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方高校大學生安全感分析及模型構建

2023-09-22 06:31孫裕金
池州學院學報 2023年3期
關鍵詞:校園意識大學生

孫裕金

(宿州學院 管理學院,安徽 宿州 234000)

安全需要是馬斯洛需求層次論中的第二層次需求,安全感是安全需求滿足與否的感受,吉登斯從安全感角度提出本體性安全[1],貝克認為不安全感是風險社會的主要特征之一[2]。

大學生安全感是對潛在風險的感知,是學生對學校管理服務和校園安全的綜合感受,是評價高校安全的重要指標之一。黨的十九大報告強調提升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研究學生安全感就是關注個體安全,個體安全是對風險社會本質的認知和反應,是一個發展中的研究領域[3]。

1 安全感研究綜述及研究設計

1.1 研究綜述

安全感是心理學、社會學、教育學、管理學、管理學等學科關注的議題之一,安全感可以從個人、經濟、社會、政治、環境等角度進行描述[4]。有從社會安全感角度分析風險社會情境中公共政策與公眾社會安全感的關系[5],有從工作安全感角度,采用訪談法對醫務人員工作安全感影響因素進行質性研究[6],有從居民安全感角度研究城市安全感現狀及影響因素[7],有從游客安全感角度對旅游安全進行研究[8],有從健康安全感角度分析青年人群健康狀態[9],有從兒童安全感角度對留守兒童心理健康及影響因素進行研究[10],有從消費者安全感角度研究購買行為[11],有從信息安全感角度分析圖書館移動服務使用行為影響因素[12],有從系統整合視角探討安全的概念、內涵、機制及外延,涉及的研究視角較多。

在學生安全感研究中較多使用安全感量表[14],有采用安全感量表研究學生手機依賴、網絡人際信任和安全感之間的關系[15],有在團體心理輔導干預實驗基礎上使用安全感量表(SQ)測量高職學生的安全感水平[16],有通過整群抽樣選取樣本,采用安全感量表和家庭功能量表對醫學生進行相關分析[17],有采用馬斯洛心理安全感-不安全感等量表對工讀學生和普通學生進行安全感測量,比較分析[18]??傮w來說,安全感已成為學者關注的熱點之一,關于學生安全感的研究大多是進行測量和相關分析,關于地方高校大學生安全感的研究相對較少。

1.2 研究設計

為了解地方高校大學生安全感,在參考了安全感量表等量表基礎上,設計了自擬問卷,在試調查的基礎上,根據專家意見進行修改后確定問卷。調查在M高校進行,M高校是安徽省地方普通本科高校,樣本抽取采用整群抽樣的方式,2020 年9 月對M高校大一學生整體進行在線問卷調查,發放問卷3600份,回收問卷3395份,有效問卷3356份。對問卷數據進行整理、篩選、匯總,用SPSS21 對數據進行分析??煽啃越y計量Cronbach's Alpha 系數為0.861,信度較高。在3356 個有效樣本中,男性、女性樣本比較均衡。

2 描述性分析

2.1 大學生安全感

2.1.1 大學生安全感 在大學生的安全感自我認知上,調查樣本認為非常安全的占比33.1%,安全占比54.1%,累計安全以上占比87.2%,說明M高校學生安全感普遍較高。對不同性別進行差異比較,會發現男生認為安全和非常安全的累計占比89.4%,女生認為安全以上的累計占比85.0%,男性安全感略高于女性,這與大眾一貫認知符合,也與采用安全感量表的一項醫學院學生調查研究結果相一致[19]。

2.1.2 校園秩序感知 關于大學生對校園秩序的感知方面,41.7%的大學生感覺校園秩序非常好,43.6%感覺好,16.9%的大學生感覺一般。85.3%的男生感覺校園秩序非常好和好,80.0%的女生感覺校園秩序非常好和好,男生對校園秩序的感知略高于女生,和安全感調查結果一致。

2.1.3 提升安全感認知 在給學生帶來安全感認知的影響因素方面,調查結果顯示,保安、巡邏等安保人員(80.1%)、老師(78.2%)、同學(77.1%)、明亮燈光(75.2%)、醒目標識(68.6%)能給學生帶來安全感。

2.2 大學生風險意識及應急能力

2.2.1 大學生風險意識 在安全防范意識自我認知方面,認為大學生安全非常好、好和一般的占比分別為29.6%、45.7%和24.0%,男生安全防范意識好和非常好的占比75.3%,女生安全防范意識好和非常好的占比67.8%,男性安全防范意識同樣高于女性。

2.2.2 易發安全問題 問卷調查結果顯示,大學生擔心容易遇到的安全問題主要是詐騙,占比47.9%,其次是校園貸(27.6%)、偷竊(12.4%)、校園暴力(10.7%)等。

2.2.3 校園安全區域 學生最認可的校園安全區域前四位分別為宿舍(76.0%)、圖書館(70.5%)、教學樓宇(54.4%)和公共區域(50.2%),其中宿舍作為家的象征,在學生的心目中非常安全,其次為圖書館,實地調查中發現圖書館為刷卡進入,即進入需要前置條件,需身份認證,所以同學們普遍覺得圖書館比較安全,教學樓宇、校園公共區域,作為學生學習、活動的主要場所,學生也比較認可。

在學校不安全區域認知方面,調查結果顯示,63.7%學生認為學校不安全的區域為學校新征地未建區域,實地調查時發現M高校新征地未建區域地面附著物已基本清除,但暫無建設、無圍擋,雜草較多,所以學生普遍認為該區域不安全。42.0%同學認為學校周邊不太安全,M高校和很多地方高校一樣,新校區也就是主校區在城市的外圍,周邊環境及基礎設施正在改善,但相對于校園內部還是有易發安全問題的感知。

在與學生的訪談中,發現學生認為不安全的區域還包括角落、河邊、湖邊、廁所、浴池、小樹林、夜晚較黑區域、偏僻人少的地方等,訪談時發現,學生還多認為監控的覆蓋與否直接影響大家的安全感受。

2.2.4 大學生應急處理能力 為考量地方高校大學生的應急處理能力,調查時,設置了一個情境選擇問題,如遇校園前方草地著火,會選擇采取何種處理方式,從結果可以看出,選擇自己去滅火的占比38.8%,通過撥打119、撥打校園報警電話、報告輔導員等途徑尋求幫助的占比59.8%,說明如遇險情約98.8%的大學生會積極應對,尋求問題的解決,消除安全隱患。其中45.0%男生會尋找周邊滅火器滅火,也就是選擇自己動手處理險情,32.9%女生會選擇自己動手,更多的女生會尋求其他解決途徑,這應該是性別的差異使然。還需要看到的是1.2%的學生遇險會選擇離開,無視危險的發生,雖然比例很低,但也是需正視的問題。

調查訪談時了解到,有次秋天校園草地著火,兩名路過的同學迅速到周邊樓宇找到滅火器,在救援人員來到前已經把火滅掉,消除了隱患,兩名勇敢撲火的學生提到其采用滅火器救火技能源自學生軍訓期間消防演練講座,說明應急處理能力培訓的重要性。

2.3 訪談及思考

2.3.1 網絡詐騙頻發思考 在訪談中得知,M高校近期遇到的安全問題困擾主要是網絡詐騙頻發,一兩個月時間內有數十起,主要有網上兼職刷單返利、冒充網絡購物客服、求職、直播購物、網絡游戲、冒充好友、聊天等遭遇到的各種類型網絡詐騙,詐騙金額從數百元到上千元,最高的甚至過萬元。這種現狀值得深思,調查數據顯示學生個人防范意識較好的占比71.5%,但網絡詐騙的頻發,說明個人防范意識還需繼續提升,同時需要關注被詐騙同學,協助做好因詐騙引起的心理創傷恢復工作,防止因詐騙引發次生傷害。

2.3.2 監控與學生安全防范意識引發的思考 M 高校近些年投入不少安全經費建設校園監控系統,對監控調閱人員Z 訪談提到,“學校的監控目前還是不錯的,規范了大家的行為,但同時也帶來了一種煩惱,一些同學在校園內不鎖自行車,偶爾會發生自行車被騎走的事件,在調閱監控時,問同學為什么不鎖自行車,回答說大家都知道學校的監控可以看得很清楚”??萍嫉倪M步為事后的查證提供了方便,但同時也使個別同學的個人防范意識降低。監控調閱訪談資料反映了部分不鎖自行車同學群體的存在,給監控調閱增加了工作量,造成了監控帶來的提升與學生安全防范降低的困境。

安全中的軌跡交叉理論強調人的因素和物的因素,人的不安全行為和物的不安全狀態相遇易發生安全事故[20]。學生不鎖自行車是個人防范意識降低的表現,會誘發人的不安全行為,如遇物的不安全狀態,時間和空間的運動軌跡交叉會導致安全問題的發生概率陡增,易誘發安全事故。

海因里希安全法則認為安全問題主要源自人的不安全行為,要注意事故的苗頭,要加強安全隱患排查、消除[21]??萍紟淼陌踩刑嵘c學生日常安全防范意識降低形成了一個困境,需提升學生的安全防范意識,減少學生的不安全行為,降低安全事故發生概率[22]。

3 相關分析及回歸模型

3.1 相關分析

3.1.1 安全感與個體特征相關分析 對安全感和各個體特征進行相關分析,可以看出安全感和性別呈弱相關關系,Kendall's tau-b 系數為-0.130,P 值為0,可以推廣全體;安全感和家庭人口的Kendall's tau-b 系數為-0.072,P 值為0,存在弱相關;安全感和不同學院的Kendall's tau-b 系數為0.065,P 值為0,呈弱相關。發現安全感和民族、政治面貌、生源地、消費水平等不相關。

3.1.2 安全感與校園秩序、安全防范意識相關分析 對安全感與校園秩序和安全防范意識進行相關分析,數據分析結果表1顯示安全感與校園秩序呈強相關,相關系數達0.777,說明校園秩序直接影響學生安全感,P值為0,可以推廣到總體。安全感和學生安全防范意識相關系數為0.405,呈正相關,說明學生自我防范意識越強,越有安全感,需增強學生安全素養。

表1 安全感、校園秩序和安全防范意識的相關分析結果

表2 安全感、制度和誠信度的相關分析結果

3.1.3 安全感與制度、誠信度相關分析 學生的安全感和學校管理制度學生了解情況相關系數為0.374,P 值為0,可推廣到全體,說明管理制度和學生的安全感高度相關。同時考量了安全感與誠信度的相關性,Pearson 系數為0.445說明誠信度也是影響安全感的重要因素。誠信度是信任的體現,信任最為一項重要社會資本,吉登斯認為信任感的降低會演變為個人安全感的缺失[23]。

3.1.4 安全感與學生滿意度、幸福感相關分析“民生三感”即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24]。從表3 可以看出大學生的安全感越高,幸福感越高,相關系數為0.529,強相關關系。安全感和滿意度也呈正相關,Pearson=0.453,P值為0。

表3 安全感、滿意度和幸福感的相關分析結果

3.2 回歸模型

依據數據分析結果,構建回歸模型如下:安全感=0.809+0.617*校園秩序+0.047*安全防范意識+0.101*學校滿意度+0.060*誠信度。R2為0.621,說明回歸模型能擬合安全感的62.1%。從表4可以看出,校園秩序、安全防范意識、學校滿意度、誠信度可以預測大學生安全感。

表4 回歸模型表

4 建議

4.1 建設平安校園

從回歸模型可以看出,校園秩序對學生安全感影響最大,建設平安校園,是高校的責任與義務。平安校園既應該包括傳統的物防、技防、人防,更應該是大安全范疇,包括消防、治安、學生心理健康、學生活動、交通、設施、校舍、施工、宿舍、食堂、飲水、實驗、實訓室、實習、特種設備、網絡等各種類型安全方面,尤其是安全隱患排查、整治。同時要完善學校公共設施,如新建校區的周邊安全,門禁系統、夜間給大家帶來安全感的燈光,偏僻角落的安全防范設施和提醒等,創造一個適宜學習的校園環境。

平安校園建設可以使學生處以一個穩定的環境中,能有效提升學生對學校的歸屬感、信任感,增加學生滿意度。

4.2 提升學生安全意識

加強學生安全教育,要考慮到00 后青少年的特點,因不同年代人的生活環境不同,會形成不同的參與觀念、參與形式。采取豐富的安全教育宣傳方式,可采取短視頻(抖音、快手等)、微博、微信公眾號等00 后學生喜歡的新媒體方式進行宣傳,減少學生受騙頻次,提升學生安全防范意識。

4.3 關愛特殊群體學生

在保護特殊群體學生隱私問題的基礎上,注重心理健康,做好心理問題排查,及時疏導,熱詞“躺平”一定程度上說明了壓力的存在,學生抑郁現象正在慢慢增加,需及時關注并進行心理疏導,防止極端事件發生。同時要關注家庭破裂學生群體,關注電信詐騙易受騙群體,關注容易引發次生問題的學生群體,給予關愛,化解風險。在關愛特殊群體學生時要考慮安全與隱私的問題,既要化解矛盾又要保護隱私。

4.4 培育安全文化

安全的管理需找到管理的合適度,如校園交通安全方面的管制與通行便利的問題,校園自由出入與校園大門管理的問題,這都需要提高安全管理水平,既有效提升學生安全感,又不讓學生感覺太過于約束。需完善安全隱患排查、安全責任等制度,加強學生誠信教育,增強學生的責任感、使命感,培育安全文化,形成大家都關注學生安全的良好氛圍,提升學生安全感。

5 結語

采用量化和質性研究相結合的方法對地方高校大學生安全感進行了探討,在描述性分析基礎上,探討了安全感相關影響因素,構建了地方高校大學生安全感回歸模型。抽樣中僅選取M 高校某一年級學生作為調查樣本,調查樣本的選擇存在一定局限性,調查結果及構建模型是否能代表不同地方高校有待于進一步驗證。

猜你喜歡
校園意識大學生
人的意識可以“上傳”嗎?
帶父求學的大學生
增強“四個意識”發揮“四大作用”
大學生之歌
意識不會死
校園的早晨
春滿校園
強化五個意識 堅持五個履職
讓大學生夢想成真
他把孤兒院辦成大學生搖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