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理塘寺到阿尼瑪卿山

2023-10-16 12:58阿貝爾
四川文學 2023年8期
關鍵詞:阿尼瑪怒江

□文/阿貝爾

理塘寺:引導內心

每一天都是走向未知。但不是黑夜和死亡的未知,有線索(一點點)有想象。318國道不是線索,是導引,帶他漸進地進入未知,不斷地修正著想象變成實景(想象總是嫁接了腦殼里固有的印象)。

車過剪子灣山隧道,他平生又上了一個新高度:尼瑪貢神山,海拔4668米。溪流般的興奮對付著輕微的缺氧,腳步恍惚,視野卻是平靜而真實的。佛塔形的經幡層層疊疊沒有超出想象,“高反”也沒超出想象,超乎想象的是展現在眼前的史詩般的大景——原諒他找不到比喻,那是毗連著二郎山、折多山和貢嘎山的群山,以及群山間的山谷溝壑。蔥蘢,充滿生機,蒼翠,甚至鋪展著新綠。用想象褪去它植物的衣裳,那便是洪荒,彌散著刺鼻的硫黃味道。這衣裳,它穿了億萬年,看似花團錦簇,其實是偌大的有顏色的時間。他首先著迷的是山脈呈現的線條,蔥綠和翠綠的線條,高低遠近,像海浪,又像樂譜,叫人去想象神的眼波,想象大地女神的胸乳肌膚……如果說遠山淡影有那么一點形而上的話,那么路坎下的花草則是具象的。奇花異草,叫不出名,但卻生愛、生占有欲,想即刻定格在鏡頭。

尼瑪貢神山。除了代表敬神的經幡和瑪尼堆,他并未感覺神的存在。因為八月,因為草長花開,他更覺得是伊甸園。神住在礫石山,神住在荒涼處,神住在雪冬天。

如果說理塘事先朝他發射有什么暗物質,那便是一幅阿來在毛埡草原匍匐拍花的照片。還有他對那個八月的理塘之夜的想象:篝火、鍋莊、辯經、詩朗誦……這些只是背景,包括歡歌笑語,主角是孤獨(一個詩人的孤獨,以及蟲鳴般的寂寞和酒)。

他想象中的理塘在靠近天邊的草原。不是高原的盡頭,是人間煙火的盡頭,牛羊和野狼出沒,人類活動的痕跡止于瑪尼堆。

街道、樹蔭、房屋、規整后的溪流是人間的,國旗、橫標和廣告詞是人間的。太陽則是洪荒,還有抬頭可見的白云,以及白云和白云之間深邃的藍天(一點看不出空洞,像是倒懸的海)。

時間,一種無法把握的反物質,像雙面膠,將理塘的現實與虛無粘連在一起,也將他同那些之前、隨后來到長青春科爾寺的人粘連在一起。換句話說,無論你是誰,不管你在哪里,都置身同一條河。

長青春科爾寺。他就在寺院門外墻根的陰影里。一輛手推車停在廣場上(一個現代物件),一輛馬車停在草徑上(下來兩個喇嘛),一只狗飛快地從停車場跑過(阿彌陀佛)……長青春科爾寺就在眼前,但對于他仍是個謎,隨著他略顯膽怯的腳步漸漸展開——卻并無信心。

一座寺廟的功課無外乎三要素:創立時間、創立者和教宗教旨。知道了三者又怎樣?他想要的是做30分鐘的喇嘛(若30鐘不行,就3分鐘)。他想要的是一次反省、一次洗心革面,或者說一次融化。

寺院的陽光里真的有暗物質。不是天下第一高城的紫外線,是寺里隱隱的誦經聲(像來自很遠的潮聲),是讓他心跳加劇的神秘氣氛。僧房、寺院、經幡、云朵、日夜不息地誦經的溪流、偶爾從院墻的轉角走向廣場的靜默慵懶的喇嘛……靜默是一種暗物質,僧衣的絳紅也是暗物質,還有他們投在蒲公英和格?;ㄉ系拈L影。

在經堂門檻外脫鞋的一瞬,他恍然意識到他是帶了罪來理塘、來長青春科爾寺的。他的罪是焦慮、貪婪、怯懦和缺乏愛心。淤泥和污水長出的東西是不適應清澈的溪流和純凈的土壤的。他在這濁世生活了多年,身心充塞不少污垢,而今步入寺院,自然有種不適之感。它是身體對精神羞慚的反應,也是對洗滌的抵抗。習慣了喧囂,習慣了隨波逐流,習慣了在紅塵飄然昏聵,心已經無法面對真相與善念。誰敢把真相講出來?誰敢將善念領回心、變成行動?這里的誰不是你、不是他(她);這里的誰是“我”,一個個“我”,怯懦的“我”、貪心的“我”、世故的“我”、不安以及昏聵的“我”……走進經堂的時候,他們一個都沒缺席,他們齊撲撲躲在他的衣服下、身體里,像一群幽靈。

他是在“我”的主導下,也可以說是在某種神秘的暗物質的主導下走進經堂大殿的?,F在,這種暗物質變得清晰了一點,它不是道德或理性,而是一種審美,但這審美不只是感官的,不只是視覺的和聽覺的,也包括直覺,包括一種來自雪溪和山泉的沖刷。

大殿很大,有一個大劇院那么大,是他念念不忘的林波寺經堂的好幾倍。他站在門口,或依照轉經的方向轉到左側,所見正在大殿中央位置誦經的僧人都顯得邈遠,聽到的誦經聲也像是隔了河的喧嘩。大殿裝飾華貴,流光溢彩,金碧輝煌(原諒我找不到別的詞語),每一物件都巧奪天工??諝庖擦鞴庖绮?。每一物件皆神器,每一柱子(貼了金箔和唐卡)皆神柱,每一喇嘛(正在大殿中央上課)皆神仙。

置身大殿,他感覺到某種膽怯和羞慚,暗中拿自己同殿中喇嘛相比有種無地可容之感。他羞慚的不是他為一俗人,而是他身上那份剔除不了的追求功名的執著(就像長進了肉的陳年污垢)。然而很快,他便擺脫了這樣的自省,被大殿的神位和喇嘛的經課引發的好奇心牽引。他不再是一個戴罪之人,不再是一個懺悔者,他轉眼變成了一位攝影師、一個紀錄者(不舍執念,希望記錄下神圣——僧人的日常)。

連拍幾張照片后,他有了一種收獲感。不是喜悅,是僥幸和滿足,就像他擁有了另一個長青春科爾寺,就像他成了長青春科爾寺的特殊一員。拍下華貴,仿佛自己也擁有了華貴;拍下唐卡,仿佛也擁有了唐卡;拍下佛像(阿彌陀佛),仿佛佛可以帶走;拍下僧人的上午課,仿佛自己也成了一個僧人,成了他們當中的一員……拍照還不能滿足,他又開始拍視頻(做賊心虛),希望占有寺院生活的美好瞬間——僧人美好的人生片段。遠遠地拍,躲在柱子背后拍,將鏡頭拉近了拍,左右移動著鏡頭拍……120秒,他心滿意足地收起手機,揣起長青春科爾寺2022年8月7日午前上百僧人的日常片段,繼續轉經堂。

舍棄執念、妄念,誠心體驗,他感覺他在一步步走向天堂。他不知寺院任何的來歷、傳說和故事,不知1580年與三世達賴喇嘛索南嘉措,也不知“長青春科爾寺”要斷句念作“長青—春科爾寺”,意為“彌勒佛(未來佛)”和“法倫”;然而,他感覺到了頗有來頭的神秘與神圣潛伏寺院的每一物件中,潛伏在空氣中。他停下腳步,閉上眼,呆愣在一根神柱后面,像在溪水中感受魚兒的親吻與碰觸一樣感受著佛的關注。有一會兒,他感覺他像個泥人遇上了大雨,周身都有東西剝落。那是一種異域的外部力量,理塘乃至康藏的力量,進入了他的內里,做一次意外的清理?;蛟S這力量來得更遠,般若來得更遠,基因來得更遠,吸納了藏地多種元素??创笊駢┓畹尼屽饶材岷陀^音的五官就曉得了,那是南亞佛、印度佛、尼泊爾佛在康藏尚保留著原貌的樣子。它是一種力量,也是一種異域的美,是信眾的生死觀與日常生活的外化。

泥身脫落,濁氣消散,他只?!拔摇?,肉身護衛著骨頭,骨頭護衛著心,心安放著蓮花……有一種崇拜,有一種慈愛,不用五體投地,只需用心感應,好比同頻電波彼此發收。

轉到大經堂左側,他數了數豎排的床榻一般的經席,從左至右一共有十五列。他突發奇想,若能將這一場景移至他未完成的小說豈不絕好!小說中的喇嘛寺遭遇亂世,大喇嘛所能做的只能是救人——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大經堂傳出的聲音對于生者永遠是一種治愈。

這么想,他的執著與妄念又回來了,即刻還俗。

瀾滄江:美麗的錯覺

瀾滄江。他第一眼看見便駐車奔向她——奔向國道外側高懸的崖岸,凝視她。她深潛谷底,咆哮奔騰,弓形的血色樣子像一條僨張的動脈。浩蕩的江水,荒涼的峽谷,他感覺到的不是瀾滄江的壯麗,而是自己的渺小。然而,渺小的他也有按捺不住的興奮,也有突發的眩暈,不敢想象跌下去的后果。如果跌下去可以化作瀾滄江的一滴水、橫斷山的一粒沙也不是不可以。

因為是去西藏,想必是逆流而上,瀾滄江迎面從覺巴山流來——他感覺也是這樣,殊不知他錯了,且將錯覺保留了數日,直到查看地圖后才得以糾正。

他對于瀾滄江的錯覺遠不止于此?!盀憸妗笔菨h字,但不是一個漢語詞(作為縣名除外),只有“瀾滄江”才是一個漢語詞。不看不知道,“瀾滄江”來自傣語“南(咪)蘭章”的音譯?!澳线洹笔恰敖?,“蘭章”就是“瀾滄”,意為眾多大象生息的地方。

他很好奇第一個把這條發源于唐古拉山的河流書寫為“瀾滄江”的人——未必是語言學家,但一定是個詩人。于是,在他的想象中便有一條魚,先是帶著傣語“南(咪)蘭章”,后來便是帶著漢語“瀾滄江”,從哀牢山中的熱帶雨林一路向北,游過橫斷山,游過昌都高原,直到在唐古拉山下與帶著藏語“扎曲”的魚相遇。在他的直覺與認知中,一個事物的命名,一種語義的確立猶如通電,在照亮語義所指的同時也確立了語義。一條下游有大象上游有牦牛的河流,最終在命名學上只彰顯了大象的地位。

瀾滄江流出云南后叫湄公河?!颁毓印币彩翘┱Z,母親河的意思,意為“大河”,高棉人自己的河。

所有河流的命名都源于生息在河畔的人的自認,源于一種愛和交付。瀾滄江還有一個別名,叫東方多瑙河,意為流經多國的國際河流(一條河首先是地質、地理學意義上的,然后是生物學意義上的,很晚才是人類學意義上的——但它給予了河流命名。國家意義上的就更晚了)。

三天之后,在昌都,他又見到了瀾滄江。年少的它有那么一點輕狂,有那么一點渾蛋,晚上華燈初上,又顯得周武鄭王。

怒江:內米諾夫斯基

由邦達鎮西行轉南行,攀升至業拉山埡口,沿途好幾處都是回望玉曲河和邦達草原的好角度。接近埡口的位置最佳,不只看得見異域風情的邦達鎮,還能看見邦達草原綿延天邊的肉身和玉曲河亮晶晶的S形靈魂。

他再一次被眼前的高原大地震撼,靈感發現地駐車,從背包取出旅途攜帶的書籍,以邦達草原和玉曲河為背景,拍下幾幀書影。首幀是曼德爾斯塔姆《時代的喧囂》,次幀是伊萊娜·內米諾夫斯基的《法蘭西組曲》,以及他的《飛地》。

帶內米諾夫斯基到西藏是他多年的夢想。她在被逮捕轉運至奧斯威辛前幾日仍在安靜地寫作《法蘭西組曲》。她坐在火車站附近廢棄的鐵軌上用鉛筆寫作的樣子讓他浮想聯翩。她早有預感,但仍未絕望,現實塌陷了,甚至個體生命也將隕滅,但并不妨礙她創造自己的世界。鑒于她創作的執著與勇敢,他帶她來到西藏。

至于曼德爾斯塔姆,帶他來西藏是一種復活。他的精神有著瑪尼堆一般的堅強,他的審美有著怒江的深度與沖擊力。

從業拉山埡口下怒江七十二拐,海拔直降1500米,怒江隱現于山澗谷底,像一條手術未盡暴露在外的大血管。

駐車怒江大橋,在傍晚變暗的光線里看見的怒江果真是一條大血管,橋頭孤立的小石山、兩岸風化崩塌的巖層就像手術中尚未清除的血塊息肉。怒江在流動。坐在岸上,同它在一起,聽它的鼻息,感覺如同和一條安靜下來的巨龍在一起,與它合影也便是與巨龍合影。到了怒江,看見怒江,是一輩子的福緣。身到心到,才能完成審美。

暮色降臨?;ゲ幌嘧R的人聚集在怒江峽谷,準確地說是聚集在318國道怒江大橋一側,賞景拍照,談論怒江和怒江大橋。峽谷的空氣里有種怪怪的氛圍,怒江是個龐然怪物,新舊怒江大橋也像是龐然怪物。

怒江時間曾經也是地殼般洪荒原始的,只能用泥盆紀、白堊紀和侏羅紀標記。因為有了人,因為人的抵達才得以啟蒙開化,第一管炸藥引爆,第一輛汽車通過,硝銨和汽油的味道改變了怒江時間的成分。

怒江有它的史詩,從那曲一路向東、向南,千回百轉,縱貫橫斷山,構建了獨特的多語種的不僅有地質意義同時也有美學與人類學意義的語言。怒江不語,其存在就是一首史詩。我們的旅人在這個八月的傍晚讀到的只是它的一個詞語,一個讓他驚嘆的句點。

返回時在怒江又做了停留。這一次,他的興趣不再在怒江身上,也不在拍攝72拐全景,而是在他恒久暗戀的三位作家身上——除了曼德爾斯塔姆和內米洛夫斯基,曼德爾斯塔姆夫人娜杰日達也加入了進來。他隆重地將她介紹給了怒江,讓她感受橫斷山最深處的脈動,請求怒江、橫斷山和西藏愛她。他有一種預感,她會愛,會與怒江一見鐘情,而怒江也會像接納它的孩子、接納朝圣者一樣接納她。

在他的感覺和理解中,曼德爾斯塔姆對真理和美的捍衛有著業拉山的分明與不可動搖;做了他19年妻子卻做了41年遺孀的娜杰日達有著青藏高原和橫斷山脈一樣真實的母性。母性之水如同怒江水,或清澈或渾沌,內含神性,她的兩本回憶錄(《曼德爾施塔姆夫人回憶錄》和《第二本書》)足以與南迦巴瓦峰媲美,讓怒江嗚咽。

把他們的書取出、打開,任風翻閱,分享與怒江。書中的語言、思想、情感、畫面猶如群鳥放飛怒江峽谷。相信她們的在天之靈能夠感受到。

帕隆藏布:祖先之地

過安久拉山埡口,進入江那曲,他并未意識到他離開了怒江流域進到了雅魯藏布江流域。

過然烏湖急下坡、長下坡,呈現在眼前的是一個迥異于冷曲河谷的大峽谷。

一個陌生刺激的峽谷,山隨水轉,山不轉水也轉,刺激來自急轉直下的柳暗花明。陌生里有幾分熟悉,不是之前來過或前世來過,而是這峽谷和他熟悉的岷山峽谷有幾分相像。特別像奪補河峽谷,陡峭壁立的山勢相像,石灰巖花崗石的巖體相像,山腳的森林和山頂的裸巖相像;更為相像的是湍急的水流、山體崩塌滾落激流的石頭(制造出激流和轟鳴聲)以及兩岸被山洪沖刷見根并未倒伏的樹木。

最為相像的是河流的靈魂,沒有時間感的空谷彌散的氣味——如果你駐車下到水邊,避開不多的一點汽油味和急下坡剎車片產生的鐵焦味。不只是大腦有記憶,身體也有記憶,急下坡的前傾和急轉彎的重心偏移都能喚起他對奪補河的記憶。什么時候發現的,那種在視線很少被遮擋的急下坡所看見的景象——不是駕車行駛在某個國道某條河谷,而是行駛在一朵雪蓮花瓣的緣口(不是雪蓮花也是蓮花白)?想到的不是“天路”,而是“天梯”——車行天梯。

帕隆藏布大峽谷。當他知道與他伴行的這條江和峽谷的名字時,當他意識到他身在何處時,他有些按捺不住的興奮,有種幸福地被靜電閃擊的感覺。

帕隆藏布!他首先想到的是雅魯藏布江。這里的江不再叫“曲”了,而叫“藏布”——叫“曲”也蠻好,雪曲、絨曲、格曲、阿總曲、玉曲、橙曲、瓦曲、桑曲、日曲……叫“藏布”更好,就像漢字里的“江”“河”,兩個發音一個意思,一個意思兩種意味兒?!扒笔侨槊?,叫“藏布”是學名,有種正式的南方氣息。江那曲、巴曲、日隆曲流進然烏湖再流出來,就變成了帕隆藏布,感覺如同一個牧童進了學堂,老師給取了學名。

從然烏湖到米美村,37公里無人區,我們的旅人有種錯覺一直在南行,下陡坡強大的慣性和身體持續的前傾也是朝南的??吹貓D才發現,318國道在然烏鎮完成了近乎九十度的右轉,向西的同時尚有大于三十度的北折(河床的面貌及其走向改變的精度,叫他無法不想起阿來故鄉的梭摩河)。有時候,錯覺并沒有錯,那是一種超乎知識的直覺,錯的是拿知識作比直覺。

帕隆藏布同樣受到氣候變暖的影響,雪線后退,冰川融化,山洪泛濫。然烏湖一天不澄凈,帕隆藏布一天不清澈。

如果說愛帕隆藏布,米美村之前是愛她的激流和大峽谷,愛那種奪補河復活的感覺,那么過了米美村愛的便是兩岸的村莊、田野和樹木了。那種既有人間煙火氣又不失靈魂的村莊,可以看作每個旅人的故鄉。

玉普鄉至扎木鎮(波密縣城)一段,有種進入“江南”的感覺。當然不是蘇杭水鄉那種甜膩的感覺,而是河谷開闊、水流淙淙、森林茂密、生機盎然的感覺。雪山觸手可及,氣候明顯呈垂直分布,空氣濕度和氧氣密度完全不同于八宿。他倏然意會這或許就是林芝的氣息(植物太過旺盛分泌的氣息,一種特殊的南方氣息),或者說印度洋的氣息。

接近扎木鎮,村莊越來越多,多在帕隆藏布右岸的國道旁。路牌一晃而過,所能記住的名字都是最美的——尼根、仲美、納玉、東若……每一個名字都有不同的釋義,不同的釋義是村莊不同的根、不同的歷史與故事。

車過龍亞村,他被路邊的青稞雪山吸引,駐車觀景。柵欄外一直到帕隆藏布都是大片青稞。江邊有白楊,聞到的是已經收漿青稞的麥香。對岸的雪山只是布景?!澳阏婷腊?,請停留一下!”他不經意念出了歌德的詩句。

龍亞村到波密都是林蔭道,一種車行林區的感覺,行道樹背后蔥蘢的灌木加深了這種感覺,舒適的路況和充足的氧氣讓他松弛而懈怠。

村莊一個接一個,且不再是他在冷曲和玉曲看見的相對原生態的藏村,而是重建不久或剛剛做過風貌改造的新村,一種超乎煙火味的時代氣息與雪域江南的自然氣息交織在一起,給了他的審美一種輕度的剝離感。

波密,藏語意為“祖先”意思。在玉美村和龍亞村停留的時候,他沒有問那里的人他們的祖先是誰、從哪里來(既然是“祖先”之地,祖先都留下了哪些建樹)。他沒有問,想必問了也不能作答。人是很難內視自我的,更別說內視自己的遺傳鏈了。不用問,也不用查閱經文史跡,唯一能尋覓到他們“祖先”的是他們保留下來的飲食、呼吸、語言和勞作的方式。

這么想,不知不覺到了波密縣城。馬路寬綽,街道整潔,饑腸轆轆但仍覺神清氣爽。他感覺林芝的因子通過呼吸正在注入他身體。不是自作多情,西藏之旅到了林芝,想必理當如此——想想都興奮,滿懷憧憬,前面就是雅魯藏布江、就是林芝,前面就是布達拉宮。

浪拉山埡口:發現伊甸園

214國道上的浪拉山埡口。旅途中又一讓他震撼的風景(震撼指數不低于姊妹湖和覺巴山)。人們在觀景臺看風景、拍風景,他下到觀景臺下方的草坡,只想把“伊甸園”看個夠。一片雪花落在溪谷,融化變成了村莊。你怎么想都可以,村子里的人不是從邦達草原下來的,也不是從外面的學曲、色曲進來的,他們不是女媧原地用泥土捏的就是由花神樹精化成的。

站在海拔4572米、坡度超過70度的浪拉山埡口,我們的旅人有種沖下山谷去到“伊甸園”的沖動。去了未必住下,住下未必長住,只是去到,走進村子,走過那些泥木屋,掬一捧溪水或采幾枝野花,聽村里人說幾句藏話(聽不懂沒關系),然后離開,就像那一次去與九寨溝一山之隔的中查。

他克制住沖動(讓沖動化入想象),上到停車場。浪拉山埡口、德瑪雪山、扎巴覺巴、雪瓦村……這些名字都是他后來知道的,包括《格薩爾王傳》中十二座神山聚集的拉嶺德瑪覺尼。

車啟動又停下。一片瀑布般向下跌落的草地吸引了他,其坡度、弧度以及靜態中透出的流動感讓他想到了當年的冰川。上車時他戀戀不舍,在一叢矮灌下撿了幾塊滑膩的赤石——裂痕里透出冰川的氣息。

昌都:天路上的站臺

昌都是一個站臺,一個超出想象的二等站臺(拉薩是一等)。瀾滄江從站臺一側的大橋下流過,帶來天國的冰潔與寂寞,帶走昌都的燈紅酒綠。一條大河流經都市,被水泥鋼筋歸順、被流光溢彩照耀、被聲色犬馬感染的樣子,會讓人忘了她在源頭的冰潔與纖弱,以及流經無人區、特別是流經某段尚未為人命名的大峽谷時的完美孤獨。

夜晚走過馬草壩大橋,獲得命名不足500米的瀾滄江被流光虛飾,在人工修筑的河道里發泄著某種克制不住的怨氣。

一個與內地隔著千山萬水的高原城市,昌都的繁榮超出了他的預判。這繁榮不是高樓、廣場、霓虹燈和燈箱廣告,不是肯德基、星巴克和書亦燒仙草,而是遮蓋、剔除了酥油味的空氣和市聲。

回到現實,他不得不去做現實中的事:給汽車加油、入住酒店、做核酸、洗換下的衣裳、借酒店的簽字筆手寫一份授權書、與一位在昌都當過五年老師的熟人通電話……好在“列車”是他們自己的,自己駕駛,昌都站也是租借。雖然天國的繩子(比如匯流于昌都的昂曲和扎曲)牽引他們,奧密克戎追逐著他們,但還是不用太急,給汽車加滿油是必須的,喘息和思考是必須的,重溫人間的溫情是必須的。

康??湍?。都是昌都所指,都是一個意思:水匯合處。水為昂曲、扎曲。

昌都成為吐蕃地之前為西羌地,稱東女國??上荒芟聱楋w起來,飛起來看“昌都”,就像在衛星地圖上看見的那樣:昂曲從西北來,扎曲從東北來;西邊是亞貢瑪和覺肖瓦,東邊是果布卡和達客卡;214國道在俄洛鎮離開昂曲,移情別戀色曲——若曲;317國道跟扎曲的關系稍好,維持到嘎日村才分道揚鑣;瀾滄江像一位南來的母親認領了這兩個孩子,并將她們領出橫斷山,帶去了中南半島。

玉樹:在水一方

玉樹有種天外之感。天外,又在人間。一個迥異于內地的人間,看上去很接近康巴的人間,或者說就是康巴延伸到天外的一個國度。

各曲流經的巴塘草原有天國的景象與氣氛。不是荒野,是異域他鄉,是時間遺落在昆侖山、巴顏喀拉山與唐古拉山之間的一片青稞。祥和安寧,有著不受外界紛擾的繁衍生息。

“玉樹”是藏語“遺址”的意思,與他初見的直覺相符。早先是遺址,后來蘇醒萌芽了,長出了一棵“玉樹”。萌芽生長的遺址,多么像一個老樹蔸,樹砍了,根還在,深扎在大江大河的源頭,從泥土和巖層吮吸力量,像一條條龍一張張嘴。各曲、扎曲、當曲、沱沱河、通天河都是它的根,每一棵草根、樹根也是它的根,每一個部族、每一頁藏經、每一塊瑪尼石也是它的根……玉樹,激發他的首先是漢語的想象:一棵白玉、藍玉、黛玉之樹,酷似一棵冰樹,開的花也是冰花,結的果也是瑪瑙,長的葉也是玉葉;之后才有“玉樹臨風”“玉樹芝蘭”“玉樹瓊枝”“玉樹銀花”。

玉樹是一個圣潔之地,可以療愈不潔的悔過之心。

玉樹在天邊,但并非在荒漠曠野,也不在戈壁。在水一方。

結古寺下,玉樹一夜。沒有感覺到天國的抬升,靈魂還是深鎖于肉體,且一如既往地被忽略。

他想得最多的不是格薩爾王,不是文成公主,也不是唐蕃古道上的那些化身貝雅特麗齊的大小曲河,而是教科書上的通天河。與其說格薩爾王住在玉樹,不如說住在傳說中——玉樹也是一個傳說。

玉樹已在天國,通天河還要通哪一重天?

上午九時。文成公主廟香火淡淡,清寂而陰沉。廟門外的道路空寂,路下小溪自流,一位紅衣女子遠道而來,七步三叩。他確信貝納溝裁取了一片唐蕃時間,就像廟中壁龕保存下來的唐卡。

進廟看見酥油燈,他不敢相信已靜靜地燃了1300年。正堂的如來佛,佛像上方巖壁雕刻的九尊佛像,也都供奉1300年了。

文成公主廟供奉的不是文成公主,而是文成公主選定的如來佛。其實,就算佛像不是她選、寺廟不是她建,傳達的也是她的意思——她對貝納溝、對貝納溝人的感情。

勒巴溝?!袄瞻汀笔遣卣Z“美麗”的意思。文成公主漢藏和親,“勒巴溝”藏漢合詞?;蛟S因為路況很差,注意力都在駕車上,他一點沒覺得勒巴溝有多“勒巴”,怎么也無法與他見過的益洼溝(扎尕那)、玉瓦溝(九寨溝)、多兒溝(多兒洋布)、絨曲溝(如美村)、學曲溝(雪瓦村)相比。

如果說勒巴溝是真美,那一定是我錯過了,比如1300年前鑿刻在巖壁上的白塔和佛像,比如古往今來人們鑿刻在溪口的瑪尼石——浸潤、流淌的不是一種文化,而是關于靈魂的信仰。

通天河出現的一瞬,他在沒有獲得確認的情況下叫出了“通天河”。微濁的河水,寬廣的河面,高聳的崖岸,流動緩慢但不失整體的能量。通天河超出了他的想象,有他熟悉的蜀中河流的范兒。

通天河讓他心安。沿通天河右岸去三江源紀念碑,他有種從一棵樹上落地的感覺。不是一棵尋常的樹,而是一棵玉樹。車行肋巴村,跌落感特別明顯,粗糙的樹皮、堅硬的霧凇蹭到了肉。

玉樹是一棵扎根通天河的樹。一棵冬天結滿霧凇的樹——霧凇是它的玉佩。遠在天邊,與世隔絕,因為通天河又與外面世界相連。

通天河不是通橫斷山的天、金沙江的天,更不是通川江、漢江和黃浦江的天,而是逆流向西,通沱沱河、當曲的天,通唐古拉山的天。

通天河所通之天圍擁起來,便構成了玉樹的天界。

阿尼瑪卿山:洛克之路

他是從洛克的日記中知道阿尼瑪卿山的。它不是一座真實的山,是一個夢——于洛克是夢,于自己更是一個夢,一個不時喚起絕望之人希望的虛無,好比死神。

阿尼瑪卿山作為一個夢之于洛克、之于我們的旅人不是相同的夢:洛克到阿尼瑪卿山是要測算它真實的高度(以為會超過當時公認的珠穆朗瑪峰的高度,成為世界新的最高峰),一鳴驚人;我們旅人的夢要單純得多,等同于沖著“阿尼瑪卿”四個字一個詞、沖著這四個字的發音“Ani maqing”;洛克籌劃到阿尼瑪卿山找角度,測算瑪卿崗日的新高度,在《國家地理雜志》上發表論文;我們的旅人走洛克之路,只想來到阿尼瑪卿山下,看一眼阿尼瑪卿(看過,離開,阿尼瑪卿山仍是一個虛無)。

現在,在約瑟夫·洛克的阿尼瑪卿山之夢破滅九十七年后,他的機會來了。

上午九時,他出發去阿尼瑪卿山,有種試探性地與夢中情人見面的感覺。阿尼瑪卿山自己無法發給他位置,導航確認的是阿尼瑪卿山所在的雪山鄉。

出瑪沁縣城,過格曲河大橋,隨導航沿209省道一路向西北疾馳。直至此刻,阿尼瑪卿于他仍是一個虛無,一個被約瑟夫·洛克放逐的破碎之夢(猶如彩色氣球破裂后散落的橡膠碎片)。他沒有默念她的名字,沒有為見面做點準備。除了“阿尼瑪卿”這個名字,以及海拔高度遠不及珠穆朗瑪峰的結果,他對阿尼瑪卿一無所知(百度詞條所述內容系事后查閱),但阿尼瑪卿的神圣早已從洛克的文字傳給了他。

有些意外和驚奇的是,出城不久,在卡羊溝某處(具體位置可以通過所拍照片確定),一列雪山如滿月般出現在了他視野的左前方,遙遠而圓潤,在一座略矮的黛色山脈后面綿延逶迤。

“阿尼瑪卿!”他禁不住叫出了聲。減速慢行,尋得一個停車區。阿尼瑪卿,他看見她更多、更清晰。遙而可及,瑪卿崗日的線條(弧線與折線)畢現、雪域的肌膚畢現。阿尼瑪卿,彼此瞬間的對視便是一生,便是萬年?!拔覕盗藬?,有九座山峰,其中一座呈金字塔狀……我不停地眺望,只見一只烏鴉在雪峰前飛過?!甭蹇艘姷剿窃谖逶?,他見到她在8月:稍顯清瘦,輪廓清晰,額挺飽滿,呈金字塔狀的乳白山峰是最高一座。

阿尼瑪卿,他想說他和你不是偶遇。他是追尋,你是他夢與現實的疊合。

接下來,他剩下的旅程——余生,便是去到阿尼瑪卿的膝下,請她接受他的膜拜。

德馬高速,沿東科河西北行,阿尼瑪卿又一次呈現在眼前,金字塔的棱角、輪廓愈加清晰,白雪覆蓋的坡面顯得性感。導航的目的地是雪山鄉,但是,當阿尼瑪卿出口的指路牌出現,他臨時改了主意,在阿尼瑪卿山出口下了高速。

在青藏高原,相較于橫斷山和唐古拉山,阿尼瑪卿是座孤獨之山。孤獨是阿尼瑪卿的氣質和精神。孤獨而被膜拜,且多了夢的氣質。

阿尼瑪卿是切木曲和曲什溫撐起的一只蠶或一片雪桑。切木曲有兩只手,陽柯河和陰柯河(陽靠與陰靠)。陽柯河有四指:苦姆、釀母、年姆和賽當。年姆直接承受著瑪卿崗日的冰寒與重量。陰柯河有五指:哈龍、陰靠、亥勒瓦勒、亥勒曉瑪和尕爾瑪。最長、最為承重的是哈隆和陰靠,陰靠托舉著唯格勒當雄冰川,哈龍又一指分五茬,攔腰托舉著整座阿尼瑪卿。

曲什溫又叫吻什曲、曲什安河。曲什溫有三只手,青龍、扎青和得勒尼,但真正摟住阿尼瑪卿的只有青龍。青龍的四指纖細卻剛強,足以承受阿尼瑪卿分配于西側的壓力,昂曉曲、切什克貢瑪、切克什曉瑪、阿瑪尼捷赫分工合作,給予阿尼瑪卿的愛一點不輸給切木曲。

阿尼瑪卿是孤獨之神。曲什溫和切木曲是神的血管與經脈,它們在托起阿尼瑪卿的同時也成了神交的一部分。融雪融冰匯成涓涓細流,將神意分派給果洛大地、分派給黃河與炎黃子民。

陽柯河谷的泥碎路凹凸不平,草甸掩不住冰凍與泥石流撕裂的傷口。我們的旅人走走停停、猶豫不前。他不是懷疑阿尼瑪卿的神性,也不是對阿尼瑪卿的愛有所保留,他只是擔心汽車爆胎。

在陽柯河村止步,改線返回走陰柯河。前面就是年姆,阿尼瑪卿近在咫尺卻不能抵達,這或許是人與神永遠的距離。

出陽柯河,重新上德馬高速,穿越陰靠峽谷,在雪山鄉下高速。雪山鄉是陰柯河于切木曲的匯入口,偏狹而隱秘,看不見阿尼瑪卿,但空氣里有阿尼瑪卿的味道。

沿陰柯河谷的泥碎路進山,向西北方繞一個弧形,來到陰靠與哈龍的交匯口,我們的旅人終于又看見了阿尼瑪卿。走得近了,換了角度,阿尼瑪卿不再是遠眺的樣子,不再是一列,而是一座,佇立在面前,像一尊大神,人的幻化之神,有著人的模樣、神的泰然。哈龍冰川和唯格勒當雄冰川像神袍的兩幅前襟反射著太陽的光芒,傳達著人們自以為尚可意會的神意。他面朝冰川,沒有長跪,只是微閉雙眼,雙手合十,以自己的方式在心里膜拜。膜拜的同時,沒有忘記感謝已故的人類學家、植物學家約瑟夫·洛克的引領。

繼續前行,他選擇了走靠近德馬高速的陰靠,愈加狹窄坎坷的泥碎路考驗著他的駕駛技術和他的車胎,也考驗著他對阿尼瑪卿的虔敬。半程之后,他下車徒步,開始接受體力的考驗。當雄冰川看似咫尺,他卻走了近兩個小時。

阿尼瑪卿,請別出聲,包括冰川融水匯成的渾濁細流,包括撕扯著經幡的風,包括洛克看見的烏鴉和洛克沒有看見的神鷹……讓我們的旅人靜靜地聽、靜靜地感覺,讓他調節好呼吸,在感覺自己心跳的同時也感覺你的心跳……

當雄冰川有著二疊紀、三疊紀砂巖的灰暗,冰川融化、刨蝕的截面明顯,滴水如鐘,傳達出悲劇的意味……他長久地膜拜,短暫地迷失……阿尼瑪卿,從此往后不求你中有我,但一定是我中有你!

“阿尼”藏語意為“先祖老翁”,兼以“美麗幸福、博大無畏”之意;“瑪卿”意為“黃河源頭的山”。阿尼瑪卿即“祖父大瑪神之山”,換句話說就是住著“阿尼瑪卿”的山。藏民稱它為“博卡瓦間貢”,意為開天辟地九大造化神之一,在藏人信仰的二十一座神山中排名第四。由此,我們的旅人想到了在陽靠和陰靠遇見的朝山者,他們從不結伴,獨自一步一叩,朝拜阿尼瑪卿山。他不敢說他們的膜拜是最高的審美,但可以說是最高的信仰。

藏民對阿尼瑪卿山最虔敬的信仰是轉山。與轉經筒、轉瑪尼堆一樣,按順時針方向從陽柯河進山,翻達木喬埡口由前山轉到青龍河,再轉至西北,翻知亥代埡口轉回前山的哈龍溝,再由哈龍溝轉到雪山寺和阿尼瑪卿白塔。朝圣者跋山涉水,頂風冒雪,風餐露宿,通常要七八天才能繞山轉一周、完成膜拜,以達消除罪孽、靈魂升天的目的。

約瑟夫·洛克和我們的旅人在阿尼瑪卿山都目睹了磕長頭的轉山者,他們用身體丈量著朝拜之路?!俺フ叨急仨毻讲?,即使宗教地位最高的轉世喇嘛也不能騎馬轉山?!背フ呖拈L頭繞山一周,需要花數月的時間。這是洛克時代人們對神山圣境的真心。今天這樣的朝圣者已寥寥無幾,大多數人都是騎馬駕車,懷著一種神已遠去的功利心態。

離開阿尼瑪卿山后,我們的旅人會時不時神游阿尼瑪卿山。他的神游算不上是信仰,只是對美與神秘的迷戀、對現實的反抗。

猜你喜歡
阿尼瑪怒江
跟著怒江走一走
周韶華作品
一圖看懂怒江特大橋
怒江卡雀哇節
阿尼瑪卿,常在于險遠
怒江 神秘絕美的“東方大峽谷”
攝影《阿尼瑪卿冰川》
金山上的美國夢
解讀《太陽照常升起》中杰克·巴恩斯的阿尼瑪
怒江求學記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