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物分類階元名
——特殊的專業術語

2023-09-26 00:37霍春雁
中國科技術語 2023年4期
關鍵詞:學名拉丁術語

霍春雁

(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北京 100717)

0 引言

生物分類學是生物學的基礎學科,是認識自然界中所有生物的一種科學方法。在《昆蟲學名詞》[1]《微生物學名詞》(第2版)[2]《植物學名詞》(第2版)[3]中,對“分類學(taxonomy)” 做了統一定義:“關于生物分類、鑒定和命名的原理和方法的學科?!笨梢?命名是生物分類學最核心的三項內容之一,建立在生物分類與鑒定基礎之上,同時也是生物分類與鑒定結果的外在體現。生物的命名是隨著人類對自然界生物物種的不斷發現與深入認識而產生大量同物異名或者異物同名現象之后應運而生的一種規范生物物種名稱的方法,由各相關學科的國際組織通過制定相應的命名法規來規范,由此誕生的生物分類階元名,即拉丁學名,成為國際通用的官方名稱,方便各國生物學家在科研工作中交流使用。在中文語境里,每個拉丁學名都對應著一個相對規范的中文名稱,本文稱之為 “中文學名”。

拉丁學名和中文學名作為詞條經常被生物和醫學等相關學科術語詞典收錄。然而,由于對這些生物分類階元名的專業術語特征認識不足,在此類術語詞典的編纂過程中出現了一些與術語的規范性要求不相符的情況。本項研究針對其中的某些典型事例進行剖析,旨在闡述生物分類階元名的特殊專業術語屬性,從而促進其在學科術語詞典中逐漸達到規范化使用的目的。

1 生物分類階元名在學科術語詞典中的不規范使用

學科術語詞典,是一個學科領域知識概念的集合,如《動物學名詞》[4]《感染病學名詞》[5]等?!秳游飳W名詞》收錄了7127條與動物學概念相關的術語詞條,囊括了動物進化與系統學、動物組織學、動物胚胎學、無脊椎動物學、脊椎動物學、動物生態學等7個分支學科;《感染病學名詞》收錄了2911條與感染病學學科概念有關的術語詞條。

以《動物學名詞》為例,無脊椎動物學和脊椎動物學這兩個分支學科中的部分術語條目就使用的是動物分類階元名,如“05.0661水螅蟲綱Hydrozoa”和“06.0066 爬行綱Reptiles”這兩條詞。然而,在這些使用了生物分類階元名的詞條中,卻存在著局部術語系統關系紊亂和術語與概念名實不符的現象。

1.1 局部術語系統關系紊亂

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以下簡稱“全國名詞委”)審定公布的各學科名詞術語是基于學科概念系統的,這種概念系統通常反映的是概念之間的層級關系。層級關系即一個上位概念和其下的一個或多個下位概念之間的關系[6-7]。因此,作為概念指稱的術語也具備了同樣的系統性,這種系統性不僅體現在術語概念上,還體現在術語定名上。

1.1.1 現象描述

1.1.1.1 上下位概念關系紊亂

圖1中, 從05.2511“裸唇綱Gymnolaemata”的概念表述 “苔蘚動物門的一個類群?!笨谀?Ctenostomata)和唇口目(Cheilostomata)”可知, “裸唇綱Gymnolaemata”是一個上位概念,“櫛口目(Ctenostomata)”和“唇口目(Cheilostomata)”是它的兩個下位概念。這種術語概念的層級關系與動物分類學階元系統正好相吻合,“裸唇綱Gymnolaemata”是一個“綱”級分類階元,“櫛口目(Ctenostomata)”和“唇口目(Cheilostomata)” 是隸屬于它的兩個低一等級的“目”級分類階元。然而, 作為下位概念的05.2512和05.2513這兩條術語卻沒有如上位概念外延中指出的那樣繼續使用分類階元名“櫛口目(Ctenostomata)”和“唇口目(Cheilostomata)”,而是使用了“櫛口類(Ctenostomes)”和“唇口類(Cheilostomes)”。

圖1 《動物學名詞》節選

Ctenostomes和Cheilostomes不是拉丁學名,是兩個英文俗名,首字母應該小寫;“櫛口類”和“唇口類”也不是規范的中文學名,而是以“類”字結尾的普通中文詞。所以,“櫛口類(Ctenostomes)”和“唇口類(Cheilostomes)”不是生物分類學階元概念系統中的規范名稱,不能準確地表明與“裸唇綱Gymnolaemata” 這個生物類群之間的分類等級關系,自然在術語概念系統上也就不存在術語的上下位層級關系。因此,相對于“櫛口目(Ctenostomata)”和“唇口目(Cheilostomata)”,“櫛口類(Ctenostomes)”和“唇口類(Cheilostomes)”這樣的定名不屬于規范性術語,進而導致05.2511~05.2513這三個詞條的系統關系紊亂。

又如圖2中,03.0587和03.0588兩條術語的外文標注分別是拉丁學名“Mycoplasmapneumoniae”和“Mycoplasmahominis”,對應的中文學名分別是“肺炎支原體”和“人型支原體”。由動物分類學階元系統可知,它們是隸屬于 “Mycoplasma”這個“屬”級分類階元的下級階元,即從術語概念系統講,它們的上位概念術語應該是屬級階元名“支原體屬Mycoplasma”。但是在《感染病學名詞》中,并沒有“支原體屬Mycoplasma”這條詞,而只有03.0585 “支原體mycoplasma”一詞。 “mycoplasma”雖然與拉丁學名Mycoplasma拼寫一樣,但在此處首字母小寫,顯然是作為英文俗名使用的;“支原體”也是普通中文詞,不是中文學名。所以,“支原體mycoplasma”不是生物分類階元名,與“肺炎支原體Mycoplasmapneumoniae”和“人型支原體Mycoplasmahominis”這兩個分類階元名不在同一個生物分類階元概念系統里,不能準確表明它們之間的分類等級關系,自然也就不存在術語層級關系了。因此,相對于“支原體屬Mycoplasma”,“支原體mycoplasma”不是規范的術語定名,導致術語的系統關系紊亂。

圖2 《感染病學名詞》節選

1.1.1.2 概念重復

再如圖3中,從05.2150 “蛛形綱 Arachnida 螯肢動物亞門的一個類群。身體分為……。主要包括蜘蛛、蝎子、蜱和螨等……” 和05.2152 “蛛形動物arachnid 節肢動物螯肢動物亞門蛛形綱動物的統稱。包括蜘蛛、蜱螨、盲蛛、蝎子、偽蝎、鞭蝎和避日蛛等” 中可知,“Arachnida”是“綱”級階元的拉丁學名,“arachnid”是英文俗名,“蛛形綱”是中文學名, “蛛形動物”是中文普通詞。通過進一步分析這兩個詞條的釋義可知,二者都是對螯肢動物亞門下同一個分類階元概念的解釋,雖然二者的外延概念表述方式略有不同,但是依據分類學知識可以判斷,二者內涵是一致的,指的都是蜘蛛、蝎子、蜱螨等這幾大動物類群。所以“蛛形綱Arachnida”和“蛛形動物arachnid”這兩個術語的概念完全等同,屬于概念重復的詞條,而詞條重復違反了術語單義性原則,必然會導致局部術語層級關系的紊亂。

圖3 《動物學名詞》節選

1.1.2 局部術語系統關系紊亂原因

從上述的三個示例可以看出,當指稱生物分類學階元概念的術語用英文俗名代替拉丁學名、用中文普通詞代替中文學名定名時,不可避免地會出現術語層級關系紊亂的現象,探究其原因如下。

1.1.2.1 忽視生物分類階元名的概念內涵

生物分類階元名不是一個單純的文字符號,它是生物分類階元系統的概念指稱。生物分類系統中的各個階元是在“種”級概念之上建立的,“種”在自然界中是真實存在的事物,就是“物種”的概念,是指具有相同的形態學、生理學特征和有一定自然分布區的生物種群[8-9]?!胺N”在分類系統中是最基本的概念和階元,在此之上建立的各級階元也因此擁有了相應的概念內涵。

術語學家費爾伯和布丁曾指出:“對礦物或者動物進行分類時,并不把他們看成單個的對象,而把它們當作概念。因為,若非如此,人們就無法對水晶、昆蟲、樹木等事物進行抽象(概念化層面)的概括?!盵10]

所以,在上述1.1.1.2示例中,如果能夠明確分類階元名“蛛形綱 Arachnida”就是規范的概念指稱,也就不會出現使用“蛛形動物arachnid”這個普通名詞來重復解釋同一概念的現象了。

1.1.2.2 忽視生物分類階元名的系統性

從生物分類學的國際命名法規可知,拉丁學名具有分類學知識概念體系這一特性。正如《國際動物命名法規》的規定:“基于現生動物及滅絕動物的物種進行分類和命名的一套完整的系統性規則,是依據物種的自然譜系關系建立的自然分類系統?!盵11]這套譜系關系可以通過圖4示意顯示。

圖4 生物分類階元系統關系

門、綱、目、科、屬、種是分類系統中最重要的幾個分類等級,又叫分類階元,是人為劃分的一套物種鑒定與分類的結果,也是各階元命名的依據。其劃分過程大致可以表述為:若干個自然界中親緣關系比較接近、形態上有許多相似特征甚至在一定條件下可以進行雜交的不同種,可歸屬于比“種”大一級的分類階元“屬”;親緣關系相近的若干個“屬”再歸為更大一級的“科”。依此類推,若干個相近的“科”又可歸屬于一個“目”,若干個相近的“目”再歸屬于一個“綱”,若干個“綱”歸屬于一個“門”。然后將各個分類階元按照高低和從屬關系順序地排列起來,就是圖4所示的分類階元系統。在這個系統中,從屬關系形成了一定的等級關系,每個種群都有自己明確且唯一的等級位置。

分類系統的這種等級關系與術語概念的層級關系極為相似,尤其與層級關系中的種屬關系極為接近。在術語概念的種屬關系中,屬級上位概念的外延包含所有種級的下位概念,上位概念的內涵包含了所有下位概念的共同特征,上位概念加上一個附加特征即構成下位概念。這正好恰合了生物分類系統中階元的劃分——階元等級對應于術語層級,階元等級間的劃分依據又對應于術語層級間的區別特征。

“術語系統中每個術語都應該在其所在的術語系統中具有確定的地位,并由這一地位來決定術語的結構及其成分?!薄懊Q結構應該反映概念的系統化?!薄案拍钕到y的系統化命名構成了名稱系統。系統化的名稱或者標記,說明的是概念在概念系統中的位置?!盵6]生物分類階元名正是基于分類概念系統形成的具有系統性結構的名稱系統。

國際命名法規對生物分類階元中的門、綱、目、科級別規定用單名法來命名,即由一個拉丁復數名詞+固定的拉丁詞尾形成(見表1,以植物分類階元名為例)。固定的拉丁詞尾用于表明此生物類群在分類系統中的等級,因此每個拉丁學名都能從定名中表明其指稱的階元概念在系統中的位置。

表1 植物分類階元拉丁學名的詞尾

英文俗名是不受命名法規制約的,沒有系統性。在上述1.1.1.1的兩個示例中,使用英文俗名代替拉丁學名就切斷了這種系統延續性,進而導致術語系統關系紊亂的現象。

1.1.2.3 使用“英文俗名”

隨著近一個多世紀英文在國際交流中成為通用語言且逐步具有不可撼動的地位之后,拉丁文在科技領域中逐漸退場,分類學中的很多拉丁學名也通過詞尾的英文化而變成了普通英文名詞,這些被英化的拉丁名詞區別于官方通用的拉丁學名,被稱為“英文俗名”。英文俗名被廣泛使用的一個原因是生物分類階元經常變動且當不能及時確定其分類地位時,用英文俗名來指稱這一生物類群會比拉丁學名更方便,因此,用英文俗名代替拉丁學名的情況越來越廣泛。

然而,英文俗名的詞尾由于發生了變動,不再具有分類學概念系統的指示功能,特別是中文學名的詞尾變化更能體現這一點,如用“類”字代替“門”“綱”“目”“科”等中文學名詞尾的現象,因為“類”字是對尚未明確鑒定出其分類地位的生物類群的臨時稱謂,不能確定該生物類群具體是哪一個分類等級,于是“類”字結尾的普通中文詞匯就破壞了原有的分類階元名稱的結構系統性。

由此可知,以英文俗名作為分類階元概念的指稱是沒有拉丁學名的名稱結構系統性優勢的。因此在上述非特殊情況下,建議不要輕易用英文俗名和普通中文詞代替拉丁學名和中文學名;在階元地位有所變動但是新的分類地位還沒有確定之前,不妨接著沿用舊有階元名稱,然后在概念釋義中補充說明分類地位的變化,這樣就不會出現前述示例中的術語系統關系紊亂的現象。

1.2 術語與概念名實不符

1.2.1 現象描述

圖5中,05.0140這個詞條的外文標注是拉丁學名Paramecium,05.0141是拉丁學名Tetrahymena,這兩個拉丁學名在動物分類學中是“屬”級分類階元名,它們對應的中文學名是“草履蟲屬”和“四膜蟲屬”。然而如圖5所示,05.0140和05.0141兩個詞條的中文定名卻是“草履蟲”和“四膜蟲”,省略了表示階元等級的“屬”字詞尾,因此變成了對這兩個生物類群進行泛指的普通中文詞匯。泛指很容易導致術語與概念之間的不對應,這一點從05.0140和05.0141的概念釋義中就可證明。05.0140的釋義首句為“纖毛蟲的代表種”,而05.0141的釋義首句是“膜口類纖毛蟲的一個屬”,本來Paramecium和Tetrahymena是兩個同等級的屬概念,現在Paramecium卻變成了低一等級的種概念了,顯然出現了名實不符的現象。

圖5 《動物學名詞》節選

1.2.2 原因分析

對上述示例的發生原因進行分析,主要在于屬級分類階元的中文學名詞尾的“屬”字是否可以省掉這一問題上。雖然一直沒有制定關于生物分類中文學名命名的強制性法規,但是也基本遵循了拉丁學名的命名原則。如《中國種子植物名稱》[12]一書中就附有18條植物中文命名的審定原則,以下列出其中比較重要的幾條。

(1)每個中文名屬名必須選一命名模式,中文名命名模式最好和拉丁屬名的命名模式相同,或其近緣種(隸屬于同一亞屬、組或系的種)。(2)屬名為單名,一般1~3 字;屬級以下至種級以上的名稱為單名,再加上等級名稱,如“屬”“亞屬”等。(3)屬級以上至科級的名稱,一般以屬名為基礎,加上等級名,如“科”“亞科”等。(4)科級以上至門級的名稱,一般以科名為基礎,加上等級名,如“目”“亞目”“綱”“亞綱”“門”“亞門”等等。(5)種名一般采用如同拉丁學名相似的雙命名法,但種加詞在前,加上屬名,種名字數一般限在 5~6 字以下。(6)種下等級,在拉丁學名中有亞種、變種、變型等,但在中文名中一般采取三名制,并注出其等級。

從這一中文命名原則可知,通過把一些表示階元等級的字,如“屬”“科”“目”“綱”“門”等用在中文分類階元名的詞尾,能直觀地展現出該階元在分類系統中的等級地位,這與拉丁學名有固定詞尾的命名原則保持一致,同時也體現了生物分類階元中文名稱的結構系統性。

此外,在拉丁學名命名原則中,“屬”級階元名規定由單名法命名,且其拉丁學名來源于其下一個種的名稱模式;“種”的命名方法是“雙名法(binominal nomenclature)”,是由一個屬名跟隨一個種加詞組成的雙名組合,其中屬名表征了這個種在分類系統中的位置,而種加詞則表征了在這個“屬”下面的不同物種[13]。也就是說,屬和種的拉丁學名一個是單名一個是雙名,很容易區別。但是二者對應的中文學名則沒有單雙之分,只能依據詞尾來區分,如植物中的“錦葵屬Malva”和“錦葵Malvacathayensis”,動物中的“云豹屬Neofelis”和“云豹Neofelisnebulosa”,一旦把中文學名詞尾的“屬”字省掉,就很難區分這個中文名稱指的是屬概念還是種概念了。

中文學名詞尾省掉“屬”字的用法,在動物分類學中文語境里相當普遍,是一種泛指的使用方式?!胺褐浮币辉~本身的含義是用特定的對象指稱總體概念[14],即以一代多、以點蓋面,這有悖術語概念的單義性原則。從術語學理論來說,同一種語言中,名稱與概念之間的關系應該是單參照性的。即對于任何一個術語來說,一個名稱應該與一個并且只與一個概念相對應,也被稱為名詞術語概念的唯一性[7]。

拉丁學名的命名規則在誕生之初正是為了避免出現物種的同物異名或者同名異物現象。中文命名原則雖然沒有國際命名法規那樣權威,但也基本遵循了拉丁學名的命名原則,因此每個拉丁學名原則上只有一個規范的中文學名與其對應,每個中文學名也只對應一個分類階元概念。詞尾省掉了“屬”字,就會導致一個中文學名對應兩個不同的分類階元概念的情況,與拉丁學名也沒有了一對一的對應關系,這樣的中文定名是不規范的。

中文定名是全國名詞委科技術語審定工作的核心內容,遵循單義性、科學性、系統性等原則。因此,即便 “泛指”這一使用方式已經被廣泛接受,仍然不符合全國名詞委學科術語審定的定名原則,工作中應該盡量避免。

2 生物分類階元名的術語特征

2.1 術語的內容特征

對術語內容方面的要求包括科學性、單義性、系統性和具有定義等[6](如圖6)。

圖6 術語內容的主要特征

科學性是指術語要與所稱謂的概念一致,正確傳遞概念的內容,要求術語能顧名思義、望文生義、具有理據性。術語的單義性指術語只稱謂某一學科領域的某一概念,反過來,該概念只有唯一的術語表達。系統性指學科領域的術語并非術語的簡單集合,而是形成相對完整的術語體系。術語與其所指稱的概念之間通過定義聯系起來,因為定義是揭示概念內容的手段[6]。

2.2 生物分類階元名具有術語的全部內容特征

2.2.1 科學性

《植物學名詞》和《動物學名詞》對“經典分類學(classical taxonomy)”的定義闡述如下:“主要基于模式標本的分類學。根據形態、地理分布和生態等特征的異同來進行分類的研究方法?!盵3-4]結合前述“分類學”的定義可知,生物命名的主要對象是自然界中存在的生物物種,主要依據是物種的形態生理特征、生態特征及地理分布等這些客觀的知識。如“草履蟲屬Paramecium”這個名稱就是根據其模式種大草履蟲(Parameciumcaudatum)及其他各種草履蟲酷似草鞋鞋底的共同外形特征而得名的。所以,生物分類階元名是生物科學內在規律的一種外在體現,具備顧名思義、望文生義和理據性的術語特性。它伴隨著近代分類學學科的發展而產生,歷經了全世界分類學家上百年的實踐驗證,受國際命名法規的制約,具有毋庸置疑的科學性。

2.2.2 單義性

地球上生物種類眾多,同一種生物在同一個國家的不同地區或同一地區由于人們使用不同的語言文字,導致出現同物異名或者同名異物的現象。為了避免這種混亂,也為了便于各國學者的學術交流,國際各相關組織相繼制定了各自的命名法規,如《國際植物命名規則》《國際動物命名法規》《國際細菌命名法規》等,目的是針對每一個分類階元,只規定一個通用的官方名稱在世界范圍內使用,具有唯一性。其中最為經典的就是種的“雙名法”,在雙名組合中,屬名決定了物種的分類地位,種加詞使它與其他物種得以區別。在此基礎上,還有種下分類階元(亞種、變種、變型等)使用的三名法(即由種的名稱+種下加詞組合而成,種下加詞表明的是各亞種、各變種或者各變型間的區別特征),再加上前面介紹過的種上分類階元的單名法,共同組成了一整套生物分類命名法則,保障了每一個分類階元在分類系統中都是唯一的,同時也保障了每個分類階元名都是單義性的。

2.2.3 系統性

因為一組概念可依據概念間的相互關系構建成一個概念體系,體現相應的知識體系。而術語學探討的概念同某一知識領域所研究的客體相對應,因而具有內在的系統性[6]。生物分類系統屬于自然分類系統(natural classification system),是依據自然譜系關系建立的分類系統[11],如現代被子植物的四大著名分類系統就有恩格勒系統、哈欽松系統、塔赫他間系統和克朗奎斯特系統。正如費爾伯和布丁在《術語學理論與實踐》中所指出的:“在大多數情況下,專業科學分類是以概念系統或者存在系統為基礎的。為概念系統設計的例子:見動物學系統?!盵10]生物分類階元名正是基于這種自然分類系統建立的,因而具有分類學知識領域概念的系統性,也因此形成了獨特的名稱系統。

2.2.4 具有定義

如上所述,分類階元名建立在生物分類學學科概念之上,它指稱的概念內容是可以用語言文字揭示的,故而具有定義。

3 結語

所有科學概念的外在表現形式都是通過人為地為其確定一個指稱來表示的,這個指稱就是術語[7]。生物分類階元名正是這樣一套經人為設計與規定的對應生物分類學概念的指稱,同時具有專業術語內容的科學性、單義性、系統性和有定義這四個特征,所以屬于專業術語的范疇。

在一些術語學專家的眼里,生物分類階元名還是一類特殊的專業術語,是術語中較高規范的“必須―標準”型術語。費爾伯和布丁在《術語學理論與實踐》[10]中,從不同角度不止一次地提及動植物學等生物學分類及其命名法規中的分類階元名是專業的、特殊的術語,如:

“在全世界范圍內存在著一系列專業性組織(大多數是國際性的),他們根據自身需要而制定了一些特殊的術語原則。其中,植物學、動物學、醫學和化學領域里,人們所開展的術語原則制定工作,大多是跨語言、單專業的。20世紀80年代末,在上述領域里所取得的成果,便是為這些領域里的專業概念制定了國際命名原則?!?/p>

“在各門具體專業學科中,比如在植物學、動物學、化學、醫藥學等學科里,其具有特殊性的概念系統和名稱的構成方式已經有了自己的發展。這里所描述的就是相關專業的特殊術語學理論。如在動物學中,人們依據各種動物之間或多或少的相似性,以及依據他們在種族發生學上的親緣關系,對所有的動物種類進行了排列整理。動物的自然體系分為這樣一些階段:種―屬―科―目―綱―門。就命名而言,人們為‘種’使用雙名(二名法、雙名命名制)?!?/p>

“由植物學家、動物學家、醫學家、化學家、物理學家等組成的各自領域的國際術語委員會,它們所開展的,針對各自相關專業術語的統一協調工作,就是一種跨語言的術語工作?!?/p>

“特殊術語學也研究與具體專業有依賴關系的術語工作的原則與方法。因此,依據植物學、動物學和化學的國際命名原則,人們為差不多兩百萬個概念確定了拉丁語或者拉丁語化的名稱?!?/p>

因此,在生物、醫學等相關學科的術語審定工作中,不能把分類階元名視為普通詞使用,也不能用普通詞替代分類階元名使用,否則就會忽視這些術語內在的概念系統性和外在的名稱系統性,除了會導致前述示例中的錯誤之外,還會導致另一種術語關系的紊亂(如圖7)。

圖7 《感染病學名詞》節選

在圖7中,從03.0697~03.0702 和03.0706~03.0710這幾條詞的拉丁學名可知,它們是隸屬于“纖恙螨屬Leptotrombidium”的幾個物種,也就是具有共同上位概念的一組并列下位概念,在詞典中其排序應該緊密相連。但是從圖7中可知,其間卻被03.0703、03.0704、03.0705 這三個隸屬于不同屬(Ascoschengastia、Walchia、Acomatacarus)的物種所分隔,即被其他三個不同上位概念的下位概念所穿插,導致03.0697~03.0710術語關系略顯混亂。如果能夠認識到拉丁學名作為特殊專業具備術語的概念與名稱的雙重系統性,就會避免出現此類問題。

總之,本文列舉了部分學科術語詞典中出現的若干術語關系紊亂、詞條重復、術語與概念名實不符等不規范實例,雖然涉及范圍比較小,但仍反映了在術語實踐中還存在沒能正確把握生物分類階元名是特殊專業術語而使用術語不規范的現象。更深一層的原因是在術語實踐中,一些學者雖然加入術語工作隊伍,但只是從事了術語工作,并不了解國際術語現狀,也不了解術語工作的一般規律和方法。因此,在科技名詞審定工作中,只有正視生物分類階元名的特殊專業術語屬性,才能真正做到遵從術語審定工作的規范性要求,推出優質的學科規范名詞。

猜你喜歡
學名拉丁術語
什么是植物的拉丁學名
草莓主要害蟲名錄
拉丁方秘密共享方案
拉丁新風
愛美的拉丁老師
圖書中藥用植物拉丁學名的規范和常見錯誤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