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產教融合視域下鄉村振興環境設計教學實踐與探索

2023-10-05 01:22龍婉月蔣崟杰江南大學設計學院東舍無錫設計有限公司
創意與設計 2023年4期
關鍵詞:產教融合環境

文/朱 蓉,龍婉月,蔣崟杰(.江南大學 設計學院;.東舍(無錫)設計有限公司)

設計創新是社會不斷向前發展的靈魂和動力,也是各類實踐活動得以突破形成的有效成果。在新時代高質量發展理念和新文科建設背景下,環境設計專業內涵與外延也不斷得到拓展與深化,不僅要求構建系統觀念、進行整體思維,同時也強調結合思政、科研和設計實踐,將人才培養與社會發展緊密對接,注重學以致用、學能所用,培養具有扎實理論基礎、適應社會經濟發展、滿足行業工作需求的高技能、高層次設計創新人才。以此作為目標,提升新時代環境設計高校學生的創新專業實踐能力,以產教融合為抓手與切入點,主動對接鄉村振興國家戰略,充分發揮行業企業的力量與優勢,構建社會資源參與學生創新實踐程教育教學內容與課程體系基礎,積極探索以產教融合介入鄉村振興環境設計教學與人才培養的長效機制,則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產教融合視域下鄉村振興環境設計教學的時代背景與意義

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要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將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納入到城鄉發展新格局中,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堅持城鄉融合發展,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已經步入了新的階段。同時,報告中也明確指出要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站在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高度謀劃發展”,提升農村人居環境,加快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1]。設計是規范高效推進鄉村振興建設的重要手段,鄉村振興戰略不僅對環境設計學科的責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為環境設計專業提供了新的價值內涵。

然而,在目前的設計教育教學體系構建中,較多關注城市相關議題,在鄉村理論研究或設計實踐方面處于“長期缺席”的狀態[2],尚未形成體系化,鄉村設計學科與教育體系亟待建設?!班l村環境設計”在尺度規模、功能定位、自然與人文環境、空間布局與密度、社會參與與地域文化傳承等多方面,均呈現出與“城市環境設計”的差異性,應更多從鄉村環境系統化角度出發,聚焦產業發展與轉型升級,通過科學規劃和設計,保護鄉村生態環境,利用其獨特的歷史人文和自然資源,增強鄉村文化特色,營造宜居、宜業、宜游的鄉村空間,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可持續發展。

實踐創新能力是中國教育的重要內容及目標,培養具有較強創新實踐能力的高層次人才不僅是目標定位,也是貫穿高層次人才培養全過程的重要部分。國務院在2015年發布的《關于深化產教融合推進產業創新發展的若干意見》中,正式提出產教融合政策,旨在加強產業與教育的緊密合作,促進產學研深度融合,推動產業創新發展和人才培養[3]。鄉村振興是典型的系統化工程,涉及多學科、多領域、多專業,產教融合視域下的鄉村振興環境設計教育通過與產業界的緊密合作,為切實解決鄉村發展中的實際問題,培養對鄉村充滿熱愛、以鄉村發展視角進行設計的實用創新型高素質人才提供了良好的途徑。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廣大青年要“在科技創新、鄉村振興、綠色發展、社會服務、衛國戍邊等各領域各方面工作中爭當排頭兵和生力軍”。鄉村振興環境設計教學中深入貫徹落實此指引方向,緊緊圍繞“鄉村振興”,引導青年學生挺膺擔當,積極投身美麗中國建設,將課堂學習與鄉村實踐緊密結合,把專業知識與調查研究融合貫通,在鄉村社會課堂中受教育、長才干、作貢獻,將理論應用在實際項目中,成為積極投身中國式現代化建設、具有前瞻視野、責任擔當、家國情懷和文化自信的環境設計人才。

二、產教融合視域下鄉村振興環境設計教學實踐與項目探索

2.1 教學實踐

江南大學設計學院環境設計系教學團隊在本科生課程 “鄉村振興與環境設計”、研究生課程“環境設計專題研究”中,根據一流學科建設和服務社會經濟發展實用創新人才的培養目標,積極響應國家鄉村振興戰略,以“產教融合”為突破,開展校企、校地合作,在培養目標與內容、教學方法與模式、課程設計與組織等方面進行交叉式設計實踐教學管理體制的創新,以期為鄉村振興可持續發展領域的理論研究和實踐提供有益的參考和借鑒。

2.1.1 培養目標與內容 依托位于長三角區域中心城市和江蘇高質量發展先行示范區的區位優勢,圍繞學校建設“特色鮮明的高水平大學”的戰略目標,推進應用型環境設計人才培養方案改革,突出行業及學科的適地性與實踐性特色。聚焦鄉村振興規劃與建設領域熱點、難點問題,結合科研新進展、實踐新經驗、社會新需求,優化和創新環境設計課程體系及課題設置。全面融合產業與教育資源,校企共同制定人才培養方案、課程體系,促進科研、教學、產業的融合以及企業行業的協同,達到“教學、科研、產業、服務”四維良性互動,多通道促進實踐應用型創新人才的培養。

2.1.2 教學方法與模式 落實“藝術+工程+實踐” 的鄉村振興環境設計教學理念,創新“校地聯合、產教融合”人才教學方法與培養路徑,緊密聯系村鎮、企業鄉村振興組織陣地,通過線上沙龍講座、線下座談、考察交流、工作坊等多種系列活動,以學院現有校外實踐基地與江蘇省研究生工作站平臺為依托,驅動村校企對接,積極探索雙導師教學模式,聯合行業領域企業導師、村鎮領導組成鄉村振興環境設計產教融合共同體,共同參與到課程前期理論授課、場地調研、中期及最終答辯的全過程之中,匯聚各方力量在專業技能培養、知識交流和資源共享的優勢,科學合理拓展環境設計課程的廣度、深度和溫度,培育環境設計鄉創人才,探索以創新、創意、創作、創業“四創合一”為特色的鄉村振興環境設計產教融合創新模式,實現專業鏈與產業鏈高度嵌合對接。

2.1.3 課程設計與組織 采用“理論(通識+專業)—設計(實踐+擴展)”的2步進階式課題設計,使學生獲得更廣泛的經驗知識,及時了解社會與行業發展前沿動態,提升專業實踐技能,提高環境設計專業學生的培養質量。理論授課邀請對鄉村振興政策法規、規劃與設計、應用技能比較熟悉的校外碩導和企業技術專家對鄉村振興背景與政策、鄉村環境設計案例進行介紹分析,提高學生們對于環境設計與鄉村振興的價值契合、機制耦合、融通互濟等方面的認識。設計環節則緊扣無錫鄉村振興實際問題,深入實踐場地進行踏勘、調研、社會訪談,以問題為導向進行課程設計,為當前鄉村環境建設難題提供破解之道,助推鄉村振興戰略。

2.2 項目探索

2.2.1 課程背景 作為研究性設計課題,項目選題與國家鄉村振興現實需求緊密結合,選址位于江蘇省無錫市濱湖區山水西路董塢里村。董塢里村莊坐山面水,交通便捷,區位優勢顯著。設計場地位于梅梁湖景區生態紅線內,是無錫城郊最佳觀賞日落地之一,目前為三國城配套停車場空地,總面積約3萬m2,周邊自然、人文景觀資源豐富,北臨三國城、水滸城景區,南近交銀無錫會議中心,東臨梅梁湖東岸丘陵腹地軍嶂山(此處軍嶂古道作為江浙十大古道之一已有千年歷史),西臨太湖(太湖日落方向)。南側為董塢里村莊,已完成新農村景觀改造提升一期建設工程,村莊改建部分從生活型村落逐漸轉變為生活——生產型村落(圖1,2)。設計要求學生充分梳理場地現狀,結合村莊發展定位并參考太湖沿岸相關生態治理要求、政策,對董塢里村莊北側江南駕校場地、西北側近岸濕地進行總體規劃設計與景觀提升。

圖1 場地范圍

圖2 現狀分析

2.2.2 設計內容(1)前期分析——包含上位規劃分析、現狀情況分析、使用人群分析、相關案例分析等,進行問卷設計和發布,信息采集和分析,發現董塢里地塊現狀存在的問題;(2)設計目標——針對現狀存在的問題結合鄉村振興、美麗鄉村建設和特色田園設計,提出本次設計需要達成的目標定位;(3)設計策略——為了解決問題或實現目標,設計可以從空間結構、功能布局、交通組織、設施補充、景觀提升、文化植入、長效管理等方面提出環境設計的具體策略;(4)設計方案——包含總平面圖、功能布局、空間結構、交通組織、服務配套、景觀規劃、綠化種植、風貌導視、設施小品等內容,要求規劃方案有理論支撐、策略運用和方案落實。

2.2.3 設計創新(1)工作模式創新:設計過程充分整合了高校、設計院、鄉鎮多方力量,形成鄉村振興“工作共同體”。調研前期,校企合作專家組針對山水城片區及董塢里村相關背景及建設現狀進行了綜合講解,使學生對設計場地從宏觀、中觀到微觀層面皆有初步認知。各設計小組多次深入董塢里鄉村實地開展田野調查,走訪座談村委與村民,了解地方生活生產情況,精準把握當地居民、周邊居民及往來游客的使用需求的一手資料,為后期設計方案中有效整合鄉村資源、需求和多類型規劃、強化設計成果的落地性與可行性提供幫助。

(2)多維理念創新:鄉村振興是多規合一、多維整合、實踐落地的整體行動方案,因此在設計實踐教學環節,包括建筑、規劃、景觀在內的行業專家提供了深度專業知識、廣度學科領域和豐富的實踐經驗,產教融合模式促進多學科、多領域交叉與師生交流,在思維碰撞中多視角尋求方案。在設計構思過程中,學生們打破常規僅以功能或形式切入的思維慣式,以三生三“FU”理念,即以生態治理與人居環境提升為本底(復)、以聚焦鄉村建設為骨梁(覆),提升村莊綜合生產、以生活為愿景(賦),設計創新賦能未來村莊。

(3)技術范式創新:綜合利用數字化景觀分析手段,對場地展開多維度的科學調研與評價。根據軍嶂山地區整體地形起伏較大,高差明顯的情況,將ArcGIS技術結合衛星遙感測算坡度坡向,對歷史水系原有山澗徑流進行復原分析,構建水生、陸地生境重構因子,綜合打造城市自然生境和諧體,為鄉村生態建設與設計提供技術指導(見圖3)。

圖3 利用ArcGIS 技術對軍嶂山遙感影像進行坡度、坡向、水文模擬與分析

(4)設計策略創新:設計策略結合上位規劃、城鄉融合、低碳戰略,直接落位鄉村建設實施重點(見圖4)。包括:生態優先——充分尊重董塢里村莊自然風貌、風水地緣的獨特性,將場地保留作為山水城地區面向公眾免費開放的追錫陽(醉夕陽)效果極佳的觀賞地,守住自然生態安全邊界,打造“山水林田湖生命共同體”。功能復合——除了在旅游旺季成為山水西路沿線重要的景區休閑旅游停車點,還在后疫情時代,為現代城市人群體提供以“房車游、露營地”為代表的輕接觸、微度假、分散式休閑產品目的地。生境重構——為解決良好的生態基底與未來發展之間的矛盾,提出整體低影響低介入的開發模式,在設計中植入梯田海綿等低碳技術,通過高差場地洪澇與蓄水問題,自主設計可用于凈化水質的集水飛碟,緩解濕地生長期近岸綠藻的癥狀,形成可持續體系(見圖5)。

圖4 設計總平面

圖5 設計策略:生境重構

2.2.4 成果反饋 本次課程根據國家鄉村振興“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的總要求,突破傳統的授課式課堂教學方法,積極走進鄉村,進行駐村工作調研與思考,“守匠心、立新潮”,將專業技術知識充分運用在鄉村的田間地頭,設計助力,賦能鄉村振興、美麗中國建設與發展。同時,在問題導向的鄉村實踐項目驅動教學模式上進行深入探索,構建學術與企業雙師型教學體系,全面培養和評價學生的學術能力、實踐能力等綜合素質,成為深度貫徹產、學、研一體化發展的產教融合典型范例?!霸O計賦能未來:董塢里村環境提升與生態營地設計項目”于2023年入選《設計的力量——全國高校設計賦能鄉村振興創新案例》(未來設計師大賽組委會聯合重慶交通大學主持編寫)(見圖6),同時,此案例也在“學習強國”學習平臺APP “第十屆未來設計師·全國高校數字藝術設計大賽專欄中”進行發布。

三、產教融合視域下鄉村振興環境設計教學的思考

3.1 產學研聯合融通發展

環境設計專業是一門應用型學科,鄉村振興戰略背景更是為環境設計提供了豐富而廣闊的實踐應用場景。產學研聯合融通發展在高校、政府、企業之間構建合作機制,推動在產業、設計、人才等方面的優勢互補,實現“共同締造”,通過共享資源、知識和技術,在鄉村振興環境設計教學中將學生培養與時代趨勢相結合,提高學生對本專業的實用認知、擴大視野、綜合應用和設計創新等能力。通過參與鄉村振興項目設計與施工的社會實踐機會,有助于培養具有扎實專業基礎、創新綜合能力、適應社會轉型需求的環境設計專業復合應用型人才。

同時,在時代激變、專業更迭的過程中,高校的環境設計專業建設更需要找準定位與方向。鄉村振興環境設計教育提供了新的契機與切入點,踐行產學研用一體化發展,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實踐教學,培養新時代鄉村振興和建設人才,既可以有效緩解高校環境設計專業學生就業壓力,也可以為鄉村發展注入活力。

3.2 跨專業實現整合創新

鄉村振興是綜合系統復雜工程,涉及產業、生態、民生、社會治理等多個領域,環境設計也是綜合性較強的學科,兩者均需要融合多學科研究理論與設計方法。在新時代高質量發展語境下,鄉村振興環境設計教學需要充分融匯人文、科技最新成果,利用跨學科思維培養的視角和方法,進行與時俱進的深層設計交叉思維和教學策略路徑探索,尋求創新解決方案或創建新領域的新成果。這是對于設計學作為交叉學科對于系統化整合創新的深層回歸和新的期盼,也是對中國當代鄉村振興環境設計探索實現新突破的可能路徑。

未來產教融合背景下的環境設計教學需鼓勵培養跨學科背景的鄉村設計和規劃人才,加強跨專業交流培訓和實踐項目的開展。這種跨學科的協作將有助于環境設計專業學生開闊視野,通過多體系協作解決鄉村設計和規劃的實踐中更為復雜的現實問題,為鄉村振興提供更全面、可持續和具有創意的解決方案,促進鄉村在產業、人居、環境方面皆有更優發展。

3.3 高質量推進思政建設

高校肩負著培養鄉村振興青年人才的重要使命,鄉村振興也對高校人才培養和課程思政教育起到積極的作用。鄉村振興是高校立德樹人工作的重要抓手,結合鄉村振興環境設計教學開展實地教育對于青年學子而言既是專業實踐課堂,也是大思政課程。在鄉村振興環境設計課程中,將核心價值觀、黨政方針融入鄉村振興環境設計課程的教學目標中,結合鄉村振興相關的中國傳統文化、鄉村社會和經濟發展的實際案例等,均能有效激發學生的家國情懷、社會責任感和創新精神,從而實現思政建設的高質量發展。通過鄉村振興環境設計豐富多彩的“沉浸式”教學場景與以問題為導向的產教融合項目實踐方式,引導青年學生深刻認識鄉村振興的重大理論和現實意義,把個人職業規劃融入國家發展戰略,充分運用自身專業科學知識匠心,積極參與并解決鄉村社會與環境問題,在社會課堂中受教育、長才干、作貢獻,精準服務鄉村發展,為鄉村振興貢獻智慧和力量。

四、結語

中國共產黨的“二十大”擘畫了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藍圖,強調高質量發展是首要任務,同時指出,“到2035年要建成教育強國、科技強國、人才強國”。在產教融合的視角下,鄉村振興環境設計教學以服務國家鄉村振興戰略為目標,充分發揮學院學科基礎和校外實踐平臺資源優勢,進行產教融合協同合作教學與設計項目創新探索,共同探索和解決鄉村空間、環境、設施等方面的問題,助力鄉村振興戰略發展,推動環境設計學科高水平專業人才的培養。在開展項目實踐的過程中,將價值引領與知識傳授和能力培養相融合,將課程思政融入教學全過程,實現課程的全環節、全過程、分布式、融入式的思政元素體系建設,也是未來提升環境設計學科培養高質量創新實踐型人才實效的極佳途徑。

猜你喜歡
產教融合環境
村企黨建聯建融合共贏
產教融合人才培養模式探析
長期鍛煉創造體內抑癌環境
融合菜
一種用于自主學習的虛擬仿真環境
產教融合 商以富國
從創新出發,與高考數列相遇、融合
《融合》
孕期遠離容易致畸的環境
基于產教結合下的中職電子教學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