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革命文化題材類課文教學探究

2023-09-27 13:54潘志敏
小學教學參考(語文) 2023年7期
關鍵詞:教學價值教學質量

潘志敏

[摘 要]革命文化題材類課文是統編語文教材教學的難點之一。目前的革命文化題材類課文教學存在學生學習興趣不高、缺乏真正思考等問題。為此,在教學時教師既要了解學情,又要理解編者意圖,將立德樹人的教學目標落到實處;要明確此類課文的編排特點與教學要求,通過創設情境、聚焦語言和整體觀照等教學策略,引導學生深入文本展開學習探究。這樣,使學生受到革命文化的熏陶與感染,理解文本的豐富內涵,從而理解和傳承革命文化,發揮出革命文化題材類課文的教學價值。

[關鍵詞]革命文化題材;教學價值;教學質量

[中圖分類號] G623.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9068(2023)19-0029-03

統編語文教材選編了不少的革命文化題材類課文。從內容來看,這類課文包括革命思想、革命事件、革命人物等方面;從體裁來看,有小說、詩歌、散文、記敘文等。教學革命文化題材類課文能有效落實立德樹人的教育目標,樹立學生的文化自信。但是,由于革命文化題材類文本距離學生現實生活較遠,加上這類文本不像童話、寓言那樣生動有趣,也不像小說文本那樣有精彩的故事情節,所以學生閱讀的興趣不高。為此,教師要重視這類文本的教學,理解編者的意圖,挖掘它的教學價值,引導學生深入學習探究。那么,在語文教學中,如何才能把革命文化題材類課文的教學價值落到實處呢?

一、直面教學現狀,奠定閱讀基礎

革命文化題材類課文在統編語文教材中占據的比重不少,充分凸顯了編者對革命文化題材類課文教學的重視。目前,革命文化題材類課文教學存在不少的問題。教師要準確分析革命文化題材類課文的教學現狀,使課堂教學顯得有的放矢。

(一)距離現實生活較遠,學生學習興趣不高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對革命文化題材類課文的學習興趣普遍不高,這與這類文本所描寫的人物與事件距離現實生活較遠等有著直接的關系。如《朱德的扁擔》中的朱德,《梅蘭芳蓄須》中的梅蘭芳,《軍神》中的劉伯承,《清貧》中的方志敏等革命人物與學生的生活較遠,學生對這些人物感到陌生,很難引起他們的閱讀興趣,這不利于閱讀質量的提升。另外,還有像《黃繼光》《狼牙山五壯士》《金色的魚鉤》等課文,由于對課文描述事件發生的時代背景不甚了解,學生閱讀時存在時空障礙。這些都是制約學生閱讀的重要因素,嚴重影響了學生閱讀的積極性??梢?,在革命文化題材類課文教學中,對人物不熟悉、時代背景不了解是影響學生閱讀質量提升的重要因素。

(二)文本理解感知模式化,學生缺乏真正思考

統編語文教材中的革命文化題材類課文所描寫的人物主要以革命領袖、英雄人物等為主。在閱讀這些課文的時候,學生往往會帶著固有的認知來理解人物形象。這些固有的認知主要來自他人,不是學生真正經過閱讀思考所得,以至于學生對人物形象的認識存在模式化的現象。如《忠山處處埋忠骨》一課中,學生對毛澤東這個領袖人物的認知主要來自父母、課外書的看法,而不是學生經過閱讀文本或者查找資料所獲得,缺乏自己對文本真正的思考。在教學革命文化題材類課文時,一些教師往往重視對人物形象的歸納,而忽視對文本語言的品味,存在把人物形象概念化的現象,這樣導致學生缺乏對文本具體內容的真正理解。

(三)價值觀認同感差異大,容易走向認知歧途

借助革命文化題材類課文培養學生正確的價值觀是落實立德樹人目標的有效途徑。但在實際教學中,革命文化題材類課文中一些人物的做法很難引起學生認同,存在著教師把價值觀強加給學生的現象。如《軍神》一課中,為了革命寧愿忍受痛苦也不要麻醉的劉伯承,他的做法很難讓學生產生認同感,他們在心底發出問號:“這怎么可能?他為什么要這樣?”缺乏價值認同感,嚴重影響了革命文化題材類課文所應有的教育價值的發揮。如果教師強行讓學生認同這種價值觀,就會使學生產生逆反心理,這也是革命文化題材類課文教學中存在的重要問題。

二、把握教學要求,凸顯教學價值

不同學段的革命文化題材類課文的教學會有不同的目標要求。教師要把握革命文化題材類課文的基本特點,依據不同學段、不同課文采取不同的教學方法,以充分發揮其教學價值,促進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提升。

(一)厘清革命文化題材類課文基本內容

革命文化題材類課文編排在教材的不同板塊,其教學的目標、要求就會不同。教師要依據不同類型課文的特點來幫助學生厘清課文內容,使學生對革命文化題材類課文的理解更加深刻。不少革命文化題材類課文后面編排有“閱讀鏈接”,充分體現出 “學一篇帶一篇”的教學理念。仔細分析這些“閱讀鏈接”的內容,我們發現它可以分為兩種類型:一種是延伸型鏈接,一種是比較型鏈接。除此之外,《語文園地》中的“日積月累”以及一些綜合性實踐活動也編排革命文化題材類的內容。教學時,教師要把握革命文化題材類課文的編排特點,明白編者的意圖,這樣教學活動就會更有針對性,為學生學好這類課文奠定基礎。

(二)把握革命文化題材類課文編排特點

革命文化題材類課文是按照學生的年段特征以不同的梯度形式編排在教材中的。因此,教師要從體裁與內容方面把握革命文化題材類課文的基本特點,組織相應的學習活動,促進學生學好此類課文。統編語文教材第一學段編排的革命文化題材類課文篇幅較短,如《朱德的扁擔》《難忘的潑水節》等,目的是讓學生初步認識領袖、英雄人物。到了第二、第三學段,不僅篇幅明顯增長,如《小英雄雨來(節選)》就是一篇長課文,而且多以單元的形式呈現。尤其是第三學段,每一冊都有一個革命文化題材類課文單元。如六年級上冊第二單元就以“重溫革命歲月,把歷史的聲音留在心里”這一人文主題進行編排。另外,隨著年段的升高,革命文化題材類課文也由原先單一的記敘文轉變為記敘文、詩歌、散文、議論文相結合,充分體現出統編教材選文的多樣性和豐富性,為學生獲得“文”與“道”的雙重滋養奠定基礎。為此,教師要站在整體的高度,把握革命文化題材類課文的編排特點,并根據學情以及年段特點展開教學,這樣有助于學生閱讀質量的提升。

(三)發揮語文課程繼承弘揚優秀文化的作用

繼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增強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是語文課程義不容辭的責任與義務。革命時代雖然已經遠去,但是革命精神應得到賡續與傳承。為了讓學生更好地感受中國底色,植入紅色基因,統編語文教材選編了革命文化題材類課文。教學時,教師要把握統編語文教材的編排特點,充分發揮革命文化題材類課文的價值,引導學生學習、體驗、探究,讓學生更好地傳承革命文化、弘揚革命精神。

三、優化教學方法,提升教學質量

革命文化題材類課文的教學能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把立德樹人的教學目標落到實處。在此類課文教學中,教師要不斷優化教學方法,注重對學生的浸潤與熏陶,避免枯燥機械等說教現象的產生,要把理解、感受人物形象與品析語言文字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實現“文道統一”的目標。

(一)創設情境,拉近時空距離

由于革命文化題材類課文反映的生活距離學生現實生活較遠,因此教師要創設出適宜的情境,引領學生有情有味地學習課文,化陌生為熟悉,使學生產生親近感。例如,教學統編語文教材五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的《圓明園的毀滅》一課時,教師把圓明園毀滅的照片、文字等資料制作成視頻播放給學生看。課堂上,隨著教師的解說以及音樂的刺激,學生感受到一種沉重的刺痛。這樣,學生迫切想了解圓明園毀滅的原因,并產生了一種悲憤、激昂的情緒。正是這種情緒,使學生的閱讀興趣更為濃厚。通過閱讀看到圓明園曾經的輝煌以及遭到英法聯軍的燒殺搶掠之后,學生的愛國熱情很快被激發。此時,教師相機為學生展示“火燒圓明園”的視頻。當文本的語言文字被還原成鮮活的畫面時,學生真切地感受到侵略者的卑劣,強我中華的信念特別強烈。在學習過程中,播放視頻是對課文內容的補充,使學生深刻地感受到侵略者的貪婪、瘋狂,體會到“國弱則人欺”的道理,心里種下愛國主義思想的種子。最后,教師再用多媒體把圓明園的殘跡圖展示給學生,并讓學生發表自己的看法。教師依據革命文化題材類課文的特點創設出適宜的教學情境,拉近了學生與文本之間的距離,消除了學生的認知隔閡,使陌生的學習內容變為直觀具體的情境,讓學生產生共情,激發學生的愛國情感,增強學生努力學習、興我中華的信心與決心,凸顯革命文化題材類文本的教學價值,提升了課堂教學質量。

(二)聚焦語言,達成言意兼得目標

在革命文化題材類課文教學中,普遍存在關注課文的內容而忽視表達形式的現象。這其實是一個誤區。不少革命文化題材類課文在表達形式方面有許多值得學生學習、模仿、運用之處。教學時,教師要引領學生聚焦語言,進行感悟、體味,以幫助學生習得表達技巧,實現言意兼得的目標。例如,統編語文教材五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的《少年中國說(節選)》一文的語言,磅礴大氣、形象生動、句式整齊,朗讀起來非常有氣勢。教學第一自然段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先自由讀再齊讀,把課文那種堅信中國必強的信心、氣勢讀出來。在學生讀完之后,教師再讓學生說說自己讀懂了什么。經過交流,學生感受到作者心目中的中國是一個智慧、富有、強大、獨立、自由、進步的國家。在學生對這段話的內容有了初步的理解與感悟后,教師出示這段話:“少年智則國智……少年雄于地球則國雄于地球?!弊寣W生說說它在表達上有什么特點。學生發現這些句子不僅用了排比的手法,而且每個句子都用了“少年×則國×”的句式。于是,教師借機讓學生仿照著這種句式并用排比的形式進行寫話訓練。這樣就幫助學生搭建了學習語言形式的支架,使他們不僅讀懂了課文內容,而且學會用文本的語言形式進行表達,真正實現了言意兼得的教學目標。不少的革命文化題材類課文的語言表達形式別具特色,教師要注重對語言范式的挖掘,引導學生品讀欣賞,讓學生感受到革命文化題材類課文在語言表達上的獨特魅力,從而收獲意想不到的教學精彩。

(三)整體觀照,全面推進教學

統編語文教材革命文化題材類課文有的是以單元的形式編排的,有的是以單篇的形式分布在其他單元中的。教學時,教師要依據單元的主題進行整體推進,將革命文化題材類課文的教學價值真正落到實處。例如,統編語文教材六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的人文主題是“重溫革命歲月,把歷史的聲音留在心里”,語文要素是“了解文章是怎樣點面結合描寫場面的”。教學時,教師可以采取單元整體教學的方法,對本單元學習的內容進行統整。從單元篇章頁開始到《語文園地》的教學都要圍繞著本單元“雙線”目標展開。在《狼牙山五壯士》一課教學中,教師可結合本單元“交流平臺”的內容,讓學生初步理解點面結合的描寫手法。在教學課文第二自然段時,教師讓學生說說哪些是點的描寫,哪些是面的描寫,這樣描寫有什么好處。這樣,讓學生對點面結合的寫作方法有了基本的理解。在隨后學習《開國大典》《燈光》這兩篇課文時,教師要引導學生運用學過的閱讀方法,感悟文本的語言表達特點。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讓學生說說從這幾篇課文的學習中自己收獲了什么。這樣,使本單元的學習形成一個有機的整體,真正發揮單元整體的教學價值。按主題編排單元是統編語文教材的主要特點之一。教學時,教師要從單元整體出發,系統規劃、整體施教,以培養學生的整體意識,讓學生在單元整體教學推進下真正受到革命文化的熏陶,提升革命文化題材類課文的教學質量。

綜上所述,在統編語文教材革命文化題材類課文教學中,教師要直面此類課文的教學現狀,準確把握學情,注重優化課堂教學,以真正發揮這類課文的教學價值,把立德樹人的教育目標落到實處。

[ 參 考 文 獻 ]

[1] 郭樂靜.統編小學《語文》革命文化題材類文本教學的現實困境與路徑探析[J].教育理論與實踐,2020,40(32):56-58.

[2] 郭蕾,陳燕浩.統編教材革命文化題材課文的德育價值理解與實踐:以小學語文統編教材四年級上冊為例[J].中小學教材教學,2019(09):4-7.

猜你喜歡
教學價值教學質量
提高教學質量,重在科學管理
實踐教學如何提高教學質量
農村小學群文閱讀教學的價值
關于中職語文教學價值定位及其實現的思考
科研反哺教學在EDA課程教學中的應用探究
如何提高英語課堂教學質量
提高語文教學質量的幾點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