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思辨性閱讀與表達”學習任務群的教學設計

2023-10-20 05:10陳麗
中學語文·大語文論壇 2023年9期
關鍵詞:思辨性閱讀與表達學習任務群思辨性

陳麗

摘 要 設計和應用“思辨性閱讀與表達”學習任務群對培養學生的思辨意識、探究能力和質疑精神能起到關鍵的作用。要準確理解“思辨性閱讀與表達”學習任務群的概念和內涵,通過統整主題、聚焦語篇和組織活動等方式展開教學設計。

關鍵詞 思辨性? 閱讀與表達? 學習任務群? 教學設計

“思辨性閱讀與表達”學習任務群,要求以語文實踐活動為主線,引導學生利用比較、猜想、質疑和推理等手段,對閱讀資料中的主要觀點、思想主旨、邏輯結構等進行梳理和分析,強化辨別是非和善惡的能力。在該學習任務群的驅動和引領下,學生的學習自主性、求知欲等都能明顯增強。同時,他們能養成勤學好問的良好習慣,掌握辯證性解讀和表達觀點的方法。

一、統整主題,明確目標

統編初中語文教材以“雙線組元”為基本的結構特征,每一個單元中都包含人文主題和語文要素兩條主線。在這一單元中,其內容、資源和方法相對集中,是實施“思辨性閱讀與表達”學習任務群的有效載體。所以,將統編初中語文教材中的單元體例作為設計和實施學習任務群的素材,在統整單元主題的前提下,明確學習任務群的具體目標。

九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的單元導語中,第一段直接闡明了本單元的文體特點,即“本單元所選的都是議論性文章”。從《敬業與樂業》《論教養》《精神的三間小屋》等選文內容看,這些議論性文章,或是談論人生、或是談論人的教養和社會的發展,都蘊含了人的智慧、閃耀著思維的光芒。在此類文章的閱讀中,能夠深化學生對自我、社會乃至人生的思考,有助于強化其思辨意識和深度學習能力。單元導語的第二段,重點體現了語文要素,旨在讓學生在議論性文章的閱讀和學習過程中,掌握多樣化的論證方法、把握作者的核心論點。經過對人文主題和語文要素這兩條單元主線的梳理和整合,可以提煉出單元主題,如“在議論中釋放思想的光芒”。這一主題,既覆蓋了整個單元的教學內容和教學要求,指明了“思辨性閱讀與表達”學習任務群的具體方向。明確單元主題后,可以進一步設定學習任務群的目標:

1.了解議論文的文體特征,明確議論文包含的三項基本要素,即論點、論據和論證;

2.能夠在閱讀中精準地提煉議論文中的核心論點,并能掌握尋找論點的基本方法和步驟;

3.可以初步了解論據的主要類型,如事實論據、道理論據,能夠根據論點的內容和輻射范圍,為其補充相應的論據;

4.明確議論文的結構特點,能夠按照一定的順序,理清議論文中的論證主線和作者的行文思路;

5.能夠習得常見的論證方法,并能在文本解讀的過程中分析其作用和價值。

在統整主題的基礎上,結合第二單元的實際內容,設定如上所示的五項教學目標,可以為“思辨性閱讀與表達”學習任務群鋪墊了基礎。在教學目標的導向下,學習任務群的作用和價值能得到充分的顯現。

二、聚焦語篇,巧設任務

“思辨性閱讀與表達”學習任務群,目的是為了鍛煉學生的思辨能力,促使他們在猜想、推理、質疑、討論等不同的環節中,掌握思辨閱讀與表達的方法,并能從不同的角度解讀課程內容。要想達成以上目標,在設計學習任務時,不能僅僅停留在語言文字的表層,要深入到文本的內涵和本質層,推動學生展開縱深化的閱讀與表達活動。為此,可以聚焦單元的重點語篇,以重點語篇為切入點,巧妙設計多樣化的學習任務,讓學生在由淺入深的學習任務群中,展開辯證性的閱讀與表達。

九年級上冊第二單元共有四篇課文,《敬業與樂業》作為該單元的首篇課文,不僅具有典型的議論性特征,還具備清晰的邏輯結構。所以,經過反復對比后,可以將《敬業與樂業》作為重點語篇,圍繞此篇課文的內容,設計和布置課堂學習任務。

第一項任務——閱讀與思考:快速瀏覽《敬業與樂業》,思考標題的含義,并提煉出中心論點,說明作者是從哪幾個方面展開論證的。

此項任務重點在于梳理議論文的中心論點,讓學生理清整篇文章的邏輯結構和行文思路,初步啟發他們的思辨意識,使得他們能夠從整體上明確議論文的文體特征。

第二項任務——閱讀與交流:議論文通常會以舉例論證、對比論證等作為主要論證方法。閱讀《敬業與樂業》這篇課文,采用圈點批注的閱讀方式,找出文中所用的論證方法,并結合具體的句子或段落,分析其主要作用和價值。

此項任務側重于整合文中的論證方法,讓學生在閱讀和交流的過程中,明確作者所采用的論證方法,通過互享經驗、多項交流的方式,使得他們明確每一種論證方法產生的表達效果。

第三項任務——閱讀與議論:借助思維導圖,全面梳理文中的論證思路,創造性地展示思維導圖,與同學進行討論和互動。

此項任務以思維導圖為主要手段和學習工具,要求學生邊閱讀邊繪制思維導圖,清晰地展現出《敬業與樂業》一文的論證思路。而后從文中選取某一段或者幾段,與同學展開辯證性的討論,共同分析和梳理文章的論證線索。在這一過程中,培養學生的思辨閱讀和表達能力。

第四項任務——閱讀與補充:在文章第六段中,作者以拉黃包車等例子為素材,闡釋了“為何要敬業”的觀點。請參照此種論證方法,為第六段補充事實論據,進一步強化“為何要敬業”的觀點。

此項任務指向了論據的類型和論證的方法,目的是讓學生為既定的觀點補充論據,尋找經典、有說服力的事實依據。在尋找論據的過程中,學生會圍繞文中的觀點進行多角度的思考,能著眼于不同的維度,搜集和整合與之相關的名人事跡、歷史典故、時事新聞等。經過一番思辨式的訓練,學生能加強理性思維和表達能力。

基于上文的論證與分析,以《敬業與樂業》為重點,設計四項學習任務,構建起“思辨性閱讀與表達”的學習任務群,將其融入到議論文閱讀和解析的全過程中。借此方式,學生可從議論文的論點、論據和論證三個基本要素入手,全面梳理和整合議論文的觀點、寫作手法和行文思路。在此過程中,學生思辨閱讀、思辨表達的能力能得到顯著提升。

三、組織活動,深度思辨

如何推動學生展開深度思辨,是“思辨性閱讀與表達”學習任務群課程設計的要點。結合第二單元的文體特征,組織演講活動,要求學生任選一篇單元文本,根據所選的文本,將學生分為不同的演講小組。比如,若學生選擇《敬業與樂業》,便給出“敬業與樂業是人類生活中的不二法則”的論題,要求學生結合課文內容、自身經歷和事實論據,合理地闡釋論題,進一步延伸論題的覆蓋范圍,促使學生將真實的社會生活與論題的中心論點融合起來,以此達到深度思辨的目的。

“思辨性閱讀與表達”學習任務群以思辨性、理性化等為主要特征,是強化學生思辨意識、增強學生思考深度的有效載體。在“思辨性閱讀與表達”學習任務群的教學設計中,以“統整主題,明確目標”“聚焦語篇,巧設任務”“組織活動,深度思辨”為主要教學環節,為學生創建完善的思辨訓練平臺,促使他們在深度閱讀和語言表達的過程中,逐步提升思辨意識和能力。

[作者通聯:杭州市余杭區太炎中學]

猜你喜歡
思辨性閱讀與表達學習任務群思辨性
高中語文思辨性閱讀教學策略
思辨性閱讀不能忽視“小心求證”——關于論據的有效性探討
“思辨性閱讀與表達”任務群教學實施對策等
悖離核心素養涵育的非思辨性寫作
“思辨性閱讀與表達”任務群的理解與實施
“思辨性閱讀與表達”任務群案例:跟四位“名師”學思辨
“思辨性閱讀與表達”任務群案例:哀怨曲還是歡樂頌
基于語文學科核心素養的高中作文教學初探
表述與實現:從“語文課程目標”到“語文課堂目標”
基于“學習任務群”的群文閱讀教學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