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數據技術賦能 高校精準思政工作路徑研究

2023-10-11 01:26陳國秀
北京教育·高教版 2023年9期
關鍵詞:協同育人大數據

陳國秀

摘 要:大數據技術發展持續推動著高校思政工作的變革,其對全面提升高校人才培養質量、落實“三全育人”、促進協同育人具有重要實踐價值。推動精準思政高質量開展,須在強化教師數據思維、精準把握學生數據“畫像”、推動數據精準應用三個關鍵環節上下功夫。在發揮高校思政工作傳統優勢基礎上,持續完善學生數據收集機制,設計精準育人菜單,開展精細化育人工作,用好大數據信息系統的內生價值,將立德樹人、鑄魂育人的各項要求落到實處,做到思政工作“精準發力,有情有義”。

關鍵詞:大數據;精準思政;協同育人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要培養精準思維,在脫貧攻堅、社會治理、城市管理、組織工作和就業工作等領域都有運用精準思維的具體工作部署?!熬珳仕颊弊鳛榫珳仕季S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貫徹應用,是高校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提高辦學治校能力、推進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1]在社會信息化、數字化、智能化程度不斷提高的時代背景下,數據技術賦能推動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轉型,是高校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落實國家教育數字化戰略的重要內容,為思想政治教育由“大水漫灌”向“精準滴灌”轉變,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提供了技術支撐。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需要抓住“精準”這一提質增效的關鍵點,通過數據技術賦能,守正創新,開創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新局面。

數據技術賦能高校精準思政工作的實踐價值

精準思政以“時代新人鑄魂工程”為牽引,旨在構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新生態,切實發揮高等教育的龍頭作用,全面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當前,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新興技術深刻影響著人類社會發展,極大程度上改變了學生的思維、學習和生活方式,充分發揮數據技術在高校精準思政工作中的重要作用,推動高校思政工作傳統優勢與數據技術深度融合,以數據技術賦能高校精準思政工作改革創新具有重要的時代意義和實踐價值。

1.數據技術賦能高校精準思政工作,是全面提升人才培養質量的有力抓手。在萬物互聯的時代背景下,大數據技術作為人工智能核心三要素之一,逐漸成為組織創新、產業升級、經濟社會發展、國家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核心驅動力,是推動各行各業發展的重要引擎,也是新一輪國際競爭的重點領域。以數據技術引領驅動高校精準思政工作改革,有利于開辟立德樹人的新領域、新賽道,塑造培育時代新人的新動能、新優勢,進一步發揮高校思政工作在人才培養中的基礎性作用。

2.數據技術賦能高校精準思政工作,是應對新時代思政工作新挑戰的必然選擇。當前,青年學生的訴求呈現多樣化與個性化并存的特征,傳統思政工作方法,難以及時準確辨識學生的個性化需求并給予回應。教師運用大數據等信息技術,可以在海量數據分析的基礎上,從學生的個體特征出發,對學生進行分類教育和管理,進而形成對不同學生群體在思想、學業和生活等方面的規律性認識,幫助思政工作者準確把握學生的個性化特征,轉換思維范式,以群體思維、精確思維取代傳統的樣本思維、泛化思維。

3.數據技術賦能高校精準思政工作,是落實“三全育人”的有效方式。新形勢下的思想政治工作要實現全員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在高校管理形態逐漸向數字化轉型的大趨勢下,數據技術在學校思政工作中的重要性愈加凸顯,新平臺、新技術、新媒體等為全員育人提供了更多內容和方式,為全程育人提供了新型平臺和路徑,為全方位育人提供了技術和資源保證,有助于進一步提升立德樹人的精準力度與配置效率,在把握育人關鍵環節和關鍵節點的基礎上,做到精準滴灌、潤物無聲。

4.數據技術賦能高校精準思政工作,是促進協同育人的重要保障?!罢w大于部分之和”是現代系統論的基本原則,數據技術收集的海量數據需要共享、融合與統籌。當前,數據技術正深刻影響并重塑高校的治理結構,但高校學生數據的收集、處理方式存在碎片化、零星化和孤島化的問題,影響著學生數據的使用效能和思政工作合力的形成。運用數據技術,做好數據整合和衍生分析,可以有效促進高校育人體系中相互獨立的各個系統完成有效整合。有利于打破先前分散、孤立的工作模式,建立協同有序、互通互聯的育人體系,提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效能和育人實效。

數據技術賦能高校精準思政工作的關鍵環節

當前,大數據環境主體多元、內容形態多樣、媒介場域多變,網絡意識形態領域狀況復雜,高校要把握數據技術賦能精準思政工作的施力方向,將數據技術運用于思政工作的全過程、各環節,優化精準思政工作路徑,做到精準識別、精準研判、精準施策、精準服務,切實提升思政育人“精準度”。

1.精準結合,強化數據思維。因事而化、因時而進、因勢而新是精準思政的工作原則。一些教師在思政實踐工作中多依賴經驗主義,很難主動突破、向前一步,這就要求思政教師打破傳統工作模式,用好數據技術,建立數據思維,不斷提升數據敏感度并熟練運用數據,將具有開放性、包容性、創新性特征的數據思維融入傳統思想政治教育由知入情、以情達意、誠意至行的教育過程。應依托大數據技術的快速迭代、豐富維度、強大引擎,了解學生、走近學生、知悉學生,找準信息浪費、數據碎片的實際痛點,打破數據孤島之間的壁壘,把“以人為本”的育人理念與先進技術手段相結合,近距離傾聽學生心聲,精準把握識別教育對象的思想特點和內在需要。

2.精準識別,聚焦學生需求?;跀祿夹g的精準思政工作,既是大數據時代思想政治教育的發展趨勢,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現代化的內在要求。供給和需求相伴相生,要精準把握學生的“畫像”,從而識別學生的思想成長需求,才能提升供給環節的精準指向性。[2]當代青年是算法社會的“原住民”,他們對新技術主動或被動的廣泛應用,使得大數據在他們生活與學習場景中時時處處都發揮著作用,[3]學校各個管理平臺收集的學生數據具有廣泛性、實時性、可信度高等特點,將客觀真實呈現的數據與學生的“面對面”“鍵對鍵”交流相結合,可有效挖掘出學生群體特征背后的根源性需求,使高校思政工作開展得有理有據、有情有義。

3.精準施策,堅持整合分析。在強化思政工作教師數據思維、精準把握學生“畫像”的基礎上,堅持問題導向將數據技術運用其中進行整合分析,可進一步明確精準思政的施力方向。當前,部分高校已構建起學生思想政治工作大數據一體化平臺,搭建“平臺+個人”的立體化、全方位、無界化的數字化教育資源共享模式,實時采集學生學業發展、社會實踐、生活規律等模塊數據,精準識別學生成長需求和軌跡,動態化、全景化地呈現學生思想狀況和變動趨勢。在數據技術支撐下,高校還應組織思政工作隊伍常態化開展數據分析,剖析研判學生思想現狀背后的問題成因,找到數據背后的主體行為原因,精準發現學生教育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和隱患,充分發掘學生的困惑點、興趣點、需求點,做到精準成像、精準識別、精準施策、精準應用一體推進。

數據技術賦能高校精準思政工作的實踐路徑

精準思政創建了思政工作新范式,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時代發展指明了方向。在“思政鑄魂、數據賦能、系統推進”理念下,構建高?!熬珳仕颊彼枷胝喂ぷ餍律鷳B,需要數據技術的全方位支撐。積極運用數據技術,延伸思政工作的手臂、優化工作鏈條、檢驗工作實效,可有效提升思政工作現代化水平,在加快建設教育強國、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時代新人的新征程上展現高校思政工作的更大作為。

1.完善學生數據收集機制。數據的全面性、廣泛性和可應用性是實施精準思政的基本前提。學生思想政治工作大數據一體化平臺要找準學生所需,為精準思政的開展提供數據基礎、策略支撐和實踐輔助。要在學生入學至畢業的全過程中,將學生的個人基本數據、第一課堂的成績數據、第二課堂的實踐數據、圖書館的借閱數據、科研競賽獲獎情況、食堂超市等的消費數據和其他有參考意義的相關數據,統籌收集、存儲、記錄,形成實時動態更新、可查詢的數據庫。通過數據技術對其進行整合分析,形成學生在學校表現的精準畫像,便于思政教師全面了解、把握,開展有針對性的關心、關注和教育引導。

2.設計精準育人多維菜單。高??苫跀祿夹g對學生綜合表現及特性的分析,根據不同學生群體在不同學習階段的發展需求,打造可供選擇的育人菜單。例如:在學業方面,可將數據分析出的學習優秀且熱心志愿服務的學生,納入“學霸”講師團,發揮其優勢和特長,結對幫扶學習困難學生擺脫學業后進影響。將存在不同學業指導需求的學生劃分為不同關注層級,按照學生綜合能力和實際需求,制定精準幫扶舉措。通過建立學業咨詢平臺和線下咨詢輔導,組建由專業課教師、輔導員、退休老教師組成的學業咨詢隊伍,創建學業咨詢導師庫,將專業學習指導與學生日常學習管理有效結合,精準發力服務學生。在資助方面,可借助數據技術做好幫扶學生的精準識別和精準認定工作,在采集學生基本信息、消費數據、獎助數據、勤助數據等的基礎上,綜合研判辨別,從而做到精準識別資助對象、精準認定困難程度、精準調整資助力度,基于每位學生的個體需求,通過多方協作、精準施策、拓展內涵,實現有困難學生的經濟和精神“雙脫困”。在心理健康方面,發揮數據倉庫和云計算作用,總結歸納學生在心理方面的群體特征,更準確地把握學生心理發展規律和心理健康狀況,對于突出性、苗頭性問題進行重點關注。

3.組織分門別類育人工作。高質量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踩準時代節拍、唱準時代旋律、瞄準活動定位,需要將數據技術分析出的學生興趣點和高校思政工作重點、熱點工作相結合,通過學生喜歡的形式,組織主題鮮明、內容生動、形式多樣的思政教育活動內容,助力思政工作“活”起來、“火”起來。思政教育活動以“精準推進看實效、精準定位重引導、精準組織貼實際”為原則,要提升工作的專業化水平,找準精準思政的“實施者”,為潛心科研學習的學生請來專家學者,為熱心創新創業的學生請來行業大咖,為喜愛文化藝術的學生送上專業演出,帶領學生積極投身體育運動競賽等,提升思政工作的吸引力和學生的獲得感,在精準思政新形態下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時代新人。

本文系2022年北京市學校思想政治工作研究課題“新時代首都高校勞動教育的引導策略體系構建研究”(項目編號:XXSZ2022YB39)階段性研究成果

參考文獻:

[1]田紅芳,靳現凱.基于大數據的“精準思政”育人模式創新與實踐[J].北京教育(高教),2023(6):48-50.

[2]鄧琳琳.探索大數據背景下的精準思政[N].中國社會科學報,2022-01-27(12).

[3]楊守建.算法社會與青年發展[J].中國青年研究,2022(7):4.

( 作者單位:北方工業大學黨委宣傳部)

[責任編輯:翟 迪]

猜你喜歡
協同育人大數據
校企合作協同育人在大學生就業工作中的作用研究
專業教師與思想政治教師協同育人機制研究
協同育人視角下高校創新應用型人才培養研究
大數據環境下基于移動客戶端的傳統媒體轉型思路
基于大數據背景下的智慧城市建設研究
由“依附”走向“聯動”:學校與政府協同育人策略研究
數據+輿情:南方報業創新轉型提高服務能力的探索
物聯網工程專業協同育人培養模式探索與實踐
現代建筑技術協同育人基地的構建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