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體驗式教學”在高中音樂鑒賞教學中的應用

2023-10-04 22:43劉亞楠
新教育·科研 2023年9期
關鍵詞:音樂鑒賞高中音樂體驗式教學

劉亞楠

【摘要】高中音樂鑒賞教學滲透體驗模式,學生感知體驗更為深刻而多元,其應用價值更為豐富,教師要做好鑒賞資源整合、教程安排、活動組織、訓練優化,為學生創造良好學習環境,促進學生學科核心素養的發展?!绑w驗式教學”追求學習有形化、探索性、互動性,教師科學整合音樂鑒賞資源內容,優化鑒賞活動組織,給學生傳遞一些優良的學法,都能夠帶來啟動力、感染力,讓學生主動思考和互動,在主動探索感知中建立鑒賞能力。

【關鍵詞】高中音樂;“體驗式教學”;音樂鑒賞

音樂鑒賞滲透“體驗式教學”模式,這是最為科學的選擇。音樂鑒賞不能靠教師的“紙上談兵”,需要為學生提供聆聽、感知、應用的機會,唯有讓學生調動多種感官參與到鑒賞學習環節,才能贏得鑒賞學習的主動權。高中學生有比較獨立的思想,對音樂的理解也呈現個性化,教師要做好學情分析,針對學生音樂鑒賞需求做出教學設計,整合教材鑒賞、教學資源、優化音樂鑒賞設計、組織音樂鑒賞活動、延伸音樂鑒賞訓練,讓更多學生在真實體驗中形成鑒賞認知。

一、整合音樂鑒賞資源,創設“體驗式教學”情境

音樂教材包含豐富鑒賞資源,教師需要做提煉處理,針對學生學習需要做匹配設計,以提升鑒賞教學適合性。學生對音樂作品有選擇性,這是最為重要的學情,教師要做好對接設計。

1.提煉音樂鑒賞內容

高中音樂鑒賞教材內容豐富多樣,而學生對鑒賞音樂作品有選擇性,這是最為現實的學情,教師需要重點對待。高中音樂鑒賞教材中有不少域外音樂素材,而學生大多喜歡我們國家的音樂作品,特別是一些傳統音樂作品,具有更為廣泛的受眾群體。教師不妨組織學生參與音樂鑒賞內容篩選行動,以提升音樂鑒賞內容適合性。音樂鑒賞不需要更多專業知識的支撐,學生可以借助最簡單的方法展開鑒賞處置,教師精選鑒賞內容最為關鍵,如鑒賞高中音樂鑒賞必修《誰不說俺家鄉好》,這首歌曲是《紅日》電影插曲,歌詞朗朗上口,曲調精美,具有地道的山東民歌風味,教師選擇這樣的音樂作品無疑是比較理性的設計。在鑒賞學習環節,教師利用多媒體播放影視片段,給學生帶來更為直觀的欣賞機會。學生從畫面、從旋律、從歌詞等角度展開分析解讀,對作品內涵進行鑒賞處理,逐漸形成學習共識,教師與學生展開多重對話,給學生提供一些鑒賞建議。教師精心選擇鑒賞作品,成功調動學生參與鑒賞學習的主動性。這首電影插曲具有流行性,學生對歌曲有更高認同感,為鑒賞學習順利展開奠定基礎,教師設定鑒賞目標和要求,學生有清晰的思考方向,音樂鑒賞學習漸入佳境,說明教師鑒賞作品選擇是適合的。

2.增加聆聽體驗機會

教師有意識推出有些音樂聆聽活動,這是學生比較歡迎的。聆聽不是簡單的聽歌,需要聽出一些“門道”,教師要設計具體的聆聽要求,并給出一些聆聽提示,讓學生有章可循,這樣才能給學生帶來最直接的學習體驗。學生音樂積累呈現差異性,教師不妨在旋律、情緒、節奏、速度、伴奏、主旨等方面展開設計,提出一些聆聽要求。學生進入聆聽環節后,教師還要跟進觀察,對學生聆聽情況做評估,并及時進行方法干預,給學生更多學法支持。

《祝酒歌》節奏歡快,具有很強的氣場,這首歌曲是著名作曲家施光南創作的,表達人民喜悅之情,具有時代氣息。教師先組織學生聆聽這首歌曲,并提出具體要求:鑒賞這首歌曲時,要先了解背景情況,感受歌曲的澎湃的氣勢,嘗試跟唱,體驗紅色歌曲的豐富內涵,準備參與集體交流活動。學生根據教師安排進入聆聽環節,對歌曲內容進行思考和討論。在展評環節,教師鼓勵學生主動發言,對歌曲豐富內涵進行個性介紹。這首歌曲誕生于1977年,這是粉碎“四人幫”,全國人民歡慶十月勝利的慶?;顒訒r推出的歌曲,其旋律熱情奔放,表達人民對新生活的訴求和渴望,展示人民的喜悅和欣慰之情。教師設計聆聽要求,組織學生進行鑒賞討論活動,為學生規劃清晰鑒賞路徑,確保鑒賞學習活動順利展開。

二、優化音樂鑒賞設計,提升“體驗式教學”品質

優化音樂鑒賞教程,教師要從教學方案設計、教學環節組織、教學執行效果、教學調整規劃等方面進行思考和應對,為學生規劃清晰學習路徑。學生進入鑒賞學習環節,教師觀察調整最為重要,為學生提供良好鑒賞環節,學生鑒賞學習順利展開。

1.改進音樂鑒賞教程

音樂鑒賞不能是單純的樂理講解,教師要做好必要的引導,讓學生展開主動性學習,以增加其音樂鑒賞體驗。音樂聆聽、觀看視頻、集體討論、課堂演繹、改編展評等,都屬于音樂鑒賞形式,教師要針對鑒賞內容實際進行對應設計,成功調動學生參與主動性,給學生帶來鑒賞體驗認知。優化音樂鑒賞教程,減少教師講解,增加學生體驗活動,滿足學生體驗學習要求。

優化音樂鑒賞程序,教師要刻意減少一些環節,其啟動效果顯著?!赌_夫調》是陜北民歌,這首歌曲揭示了舊社會勞動人民經歷的苦難,教師要對歌曲內涵進行深入解析,對學生進行革命文化教育,要求學生珍惜今天來之不易的生活,為國家興盛做出貢獻。在教程安排時,教師沒有設計太多環節,而是讓學生先期搜集這首歌曲的素材,感受歌曲的風格,以及陜北人民的樸素美。學生對陜北民歌比較有感覺,一些流行歌曲在更大范圍內傳播,為學生鑒賞陜北民歌奠定基礎。教師設計聆聽、演唱、交流、表演等活動,給學生更多體驗的機會。教師從學生學習需要出發展開設計,直接滲透陜北民歌內容,介紹這種民歌的特點,組織學生進行多種鑒賞體驗活動,為學生帶來更多實踐感知的機會,這無疑是比較有價值的設計。鑒賞教程安排沒有固定環節,教師有意識簡化處理,目的是比較明確的,就是要給學生提供更多主動展示的空間。

2.推出實踐體驗任務

音樂鑒賞形式眾多,教師要做好精心選擇。如改編演繹活動,教師根據學生學習需求展開設計,組織學生進行律動、伴奏、伴唱、歌伴舞等演繹行動,學生感知體驗會更為立體而豐滿。改編音樂腳本,或者是改編歌詞內容,這是比較有創新的設計,對學生提出更高要求,推出實踐性訓練任務,讓學生在高頻體驗中內化學科認知。

教師設計鑒賞任務時,要提升鑒賞學習對接性,才能真正調動學生主動參與鑒賞學習的熱情?!豆锰K風光》是江蘇民歌,教師先期推出《外婆橋》,讓學生感受江南風景的魅力,然后欣賞《姑蘇風光》的獨特腔韻,品味吳越文化的魅力。這首歌曲旋律婉約、精巧,給人帶來的是小家碧玉的感覺,其韻味十足。教師要求學生自行設計聲勢律動方案,嘗試親自展示。學生對聲勢律動設計比較有感覺,教師提出具體的要求,學生行動迅速,課堂研學氣氛逐漸形成。在展示演繹環節,教師與學生展開多重互動,共同制定演繹方式和評價形式,對學生鑒賞情況做客觀點評,為學生提供更多體驗參與機會。江南風光具有特殊的魅力,教師設計鑒賞角度,為學生帶來更多深度思考的機會,其鑒賞體驗開始豐富起來。

三、組織音樂鑒賞活動,拓寬“體驗式教學”視野

教師有意識組織一些鑒賞活動,能夠為學生帶來更多體驗機會,讓學生調動多種感官參與到鑒賞環節,在主動研討中形成鑒賞學習能力。學生對豐富多彩的鑒賞活動比較有期待,教師精選活動形式,給予一些學法指導,確保鑒賞學習順利推進。

1.豐富音樂鑒賞方式

學生對靈動性、互動性鑒賞學習形式有特殊敏感性,教師對音樂展示手段進行優化設計,能夠對學生多種感官帶來一定沖擊。如網絡信息搜集、圖片視頻展示、手機電腦白板的應用,都能夠為音樂鑒賞學習帶來一些助力支持。學生對音樂展示手段比較敏感,教師要做好篩選設計,讓學生自然進入到鑒賞環節,在深度對話中形成鑒賞認知。

教師設計鑒賞方案時,要有創意設計意識,不能只是簡單的聆聽和討論,要從更多角度找到突破口,讓更多學生順利進入到鑒賞環節。如鑒賞《錦雞出山》,教師要求學生聆聽歌曲,說說歌曲運用了哪些樂器,這些樂器在歌曲中發揮怎樣的作用。學生對樂器應用比較關注,因為樂器使用需要更專業的操作,學生大多沒有樂器操作的能力,教師設計樂器判斷任務,主要是尋找新的鑒賞突破口。學生開始聆聽音樂,教師要求學生展開鑒賞思考,并提出鑒賞要求:這些樂器具有什么樣的表現力?對這首歌曲發揮怎樣的輔助作用?學生依照教師指導展開鑒賞行動,課堂鑒賞教學進展順利。在課堂展示環節,學生見解呈現差異性,教師肯定學生的積極思考,對學生鑒賞存在的問題進行梳理和歸結,學生感知體驗更為深刻,其學習認知進入系統化構建環節。

2.組織探究體驗活動

音樂鑒賞滲透探究目標,教師要做好教學設計和安排,為學生規劃清晰探索路線。所謂探究鑒賞學習,是指生活觀察、音樂應用、創意改編、學習反思、課題研究等,教師精選探究方案,組織學生深入生活展開鑒賞研學行動,學生回饋主動,其訓練效果更為突出。音樂鑒賞不能局限在教材之中,也不能限制在課堂之內,教師設計一些探究性鑒賞任務,能夠有效拓寬學生學習視野,以培養學生良好學習習慣。

音樂鑒賞方式眾多,教師刻意推出一些表演參與任務,無疑能夠對學生多種感官帶來一些觸動。如鑒賞《打溜子》,教師指導學生開始聆聽、觀看、表演、改編、展示、討論等學習活動,感受“打溜子”的獨特魅力,特別是鑒賞互動評價活動,將學生帶入特定學習情境之中。教師組織學生集體演繹活動,讓學生模仿展示打溜子的場景,學生主動參與其中,現場表演氣氛活躍起來。在展示演繹環節,教師對學生鑒賞學習表現進行點評,要求學生自評和互評,給學生提供鑒賞反思的機會。鑒賞評價與學習反思相結合,教師教學設計比較有創意性,學生接受更為自然,其鑒賞體驗更為深刻。教師有意識推出鑒賞演繹活動,組織學生進行鑒賞評價討論,都讓學生感知體驗更為細化,由此建立起來的學習認知更為立體而全面。

四、延伸音樂鑒賞訓練,促進“體驗式教學”轉化

音樂鑒賞訓練方案眾多,教師從體驗角度展開設計,學生反饋良好,其鑒賞學習認知更為豐富有形。教師圍繞學生鑒賞需要展開教學設計,對鑒賞訓練任務進行篩選和優化處理,能夠為學生帶來更多學習啟示,促使學生自然啟動鑒賞思維,在實踐體驗中完成認知轉化。

1.優化音樂鑒賞訓練

優化音樂鑒賞訓練設計,教師要綜合考慮多種制約因素,為學生規劃清晰訓練路徑。分析音樂作品內涵、歸結作品特點、感受作品情感、撰寫鑒賞體驗、展開鑒賞反思等,教師從不同維度不同角度出發展開教學設計,組織音樂鑒賞訓練活動,為學生準備更多學法,學生回饋主動,其訓練效果顯著。

教師設計鑒賞任務時,要注意拓寬教學視野,不妨選擇一些國粹音樂作品,讓學生在深入接觸中形成音樂鑒賞體驗認知。如鑒賞《忽聽得萬歲宣包拯》,這是京劇唱段,具有經典性,教師先期做預習設計,要求學生搜集有些京劇經典唱段,推薦到微信群。學生音樂鑒賞帶有傾向性,對國粹京劇的認同感不是很高,呈現差異性,教師對學情做具體分析,設計具體的鑒賞方案。京劇名家唱腔準確精美,具有穿透力,教師做好素材搜集,利用多媒體反復播放京劇唱段,渲染課堂氣氛,學生逐漸進入到京劇鑒賞學習環節。教師提出具體的鑒賞要求,讓學生在旋律、節奏、和聲等角度進行鑒賞關注,然后進入集體討論環節,交流鑒賞體會。經過一番努力,學生鑒賞學習順利完成,其鑒賞體驗收獲滿滿。

2.開展實踐體驗行動

音樂鑒賞實踐體驗活動形式眾多,因為開展活動的條件受限,教師要做好教學調研工作,針對學生鑒賞訓練需要推出鑒賞方法,促使學生自然進入到實踐環節,在創造性訓練中建立音樂鑒賞能力。聆聽、歌唱、表演、伴奏、討論、改編、律動、撰寫鑒賞評論和反思,都屬于音樂鑒賞組織形式,這些形式大多帶有實踐屬性,教師需要精心設計和提煉,確保學生順利進入到鑒賞環節,在實踐探索中建立學科認知。

《大江東去》是根據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這首詞譜曲的,歌曲氣勢宏大,旋律帶有交響曲的意味,角色感很強。教師設計鑒賞任務:這首歌曲伴奏用鋼琴,契合性很強。以學習小組為單位,集體協商學習,嘗試增加一些聲勢律動內容,或者是打擊樂器,創設一些舞蹈造型,看哪一個團隊設計演繹更為專業。學生對集體行動比較歡迎,對舞蹈造型也比較有感覺,教師鑒賞設計后,學生行動迅速,課堂互動氣氛活躍起來。歌曲旋律舒緩,增加打擊樂器不是很好操作,設計舞蹈造型最為可取,教師及時深入到學生群體之中,給學生一些具體的指導,確保鑒賞行動順利展開。經過反復研討,學生設計方案不斷推出,教師組織學生展開評價活動,將鑒賞學習推向高潮。

音樂鑒賞學習有學科特點,學生鑒賞需求呈現差異性,這都是鑒賞教學設計需要考慮的客觀因素。教師在具體設計和組織時,要充分考慮學生接受實際,對學生鑒賞能力做出客觀評估,深入教材之中,深度篩選鑒賞內容,吸納課外素材信息,組織學生進行體驗式研討行動,結合生活積累展開延伸性訓練行動,都能夠為學生帶來體驗感知,促進學生學科核心能力的培養。

【參考文獻】

[1]朱華琴.高中音樂鑒賞單元教學多維目標設計[J].江蘇教育研究,2023(Z1).

[2]朱虹.高中音樂鑒賞教學中創新能力的培養[J].中學課程輔導,2023(07).

[3]王海東.芻議高中音樂鑒賞教學目標的優化[J].安徽教育科研,2023(08).

猜你喜歡
音樂鑒賞高中音樂體驗式教學
淺談高中音樂教學中學生鑒賞能力的培養
高中音樂鑒賞教學
多元音樂文化背景下的高中音樂教育
分析體驗式教學在中職會計課中的應用
淺談優化音樂鑒賞能力的培養路徑
體驗式教學法在小學品德與生活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體驗式學習在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