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探尋提高語文教學實效的方法

2023-10-20 05:10黃啟經
中學語文·大語文論壇 2023年9期
關鍵詞:語文教學問題策略

黃啟經

摘 要 新課標明確提出高中語文教學必須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這就要求教師要轉變教學觀念,優化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針對目前高中語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結合教學實踐探尋凸顯學生主體、提高語文教學實效的方法策略,有助于促進學生的語文學習,提升學生語文核心素養。

關鍵詞 語文教學? 問題? 策略

新課標明確了學生在語文學習中的主體地位,對語文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師必須與時俱進,更新教學觀念,將教學重心從過去教師的“教”轉向學生的“學”,教師只能作為學生學習的引領者、指導者、參與者、評價者等。在新的教育改革形勢下,教師必須在教學過程中放開手腳,探索積極有效的教學方法,凸顯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語文教學效率。

一、正視語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傳統教育理念的固化。在傳統語文教學中,教師是教學的主導者,處于絕對的權威地位,所有的教學活動都由教師設計、安排、講解、評價。在這種傳統的教學模式中,學生一直處于教學的從屬地位、被動地位,只能聽從教師的安排,被動接受教師傳授的知識。學生很少有機會主動地探求知識,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受到了抑制。長此以往,學生自然就養成了依賴心理,總是被動地接納教師傳授的知識。從表面上看,學生在課堂上認真聽講,按教師的要求詳細記錄講解的內容,然后通過作業復習鞏固所學知識。由于學生思維長期處于沉滯狀態,盡管學生好像學了很多知識,但一旦遇到新的問題,學生仍然無法有效地加以解決,導致常見的所謂“高分低能”的情況。

學生缺乏對學習內容的深入思考。受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學生的學習主體性長期處于受壓抑的狀態,以致高中語文教學變成了教師的“獨角戲”,學生變成了知識接受的容器。教師往往依據教材、考綱的要求將語文教學內容變成了一個個的知識點,通過課堂教學將這些知識點灌輸給學生,學生只能死記硬背。對于所學的知識內容,學生從來都沒有進行深入的思考,導致許多學生對所學知識一知半解,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一旦脫離原來的文本語境,學生就不知道變通理解,更沒有個性化的解讀,創新性的理解。所以,學生面對考試中的陌生文本環境時,不知道從何下手,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十分低下。

教師的教學方法落后。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接受信息的方式正在迅速發生變化,語文教育教學也在發生日新月異的變化。但在一線語文教學中,許多教師還在固守長期以來形成的思維慣性,在教學流程上還是老一套的教學方法,很少有意識地研究新的教學理論,嘗試新的教學方法,導致教學方法嚴重滯后,遠遠跟不上時代的發展和學生的學習需求,導致語文課堂教學氣氛沉悶,陷入“高耗低效”的泥潭,教師教得吃力,學生學得辛苦,但實際效果差強人意。

二、探尋提高語文教學實效的方法

更新教學理念。新課標對高中語文教學提出了新的目標和要求,如學科核心素養、學習任務群、學科大概念、大單元教學、整本書閱讀等。這些新的教學目標要求教師必須鉆研、領會新課標的精神。加上近年來的語文高考在回應新課標改革中,出現了很多新的變化。這些都要求教師要跟上教學改革的步伐,及時轉變自己的教學理念,將學生放在語文學習的主體地位上。通過各種有效措施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引導學生掌握新的語文學習方法,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真正實現學生知識與能力、情感與人格的全面發展。

分層教學是受到許多教育工作者關注的一種好方法,它是將過去大一統的語文教學進行細化的一種有效措施。學生由于知識、能力、方法、基礎等方面的差異,往往在學習需求上千差萬別,這就要求教師不能將眼光盯住部分學生,而是要針對不同的學生群體采取相應的教學策略,以滿足全體學生的學習發展需要。如教學內容、學習任務、作業設置等,都要設置一定的層次,以分別應對不同層次的學生。對于基礎較好的學生,教師可以設置一些難度較大的問題,而對于基礎較為薄弱的學生,教師則應該根據實際情況,適當降低學習的難度。這樣,使每一個層次的學生都能在學習中有所收獲,從而促進全體學生的共同成長。

設計翻轉課堂的教學形式。翻轉課堂是一種能突出學生主體地位、提高教學效率的有效方法。語文教學中,教師可以嘗試借助翻轉課堂的教學形式,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調動學生的學習欲望,讓學生在主動思考探究中,深入理解語文知識,掌握相應的方法技能,培養學生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及解決問題的能力。

例如,在《燭之武退秦師》教學中,教師可以提前給學生布置預習任務,讓學生了解課文中描述的歷史事件的背景資料,深入理解燭之武在這一重大歷史事件中所起到的關鍵作用,從而深刻理解燭之武身上體現出的國家大義。教學時,教師可以放手由學生代表詳細講解故事的來龍去脈,使學生更好地把握故事情節的發展。這樣的教學形式凸顯了學生的主體地位,為了解決這些問題,學生自然會通過各種渠道梳理該歷史事件的發展過程,思考燭之武在國家生死存亡的重要關頭所作出的重大貢獻。這既能激發了學生的學習主動性,也能促進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

以問題引領學生深入思考。設置問題情境是突出學生主體性的重要手段。在語文教學中,教師要在全面理解教材內容、明確教學目標的基礎上,為學生設計一系列的思考問題,以此引領學生深入閱讀、仔細分析文本,自主解決這些問題?;蛘哂蓪W生先閱讀文本,然后提出學生在閱讀中遇到的問題,最后由教師將這些問題集中起來進行綜合甄別篩選,選擇最能體現教學目標的問題,將這些問題作為教學的重點,并由學生通過自主閱讀、合作探究、討論交流等形式,共同解決。

例如,在教學《祝?!窌r,可以向學生提出問題:是誰殺死了祥林嫂?有哪些社會現實因素直接導致了祥林嫂的死?祥林嫂死亡的根本原因究竟是什么?這一系列問題緊扣課文內容,直接指向教學重點和難點。通過對這些問題的深入探討,學生既能深化自己的思考,形成對問題的明確認識,又能在合作探究中提升自己的思維,掌握解決問題的具體方法。

開展豐富多彩的語文實踐活動。新課標提出了創設語文實踐活動的教學要求,新教材也設置了“當代文化參與”等實踐性較強的學習任務。教師要依托教材要求,為學生設計相應的語文實踐活動,讓學生在積極參與實踐活動的過程中,學習語文知識,運用課堂所學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培養學生學以致用的能力。

例如,教師可以依托教材的任務安排,給學生設置“了解地方文化特色”的實踐活動,讓學生走出校園、走向社會,通過參觀、社會調查、人物訪談、查閱地方志等形式,深入了解當地的本土文化特色,并將這些材料進行分析、歸納、總結,形成完整的書面材料。這些活動既豐富了學生的生活閱歷,增強了學生對本土文化的深入了解,也能強化學生的研究能力和寫作能力,增強學生的文化自信。

總之,面對新形勢、新任務,教師必須更新教學觀念,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優化教學方法,使學生學習的主體性得到進一步的凸顯,使語文教學從教師的教真正轉變為學生的學。

[作者通聯:貴州臺江縣民族中學]

猜你喜歡
語文教學問題策略
例談未知角三角函數值的求解策略
我說你做講策略
高中數學復習的具體策略
低年級學生課前預習能力的培養
主問題設計需“對癥下藥”
讓語文教學更接地氣
核心素養下的語文教學
演員出“問題”,電影怎么辦(聊天室)
韓媒稱中俄冷對朝鮮“問題”貨船
“問題”干部“回爐”再造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