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增長極的產業園區驅動經濟發展的機制與路徑研究
——以云浮為例

2023-10-18 05:41阮曉華潘欣欣
中國市場 2023年28期
關鍵詞:新興縣羅定市云浮

阮曉華,馬 爽,潘欣欣

(1.廣東交通職業技術學院,廣東 廣州 510650;2.肇慶市工業貿易學校,廣東 肇慶 526060;3.廣東理工學院,廣東 肇慶 526100)

1 研究背景

目前,云浮市擁有8個產業園區,其中7個園區被評為省級產業園區,分別是:省級經濟技術開發區的廣東云浮工業園區,省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的云浮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省級產業轉移工業園的佛山順德(云浮新興新成)產業轉移工業園,郁南產業轉移工業園,羅定產業轉移工業園區,云浮循環經濟工業園(云安產業園),佛山(云浮)產業轉移工業園。另外一個產業園區是現代物流產業園的廣州云浮現代物流產業園,8個園區面積共計接近1.4萬公頃。2021年,經過省工業和信息化廳會同省有關部門的評審,佛山順德(云浮新興新成)產業轉移工業園(金屬制品)被評審為首批19個特色產業園區之一,體現了云浮市園區經濟的發展模式受到了行業的認可。同時,作為佛山(云浮)產業轉移工業園整體發展規劃的重點配套項目,廣州市華立職業技術學院、廣東省華立技師學院、廣東藥科大學云浮校區等高校落戶云安,為園區產業提供了龐大的高層次高素質人才支撐。

目前,云浮市將金屬智造、信息技術應用創新等七大特色產業集群作為云浮全力驅動經濟增長的重要舉措,工業園區作為云浮市經濟發展的內生動力和增長極,如何擴大工業園區對云浮經濟發展的帶動作用,提高云浮市的經濟發展質量,是云浮市以及其他各地級市政府和學界需要認真思考的課題。

2 文獻綜述

吳傳清等(2022)在對“強省會”戰略對周邊城市是虹吸還是溢出研究中,發現省會城市首位度對全省經濟發展水平存在“倒U”型影響。甄杰等(2022)認為產業園區是指一個國家或地區在特定區域利用特定政策發展產業和科技的集聚區。向世聰(2006)提出園區經濟不斷提高的經濟運行效率得益于產業集聚帶來的各種效應。鄭永年(2019)認為園區經濟是中國改革開放以來經濟高速發展的寶貴經驗。陳曉紅等(2013)以廣東昭信科技園為例,分析出龍頭企業引領、政策的支持、開放式創新等是園區的產業集群升級為創新集群的有效途徑。

封凱棟(2020)認為經濟發展并非均勻發生在整個地區,增長極的經濟發展與產業擴張將對周邊地區產生直接或間接的影響(被稱為空間溢出效應),正向與負向影響分別被概括為擴散效應和極化效應。石奇(2022)認為要把資源集中配置在規模報酬遞增、高市場型進入壁壘以及技術創新機會窗口大的產業,充分發揮增長極的擴散效應,重視增長極創新和協同發展。李翔(2015)提出了一個核心物流增長極和多次級物流增長極的“旋渦式星系”的整體架構。覃成林等(2022)在增長極識別方面的研究發現,目前既有基于增長極的特征構建指標體系或者利用網絡分析中的相關指標選擇和確定核心城市,也有單增長極和多增長極的識別方法。

3 理論基礎及機制研究

有關產業園區的區域輻射能力的理論眾多,主要包括“增長極”理論、核心—邊緣擴散理論、企業家能力理論、苗床理論等。特別是“增長極”理論(見圖1),對本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引作用,在一國或一個地區在經濟增長過程中,創新活力強的企業在特定的區域和城市產生集聚和集群,形成資本和技術的高度集中,帶動整個區域的經濟發展。在增長極的發展過程中,對區域經濟發展存在兩種影響:“回波效應”和“擴散效應”。因此在園區的發展中要注意龍頭企業的引入和培育,形成具有內生動力的增長極,資本、技術、人才都向核心區聚集,即回波效應;當增長極發展到一定規模時,產業園區能夠帶動整個區域經濟的發展,對周邊區域產生輻射作用,即擴散效應。在發達地區帶動次發達地區乃至欠發達地區的擴散路徑中,主要通過投資拉動、供應鏈拉動和人才聚集消費拉動的方式進行逐步傳播。云浮市充分利用靠近灣區的區位優勢,充分利用灣區的溢出產業與本地的傳統特色產業的優勢,擴大增長極效應,提升園區經濟活力。

圖1 增長極—回波擴散框架示意

作為我國經濟發展、創新的重要載體和發展特色,產業園區的模式及特征隨著社會的發展而不斷變化演進,大部分產業園區都要經歷從以政策等外力驅動為發展動力,以聚集土地、勞動力等低成本要素為手段,以勞動密集型、資源密集型產業為主導的產業園區起步期發展模式,到以制造業為主導、政策和市場雙重驅動、以構建完整制造產業鏈為導向的成長期發展階段,再到由規模經濟和技術創新驅動、以總部經濟為代表的產業園區成熟期發展階段。在成長期到成熟期的過渡階段,生產性服務業的發展對產業的促進作用是明顯的(見圖2)。生產性服務業涵蓋了金融保險、科技研發、信息咨詢、會展和物流等產業,是信息、知識和技術密集的新興產業,是貫穿產業園區產業鏈各環節的最具活力與潛力的因素,產業園區產業鏈條的核心和關鍵。發展生產性服務業,需要基于產城融合為核心的人居環境、生態環境等功能分區布局和配套環境的不斷完善。

圖2 生產性服務業的促進推動作用

4 云浮市工業園區增長極對經濟發展的驅動作用分析

4.1 增長極的識別

從研究成果來看,目前國內外的學者基本上是以區域和國家為研究對象,研究不同城市或者國家的經濟內生動力,沒有發現有學者以單一城市為研究背景,以工業園區和縣(市、區)為研究對象。由于云浮市的省市級產業園區分別坐落在云浮市的各個縣市區,各個產業園區相隔比較近,且缺乏各個工業園區的統計數據,因此,文章以云浮市的各個縣市區發展指標數據代替各工業園區的發展情況。本研究從經濟地理的角度,分析云浮市各工業園區所在的縣市區的地理分布和地理特征。

筆者從云浮市2020年統計年鑒中選擇各縣市區的第二產業發展質量的相關數據進行分析(見圖3)。

圖3 云浮市各縣市區工業發展質量對比示意

由圖3可以看出,從發展質量來看,新興縣的各項經濟指標更均勻,且基本都位于全市領先的位置,云城區和羅定市的部分數據雖然比新興縣更高,但在關鍵的人均地區生產總值和第二產業生產總值指標上,新興縣的指標均比云城區和羅定市的指標要好。

從經濟地理上來看,新興縣位于云浮市的最東部,與粵港澳大灣區核心城市群的江門、佛山、肇慶接壤。深岑高速自東向西貫穿新興縣,并連接羅定市,另有汕湛高速南北穿過新興縣,新興縣鄰近正在建設的珠三角樞紐(廣州新)機場,鐵路的新興站和新興江為新興的物流提供了豐富的交通基礎設施,在幫助承接粵港澳大灣區產業溢出和融入粵港澳大灣區市場的進程中無疑是占據橋頭堡的作用。當然,新興縣也有其弱點,相對于羅定市來說,其平地的面積不夠大,且與云浮市其他縣區的距離較遠,其輻射能力會受到一定的限制。

云城區作為云浮市政府的駐地,其經濟發展水平、交通設施、生活設施和工業發展質量都擁有良好的基礎,云城區剛好位于云浮市地理中心和政治中心的位置,與各個縣市區的距離比較平均,與各縣市區的聯系也比較緊密,其輻射帶動作用比其他縣市區更優越。但缺點是距離粵港澳大灣區比較遠,且其面積較小,可供開發的土地面積不如其他縣市區。

羅定市的城區面積擁有較大的平地面積,適合發展超大型的產業園區,其工業設施和生活配套均有較好的基礎,但羅定市距離粵港澳大灣區的距離更遠,與云浮市融入灣區的發展定位要求相距較大。

另外的云安區和郁南縣在經濟發展水平和地理位置上來說,均不適合作為云浮市的經濟發展的增長極選點。

綜上所述,作為云浮市的增長極的選點,建議以新興縣作為增長極的首選地,云城區作為增長極的承接地和放大器的功能,羅定市作為增長極的承接地,與云城區共同做好面向郁南縣和云安區的培育和引領的作用。

4.2 增長極的內生動力發展對策研究

增長極的內生動力的關鍵是在工業園區內的龍頭企業的培育和招商質量。目前云浮市將重點發展金屬智造、信息技術應用創新、氫能、生物醫藥、現代農業、文旅、現代物流等七大產業集群,舉全市之力在上述行業內進行龍頭企業的招培工作,并在園區內鼓勵各產業集群內的相互交易與合作,相互之間形成產業生態和產業鏈。例如,金屬智造的成果為氫能產業提供設備工具支撐,信息技術應用為金屬智造、氫能和生物醫藥提供技術支撐,而現代物流則為金屬智造、電子信息、生物醫藥、現代農業提供高效的商貿運轉服務,文旅產業為各產業人才提供宜業宜居宜游的生活環境。只有各產業有機地結合在一起,這些企業才能實現跨界創新和資源的互補,逐漸增強其在供應鏈上的話語權。提高產業在供應鏈上的話語權,還需要有高質量的研發中心、營銷中心、質量檢測、標準化服務機構等產業配套機構的參與,逐漸形成有云浮特色的產業特色和產品特色,形成該產業的云浮品牌,吸引全國和國際市場的客戶對云浮制造的關注,從而逐漸提高工業園區內的內生動力。

為了加快增長極內生動力的形成和增勢,工業園區管委會和地方政府需要在自然資源、人力資源、資金資源、產業基礎設施等生產要素保障上進行增強補短,在產城融合的規劃上做好以人為本,滿足產業長遠發展規劃的空間布局,出臺相關的政策時要用系統思維,市縣政府統一協調,統籌各職能部門的政策制定要目標一致,政策的內容要相互協調,政策的發布要有序同步,建立工業發展—商業發展—生活配套的有機銜接和相互配合。在產業發展的前期,地方政府在創新研發上給予減稅和財政補貼支持,在產品試點應用時期給予一定的政府采購傾斜,在產業化階段給予市場營銷環節的補貼支持,鼓勵企業做大做強。同時鼓勵該園區內的企業相互競爭,通過優勝劣汰的市場機制使生存下來的企業逐漸適應全國甚至國際市場競爭的要求。

4.3 增長極的動力擴散機制研究

工業園區通過強建設固基礎,提高自身發展質量,能夠為周邊縣市區提供動力傳導的驅動源,就需要設計動力傳導的擴散路徑。從地理特征來看,首先傳導的是鄰近的云城區和羅定市,其次是云安區和郁南縣。最后從傳導的路徑來看,通過強鏈融鏈和補鏈舉措,提高新興縣龍頭企業和產業集群向云城區和羅定市的相關產業園區的企業進行原材料采購和半成品輸送的方式,以及聚集在增長極園區的龐大的產業人才群體到鄰近縣市區的文旅消費,從而加強周邊縣與新興縣的經濟聯系,帶動鄰近縣市區的經濟發展。從經濟擴散的方式來看,通過提升增長極的區域品牌競爭力,以品牌和商流帶動鄰近縣市區的經濟發展;通過制定區域團體標準,規范鄰近縣市區的相關行業的質量標準,提升鄰近縣市區相關行業的發展質量;通過鼓勵投資參股的方式,擴大龍頭企業在本區域供應鏈的控制能力,既進一步提高了龍頭企業的企業實力和規模效應,也帶動了鄰近縣市區企業的發展水平。

為了進一步提高增長極對鄰近縣市區的帶動作用,云浮市需要在擴散路徑上繼續加強建設力度。具體包括:

(1)需要加強新興縣與云城區的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提升新興縣與羅定市的高速公路通行能力,打造新興縣與云城區、羅定市40分鐘生活圈。

(2)持續改善營商環境建設,營商環境的各項指標應全面對標肇慶和江門,并積極向佛山學習,建立適應現代產業集群發展的公共服務體系和法治環境。

(3)建立跨縣市區的協同機制,增長極動能的擴散和回波效應,均需要各縣市區在政策體系上建立相互銜接的合作關系,各縣市區的黨政負責人需要有大局意識和戰略定力,各縣市區需突出特色,資源互補,錯位發展。

5 結論

根據邁克爾·波特的地域競爭力理論和蓋爾擴散—回流效應,文章提出了以具有地理優勢和工業基礎的工業園區作為增長極的核心,集中資源對產業集群的內生動力進行重點培育和發展,再通過增長極的內生動力以及完善的交通基礎設施和良好的人居環境,實現產業集群往鄰近縣市區的擴散效應,產業集群的日益強化帶來了龐大的人流、商流,提升了城市的活力和影響力,從而進一步放大了擴散效應。

猜你喜歡
新興縣羅定市云浮
1958—2019年新興縣汛期降水量的氣候特征
第十七屆云浮國際石材科技展覽會暨第十一屆云浮石文化節18日云上開幕
父親節憶父
云浮中云石海全球石材集中采購中心開工
一道模擬題引出的圓錐曲線的性質
氣象因素對羅定市主要農作物生長的影響
羅定市海洛因吸毒人群應用美沙酮維持治療的生活質量調查與相關危險因素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