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TEAM 教育視域下小學科學作業設計的實踐研究

2023-09-20 17:42吳素真
教育周報·教研版 2023年31期
關鍵詞:作業設計小學科學

吳素真

[內容摘要] 在當今教育教學不斷改革的大環境中,本人在STEAM 教育視域下,針對小學科學作業的設計方面不斷進行實踐與探索,結合科學課的特點,在基于教材內容的基礎上,從“?關注課堂、放眼課外”兩個大的方面抓好“思-探-梳”三個環節、借助“踐、閱、行”三把刷子”進行了一系列探索與研究,截至目前,已經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效。

[關鍵詞]STEAM、小學科學、作業設計

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科技的進步,人們對教育事業的發展進程也越來越關注。一直以來,受傳統教學思維的影響,在小學科學教學中仍然沿用傳統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與書本配套的科學作業本雖然在內容和形式上也在不斷改進,科學拓展閱讀為孩子提供了一定的理論拓展信息,但主要還是以三維目標中的科學概念性考察與拓展為主。

《小學科學課程標準》對小學科學的課程性質進行了明確的界定,小學科學課程是一門基礎性課程,是一門實踐性課程,是一門綜合性課程。

一、STEAM 教育視域下小學科學作業設計的方向確定

結合小學科學的課程性質及教育教學經驗,小學生科學素養的提升絕不能光靠書本上有限的幾頁文字信息及幾道練習題,如果小學科學的作業設計完全依靠科學作業本和拓展閱讀,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教學質量的提高,還限制了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相比而言,科學綜合素養的提升更需要學生具有較好的實踐動手能力,具備較廣博的科普知識儲備以及一定量的生活經驗和自然常識積累。但是,作為一名合格的教師,決不能因此就增加學生負擔,搞題海戰術,那樣的做法費時費力且效率低下,絕不可取。

為了探索適合于小學生的STEM項目學習的內容與模式,為了整合校內、外的資源,研發一套大眾化的、適合小學生使用的STEM課程教材,從而培育青少年的核心素養,2017年1月,我校就開始了大膽的嘗試,在全校范圍內開展了STEM節活動,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得到了學生、家長、領導的一致認可。為了對STEAM教育進行本土化的深入細致的研究,2018年5月,以“跨界?融合?創新:面向未來的STEAM教育”?為主題的金華市首屆中小學STEAM教育大會順利召開,會議舉行了金華市中小學STEAM教育項目聯盟學校的授牌儀式,我校榮幸成為金華市中小學STEAM教育項目首批聯盟學校中的一員。

二、STEAM 教育視域下小學科學作業設計的實踐成果

經過近一兩年的實踐研究,針對STEAM教育視域下小學科學的作業設計有了一定的收獲,現與大家分享如下:

(一)關注課堂,以生為本抓好STEAM項目學習的作業設計與編寫的實踐研究

賓虹小學屬于金華市小學中規模較大的一所學校,可供進行研究的班級和學生數較多,且學生家長們整體素質較高,更加關注孩子綜合素質的提升,對STEAM教育理念比較支持與認可,對相應的研究非常支持。此外,老師們綜合素質整體較好,具有較強的對STEAM教育的解讀能力以及研究STEAM教育、推行STEAM教育的能力;學生自身對新鮮事物充滿了好奇心與探究欲望,相比中學生來說具有較多的可以用于STEAM項目研究的時間,并且在老師的帶領下具有較強的進行STEAM項目研究的執行能力。本人從關注課堂做起,認真STEAM項目學習的作業設計與編寫的實踐研究,主要從“思-探-梳”三個環節開展實踐研究,研究內容如下:

1.適合小學生進行STEAM項目研究的專題確定。教師認真關注并及時梳理學生課上的“興趣點”,比如學生提出的疑問,感興趣的研究內容等,從而找到適合城區小學生課堂開展的STEAM項目研究的作業專題與研究內容(下圖為從學生的“興趣點”出發,他們進行的建筑設計與模型制作作業)。

2.教師認真關注并及時梳理學生課上的“探索過程”及探究后對實驗現象或數據處理的方式方法及常用途徑和輔助手段,了解學生解決問題的思路、數據處理方式、綜合實踐能力、可提升空間等相關內容,找到了適合城區小學生課堂開展STEAM項目研究的作業設計與編寫的具體板塊、設計模式、信息處理方式、拓展提升內容的選取等內容。

目前,我們已經在嘗試的課堂STEAM項目學習的作業形式主要為“課堂探索單元專題思維導圖梳理”、“課堂教學專題拓展設計”等,老師們在“授人以漁”理念的指引下對孩子們進行指點與引領。

積極向同行的領導專家學習請教,再持之以恒地認真關注學生在課堂呈現出的相關信息,并做到及時梳理歸納總結以服務于信息獲取和經驗積累,相信接下來的收獲會越來越大。

(二)放眼課外,回歸生活抓好STEAM項目學習的作業設計與編寫的實踐研究

小學科學這門學科不僅僅是一門要考試的理論學科,更是一門與生活息息相關的自然學科;要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緊靠課上的一點時間還是不夠的。教師

要引導學生課下積極回歸生活,借助“踐、閱、行”三把刷子,與學生一起從生活中尋找適合學生課下進行研究的STEAM項目,并與組內其他教師一起進行梳理、歸納總結成符合學生認知特點的、具有挑戰性和可操作性的STEAM項目學習作業。

當然,主要在做的事情是老師精心進行STEAM作業的設計與安排,從學生的興趣、愛好和持續發展出發開展的STEAM教育理念下小學科學作業改進的實踐研究,主要體現如下:

1.將所學內容與生活實際緊密聯系,進行實驗探索拓展研究。即在“安全第一”理念的引導下,帶領學生開展以所在社區、興趣小組等形式為單位的自主“實踐”、自主探索為主要形式的STEAM作業的實踐研究,學生先自主設計研究內容,教師輔助篩選、甄別與完善,形成適合絕大多數學生進行STEAM課題研究的初步作業設計模型,接下來教師再進行細致的整理加工,形成了更科學合理的適合城區小學生全面開展STEAM課題研究的學科作業。

此類作業的設計與布置往往與所學內容掛鉤,或以學習或探索的內容為基礎或載體,結合學生團體的具體情況發散或延伸出去,以專題為研究對象,以學生自由組合或教師指定的幾名成員為團體來開展并完成此項作業,一般一個學期會結合所學內容布置1-4個相應作業。

六年級上學期,學完形狀與結構和生物多樣性的相關內容,布置學生本學期的2個作業,(1)測量圓頂形或球形的承重能力;(2)調查并設計校園植物分布圖。部分學生的作業完成情況見下面的照片或圖片。

2.引導學生積極“行動”起來,適量閱讀科普書籍,拓展他們的知識面;同時,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多融入大自然,多關注各種神奇的自然現象與細微變化,教師將一些知識面豐富、實踐操作能力突出的孩子有機地組合在一起,在教師的引領下結合學校、學生、家庭的具體情況,與學生一起設計STEAM研究專題,付諸實踐探索,有計劃、有步驟地開展STEAM課題研究,形成針對知識面廣、愛探索的學生們的特色STEAM項目學習作業。

當然,探索的腳步不會因為成績的取得而停止。接下來,我將繼續進行更深遠的探索與研究。

參考文獻:

[1]李淑淑;國內外小學科學課程標準目標和內容的比較研究[D];西南大學;2013年

[2]洪曉玲.基于項目學習的小學科學項目化課程實踐與學生創新能力培養探究[J].成才之路,2022(15):67-69.

[3]任雯;STEM教育與小學科學課程資源整合的必要性[J];《小學科學(教師版)》;2016年10期

[4]王玲玲;基于STEM的小學科學課程設計研究[J];《華東師范大學》;2015年

[5]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小學科學課程標準[Z].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22.

[6]劉忠明;STEM主題教育與小學科學課程設計微探[J];《輔導員》;2016年30期

猜你喜歡
作業設計小學科學
加強小學科學實驗教學提升學生動手實踐能力
新課程背景下小學語文作業設計的探討
談談多媒體在小學科學教學中的應用
簡談多媒體在小學科學教學中的運用
關于優化小學語文作業的教學探討
初中數學教學中作業設計策略探討
新課標下高中化學作業設計探究
銳意進取,不斷提升小學科學課堂教學效率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