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葉面噴硒對燕麥品種硒積累的影響及品種綜合性狀評價

2023-10-13 11:21李越寧丹呂玉峰張斌薛志強賈舉慶馮美臣宋曉彥張美俊楊武德
作物雜志 2023年4期
關鍵詞:葡聚糖燕麥葉面

李越 寧丹 呂玉峰 張斌 薛志強 賈舉慶馮美臣 宋曉彥 張美俊 楊武德

(1 雜糧種質資源創新與分子育種國家實驗室(籌)/山西農業大學農學院,030801,山西晉中;2 山西農業大學生態農牧研究所,037200,山西朔州)

燕麥(AvenaL.)是禾本科燕麥屬一年生草本植物,可被用作糧食、飼料及飼草[1]。裸燕麥(Avena sativaL.subspp.nuda)和皮燕麥(AvenasativaL.)在我國均有種植,因富含β-葡聚糖和亞油酸等多種功能成分備受大眾喜愛。硒是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我國大約72%的地區存在不同程度的缺硒或低硒[2],硒缺乏會導致克山病和大骨節病等[3]。Lyons 等[4]研究表明,常見禾谷類作物硒吸收能力排序為小麥>水稻>玉米>大麥>燕麥,可見燕麥對硒的積累能力在禾谷類作物中較弱。因此,生產富硒燕麥在未來品質支撐農作物產業中使燕麥產業有更廣闊的發展前景[5-6]。

土壤施硒可顯著提高作物籽粒硒含量[7-9]。等量施硒條件下,土壤施硒較葉面施硒能更有效提高水稻籽粒硒含量,土壤施硒水稻籽粒硒含量為葉面噴硒處理的5.3 倍[10],但有研究[11]表明,硒酸鹽和亞硒酸鹽施入土壤后易被土壤吸附固定,降低植物的利用程度。因此,目前硒富集研究多聚焦于葉面噴硒。有研究[12]表明,噴硒后,水稻葉、莖、精米硒含量均顯著提高,表現為葉>莖>精米。葉面噴施150g/hm2純硒,小麥籽粒硒含量可達3101μg/kg[13];葉面噴施116g/hm2亞硒酸鈉,小麥籽粒硒含量可達647.8μg/kg[14],以上2個研究均顯示葉面噴硒對小麥籽粒產量無顯著影響。葉面噴硒可提高小麥各部位硒含量,提高小麥產量、穗數、穗粒數及千粒重,但對籽粒粗蛋白、粗纖維、面筋和脂肪含量的影響各有不同[15]。在黑小麥孕穗期對葉面噴施濃度10~20mg/L 的亞硒酸鈉,可顯著提高黑小麥籽粒硒含量,對黑小麥產量無顯著影響[16]。葉面噴施67.84g/hm2亞硒酸鈉不僅可提高谷子籽粒硒含量,還可改善谷子粗蛋白、脂肪、賴氨酸和葉酸等營養品質[17]。谷子葉面噴施4 種不同硒肥均可提高谷子籽粒硒含量和產量[18]??梢?,葉面噴施適量硒,在不降低作物產量和品質情況下,應是提高作物籽粒硒含量的一個快速安全的有效渠道。

同一作物不同品種吸收、轉運和積累硒的能力有差異[19-21],且硒處理后產量和品質對硒的響應也不同[17,21]。目前噴硒對不同燕麥品種硒積累、產量和品質影響的研究較少。因此本研究采用在晉北地區推廣種植的24 份燕麥品種,于抽穗期噴硒,揭示噴硒對燕麥成熟期硒積累的影響,并采用GYT雙標圖評價產量和品質綜合性狀優良的燕麥品種,為篩選和開發富硒功能性燕麥提供理論參考。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地概況

試驗于2020 年在山西省朔州市平魯區試驗基地(111′52′~112°41′E,39°21′~39°58′N)進行。平均海拔約1800m,多年平均氣溫5.5℃,無霜期105d,年均降水量420mm,雨季集中在6-10 月,屬北溫帶大陸性氣候。耕作層土壤(0~20cm)含有機質9.17g/kg、堿解氮40.98mg/kg、速效磷6.12mg/kg、速效鉀162.97mg/kg,pH 7.68,硒含量0.17mg/kg。

1.2 供試材料

試驗燕麥品種共24 份,其中22 份來源于中國農業科學院國家農作物種質資源保存中心,2 份來源于加拿大農業部(品種名為Banner 和OA1576-4)。24 份品種中有19 份裸燕麥和5 份皮燕麥。信息如表1 所示。試驗所用硒源為亞硒酸鈉(Na2SeO3)。

1.3 試驗設計

試驗采用裂區設計,噴硒濃度為主區,品種為副區。5 月21 日播種,小區面積2m2(2m×1m),每小區種植5 行燕麥,行距25cm,每米播種100粒,小區間隔1m。在燕麥抽穗期進行葉面噴硒,根據前期多年在山西省朔州市平魯區的試驗結果,設3 個亞硒酸鈉用量水平,分別是0(Se0)、80(Se1)、160g/hm2(Se2),折合純硒用量為0(Se0)、35.896(Se1)、71.792g/hm2(Se2),將各處理按亞硒酸鈉用量溶于水中,用水量均為1250L/hm2。噴施時,用塑料擋板圍攏所噴小區。重復3 次,共216 個小區。其他田間管理按常規進行。

成熟期按小區收獲籽粒,風干后計產(皮燕麥產量按脫內外稃后籽粒計產),然后用于其他指標測定。

1.4 測定指標及方法

1.4.1 硒含量 參照GB 5009.93-2017 的氫化物原子熒光光譜法[22]測定硒含量,先稱取0.5g 樣品倒入消煮管中,加入10mL 酸性溶液(硝酸:高氯酸=9:1)和玻璃珠,蓋上彎頸玻璃漏斗消化過夜。次日置于消煮爐上進行消煮,待溶液體積為2mL時,加入5mL 鹽酸溶液(6mol/L)繼續消煮至無色,冷卻后加入鐵氰化鉀溶液(100g/L),定容至10mL 離心管中。應用原子熒光光譜儀進行樣品質量濃度的測定,通過下面公式計算樣品中硒含量。

X=[(ρ–ρ0)×V]/(m×1000)

式中,X(mg/kg)為樣品中硒的含量;ρ(μg/L)為樣品溶液中硒的質量濃度;ρ0(μg/L)為空白溶液中硒的質量濃度;V(mL)為樣品消化液總體積;m(g)為樣品稱樣量;1000 為換算系數。

1.4.2 品質性狀 參照GB/T 5511-2008 凱氏定氮法[23]測定蛋白質含量;參照GB 5009.6-2016 索氏提取法[24]測定脂肪含量;采用酶試劑盒(AOAC 995.16,Megazyme)測定β-葡聚糖含量。

1.5 數據處理

運用Microsoft Excel 2010 進行數據整理;采用SPSS 22.0 進行ANOVA 方差分析和相關性分析;采用Duncan 法進行多重比較,差異顯著性為P<0.05;用Origin 9.0 繪圖;用GGEBiplot 8.1 進行雙標圖分析。

2 結果與分析

2.1 噴硒對燕麥各器官硒含量的影響

葉面噴施不同濃度硒下24 份燕麥品種各器官硒含量如圖1 所示。由圖1 可以看出,Se0 處理下根硒含量顯著高于其他器官,分別比莖、葉、穗和籽粒硒高36.53%、133.92%、19.68%和153.41%。穗硒含量也顯著高于莖、葉和籽粒,籽粒硒含量最少,分別比莖、葉和穗硒含量顯著低88.66%、135.05%和194.85%。Se1 處理下,根、葉和穗硒含量顯著高于莖和籽粒,葉硒含量又顯著高于根和穗,葉硒含量分別比根、莖和穗硒含量高36.53%、133.92%和19.68%。籽粒硒含量比根、葉和穗硒含量分別顯著低85.60%、153.41%和111.74%;Se2 處理下,各器官硒含量均呈現顯著差異,表現為葉>穗>根>莖>籽粒,葉硒含量比根、莖、穗硒含量分別高92.87%、161.35%和33.58%,籽粒硒分別比根、莖、葉和穗的硒含量低58.92%、17.28%、206.52%和129.46%。表明未噴硒處理下,燕麥根中積累的硒含量最多,葉面噴硒后,葉中積累的硒含量最多,其次是穗和根,各處理中籽粒硒含量均最少。

圖1 噴硒后24 份燕麥品種各器官硒含量Fig.1 Selenium contents in different organs of 24 oats varieties after spraying selenium

由圖1 還可以發現,Se1 和Se2 處理下各器官硒含量均比Se0 處理各器官硒含量顯著增加,Se1、Se2 處理根硒含量比Se0 處理顯著增加31.02%和50.00%;莖硒含量顯著增加56.28%和126.23%;葉硒含量顯著增加193.42%和374.56%;穗硒含量顯著增加95.45%和183.22%;籽粒硒含量顯著增加172.17%和263.92%。Se2 處理根、莖、葉、穗和籽粒硒含量比Se1 處理也顯著增加,增加幅度分別為14.49%、44.76%、61.73%、44.90%和33.71%。以上分析表明,葉面噴硒可以不同程度地提高燕麥各器官硒含量,在一定噴硒濃度范圍內,增幅隨噴硒濃度增加而增加,其中噴硒對成熟期葉片硒含量提高幅度最大,其次是籽粒。

不同硒濃度處理下燕麥各器官硒含量變異情況如表2 所示,Se0 處理下,24 份燕麥品種各器官硒含量的變異系數在5.39%~14.63%,莖、葉和籽粒硒含量的變異系數顯著大于穗和根,根硒含量變異系數又顯著低于穗。在Se1 和Se2 處理下,各器官變異系數范圍分別為5.58%~11.55%和6.35%~12.10%,24 份燕麥品種均是籽粒硒含量的變異系數顯著大于其他器官,在Se1 處理下,10 號品種籽粒硒含量達0.30mg/kg;Se2 處理下,8 號品種籽粒硒含量達0.44mg/kg。Se1 和Se2 處理下也均是根硒含量變異系數顯著小于其他器官。且Se2 和Se1處理籽粒硒變異系數顯著低于Se0 處理。結果表明24 份燕麥品種在籽粒中硒含量穩定性差,差異較大,且噴硒會降低籽粒硒的變異水平,根中硒含量較穩定,差異較小。

表2 噴硒后24 份燕麥品種各器官硒含量變異情況Table 2 Variation of selenium contents in different organs of 24 oats varieties after spraying selenium

進一步分析24 份燕麥品種籽粒硒含量差異,由表3 可以看出,Se1 和Se2 處理下,24 份燕麥品種籽粒硒含量均顯著高于Se0 處理,除13 號品種外,其他品種Se2 處理籽粒硒含量也均顯著高于Se1 處理,表明噴硒對24 份燕麥品種籽粒硒含量均有提高作用。

表3 噴硒后24 份燕麥品種籽粒硒含量Table 3 Grain selenium contents of 24 oats varieties after spraying seleniummg/kg

2.2 噴硒對燕麥籽粒品質性狀的影響

不同硒濃度處理下,24 份燕麥品種籽粒品質性狀變異情況如表4 所示??梢钥闯?,24 份燕麥品種籽粒蛋白質含量的變異系數表現為Se2>Se1>Se0,且Se2 和Se1 處理均與Se0 處理差異顯著。在Se1 和Se2 處理下,燕麥品種蛋白質含量最高的是9 號和18 號品種,含量分別為18.66%和19.24%。結果表明噴硒顯著增加24 份燕麥品種籽粒蛋白質的變異水平。

表4 噴硒后24 份燕麥品種籽粒品質性狀變異情況Table 4 Variation of grain quality traits in 24 oats varieties after spraying selenium

24 份燕麥品種在3 個處理下籽粒脂肪含量的變異系數無顯著差異,表明噴硒對24 份燕麥品種籽粒脂肪含量變異水平沒影響。

24 份燕麥品種籽粒β-葡聚糖含量的變異系數表現為Se0>Se1>Se2,且處理間存在顯著差異,表明噴硒降低24 份燕麥品種籽粒β-葡聚糖含量的變異水平,在一定范圍內,變異水平隨噴硒濃度增加而降低。在Se1 和Se2 處理下,3 號和9 號籽粒β-葡聚糖含量最高,分別為4.56%和4.03%。

2.3 噴硒對燕麥籽粒產量的影響

葉面不同噴硒濃度下,24 份燕麥品種籽粒產量如表5 所示,Se1 處理下,24 份燕麥品種在產量與Se0 均無顯著差異,Se2 處理下,11 號、12號、17 號、23 號、24 號品種產量顯著低于Se0 和Se1 處理。Se2 處理下,11 號、12 號、17 號、23號、24 號品種產量分別比Se0 降低33.99%、13.00%、17.83%、4.28%和8.85%,比Se1 處理降低35.52%、14.12%、21.70%、6.25%和14.87%。結果表明,葉面噴施適量硒不會影響燕麥產量,噴硒濃度增大1 倍時,會降低部分燕麥品種產量。

表5 噴硒后24 份燕麥品種籽粒產量Table 5 Grain yields of 24 oats varieties after spraying seleniumkg/hm2

2.4 24 份燕麥品種籽粒硒含量、品質性狀及產量的綜合評價

根據食物或可食材料硒限量標準[14],由表2可以看出,Se2 處理下,24 份燕麥品種籽粒硒含量均已超過多數文獻食物或可食材料硒含量限量0.300mg/kg。因此在對24 份燕麥品種進行籽粒硒含量、品質性狀及產量綜合評價時,僅分析Se1處理的籽粒硒含量、品質和產量數據。

24 份燕麥品種籽粒硒含量與品質性狀及產量的相關性分析結果如圖2 所示。由圖2 可以看出,硒含量與脂肪、β-葡聚糖含量存在顯著正相關性,相關系數分別為0.63 和0.42。即籽粒硒含量高的燕麥,其脂肪和β-葡聚糖含量也高。硒含量與蛋白質含量和產量均不存在顯著相關性。這表明通過噴硒提高燕麥籽粒硒含量,有助于提高燕麥脂肪和β-葡聚糖的積累。

圖2 24 份燕麥品種籽粒硒含量、品質性狀及產量的相關性分析熱圖(n=72)Fig.2 Thermograms of correlation among grain selenium contents,quality traits and yields of 24 oat varieties(n=72)

產量是最重要的性狀指標,以產量為主要目標性狀,兼顧籽粒硒、β-葡聚糖、蛋白質和脂肪含量,制作雙標圖對24 份燕麥品種進行綜合評價,圖3 中的小圓圈代表“平均綜合指標”,穿過圓圈帶單箭頭的直線橫軸是平均綜合指標軸,越靠近箭頭方向的品種,其綜合指標排名越靠前。因此,由綜合指標在橫軸上的投射位置可以看出,基于產量為主要目標性狀,兼顧籽粒硒、β-葡聚糖、蛋白質和脂肪含量,24 份燕麥品種綜合性狀排名靠前的5 個品種編號依次為10、23、24、11、9;綜合性狀排名靠后的5 個品種編號依次為19、22、16、21、20。

圖3 24 份燕麥品種產量×品質性狀雙標圖Fig.3 Yield×quality traits biplot about 24 oat varieties

圖3 中與橫軸垂直并通過原點帶有雙箭頭的直線為Y 軸,代表各品種與各性狀間相互作用的傾向性。品種到橫軸的垂線長度代表其各性狀的穩定性,越靠近橫軸各性狀越穩定,即垂線越短表示品種各性狀穩定性越好。結合圖3 和表6 可以看出,性狀穩定性靠前的5 個品種依次為12、3、24、1、19,性狀穩定性排名靠后的5 個品種依次為8、7、11、6、21,其他品種介于兩者之間。

表6 24 份燕麥品種產量×品質性狀綜合值Table 6 Comprehensive values of yield×quality traits about 24 oats varieties

綜合值是將綜合性狀與穩定性狀進一步綜合評價,綜合值高的品種說明其綜合性狀優異且各性狀穩定性均較好。由表6 可以看出,綜合值排名前5 的品種依次為10、23、24、9、11,綜合值排名后5 位的品種依次為19、22、16、21、20。

3 討論

3.1 葉面噴硒后燕麥各器官硒積累規律

植物通過葉片吸收利用無機形態硒,并轉移至植物體的其他部位[25]。本研究表明,未噴硒燕麥僅從土壤中獲得硒,在成熟期積累在根中的硒含量最多;葉面噴硒后,葉片是燕麥成熟期硒含量富集的器官。無論噴硒與否,籽粒中硒含量均最少。陳麗娜[26]通過對燕麥葉面噴硒后發現,成熟期燕麥硒含量表現為葉>穗>根>莖>籽粒,并得出無論是否噴硒,燕麥非食用部位的硒含量都明顯高于食用部位的結論。楊建軍等[27]研究發現,水稻葉面噴硒后,成熟期水稻各器官硒含量表現為葉>莖>根>籽粒。本研究24 份燕麥品種噴硒后各器官硒含量均值的結果與這類研究結果相似。本研究結果表明,通過葉面噴硒,可以不同程度提高燕麥成熟期各器官硒含量,在本試驗設置的噴硒濃度范圍內,提高幅度隨噴硒濃度的增加而增加。其中葉硒含量提高幅度最大,籽粒次之。陳雪等[28]研究也表明,2 個水稻品種噴硒后,與未噴硒相比,硒在葉和籽粒中所占比例顯著提高,根和莖中提高的較少。

本研究結果表明,24 份燕麥品種成熟期在籽粒中硒含量穩定性差,差異較大,根中硒含量較穩定,差異較小,且噴硒會降低籽粒中硒的變異水平,目前關于噴硒后作物各器官硒含量變異水平比較的研究較少,李韜等[21]研究發現,硒肥可以提高110 份小麥籽粒中的硒含量,但增幅因品種而異。

人體和動物攝入的硒含量是否滿足需求,主要取決于作物中硒含量。燕麥產量在全球禾谷類作物中排名第6 位,提高燕麥的硒含量對通過食物膳食補硒有著重要的作用。但是對作物施用外源硒時,硒從有益到有害之間的閾值很小[29-31],中低濃度外源硒對作物有益,過量施用外源硒則會使作物中硒含量超標[32-33]。史麗娟等[34]對高粱噴施120mg/kg以及馬鳳霞等[35]對小麥噴施120g/hm2亞硒酸鈉時,高粱和小麥籽粒中的硒含量均已超出多數文獻中的食物或可食材料硒限量標準(以硒計)0.300mg/kg[14]。本研究結果表明,不噴施硒的24份燕麥品種籽粒硒含量范圍在0.07~0.13mg/kg,均未達到或剛達食物或可食材料硒限量標準[14]。葉面噴施80g/hm2的亞硒酸鈉時,籽粒硒含量范圍在0.20~0.30mg/kg,在食物或可食材料硒限量標準之內;葉面噴施160g/hm2亞硒酸鈉時,籽粒硒含量范圍在0.30~0.44mg/kg,已超過食物或可食材料硒限量標準[14],可能會對人體造成硒中毒現象,不建議食用。因此適宜的噴硒濃度既能使燕麥籽粒硒含量更大程度地接近富硒谷物的上限又不會產生毒害作用,因此提高燕麥籽粒硒含量,確定適宜的噴硒濃度,是研究富硒燕麥生產的核心。

3.2 葉面噴硒對燕麥品質性狀的影響

本研究結果顯示,噴硒對24 份燕麥品種籽粒蛋白質、脂肪和β-葡聚糖含量變異水平影響不一致。噴硒能改變24 份燕麥品種籽粒蛋白質含量的變異水平,在一定范圍內,變異水平隨噴硒濃度增加而增大,在本研究葉面噴施亞硒酸鈉用量為160g/hm2情況下,24 份燕麥品種籽粒蛋白質含量的變異水平最豐富。尚慶茂等[36]研究認為,硒可以作為核糖核酸鏈的成分來轉運氨基酸,用于蛋白質的合成。施用硒肥可提高燕麥籽粒中必需氨基酸含量和氨基酸總含量[37],促進籽粒對蛋白質的合成和積累,提高籽粒蛋白質含量[38-39],本研究24 份燕麥品種籽粒蛋白質含量變異水平隨噴硒濃度增加而增大,也可能是噴硒提高了燕麥籽粒蛋白質的原因。

燕麥籽粒脂肪含量在谷類作物中位居前列,其中80%是不飽和脂肪酸,對人體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本研究顯示,噴硒對24 份燕麥品種籽粒脂肪含量變異水平無影響,這可能是由于噴硒對24 份燕麥籽粒脂肪含量影響較小所致。馮學金等[40]研究顯示,葉面噴硒對胡麻籽粒脂肪含量的影響也較小。史麗娟等[34]的研究表明,噴施不同劑量的硒對高粱脂肪含量的影響未達到顯著差異。張新軍等[38]研究也表明,葉面噴硒對燕麥籽粒的脂肪含量影響不顯著,可能作物脂肪含量受硒元素影響較小。

燕麥籽粒β-葡聚糖有獨特的生理功能,目前被認為是燕麥最具開發潛力的品質之一。本研究顯示,噴硒使燕麥品種籽粒β-葡聚糖含量差異縮小,且隨噴硒濃度增加,差異縮小越大。這可能是硒元素影響了24 份燕麥品種籽粒β-葡聚糖的合成。宋妍等[41]利用亞硒酸鈉溶液浸泡青稞籽粒發現,被硒溶液浸泡的籽粒其β-葡聚糖含量顯著高于對照組,最高可達1.08 倍。目前,噴硒對禾谷類作物籽粒β-葡聚糖含量影響的研究還較少,硒與β-葡聚糖含量的關系仍需進一步研究探討。

3.3 葉面噴硒對燕麥產量的影響

張妮等[42]研究發現,在生育期噴施2 次20mg/L亞硒酸鈉時,小麥產量顯著提高19%。Nawaz 等[43]的研究表明,葉面噴施40mg/L 硒酸鈉時,小麥產量顯著提高14%。郝玉波等[44]研究發現,土壤施低含量(≤10mg/kg)的亞硒酸鈉時,玉米籽粒產量顯著提高,施入高含量硒(≥25mg/kg)時,玉米籽粒產量會下降。本試驗結果表明,24 份燕麥品種噴施亞硒酸鈉用量為80g/hm2的產量與Se0 均無顯著差異,僅在160g/hm2下有5 個品種的產量顯著低于Se0 和80g/hm2下的產量。表明適宜濃度的噴硒不會對燕麥產量造成影響,高濃度的硒會導致部分燕麥品種產量降低,這與前人[44]的研究結果一致,表明影響作物產量的硒施用量有一個閾值,在一定閾值范圍內,施用硒不會影響作物產量或對作物產量有促進作用,超過閾值范圍會對作物產量產生抑制效應,且不同作物[45]甚至同一作物不同品種[35]產量對硒施用量的響應也不同。因此,研究確定既能使不同作物及其不同品種籽粒硒含量保持在安全范圍內,又能使不同作物及其不同品種產量達到增產或不減產的最適硒施用量,對富硒農作物產品的安全、高效生產非常關鍵。

3.4 葉面噴硒后燕麥籽粒綜合性狀評價

鑒定某一品種是否優異,不能以單一凸顯指標來評價,要平衡好各項指標,只有通過將各項指標進行綜合分析,選出綜合性最優的品種才是適合生產中推廣和利用的品種。本研究利用葉面噴施80g/hm2亞硒酸鈉處理下的24 份燕麥品種籽粒硒含量、產量和品質數據結合相關性分析,利用GGE雙標圖進行評價和篩選葉面噴硒后產量和品質綜合性狀優良的燕麥品種。

相關性分析表明,硒含量與脂肪和β-葡聚糖含量存在顯著正相關性,與蛋白質含量和產量均無顯著相關性。前人[46]研究表明,谷子硒含量和蛋白質含量存在顯著正相關;小麥硒含量與產量不存在相關性[14];水稻硒含量與產量呈負顯著相關[47]??梢娔壳拔颗c品質、產量相關性沒有一致的結果,可能與研究的作物種類或試驗使用硒種類及濃度有關。

產量是農業生產最主要的目標性狀,GGE 軟件的研發人嚴威凱博士近期研發了GYT(Genotype by Yield*Trait)新功能,此功能基于產量為最主要的目標性狀,可以兼顧多個農藝性狀和品質性狀,對作物品種進行綜合評價[48-49]。本研究利用GGE軟件的GYT 雙標圖新功能,基于產量為最主要的目標性狀,兼顧籽粒硒、β-葡聚糖、蛋白質和脂肪含量,對24 份燕麥品種進行綜合評價。結果表明,綜合性狀排名前5 的品種依次為品燕1 號、Banner、OA1576-4、品燕2 號、白燕10 號。如再考慮各品種在產量與各品質性狀結合的均衡穩定優越性,24份燕麥品種綜合值排名前5 的品種依次為品燕1號、Banner、OA1576-4、白燕10 號、品燕2 號。

4 結論

抽穗期葉面噴硒可提高燕麥各器官硒含量,改變籽粒硒、蛋白質、脂肪和β-葡聚糖含量變異水平。葉面噴施80g/hm2亞硒酸鈉,24 份燕麥品種籽粒硒含量在食物或可食材料硒限量標準(0.300mg/kg)之內。過量噴硒會使籽粒硒含量超出多數文獻中食物或可食材料硒限量標準?;诋a量為目標性狀,兼顧籽粒硒、蛋白質、脂肪和β-葡聚糖含量,篩選出綜合性狀優良的品燕1 號、Banner、OA1576-4、白燕10 號和品燕2 號這5 個燕麥品種。

猜你喜歡
葡聚糖燕麥葉面
噴施葉面阻隔劑對抑制小麥吸收鎘的效果初報
可嚼燕麥,營養打折
燕麥的栽培技術
晉??笛帑?守護您的健康
葉面施鈣對冬棗品質的影響
行了,我像所有的他們一樣
嶺石葉面鐵肥 缺鐵黃化
葡聚糖類抗病誘導劑在水稻上的試驗初報
大白菜葉面噴施氮肥效果試驗
小麥麩皮中β-葡聚糖的分離純化及組成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