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鄉村振興背景下廣州市從化區農業發展對策

2023-10-08 13:21陳曉麗肖宇航趙吉恩張逸霞
南方農業·下旬 2023年7期
關鍵詞:智慧農業農業發展鄉村振興

陳曉麗 肖宇航 趙吉恩 張逸霞

摘 要 在實現鄉村振興的過程中,推動區域協調發展,實現農村現代化、農業高質量發展的戰略目標至關重要,影響深遠。為了促進農業發展,以廣東省廣州市從化區為例,梳理了從化區的農業發展現狀,分析了其農業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包括基礎設施建設、產業鏈、人才和融資難度4個方面的問題,并在此基礎上提出了基礎設施建設助力農業生產管理、人才引進助力“智慧農業”、完善農業產業鏈結構、普惠金融助力產業發展等對策建議。

關鍵詞 農業發展;智慧農業;鄉村振興;廣東省廣州市從化區

中圖分類號:F323 文獻標志碼:C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3.14.059

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要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建設農業強國,扎實推進鄉村產業、人才、文化、生態、組織振興。在鄉村振興背景下,作為廣州市的農業大區,從化區農業仍存在基礎設施薄弱、農業人才匱乏、農產品產業鏈不完整、農業融資難度大的問題。智慧農業是推動農業發展的第一動力,是農業現代化的根本動力?;趶幕瘏^農業存在的問題,本文探討了智慧農業推動從化區農業高質量發展的對策,助力從化區農業實現優勢農產業轉型升級,實現區域向技術、品牌、質量、服務等綜合競爭優勢轉變。

1 現狀

從化區隸屬于廣東省廣州市,位于廣州市東北部,地處廣州市通往省內北部和東北部地區的交通要道。從化區的農業歷史悠久,農業資源豐富,地形地貌復雜,主要為山地、丘陵,氣候濕潤,年平均氣溫18~22 ℃,降水充沛,適宜農作物的生長。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從化區農業也在不斷轉型升級,呈現出以下特點。

1.1 農產品種類多元化

在近幾年的農業發展中,從化區農業實現了從單一的糧食生產逐步向多元化、高效化的現代農業模式轉型,形成了以優質茶葉、中藥材、水果、蔬菜等特色農產品為主導的農業結構。根據表1數據可知,2018年從化區主要糧食作物的種植面積約為12 846 hm2,主要經濟作物的種植面積約為5 227 hm2;2021年,糧食作物種植面積相比2018年穩步增長,經濟作物相比2018年得到了飛速增加,種植面積達到18 634 hm2[1-2]。這也表明了從化區政府在加強發揮區域特色產業優勢、培育農產品種類多元化方面取得了突破性成果。

1.2 農業種植技術生態化

《2022年從化區政府工作報告》顯示,從化區生態文明建設成績突出,環境空氣質量綜合指數2.83,PM2.5均值僅為21 μg·m-3;空氣質量優良的天數351 d,連續6年位居廣州市之首。從化區在區領導的指導下積極推進商品有機肥替代化肥的行動,使得化肥的使用量明顯下降。這一行動也使得從化區農業種植技術趨于生態化。廣州市于2019年在從化區建立了200 hm2水稻病蟲害統防統治示范基地,并對其進行全程指導,使其在適當的時間內科學施藥,并能保證農藥的統一供應、統一配方,達到農藥安全、科學、有效使用的目的,同時提高農藥的利用率,減少農藥的使用量。通過推廣和應用這些技術,從化區生態品質得到了優化,并在實現農業生產可持續發展、提高農產品的質量和安全性等方面邁上新臺階,生態化種植也在促進生物多樣性保護、維持生態系統平衡等方面做出了重大的貢獻。

從化區農業種植技術從單一的農藥和化肥使用到推廣有機肥料使用和節水灌溉技術,逐步向種植技術生態化轉變。以從化區三華李和清遠雞種養結合為例,樹下養雞可以為三華李提供天然有機肥料,增加土壤肥力和微生物活性,改善土壤結構和水分保持能力,促進三華李的生長。此外,清遠雞取食果園中的害蟲和雜草,減少病蟲害的發生,降低農藥的使用量,從而提高三華李的品質。這種通過種植技術生態化形成的復合型農場既提高了農產品的質量又促進了農業生態系統的平衡和可持續發展。

1.3 農業經營主體規?;?/p>

在從化區農業發展的早期階段,農民主要是以個體農戶的形式從事農業生產。隨著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從化區經營主體逐步向家庭農場、農村合作社和初創企業等新型農業主體快速增長。截至2020年12月底,從化區實有農業經營主體達573家,同比增長31.66%,帶動超過4 000名農民生產創收[3]。近兩年來,廣州市從化區佳薈果蔬農機科技專業合作社平均每年為社員增收150 000元·hm-2,現帶動農戶達到350戶,核心種植面積達到233 hm2,輻射帶動種植面積1 333 hm2。如今,從化區新型農業主體規??焖僭鲩L,企業帶動作用增強,產業集群初步形成,提高了農業經營效率。

1.4 銷售渠道電商化

從化區通過多種途徑拓展農產品銷售網絡,如搭建“生鮮定制”“微商城”等果蔬定制平臺、“線上花市”等產品供銷展示平臺,組織農業龍頭企業、生產基地、涉農中小微企業線上供給。從化區人民政府發動涉農電商企業、村級電商服務站通過微店、小視頻、直播等新電商手段推進農產品銷售,加強和淘寶、京東、拼多多等電商平臺的溝通對接,開展“區長直播”“四長齊發”直播帶貨等系列直播營銷活動,改善了物流體系配套和品牌培育,將優質農產品推向全國市場。

2 存在的問題

2.1 基礎設施建設薄弱

目前,從化區農業基礎設施建設薄弱,主要包括物聯網基礎設施、農業環境監測體系、農產品栽培技術和農機設備,道路交通、通信網絡、電力供應等基礎設施也與城市存在一定差距[4]。從通信網絡來看,從化區農村地區缺乏穩定的通信網絡覆蓋,這導致農民獲取信息的難度較大,影響了農民獲取市場信息、農業技術和政策支持的能力。從化區目前應用農業機械化生產的均為規?;r業,普通農戶只能應用一些簡易塑料大棚和灌溉設施,這也是從化區農產品產量低的主要原因,制約了農村經濟的全面發展和鄉村振興戰略的有效實施。

2.2 農業人才匱乏

從化區農業人才匱乏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1)從化區農民受教育水平相對較低,農民教育的內容和形式比較單一,缺乏針對性和實用性。同時,從化區師資力量和教育資源不足,導致農民的受教育水平低,農民很難靈活地對新型農機設備進行操作和使用。2)從化區農業相關方面的專家很少,對于專業人才的引進也比較困難,使得農民只能憑借經驗解決生產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極大地降低了生產效率和農產品產量。

2.3 產業鏈不完整

在農作物種植、生產加工、推廣、銷售的過程中,從化區農業缺乏完整的上下游環節。1)產業鏈上游。以三華李為例,實地調研發現三華李樹苗的結果率較低,其對生長環境的要求較為苛刻,只有在海拔較高、具備充足的冬季低溫環境的種植區域才能開花。然而,即使花朵密集,能夠結果的三華李樹也不到總數的20%,無法實現上游農作物的充足供給。2)產業鏈下游。根據實地調研得出,從化區地貌復雜、山區較多等地理環境導致物流運輸、倉儲物流和市場推廣等服務相對不足,從而造成當地下游銷售體系不夠完善。

2.4 融資難度大

對于農業項目的融資申請,金融機構都較為謹慎。這是因為農業涉及自然因素、市場波動和政策變化等風險,季節性、氣候變化和生產不確定性等特點增加了投資風險,同時農業資產的特殊性和不易抵押化,以及農業項目較長的回收周期,使得企業在融資過程中缺乏足夠的可抵押或可質押資產,難以滿足金融機構的擔保要求。此外,從化區農業市場相對不成熟,市場流通環節相對薄弱,這使得投資者對農業項目的回報預期不高,從而降低了金融機構對農業項目的融資意愿?,F階段,從化區農企和產業化經營主體較少,難以形成大規模產業投資,故當前從化區的融資難度仍比較大。

3 對策

鄉村振興是新時代農業發展的重大戰略,也是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的必由之路。在當前鄉村振興的背景下,從化區需要更好地發揮自身優勢,以推動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

3.1 基礎設施建設助力農業生產管理

基礎設施建設能夠為農業提供現代化的生產條件和技術裝備,從而提高農業生產的自動化程度和科技含量?;A設施建設在提高農業生產效率,增加農民收入,促進農業產業的升級和可持續發展上具有重要意義。

1)物聯網基礎設施建設。建設農業物聯網系統,通過使用傳感器、監測儀器等設備實時監測農田土壤、氣候條件、作物生長情況等數據,并將這些數據傳輸給農民和專家,以便提供準確的農業管理和決策支持[5]。

2)農業環境監測體系建設。在農業農村局的支持下建設農業環境監測站點,監測農田土壤、水質、空氣質量等環境指標,及時掌握農田環境狀況,保證農業生產的環境安全。

3)農產品栽培技術。通過建設農業技術培訓中心、示范農田等,向農民提供先進的農業栽培技術和管理經驗,提高農民的農業生產水平和管理能力。

4)農機設備。建設農機服務站,提供農機設備租賃、維修等服務,為農民提供便捷的農機化生產條件,提高農業生產效益。

5)道路交通、通信網絡、電力供應等建設。改善農村地區的交通、通信和電力條件,提高農民獲取信息的能力,助力農業管理的現代化和智能化[6]。

3.2 人才引進助力“智慧農業”

1)完善專家咨詢機制。通過智慧農業APP構建專家咨詢途徑,農民可以在該平臺上提出針對所在區域農產品生產效率低、蟲害入侵等難題的具體內容,由農業專家遠程為農民提供技術指導和解決方案[7];對于一些無法通過線上指導的難題,APP也將提供農戶與專家的最優匹配,邀請專家進行實地考察,從而解決農民的實際生產問題。

2)深入開展農民培訓班。培訓班可以結合當地農民需求,圍繞提高農民綜合素質及優質農產品等產業生產經營能力安排培訓內容,教給農民關于農業APP應用、栽培技術、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農業測土施肥方法等實際種植方法。此外,培訓班應根據參訓人員需求采用訂單式教學模式,運用科學化、現代化培育方式和手段,分階段對培訓對象開展課堂教學、線上學習、實習實訓和跟蹤服務,推進農民教育培訓提質增效,培養產業發展、鄉村建設急需的高素質農民隊伍,助力鄉村振興。

3.3 完善農業產業鏈結構

3.3.1 優化產業鏈上游布局

隨著科技的進步和社會的發展,農業生產面臨著轉型升級的需求。傳統的農業生產方式已經不能滿足農業效率、質量和環保等方面的要求。因此,智慧農業作為一種新型的農業生產模式,受到了越來越多的關注和應用。智慧農業是指利用信息技術、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手段,實現對農業生產過程中的各個環節的智能化管理和優化,提高農業生產的效率、質量和可持續性。智慧農業下的生產管理主要包括復合型農場和智慧農業組合。

1)復合型農場。復合型農場是指將不同種類的農作物或動物在同一片土地上進行種植或養殖,形成一個多元化、高效率、低污染的生態系統。復合型農場可以充分利用土地資源,實現不同作物或者動物之間的互補和協調,提高土壤肥力和抗病能力,減少化肥和農藥的使用,降低環境污染。復合型農場還可以增加農民收入,提高食品安全和營養水平,促進鄉村振興。

2)智慧農業組合。智慧農業組合可以利用信息技術、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手段,收集并分析復合型農場中的各種數據,如土壤溫度、濕度、養分含量,農作物生長情況,動物健康狀況等,實時調整灌溉、施肥、病蟲害防治等措施,提高復合型農場的生產效率和質量。智慧農業組合還可以利用云計算、區塊鏈、電子商務等手段,實現對復合型農場的遠程管理和市場對接,降低運營成本和風險,提高市場競爭力。

3.3.2 完善產業鏈下游的物流與銷售

信息平臺是智慧農業的重要載體,可以實現信息的收集、傳遞、共享和交流。通過建立APP、小程序等信息平臺,可以為農民提供各種農業信息,如市場行情、政策法規、技術培訓、病蟲害防治等;也可以為農民提供各種服務,如無人機巡航、無人機勘測、訂單對接等;還可以實現供產銷一體化,使得農產品的產量、質量、安全等信息可以全程透明化,提高農產品的附加值和競爭力。

3.4 普惠金融助力產業發展

從化區人民政府應加大金融投入和創新力度,充分發揮金融支持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展的重要作用。具體來看,可以采取以下3個方面的金融扶持措施。

1)加強信貸支持。通過降低從化區農村信貸標準、開展“保險+信貸”模式、拓寬抵押質押物范圍等方式降低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融資成本和門檻。同時,推動銀行業金融機構開發適合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專屬金融產品和服務,如隨借隨還、隨貸隨用等,滿足其多樣化的融資需求。

2)拓寬多元化融資渠道。通過支持優質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發行非金融企業債務融資工具、股權融資工具等,為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提供多層次的資本市場服務。同時,鼓勵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利用電子商務平臺、供應鏈金融平臺等進行網絡融資,拓展互聯網金融融資渠道。

3)強化政府性擔保支持[8]。通過設立專項擔?;?、提高擔保覆蓋率和放大倍數、降低擔保費率等方式,增強政府性擔保機構的服務能力和覆蓋面,為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提供有效的信用支持。同時,鼓勵龍頭企業、合作社等為其帶動的家庭農場、農戶等提供擔保增信,形成多元化的擔保體系。

4 結語

本文探究了目前從化區農業發展面臨的問題,包括基礎設施建設薄弱、農業人才匱乏等問題,并提出了從化區未來的農業發展對策,通過智慧農業推動傳統優勢農業轉型升級,助力從化區實現農業高質量發展。隨著數字經濟的發展,從化區若通過智慧農業在農業轉型方面做出相應措施,必將促進農業現代化發展,實現鄉村振興的全面突破。

參考文獻:

[1] 廣州市從化區統計局.2018—2019年從化統計年鑒[EB/OL].(2021-02-09)[2023-06-07].http://www.conghua.gov.cn/zwgk/sjfbtjnj/content/mpost_7091250.html.

[2] 廣州市從化區統計局.2021年從化統計年鑒[EB/OL].(2023-01-13)[2023-06-07].http://www.conghua.gov.cn/zwgk/sjfbtjnj/content/mpost_8759547.html.

[3] 廣州市從化區融媒體中心.從化區實有農業經營主體突破570家[EB/OL].(2020-02-03)[2023-06-07].https://www.gz.gov.cn/xw/zwlb/gqdt/chq/content/mpost_7066546.html.

[4] 張夢瑤.基于物聯網技術的智慧農業發展現狀研究[J].物流工程與管理,2021,43(3):98-99.

[5] 王金翔,鄭筆耕.物聯網技術在智慧農業中的應用[J].科技風,2015(16):90.

[6] 衛超強,馬斌智,原明陽.智慧農業中數據采集和控制系統設計[J].科學技術創新,2018(12):69-70.

[7] 何可,吳昊,曾楊梅.“雙碳”目標下的智慧農業發展[J].華中農業大學學報,2023,42(3):10-17.

[8] 宋國杰.淺談成武縣智慧農業發展現狀和未來發展目標[J].現代化農業,2023(4):91-93.

猜你喜歡
智慧農業農業發展鄉村振興
激發“鄉村振興”內生動力破題尋路
民建貴州省委攜手中天金融集團推進“鄉村振興”貴州赫章縣結構鄉“扶志扶心扶智”項目開工
汝南縣農業發展現狀及對策
北斗衛星對智慧農業的作用與應用探討
延邊地區“互聯網+農業”發展研究
淺議水利現代化與現代農業發展的聯系
基于物聯網技術的智慧農業實施方案分析
基于安卓的智慧農業APP設計與實現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