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陽光教育”園本課程開發的實踐與反思

2023-09-27 09:21阮冬琴
教師博覽·科研版 2023年9期
關鍵詞:陽光教育園本教研

阮冬琴

[摘 要] 園本課程是幼兒園以國家的教育政策為指導,從實際出發,切實考慮本園的條件和幼兒現狀等因素,聯系社會力量共同參與,以支持、滿足和促進幼兒發展為根本目的的課程體系。本文通過對幼兒園“陽光教育”園本課程開發實踐的分析,提出園本課程開發實踐的經驗與反思。

[關鍵詞] 陽光教育;園本課程;“陽光教育”

陽光代表思想、知識、愛心、健康、快樂,是公平、合理、正義、無私的象征。陽光教育意在用陽光的方法去教育幼兒,引導幼兒健康體魄和陽光性格的發展:獨立——學會自理,能合作、會助人;承擔——樂觀自信,會思考、敢質疑;開放——好奇善問,愛探索、親自然;公正——適應社會,會尊重、守規則;和諧——樂于表達,會傾聽、能交談?!瓣柟饨逃眻@本課程旨在通過陽光課程的實施,培養健康、快樂、活潑、靈動的幼兒。

一、“陽光教育”園本課程開發的實踐意義

幼兒園開發“陽光教育”園本課程,符合在“幼有所育”“學有所教”上持續用力,建成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教育體系,逐步實現學前教育由“幼有所育”邁向“幼有優育”的時代要求。

“陽光教育”園本課程的全面實施,能夠引導幼兒學會健康、快樂生活,形成良好的自我意識和陽光開朗、積極向上、接納自我的良好個性;同時讓幼兒在與同伴交往的過程中,既能認識自我、了解他人,又能與人友好相處、接納他人,從而引導幼兒學會關心他人、融入社會。

開發“陽光教育”園本課程,還可以提升教師課程領導力。教師課程領導力包括課程開發的決策意識、課程實施的專業素養、課程問題的研究能力、課程改革的創新意識等。教師課程領導力主要通過兩條脈絡提升,主脈絡是支持教師在“陽光教育”課程理念下開展園本、班本課程開發的實踐,鼓勵教師在這個過程中逐步梳理經驗,踐行課程領導;另一條脈絡是園所采用“賦權”管理理念,給教師在園本、班本化課程的開發中以專業支持和物質保障。

二、“陽光教育”園本課程開發的實踐探索

(一)“陽光教育”園本課程開發原則

1.與一日活動相結合。將幼兒一日作息中各部分有機整合,實現教育功能最大化。在“陽光教育”園本課程實施過程中,每個階段的教育主題都應結合園所實際,調整內容,如在“勞動總動員”主題中利用晨間為植物澆水,畫植物生長觀察表。

2.預設生成相聯動。在課程設計時,教師要考慮幼兒的基本發展和幼兒的興趣,將預設與生成聯動起來。預設即“陽光教育”中的共同性園本課程。教師根據課程目標、實施方案,認真備課、撰寫學案、總結經驗。生成包含兩個方面,一是教師根據教學效果及時對“一張圖”“一條路”進行實時調整,生成新的活動內容;二是教師在實施年級主題課程的過程中針對班級實際情況生成的班本課程,如在主題“我們的約定”中生成的班本課程“光盤行動”。

3.多種渠道相融合?!瓣柟饨逃眻@本課程資源的開發和課程實施需要各方通力合作和長期聯動,構建課程開發和實施共同體,推進園本課程可持續發展。園方應鼓勵家長積極參與活動,為幼兒前期經驗積累等提供必要條件,同時充分利用社區資源,開展社會實踐活動,豐富幼兒生活經驗,為園本課程的開發提供有力保障。

(二)“陽光教育”園本課程開發策略

“陽光教育”園本課程在開發中應遵循讓幼兒“在生活中學習”“在游戲中學習”“在各類活動中學習”的原則,重視促進和支持幼兒的生長,關注幼兒人格與學習品質的形成。

1.嘗試階段策略。首先建立問題庫、產生真問題:利用“自下而上”方式,面向全體教師發放“教學活動問題”征集表,由教師提出問題和困惑——教研處進行分析歸納——業務園長與教研處進行篩選——提煉出具有共性和亟待解決的問題——形成研討主題。其次,聚焦真問題、探索好方法:由教研處針對課程實踐中的問題進行研討,利用主題教研、話題沙龍、教研展示等,豐富教研形式,激發參與熱情,通過研討——實踐——反饋——研討——總結的模式,引發真實踐,找到好方法。

2.優化階段策略。幼兒教育既要遵循幼兒身心發展規律,又要在遵循這一規律的前提下,挖掘幼兒的一切可能性,給予他們更多的機會和挑戰。因此,“陽光教育”園本課程必須融入幼兒的一日活動中。一是改良一日活動作息時間表,將以往“小塊狀”的形式劃分改為“我鍛煉”“我自主”“我生活”“我快樂”四大板塊。將時間安排,由原來的“細安排”變為現在的“區段”安排,給予教師更多的自主權。二是形成“陽光教育”園本課程案例,并不斷實踐、反思、調整與驗證?!瓣柟饨逃眻@本課程的開發實踐,讓孩子們在屬于自己的環境中體驗生活、勇敢探索、主動學習、全面成長。

3.審議階段策略。為了給予幼兒更多的機會和挑戰,課程審議應運而生。課程審議主要解決兩個問題,即幼兒“學什么”和“怎么學”。審議框架分為橫向審議和縱向審議。橫向審議解決“審什么”的問題,確定“課程開展的可行性”“實踐操作的適宜性”與“課程實施的有效性”三審流程??v向審議確定個人審議、小組審議、園級審議的多層架構,通過以教師為主體的分層課程審議,構建審議共同體,帶領教師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

三、“陽光教育”園本課程開發實踐反思

在園本課程開發的過程中,幼兒園應堅持“陽光教育”的課程理念,注重對幼兒自主游戲的觀察,建立多元評價體系,積極營造有利的環境,支持幼兒主動探索,推動園本課程高位發展。只有這樣,才能逐步實現打造陽光幼兒園、建設陽光教師隊伍、培育陽光幼兒的目標。

(一)園本課程之“本”應在幼兒

園本課程之本應在幼兒,園本課程建設必須確立幼兒本位。這也是幼兒園“陽光教育”園本課程的起源和建設的初衷:以幼兒為主體,以大自然和社會為中心開發課程,形成“獨立自信,陽光無憂”的課程文化。因此,在挖掘和利用本土資源和社會文化資源時,教師要確立幼兒立場,凸顯幼兒本位,立足幼兒發展,充分考慮幼兒年齡特點。教師需要看見幼兒,看見每一種鮮活的生命狀態、每一個平凡又高光的時刻、每一刻成長的喜悅與成就感。

(二)統整課程,實現園本課程結構的系統性

統整課程不僅要求教師要有清晰的課程宗旨和理念,還要對幼兒園課程目標和課程實施程度有清楚的認知,同時要對橫向結構和縱向結構進行合理安排,在各個要素之間進行精心調整,從而實現課程結構的系統化。

在橫向組織課程的時候,要遵循整合性的原則。首先是各個領域之間的聯系,課程內容應該涵蓋幼兒發展的各個方面,如健康、社會、語言、科學和藝術等;在內容的安排上應秉持均衡性原則,不偏重某一方面,畢竟各個領域之間并不是割裂的關系,它們共同促進幼兒發展。其次,課程內容應與幼兒已有的經驗相聯系,課程的內容與幼兒不是脫離的狀態,應將學習內容與幼兒的興趣和生活經驗有機結合。

縱向安排課程要求課程的構成要素在時間順序上相互關聯,強調不同階段學習經驗之間的邏輯關系。教師需要將課程內容的各要素按照一定的規則進行組織,以保證課程的連貫性。一方面,在不同年齡階段,幼兒的思維水平和理解能力有差異;另一方面,幼兒的發展是連續的,因而課程內容也必須是連續的,應隨著幼兒年齡的增長由淺入深。關注幼兒深度學習,課程呈現梯級上升狀態。

幼兒園園本課程建設是一個漫長而又艱難的過程,需要幼兒園科學實施頂層設計、合理規劃教師成長、充分調動課程資源,在發現、質疑、反思、頓悟的過程中重塑幼兒觀,發現更真實的幼兒,實踐更有意義的幼兒教育。

猜你喜歡
陽光教育園本教研
實施精準園本培訓 建強培優教師隊伍
研學農谷 產教研學
園本課程開發的迷失與回歸
實現“陽光教育”的方法
運用多元智能構建園本課程的研究與實踐
An Analysis of Li’s Prose The Great Goal with Gee’s “the Seven Building Tasks”〔*〕
特色“陽光教育”促學校內涵發展
踐行“陽光教育” 打造“陽光班集體”
新型教研——說題的感悟
強化學習意識,共建和教研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