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臻愛”課程:六年光陰照亮未來人生

2023-09-23 18:11范新豐
小學教學研究·理論版 2023年8期
關鍵詞:主題課程學校文化課程

范新豐

【摘 要】課程的價值追求是生命的成長。學校課程規劃以“臻愛”文化為哲學底蘊,以孕育具有“臻愛”氣質的學生、教師、學校形象為課程目標,建構具有“臻愛”品質的主題課程,從全景式課程空間、全息式課程管理、全程式課程實施來打造“臻愛”課程的隱性機制,從而推進“臻愛”課程的開發和實施。

【關鍵詞】“臻愛”課程 學校文化 主題課程

課程是為學生打造的完整的世界圖景。近年來,江陰市夏港實驗小學立足于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不斷豐富“臻愛”文化底蘊,積極構建用六年光陰照亮兒童未來人生的“臻愛”課程。

一、課程規劃:浸潤“臻愛”文化的哲學底蘊

(一)課程理念,“臻愛”文化的價值循繹

“臻愛”課程理念從冰心的“母愛”“童真”“自然”的愛的哲學出發,秉持立德樹人、五育并舉的國家課程理念,著力融合課程觀、育人觀、教學觀,力求體現全學科育“臻愛”人的課程文化理念,以“小橘燈”為課程意象,以期“臻愛”課程用六年光陰培養博愛、至真、尚美、達健、向善的當代學子和未來公民,照亮學生的未來人生。

(二)課程目標,“臻愛”形象的寫真表達

學校課程目標旨在表達讓學習者成為一個具有生命意義的個體,擁有與課程知識相遇的美麗和生動,從而喚醒生命中的靈性,發出耀眼的光芒。

1.學生成長:從當代學子走向未來公民

課程的終極目標是“培養什么人”。用六年光陰育“心明眼亮”的未來公民,是學校打破時間限制,從短程和遠程為學生規劃設計的發展目標。著眼當下,學校要培養會學習、會思考、會創造的具有夏小特質的“心靈手巧”的當代學子;放眼未來,學校要培育有家國情懷、有人生智慧、負社會責任的“心明眼亮”的未來公民。

2.教師成長:從追光者走向點燈人

教師是課程的實施者,承擔著“怎樣培養人”的重要職責?!罢閻邸闭n程積極探索新時代立德樹人的實踐路徑和模式,以“臻愛”好教師為畫像,磨礪一批創新發展的“追光者”,做教育教學改革的“點燈人”。

3.學校成長:從“領跑者”走向“先鋒隊”

“臻愛”課程不僅僅在于勾勒有邏輯的育人圖景,更是學校內涵品質發展的行動路徑。通過“臻愛”課程建設,學校致力于成為區域課程改革推進的“領跑者”,成為鄉村課程改革的“先鋒隊”,通過區域共建、品牌聯動,互通有無,吹響高質量建設的號角。

(三)課程體系,“臻愛”品質的主題架構

學校建設“臻愛”課程體系,將“愛的哲學”融合于“國家課程”“校本課程”“特色課程”,放眼于未來人的教育,滋養著學生的生活世界,培養學生的精神能力。圍繞學校課程目標,學?!罢閻邸闭n程體系建構了包括“以愛修身”“以愛啟智”“以愛促健”“以愛育美”“以愛塑勞”“愛行天下”六大類主題課程。五育并舉,立德樹人,以“臻愛”為主線實施國家課程校本化研究。

二、課程實施:打造“臻愛”課程的隱性機制

(一)全景式構建“臻愛”課程空間

為學生提供全域式、全方位的成長空間是學?!罢閻邸闭n程的隱性落地的重要舉措。學校從“課程理念”“育人目標”“主題課程”“課程基地”“課程資源”“物型空間”等幾個方面明確了學校課程的建設方向與實施措施,開始著重在“主題課程”架構下建設“課程基地”與“物型空間”。

(1)課程基地“統構”。以“院”制架構課程基地契合“臻愛”課程具有文化浸染氣質,學校圍繞主題課程統構冰心兒童文學研究院、求真兒童科學研究院、達健兒童游戲創意院、尚美兒童美學體驗院、拾穗兒童農耕文化院和臻愛兒童游學研學院。(見表1)

(2)課程資源“統整”。一是夏港地域資源。學校周邊有吳文藻冰心故居、吳孝子牌坊等資源,一直是學校教育的校外基地,是冰心“愛的哲學”社會生活的體現。二是冰心足跡資源。冰心“愛的哲學”思想的形成與其生活經歷和人生履歷是密不可分的,福建長樂的冰心祖居紀念館、山東煙臺的冰心紀念館這些都是學校追尋冰心足跡的資源。

(3)物型空間“統建”。校園是一本立體的教科書,它應成為“臻愛”課程的大課堂,成為“臻愛”課程的學習場。學生目之所及、足之所到、心之所往的每一個地方,都能真切感受到“臻愛”課程的溫度和氣息。學校的校園布局日趨合理,形成“臻愛”課程下的關聯性、主題性“物型空間”群。

(二)全息式保障“臻愛”課程管理

課程管理制度的完善是為了促進教師在“臻愛”課程實施進程中更加明確課程實施的目的,提升課程管理的專業性和針對性。

(1)建立新課程組織機構,管理社群化。學校打破了原有的行政式管理方式,建立學術式管理方式的“臻愛”課程領導小組,負責學校整體的課程規劃設計和重要決策。同時,通過引入項目管理制度,建立項目開發小組,項目運作采用知識社群的運作方式。

(2)健全課程研修制度,學習結構化。建立團隊學習制度,進行集中專業的理論學習;建立課程項目組主題學習制度,定期組織項目組成員進行主題學習,探討交流課程實施過程中的問題;建立課程公開活動制度,每學期開展一次主題課程公開活動,優化主題課程實施。

(3)建立課程招標機制,實踐成果化。學校圍繞課程實施,確定“重大選題”“重點選題”和“一般選題”三個層次,面向課程核心組、課程實施組、一般教師三級教師層面,制定公開招標研究選題,提出成果化要求,每級選題均提供配套的學習書單和智庫專家,對成果進行優化指導。

(三)全程式推進“臻愛”課程實施

在“臻愛”課程開發和實施的過程中,學校會定期舉行課程設計論證會,邀請專家對學校的課程改革方向進行評估和論證;進行課程項目評選會,由學生、教師和家長對學校的課程進行評選;召開課程成果發布會,將某一階段內研究歷程、研究思考和研究成果進行推廣展示。

三、課程開發:追求“臻愛”課程的顯性生長

學校的課程開發,以國家課程為基石,以冰心少年宮課程為載體,以“活動周”“活動社”“活動節”為落腳點。同時,課程的開發明晰“課程目標”“課程架構”“課程資源”“實施路徑”“課程平臺”“課程展臺”的基本流程。

(一)“以愛修身”主題課程開發

課程目標:博愛。

課程基地:冰心兒童文學研究院。

課程資源:冰心等作家的兒童文學作品充滿了對少年兒童的愛和希望,從兒童的特點出發,寓教育于情趣之中,以情感人,以文化人。學校文藻書院和冰心文苑館藏有大量關于冰心和其他作家的相關書籍。

實施路徑:一是注重教材內的作品教學;二是開發教材外的作品教學,編寫適合各年級的學生閱讀的讀本。

課程評價:學生以誦讀、分享、展演等方式還原冰心等作家的兒童文學作品中的場景,體驗和感受作品中的博大愛心與家國情懷,種下人生理想的種子。

(二)“以愛啟智”主題課程開發

課程目標:求真。

課程基地:求真兒童科學探究院。

課程資源:學校所處的夏港街道是臨港經濟開發區重要的科技創新工業園區;學校的部分學生家長就職于園區內的科技產業示范點。

實施路徑:一是將數學、科學等學科的知識點與學生的生活建立聯系,融入夏港街道工業園區的生產場景;二是聘請在園區內工作的家長代表作為學生課堂的教師,開設科技講堂。

課程評價:在科學技術的探索中激發學生對科學求真的好奇心與創造力以及對家鄉(第二故鄉)的歸屬感和自豪感。

(三)“以愛促健”主題課程開發

課程目標:達健。

課程基地:達健兒童游戲創意院。

課程資源:夏港是體育文化強鎮,夏港區域內流傳著眾多民間傳統體育游戲項目。

實施路徑:一是從冰心的文學作品中去尋找兒童時代的游戲內容;二是從夏港區域內外去征集家長童年時代的游戲記憶,同時,定期邀請學生家長一起來學校和學生制作童年游戲的工具,共玩童年的游戲等。

課程評價:學校結合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開發和設計民間傳統體育游戲項目,豐富學生的童年生活。

(四)“以愛育美”主題課程開發

課程目標:尚美。

課程基地:尚美兒童美學體驗院。

課程資源:“繁星”錫劇班、“小橘燈”文學社、“春水”話劇社等。

實施路徑:學校將音樂與美術學科與冰心文學作品進行學科融合和拓展教學,讓學生用音樂和繪畫的形式欣賞和表現冰心作品和其他作家文學作品中的“愛的哲學”。學校整合現有的“繁星”錫劇班、“小橘燈”文學社、“春水”話劇社等社團,通過文字、舞臺等方式體驗和表現“愛的哲學”。

課程評價:在參與學習的過程中提升學生審美的感受力和欣賞力。

(五)“以愛塑勞”主題課程開發

課程目標:向善。

課程基地:拾穗兒童農耕文化院。

課程資源:江陰市博物館館藏的鹿角鎬(新石器時代文物,出土于夏港)等;夏港農耕文化展覽館;學校升級改造的拾穗農場;面向社會征集的夏港農業生產的老物件(傳統蘆花靴制作工具等);祖輩的勞動生活記憶等。

實施路徑:參觀江陰市博物館和夏港農耕文化展覽館,認識夏港農業生產文明的發展歷史;聽爺爺奶奶講過去的勞動故事,了解過去的艱苦歲月;從冰心等作家的文學作品中尋找勞動場面的內容,將學?,F有的開心農場進行升級改造成拾穗農場,融入夏港地方農耕文化,再現冰心作品中兒童的生活場景。

課程評價:組織開展調查研究、種植管理、觀察記錄、生產經營、烹飪鑒賞等實踐性綜合勞動活動,讓學生體驗耕作勞動的艱辛,收獲成長的樂趣。

(六)“愛行天下”主題課程開發

課程目標:臻愛。

課程基地:臻愛兒童游學研學院。

課程資源:夏港街道吳文藻、冰心紀念館;福建長樂冰心文學館、冰心故居和冰心公園;煙臺東海關冰心紀念館;北京東城區冰心故居、冰心紀念場館;等等。

實施路徑:冰心“愛的哲學”思想的形成與其生活經歷和人生履歷是密不可分的。學生重走冰心路,去探尋“愛的哲學”產生的經歷,去思考自己的成長方向。學校通過網絡搜尋、通信溝通、實地考察等方式,會同夏港吳文藻冰心紀念館的工作人員與全國各地的冰心紀念場館組織機構一起設計學生的游學課程。學校將同時與冰心后人積極溝通,采用采訪、書信等方式訪問冰心后代,了解冰心故事,傳承冰心精神。

課程評價:學生沿著冰心出生、求學、生活的足跡去感受和觸摸這位世紀老人的思想歷程。

注:本文為江蘇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課題“冰心愛心精神下課程群建構的實踐研究”(課題批準號為D/2018/02/287)階段性研究成果。

猜你喜歡
主題課程學校文化課程
《無機化學》課程教學改革
數字圖像處理課程混合式教學改革與探索
軟件設計與開發實踐課程探索與實踐
為什么要學習HAA課程?
幼兒園開展主題課程的反思
“歡慶元宵”主題綜合課程的實踐與思考
帶著STEM的夢想飄向遠方
中班主題課程《走進動物王國》的實踐與反思
小學英語有效教學情境對促進學校文化建設的教學研究
學校優質特色發展需要校園文化的浸潤*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