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會計穩健性、公司治理與真實盈余管理的效應研究

2023-10-18 05:41程冬雪
中國市場 2023年28期
關鍵詞:穩健性盈余變量

程冬雪

(北京宇陽澤麗防水材料有限責任公司,北京 102308)

1 前言

一個企業有怎樣的公司治理機制就會有怎樣的會計穩健性。會計穩健性有許多劃分方式,其中兩種具有明顯區別特征的:一是條件的,二是非條件的。非條件的會計穩健性對于信息決策而言作用不大,反而會降低決策的有效度;會計穩健性毋庸置疑可以對公司治理產生非常好的促進與發展的效果。個別董事為了追求個人利益而不顧集體利益。想要解決這個問題就應該著重放在效率上面,效率提高了董事會的結構相應也會改進。公司的治理可以分為內部治理和外部治理,內部治理是公司的主要治理方式,公司的發展離不開內部治理。對于公司來說,盈余管理容易因信息誤用引發法律問題,影響其社會影響力,甚至有可能給自身帶來政治難題。過度的盈余管理會對企業乃至社會產生不利的影響,因此,加強公司治理能夠有效減少盈余管理行為。文章的目的是從中國上市公司的實證中,在會計穩健性為中介效應環境下,發掘潛在影響因素,有效促進財務報表反映企業經營的真實性,減少經理人的真實盈余管理行為。

2 研究假設

2.1 會計穩健性與真實盈余管理的關系

當今社會的企業,更加對投資人負責,對公司負責,為了提高企業信息準確性,完善企業政策,實時保存更新企業信息,確保其真實性和可靠性,應堅定不移地完善會計政策,運行會計穩健性。已有眾多研究發現,公司只有在會計制度上穩定的運行,實時追蹤會計信息,才能夠確保企業健康發展,盈余管理也將更加有效。企業里的矛盾或多或少都是存在的,為了防控這種現象,有的從會計穩健性出發,降低收益投資人員間的信息不平衡,有的則為了減少盈余管理直接提高成本,每一種方法都有其優缺點。真實盈余管理雖然具有隱藏性,但是企業的利益相關方仍可被識別。投資人在進行投資前都會觀察各個企業的信息真實程度,會計穩健性更高的企業將會獲得投資人的青睞。因此提出假設:

H1:會計穩健性會降低真實盈余管理程度。

2.2 公司治理與真實盈余管理的關系

一般來說,企業間經常會出現一個問題,那就是委托代理關系,而想要有效緩解問題的出現就需要一個前提,也就是較高的公司治理水平。公司的治理水平在當下是很重要的一種指標,企業治理得越好,未來的發展就更可持續,還能根據當前情況整合出公司的有效信息,大大降低公司的不對稱程度,治理水平越好的公司業績自然就好,收益更高,盈余能力才會穩步增長,甚至解決會計信息披露中的問題。一個公司的治理水平如果較高,就會使管理層對盈余管理的行為起到抑制作用。通過建立健全有效的公司治理結構,可以約束管理者的行為,防止其通過盈余管理操縱收益,損害利益相關者和股東的利益。公司的盈余管理與公司治理存在一定的相互制約關系,公司要穩步發展就得衡量這兩者間的問題,保持平穩才是重要目的。因此提出假設:

H2:公司治理會降低真實盈余管理程度。

2.3 會計穩健性、公司治理與真實盈余管理

為了能更好地使信息更加公開透明,高層和投資者之間的代理問題得到有效解決,必須發揮公司治理帶來的作用,最大限度提高企業社會責任心。風險評估后的信息是要傳遞出去的,一般是通過審計部門傳遞,這一舉動會直接影響到會計穩健性。公司治理同樣非常重要,其可以讓公司信息更加完整、均衡、平穩,激勵代理人經營發展。因此提出假設(見圖1):

H3:會計穩健性會加強公司治理與真實盈余管理的負向關系。

圖1 研究假設

3 研究設計

3.1 樣本與數據

文章的樣本來自國泰安數據庫,區間為2012—2021年所有的A股上市公司,在排除了一些金融行業、數據不完善等相關企業后保留了16875個有效樣本,通過SPSS 20軟件和Excel進行數據的分析及整理工作。

3.2 公司治理度量

Cindex代表公司治理水平,文章選取了6個公司治理變量來評估公司的實力水平,分別為:股權集中度、董事會規模、董事會領導結構、高管持股比例、董事人數、監事會持股比例。文章將以上6個變量做主成分分析并分為兩個類別:(Cindex-1)和(Cindex-2)(見表1)。

3.3 會計穩健性的度量

文章借助 Khan 和 Watts(2009)的研究結果來衡量會計穩健性,模型如下:

首先建立傳統的Basu模型:

Earnit=θ0+θ1SRDVit+θ2SRit+θ3SRDVitSRit+εit

(1)

在式(1)中,Earnit表示會計盈余,SRit為股票報酬率,SRDVit為股票報酬率虛擬變量,如果SRit<0,SRDVit=1,否則SRDVit=0,εit為殘差。

然后,建立修正的Basu模型:

GSCOREit=θ2=μ1+μ2Mvit+μ3Mbvit+μ4Flvit

(2)

GONVit=θ3=λ1+λ2Mvit+λ3Mbvit+λ4Flvit

(3)

根據式(2)、式(3)模型中,Mvit表示市場價值的自然對數;Mbvit表示公司市場價值與賬面價值的比率;Flvit表示財務杠桿即資產負債率。

把式(2)和式(3)代入式(1)中,可以得到式(4):

Earnit=θ0+θ1SRDVit+
(μ1+μ2Mvit+μ3Mbvit+μ4Flvit)SRit+
(λ1+λ2Mvit+λ3Mbvit+λ4Flvit)SRDVitSRit+εit

(4)

對式(4)進行回歸分析可得λ1~λ4,把得出的結果代入式(3)求出CONVit,結果就是會計穩健性的指標。由于會計穩健性的特殊性質,文章采用Excel進行計算。

3.4 真實盈余管理的度量

銷售、生產和費用操控三者結合最終可用來表示真實盈余管理的水平,文章應用了Roychowdhury(2006)模型對三者進行有效整合,取其結果作為真實盈余管理的值。

REM=(-1)Sale+Cost+(-1)Fee

(5)

3.5 變量選擇

表1 變量名稱及定義

續表

4 實證分析

4.1 描述性統計

文章用十年的數據進行混合統計得到樣本,從中可以看出,真實盈余管理(REM)極小值為0,極大值為4.8917,這表明,真實盈余管理在公司中廣泛實行,而且各公司之間的差異突出,數據顯示會計穩健性(CSCORE)的均值為0.0866,最小值為-0.5649,最大值為0.2148,這說明對于不同企業而言,會計穩健性程度是不同的而且其差距比較明顯;根據公司治理水平(Cindex-1)和(Cindex-2)的數據不同,可以得出最大值是0.7262和0.5862,最小值是為-0.4527和-1.2154,這也可以看出樣本企業在公司治理中水平不同并且存在較大差異。

4.2 相關性檢驗

相關系數包括解釋變量和控制變量,文章在經過對相關系數的兩種變量展開分析后得出,對相關變量多重共線性存在與否進行深入探究。在經過相關性分析,大部分變量趨1%水平附近顯著。Cindex相關系數為0.058,在0.01水平左右上顯著。CSCORE和REM之間系數為-0.159,這表明真實盈余的減少并不能使會計穩健型降低,反而會使其變得更好。Cindex與REM的相關系數分別為-0.117和-0.148,在1%水平上為顯著負相關,說明有較為完善的治理結構的企業,隨著有效性的提升會起到監督作用,從而約束真實盈余管理程度的發生。通過相關性檢驗可以看出公司治理(Cindex)與會計穩健性(CSCORE)的相關系數分別為0.068和0.067,在0.01水平上顯著為正,說明會計穩健性的波動會使得公司治理與真實盈余管理之間也受到波動。

4.3 回歸分析

在假設1的回歸分析中,真實盈余管理(REM)與會計穩健性(CSCORE)之間的回歸系數為-0.609且通過1%水平下顯著性檢測,即真實盈余管理越高,會計穩健性越低,兩者存在相反關系,與假設1一致。并且為了更好地發揮真實穩健性的有益影響,提升會計穩健性,有效釋放公司治理水平,產生對高管的管理作用非常關鍵。

從上面的分析中可以知道,公司治理(Cindex-1)與真實盈余管理(REM)擁有相互制約的關系,二者之間的值為-0.648,也就是說公司治理機制的提高能讓信息更加透明,對企業的管理起到一定的控制作用。

由于會計穩健性的中介影響,文章取兩變量的交乘系數來驗證三者之間的關系,交乘項系數的數值為0.654,如此看來會計穩健性有其自身的作用,有助于企業進行治理和管控,但對于公司治理和真實盈余管理的關系而言處于不斷增強的狀態。

4.4 穩健性檢驗

在穩健性檢驗中,為保證研究的有效性,對變量替代用(Cindex-2)指標替代(Cindex-1)進行分析,真實盈余管理(REM)與會計穩健性(CSCORE)的回歸系數為-0.657,在一般公司運營情況下,市場上的公司會計穩健性較好時,說明其治理制度較好,盈余管理就會變低,同理,當會計穩健性變差時,則需要增加盈余管理,也側面反映需加強該公司的治理水平;公司治理(Cindex-2)與真實盈余管理(REM)的回歸系數為-0.668且通過0.01水平上顯著為負,說明公司治理會抑制真實盈余管理的發生;公司治理(Cindex-2)與會計穩健性(CSCORE)的乘積為0.654且通過0.01水平上顯著為正,一方面說明了會計穩健性的增強會使公司治理也往同方向增強,另一方面作用于真實盈余管理,對其二者之間的關系是積極的作用,這也印證著在治理方面,會計穩健性發揮自身的作用性能,有必要提升公司治理對真實盈余管理的控制能力。

綜上所述,穩健性檢驗均表明,結果依然穩健,文章的結論依然成立。

5 結論及建議

5.1 研究結論

文章以2012—2021年的數據為樣本,探索因變量公司治理和解釋變量會計穩健性以及真實盈余管理之間的相關關系,通過描述性、相關性和回歸模型分析對變量因素進行分析,同時對控制變量進行穩健性檢驗,研究表明假設1、假設2和假設3成立。得出主要結論為:

(1)對于企業管理者而言,會計穩健性是市場經濟下孕育而成的必然產品,帶來許多有利影響,有助于穩定邊際成本,調節管理水平,使其真實可靠。

(2)為了保護投資者的利益,企業會通過公司治理的方式營造一個合法、理性的投資環境,當企業的真實盈余管理提升時,企業的經濟信息質量會下降。

(3)會計穩健性在公司治理中起著獨一無二的作用性能,不僅能夠對真實盈余管理產生影響,同時也作為中介因素在真實盈余管理與公司治理中發揮著消極的抑制效應。

5.2 相關建議

文章的研究有助于政府、企業等更好地發展,具有較強的針對性及指導意義,因此,文章從企業、政府、監管部門、會計準則指定機構、政策法規等方面來闡述建議:

(1)加強公司內外部治理機制。當前我國的上市公司治理機制還不夠完善,尤其在內部治理機制方面尚且存在差距。因此,我國政府和上市公司需要重視該方面的問題,不斷加大力度來解決。

(2)完善相關法律法規。針對真實盈余管理行為造成的不利影響,政府及監管部門應不斷提高管理者對其的了解和認識,加大力度控制該行為的發生。

(3)建立良好的會計制度。只有在健全的會計準則的情況下,會計穩健性才會不斷提高,從而達到穩健的文化范圍,使其發揮公司更強大的治理作用,提高公司的價值和業績。

猜你喜歡
穩健性盈余變量
儒家文化、信用治理與盈余管理
抓住不變量解題
也談分離變量
關于經常項目盈余的思考
會計穩健性的定義和計量
會計穩健性的文獻綜述
SL(3,3n)和SU(3,3n)的第一Cartan不變量
Effect of Ammonia on the Performance of Catalysts for Selective Hydrogenation of 1-Methylnaphthalene
分離變量法:常見的通性通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