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時代背景下基于思政課創新高職“工匠精神”人才培養策略研究

2023-09-25 19:33王芬袁奇林
經濟師 2023年9期
關鍵詞:思政課工匠精神新時代

王芬 袁奇林

摘 要:高職院校作為工匠型人才的培養搖籃,有必要堅持“立德樹人”根本目標,充分調動多方資源,融入“工匠精神”,創新思政課程建設,構建“德技一體化”的人才培養體系?;诖?,高職院校思政課應把握改革創新原則,持續推進具備“工匠精神”的高素質、高質量人才培養工作,促進理論指導實踐作用的發揮,讓高職學生成長為新時代新征程的合格建設者和接班人。

關鍵詞:新時代 思政課 “工匠精神” 人才培養

中圖分類號:F24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914(2023)09-013-02

在新時代新征程中,職業教育承擔著更為艱巨的育人重任。高職院校在培育高質量、高素質、高水平技能人才的過程中,應重視開展思政教育,并在思政課中創新融入“工匠精神”,從而充分滲透德育,培育更多“德技兼備”的“大國工匠”。與此同時,高職技能人才也有更為廣闊的發展前景,能夠獲得更多、更好的就業機會,在自己心儀的技術崗位上腳踏實地、不斷進取,真正實現自我價值。

一、新時代背景下基于思政課創新高職“工匠精神”人才培養意義

(一)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

高職院校思政課程本身就是“立德樹人”教育的重要陣地,“工匠精神”的培育是思政教育與職業教育融合開展的關鍵點。在高職思政課中創新高職“工匠精神”人才培養有助于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讓高職院校學生形成熱愛祖國、誠實守信、求真務實、愛崗敬業的良好品質,讓學生系好人生的第一??圩?,在未來實習實踐、求職就業過程中可以發揮出個人道德品質以及人格魅力,增強就業競爭力。

(二)培育“工匠精神”心理共識

新時代背景下,高職院?;谒颊n創新開展“工匠型”人才培養有助于增強高職學生在“工匠精神”方面的心理共識?!肮そ尘瘛笔俏覈赜械睦砟?,是自古至今傳承下來的技能型人才所應具備的核心職業精神?!肮そ承汀比瞬疟仨毦邆洹肮そ尘瘛?,即尚工、尚技、尚巧、尚新、尚美的精神。只有達成“工匠精神”的心理共識之后,高職職業技能人才才能夠尊重勞動、熱愛勞動,并積極主動地開展技能學習和實踐,為自己的職業生涯打好基礎。

(三)推動“職業素養”創新發展

新時代背景下,只有改革創新才能找到新出路、發展新動能。為此,在高職院?!肮そ承汀比瞬排囵B過程中也要加快改革、不斷創新。傳統的思政課程教材中并沒有“工匠精神”方面的內容,需要教師搜集資料、開展專題教育,這也有助于推動高職學生“職業素養”的創新發展,幫助高職學生擺脫墨守成規的刻板印象,緊跟時代變化、順應時代潮流,學習掌握新技術,提高個人綜合素養,成長為時代所需要的人才。

二、新時代背景下基于思政課創新高職“工匠精神”人才培養策略

新時代背景下,高職思政課教學有必要創新融入“工匠精神”,推進高水平、高質量技能型人才培養。結合職教改革的要求來看,思政課教學過程中,也要創新思路,完善教學內容,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手段,在德育、思政教育的基礎上,增強“工匠精神”育人實效。

(一)強化理想信念教育,開展工匠精神專題教學

1.以理想信念為帆,培育可堪重任的時代新人。在新時代新征程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建設需要更多高素質、高質量的工匠型人才,這些人才集聚在各行各業的一線崗位,是三大產業發展的中堅力量。就當前來看,高職院校思政教育視野相對較窄,雖然注重提升學生的品德修養和政治素養,但是忽視工匠型人才的培養。為此,在高職思政課教學中,應創新思路,融合“工匠精神”育人要求,強化理想信念教育,開展職業倫理教育、職業價值教育,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職業觀、價值觀,讓高職院校畢業生能夠適應新時代各行各業的崗位人才需求。

2.加強專題教學設計,創新培育“工匠型”人才。處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高職院校必須將創新培育“工匠型”人才作為己任,用好思政課這一教育陣地,融合《思想道德與法治》教材內容,加強“工匠精神”專題教學設計。與此同時,融入“工匠精神”專題教學可以讓高職學生更為準確地找到人生方向,未來向著“大國工匠”的人生目標和職業目標成長發展。

(二)創新思政教育內容,構建工匠精神內容體系

新時代背景下,高職思政課的教育內容創新不足,缺乏工匠精神內核,為了培養“工匠型”技能人才,有必要創新思政教育內容,構建工匠精神內容體系。具體來看,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豐富教學內容。

1.堅持融合精益求精思想。在思政課中創新高職“工匠精神”人才培養時,應融入“精益求精”思想?!熬媲缶笔侵冈趰徫还ぷ髦?,保持“精準”態度,并堅持“品質提升”的原則,在相應的規范要求下打造更高質量的產品。高職學生應具備這種“求精”態度,保持謙虛謹慎、腳踏實地、敢于探索、善于研究的精神。為此,在高職思政課教學中,教師要將“精益求精”融入學生的“職業理想”和“職業追求”教育中。

2.注重“匠心”傳承發展。高職院校為社會輸送“工匠型”人才,為此,在教學中必須注重技能培養。在思政課教學中也不能忽視職業素養方面的教育。為此,高職思政課有必要將“工匠精神”中傳統技藝傳承發展方面的內容融入其中。在教學過程中鼓勵學生在未來職業崗位上弘揚“工匠精神”,將“匠心”傳承發展下去,在自己的崗位上成長為合格“工匠”。

3.大力弘揚改革創新精神。高職院校思政課中創新“工匠精神”人才培養還有必要大力弘揚改革創新精神,督促高職學生提高“雙創”素養。讓學生認識到“大國工匠”的重要品質之一就是改革創新,只有不斷改革創新才能夠推動產業發展。高職學生正處于青春昂揚的年齡段,有著改革創新的激情,應做改革創新的“生力軍”,擔負起技術創新的重要責任。

(三)改革思政課程形式,提升工匠精神教學效果

就當前來看,高職思政課教學形式相對單一,缺乏對“工匠精神”的融合教學,工匠人才產出率低,為此,有必要從改革思政課程形式入手,提升“工匠精神”的教學效果,培育更多高水平、高質量的“工匠型”技能人才。

1.應用情境問答教學形式。一般來說,思政課堂中理論知識較多,相對比較枯燥,而結合情境教學模式,可以增強思政課堂上高職學生的學習和參與興趣。在應用情境教學時,教師還可以結合問答教學展開,讓學生在相應情境下展開思考,在一問一答中進一步堅定理想信念。教師可以結合工作中的情境,向學生提問:“如果你在工作中出現失誤,但是并沒有領導發現,你應該如何做?”通過這樣的問題,增強學生的責任意識,提高學生的職業素養。

2.應用案例解析教學形式。在高職思政課創新融入“工匠精神”教學還可以應用案例解析的教學形式。教師可以為學生列舉相關的案例,并引導學生分析在工作中堅持集體主義的意義和價值所在。教學案例的選擇應具有生活性,能夠真正讓學生將案例中的經驗應用于以后的實習實踐和崗位工作中,培養具備“工匠精神”的職業技能人才。

3.應用合作研究教學形式。高職思政課創新高職“工匠精神”人才培養過程中,教師有必要應用合作研究教學形式,讓學生之間加強合作,形成學習小組,為日后就業過程中增強合作意識打好基礎。教師可以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合作針對“人生第一??圩印边M行專題研究,并將學習心得和研究成果進行總結,用PPT進行展示,從而增強學生的合作學習能力,培育合作精神。

4.應用互動示范教學形式。在傳統高職思政教學中,教育互動效果欠佳,為了提高“工匠精神”的育人效果,有必要應用互動示范教學形式。一方面,教師要加強與學生之間的互動溝通,了解學生的學習需求;另一方面,教師有必要加強示范教學,除了思政教師自身做好學生的榜樣之外,教師還可以邀請校外相關企業的能工巧匠來校為學生進行示范講學,從而增強學生的職業素養,提高學生的責任意識和擔當意識。

(四)完善思政評價體系,基于多方反饋提升改進

新時代背景下,高職思政教學應進一步改革創新,其中,思政教育評價體系也應進一步完善,以公平、公正、客觀地評價每一名學生,同時,通過了解學生的學習效果、獲取學生的學習反饋來提升改進思政課教學。在思政課融入“工匠精神”的過程中,教師要加強對學生“工匠素養”“職業素養”的評價,并設計專門的評分要求和評分表格,采用教師評、學生互評、學生自評的方式,讓學生真正了解自己在“工匠精神”方面存在哪些欠缺。教師還可以為學生制定有針對性的學習方案,幫助學生提升職業素養。比如學生在價值觀方面存在一定的偏差,那么教師有必要讓學生認識到堅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性,并摒棄錯誤的價值觀,堅守價值準則和道德底線;又如學生在職業技能學習方面存在懈怠心理,教師也要指導學生重視職業技能的學習,不斷提高自己的職業技術能力,為日后參與國家建設、在相應的崗位上發光發熱打好基礎。

三、總結

高職院校應擔負起“工匠型”人才的培養責任,通過在思政課中創新融入“工匠精神”來提升學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和職業素養。為此,高職院校思政教師應把準時代脈搏,用好思政教材,創新融入“工匠精神”專題教學,構建完善的教學內容體系,并采用多元化的教學方法,強化思政課堂互動,落實能工巧匠示范教學,讓學生切身、切實感受到“工匠精神”的重要意義,并進一步完善思政課評價體系,不斷改進提升思政育人質量和效果。

參考文獻:

[1] 吳小平,周倩宇.工匠精神視域下高職院校思政課與專業課協同育人的幾點思考[J].黑龍江教育(理論與實踐),2022(07):6-8.

[2] 伏志強,鄒宏秋.基于“工匠精神”的高職思政課教學邏輯與實踐創新[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22(11):82-86.

[3] 孫凱寧,孫勇.高職院校思政教育培養學生工匠精神的路徑探析[J].教育與職業,2021(24):89-92.

[4] 劉燕.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融入高職院校思政課教學的思考[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21(11):109-112.

[5] 李華京,陳超群.工匠精神培育目標下高職課程思政教學改革路徑研究[J].南方農機,2020,51(19):140-141.

[6] 詹忠根,陳璐.以“工匠精神”引領高職課程思政建設的三個著力點[J].文教資料,2019(33):185-186+138.

猜你喜歡
思政課工匠精神新時代
新時代高校思政課中中國故事的創新表達
——評《新時代高校思政課的打開方式》
淺議高校學生在思政課中的情感認同
思政課堂這樣“沸騰”——陜師大思政課從“有意思”到“有信仰”
新時代下會計人員繼續教育研究
新時代特點下的大學生安全管理工作淺析
德日“工匠精神”,中國怎么學
政府官員也需要“工匠精神”
青少年對思政課的逆反心理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