在中國鋼琴曲中的運用和教學[J].黑河學院學報,2018(02):126-127.

[2]何嘯磊.戲曲元素在中國當代鋼琴作品中的價值及運用[J].黑河學院學報,2022(07):165-167.

[3]林萃.探究戲曲音樂與鋼琴藝術的“交響化”[J].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2021(12):82-84.

[4]吳錚玉.鋼琴伴奏在民族聲樂戲曲風格作品中的應用分析[J].文化創新比較研究,2017(15):41-42.

[5]孫靜.中國鋼琴曲創作民族化戲曲元素的應用[J].黑河學院學報,2019(03):164-165+208.

[6]胡軍,胡巖,吳桐.新時代中國傳統音樂文化的傳承與創新——古琴藝術與鋼琴藝術發展脈絡的對比研究[J].北京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3(03):369-376.

[7]劉玉茹.戲曲元素鋼琴作品教學與新媒體的融合研究初探[J].北方音樂,2018(17):87-88.

[8]孫敬.中國鋼琴作品《皮黃》中戲曲音樂元素運用的研究[J].長治學院學報,2018(03):43-45.

[9]楊雅茗.中國傳統戲曲元素在鋼琴藝術中的運用[J].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2018(08):312-314.

[10]王晶.中國傳統戲曲元素在鋼琴藝術中的運用探討[J].中國民族博覽,2019(06):143-144.

猜你喜歡
戲曲元素融入探討
中國傳統曲藝與戲曲元素影響下的民族聲樂發展探析
淺談二胡表演藝術
當代中國流行歌曲中的中國戲曲元素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大學生社會實踐中的作用
關于“四個全面”戰略布局融入“概論”課教學的幾點思考
芻議小學足球教學的訓練教學方法
初中階段的數學教學方法論
體育旅游產業的特征及發展策略探討
稅收籌劃的效應問題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