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雙減”背景下小學語文作業設計與實施策略

2023-10-04 22:43陳銀嬌
新教育·科研 2023年9期
關鍵詞:作業設計實施策略雙減

陳銀嬌

【摘要】“雙減”政策要求優化作業設計、強化作業管理、做好作業對接、注重作業創新,教師從不同角度不同維度展開作業設計和探索行動,以提升作業設計品質,全面落實“雙減”政策目標要求,促進學生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

【關鍵詞】小學語文;“雙減”;作業設計;實施策略

語文作業內容豐富、形式眾多,如何落實“雙減”目標,有效培養學生語文素養?這是教師需要重點思考的問題?!奥?、說、讀、寫、思”都屬于語文學科作業訓練形式,教師整合作業內容,創新作業形式,科學安排作業時間,合理評價作業質量,組織生活化、網絡化、互動化作業活動,都能夠有效調動學生學習思維,促進其學科認知的內化?!半p減”政策對學科作業設計提出具體要求,教師根據學生學業情況確定作業方案,遵循因材施教原則,對全面形塑學生學科核心能力有重要促進作用。

一、優化作業設計,豐富訓練形式

優化作業設計,教師整合作業資源是關鍵,深潛教材之中,提取作業設計素材,延伸設計視野,吸納課外內容,以豐富作業形式,順利啟動學生學習思維。

1.整合教材練習素材

語文學科作業設計時,教師首先要考慮課文后面的練習內容,對教材文本進行深入研究,以提煉出作業設計需要的素材信息。教師對教輔材料展開梳理研究,也可以吸納一些作業素材內容,為作業設計提供具體的信息支持。教師借助網絡搜集海量作業設計信息,對這些信息做多重篩選,為作業方案設計創造更多選項?!半p減”政策背景下,如何降低學生作業壓力,已經成為大家的共同關注,教師是作業任務設計者,自然要有理性判斷,科學設計作業方案,減輕學生學業壓力。

如教學小學四年級語文上冊《走月亮》,這篇課文景色描寫很有個性,語言也非常精美,非常適合進行誦讀訓練。教師設計的作業任務是:感情誦讀一段內容,準備參與小組評選活動,要讀出節奏、語氣、語調,表現作者豐富情感,看誰有更好的表現。學生接受作業任務后,都能夠主動展開誦讀訓練,在不斷調整和交流中尋找誦讀感覺。教師適時傳授一些誦讀方法,師生互動頻繁,逐漸建立誦讀感覺。教師設計誦讀比賽作為作業任務,這是比較有創意的設計,學生積極響應,說明教師作業布設是比較有針對性的。教師深入研讀教材內容,提煉出適合的作業素材,讓學生從誦讀訓練角度展開突破學習,自然建立閱讀感悟。誦讀課文沒有什么難度,學生學業壓力很小,因為滲透了比賽內容,學生感觸很強烈,參與訓練的主動性很高。

2.設定特殊作業任務

“聽、說、讀、寫、思”等都屬于作業設計范疇,教師要走出書面作業慣性思維窠臼,為學生準備互動性、探索性、趣味性作業任務,不僅可以降低作業操作難度,還能夠培養學生作業興趣,這對全面落實“雙減”政策有一定幫助。傾聽作業、講述作業、誦讀作業、讀寫作業、演繹作業、競賽作業、游戲作業,都帶有特殊屬性,與一般書面作業有一定差別,教師要精選作業類型,推出具有特色的作業方案,組織學生在創造性學習中建立學科核心能力。

所謂特殊作業任務,一定是超出常規的作業形式,教師要對學生作業興趣取向有客觀分析,以提升作業設計適合性。在教學《西門豹治鄴》這篇課文時,教師設計的作業是:梳理性閱讀文本內容,以講述故事的形式,介紹文本主要情節,在學習小組內展開講述行動,集體評價講述表現。學生對講述作業任務比較熟悉,因為要用自己的話講述課文主要情節,其操作難度不小。教師指導學生列出講述提綱,傳授一些講述方法,讓學優生示范展示,課堂互動氣氛逐漸形成。學生進入講述環節,教師跟進觀察和指導,對學生講述中存在普遍偏差問題進行針對性解決。

二、強化作業管理,提升訓練品質

作業管理包括時間安排、時長設定、評價組織等內容,教師對照“雙減”政策要求,對學生學情進行客觀分析,針對不同群體設計不同作業任務,凸顯因材施教原則。

1.科學安排作業時間

“雙減”政策對學科作業時長、難度等都有具體的要求,教師要有對接落實意識,集合優勢教學資源,展開創新研究,對接學科內容設計作業任務。關于作業時長問題,雖然不能嚴格限制,但也需要劃定一個大體范圍。如精讀課文,一般設計三次作業,預習作業、課堂訓練、課后練習,每一次作業時長不能超過15分鐘。作業時長包括作業布設、活動組織、評價討論等環節在內,教師要分開設計和組織,以降低作業操作壓力。

《呼風喚雨的世紀》是一篇說明文,介紹一些先進的技術應用,教師組織學生閱讀文本內容,設計討論話題,要求學生借助多種信息渠道,搜集一些先進技術應用案例,在學習小組內進行重點介紹。學生有一定生活經歷,對一些先進科技產品也比較好奇,自然會借助媒體搜集相關信息。如機器人的應用,機器人升級換代,推出不少科技含量更高的機器人產品,這些機器人能夠承擔更多工作任務,為我們生產生活帶來更多便利。學生對機器人比較好奇,搜集一些素材信息在小組內展示,推介更多有聲素材到班級,教師精選素材,利用多媒體展示相關信息,對學生形成感官觸動。教師設計科技產品推薦活動,為學生提供展示機會,將科技方面的內容作為語文學科作業推出,這無疑是比較有創意的設計,學生積極響應,其訓練效果顯著。

2.合理評價作業質量

作業評價形式眾多,教師需要合理安排。學生自主評價、互動評價,教師面批、書面批、口頭批、符號批、肢體語言批,都能夠帶來一些新意,而且大多屬于正面評價,無疑能夠降低學生作業心理壓力。學生比較看重作業評價,教師對作業評價方式進行創新設計,吸納學生參與意見,組織學生展開多種形式的互動評價活動,學生感覺更為真實,對作業的認識更為真切,其訓練效果顯著,作業壓力降低。

教師有意識推出一些嶄新評價方式,可以為學生帶來更多學習觸動和體悟。如果能夠組織學生進入作業評價環節,或者設計一些形式新穎的評價方法,都能夠創造一些學習動機。如教學《蝴蝶的家》,學生深入閱讀文本內容,圍繞蝴蝶的家在哪里這個問題展開作業設計,要求學生在教材空白處繪制一些蝴蝶插圖,為課文閱讀提供輔助。學生對繪制插圖比較感興趣,自然快速行動起來。在作業評價環節,教師要求學生小組集體互動評價,評選出最佳設計方案,推薦到班集體,參與展覽活動。學生繪制插圖比較用心,評選插圖也比較積極,最終推選出一批優秀的插圖作品,課堂作業訓練獲得圓滿成功。在這個作業操作過程中,教師組織學生參與作業評價互動,無疑創造更多學習契機,學生回饋主動,其訓練效果顯著。

三、做好作業對接,延伸訓練維度

語文作業有不同呈現形式,做好生活對接最為關鍵,搜集課外閱讀素材、仿寫作文、對比閱讀、讀書筆記等,都帶有延伸意味,教師精選作業任務,成功調動學生作業興趣。

1.強調課內課外對接

教師設計課內課外對接性作業任務,學生回饋更為主動。特別是親子閱讀活動、網絡閱讀互動、課內課外對比閱讀活動,都能夠調動學生參與主動性。教師將延伸閱讀學習以作業形式布設,其設計本身帶有創新探索意味,學生感覺更為真切,訓練效果顯著。特別是借助網絡展開的閱讀交互活動,學生對此更為敏感,在主動響應中進入網絡閱讀和交互環節,在對比閱讀學習中建立學科認知。

學生對作業設計比較敏感,特別是延伸訓練內容,要對接學生生活認知,這樣才能贏得設計主動權,成功調動學生作業學習思維,形成豐富學習啟動力。在教學《蟋蟀的住宅》這篇課文時,教師利用圖示方式,引導學生閱讀文本內容,對蟋蟀的建筑能力進行細致分析,最后設計延伸閱讀作業任務:蟋蟀是比較有靈性的昆蟲,關于蟋蟀的生活習性,你還有哪些了解呢?不妨借助網絡搜集相關素材,展開延伸閱讀,寫出閱讀筆記,準備參與班級交流活動。學生對網絡應用比較有期待,教師設計課外閱讀作業任務,與學生學習心理形成契合,其調動作用更為突出。在作業展評環節,教師要求學生介紹自己的閱讀經歷,以及學習收獲,學生回饋主動,課堂進入良性互動環節。延伸作業訓練設計,學生感知體驗更為豐富,符合“雙減”政策要求,學生感覺良好,拓寬學生學習視野,學科核心素養培養漸入佳境。

2.設計自主合作活動

作業任務內容不同、要求不同,作業主體也會不同,獨立完成作業是傳統觀念,學生對合作性作業更為青睞,教師抓住學生學習心理展開作業設計,推出一些趣味性、游戲性、競賽性作業任務,學生回饋積極,其訓練效果更為突出。知識競答、猜謎識字、書寫競賽、誦讀比賽、作文比賽等,都帶有合作互動意味,教師針對教學內容實際選擇適合的作業形式,體現“雙減”政策基本精神要求。

學生對學科作業有不同期待,教師應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設計獨立完成的作業任務,或者是集體合作性作業活動,以滿足不同學生的需求。如教學《盤古開天地》,這是一篇傳奇故事,帶有神話色彩,教師設計多項作業任務,要求學生自主選擇,學生回饋主動。例如:第1項,講述故事片段,任選一個片段,用自己的話講述出來;第2項,撰寫讀書日記,準備提交到學習小組;第3項,圍繞文本內容創編課本劇腳本,自行組建演繹團隊,準備展開集體表演活動。3項作業可以任選其中兩項。學生根據自己學習需要,快速確定作業任務,課堂進入探索學習環節。教師對學情有客觀判斷,設計多項任務讓學生自主選擇,其調動作用更為突出,學生回饋主動,說明教師設計是比較對位的,符合“雙減”政策要求。

四、注重作業創新,促進訓練內化

語文作業亟待創新,教師合理利用輔助手段展開作業設計,以增加作業的新鮮感。讀書筆記、讀后感、讀書日記、網絡閱讀、視頻制作、網絡交互等,都屬于作業創新范疇,教師要精心選擇作業任務。

1.增加讀書筆記日記

語文作業形式創新設計時,教師要充分考慮學生接受現實,適時增加讀書筆記、閱讀日記、課堂演繹、話題辯論、字謎設計、誦讀比賽、網絡閱讀等作業形式,學生認同感更高,其訓練效果顯著。如果有需要,教師吸納學生設計意見,推出一些個性化作業任務,如閱讀素材搜集、故事講述、課本劇創編等作業,學生在互動探索中建立學科認知,無疑是比較有代表性的作業設計。

《精衛填?!肥且黄喍痰男∥难晕?,簡單介紹這篇神話故事,教師與學生一起梳理文意,解決一些知識性問題,然后設計閱讀性作業任務:這篇小故事通過簡短情節,揭示深刻的人生哲理,你閱讀后有哪些啟示呢?不妨以讀書筆記形式呈現出來,字數不超過200字。學生對讀書筆記比較陌生,教師展示幾則范例,提出一些具體的要求,設計一些注意事項,學生逐漸進入狀態,找到書寫讀書筆記的感覺。在展示評價環節,教師對學生讀書筆記設計情況作專業點評,挑選一些優秀筆記在班級中公開展示,組織學生進行互動評價。小學生平時沒有做讀書筆記的習慣,教師將讀書筆記以作業形式呈現到班級,對學生產生一些啟示和觸動,培養良好閱讀習慣有一定幫助。

2.設計電子作業任務

學生對電子作業任務有不同期待,教師對教材內容進行分解處理,設計一些電子作業任務,學生回饋更為主動。音頻、視頻、微課、遠程互動等作業,都是學生比較喜歡的類型,教師要展開優化設計,組織學生借助網絡媒體手段展開作業訓練,這樣可以創造嶄新學習契機,促進學生學科核心能力的培養。小學生對網絡、智能手機、電腦等信息技術媒介更為熟悉,教師將作業設計與新媒體相結合,符合學生學習要求,符合“雙減”政策精神,自然有更強訓練效果。

教師設計電子作業時,要考慮學生知識儲備和操作能力實際情況,以提升作業設計適合性。如《麻雀》,這是一篇小品文,描寫一個驚心動魄的一個場面,老麻雀為保護小麻雀,與獵狗形成對峙。故事情節雖然簡單,但其氣氛特別緊張,教師設計課外作業:課外尋找類似的文本,以講述故事的形式,制作成視頻或者音頻,傳輸到家校網絡平臺,我們將組織網絡評選活動,挑選最精彩的故事,在班集體中集中播放展示。學生對自行制作視頻和音頻作業形式有更高認同感,自然欣然接受這項帶有挑戰性的作業任務。教師具體介紹視頻音頻制作方法,提出一些具體的要求,確保電子作業任務順利執行。在展評環節,學生回饋不斷,視頻音頻不斷涌現,教師認真篩選,為后續互動評價做好準備。學生非常重視電子作業學習任務,都能夠竭盡全力設計和操作,以提升作業品質,教師設計評選環節,對學生形成更大觸動。

語文作業有不同呈現形式,學生對作業類型、作業難度、作業內容、作業評價、作業互動等都有不同期待,教師精選作業內容,創新作業形式,調動學生多種感官參與作業訓練環節,在創造性學習中建立語文學科能力。優化作業設計、強化作業管理、升級作業評價、延伸作業維度,教師從不同視角展開作業設計和組織,全面落實“雙減”政策要求,為學生創造適合的訓練環境,以促進學生學科核心素養的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郭艷瑩.小學語文單元作業的設計與實施[J].小學語文,2023(05).

[2]黃曉艷.助力“雙減”,扎實做好小學語文閱讀課堂教學的“加法”[J].小學教學研究,2023(14).

[3]胡曉燕.真實學習自主作業共生素養—小學語文綜合性學習作業設計與實施[J].語文教學通訊,2023(15).

猜你喜歡
作業設計實施策略雙減
“雙減”出臺,校外培訓面臨巨震
省教育廳基礎教育處一行到莒縣開展“雙減”工作專項調研活動
持續推動“雙減”,強化學校育人主陣地作用
蘋果園實現化肥農藥“雙減”的路徑選擇
新課程背景下小學語文作業設計的探討
關于優化小學語文作業的教學探討
初中數學教學中作業設計策略探討
新課標下高中化學作業設計探究
淺談小學語文趣味識字教學
ERP在大型購物中心的應用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