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體驗式學習促進幼兒形成良好社會品質的研究

2023-10-24 10:36單慧群
課程教育研究 2023年9期
關鍵詞:體驗式學習學前教育教學策略

單慧群

【摘要】隨著我國教育事業的發展與素質教育的落實,愈來愈多的幼兒園越發重視在實踐教學中培養幼兒社會品質,推動幼兒全面發展。本文圍繞“如何在幼兒園中開展體驗式學習促進幼兒社會品質的形成”展開探究。通過對開展體驗式學習的意義、幼兒園教育教學現狀的分析,從借助生活化教學發展幼兒行為、創設真實情境增強幼兒感知能力、借助傳統節日培養幼兒良好品質、家園共育促進幼兒綜合發展四個角度,致力于促進幼兒社會品質的提升。

【關鍵詞】體驗式學習? 學前教育? 社會品質? 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61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3)09-0154-03

一、引言

受年齡特征與認知水平的影響,幼兒探索外部世界感受自然事物變化的手段相對單一,對于教師在課堂中講解的知識內容的理解也僅停留在表面,形成良好社會品質的過程相對比較緩慢。幼兒社會品質的形成與其思想行為意識有著直接的關聯,教師秉持循序漸進的原則,從增強幼兒理解認知入手,逐步向感情共鳴過渡,最終轉換為思想行為。因此,幼兒園教師要積極學習先進的教學理念與教學方法,在學前教育中融入體驗式學習,構建寬廣穩定的幼兒鍛煉平臺。

二、在學前教育中融入體驗學習的意義

(一)有利于提高幼兒思維能力

思維是幼兒學習探索外部世界的基礎,只有幼兒具備良好的思維能力,才能透過事物的本質,感悟其中的生活道理,使其在教學實踐活動當中,不僅能收獲更多的知識技能,還能進一步提高動手實踐能力,拓寬幼兒解決問題的思路。通過動腦思考,從多角度分析教師提出的問題,在交流探索中制定科學合理的解決策略。例如,在“愛護眼睛,從我做起”的主題教學活動中,教師為幼兒講解哪些行為會損傷眼睛,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保護自己的眼睛,眼睛受到傷害后對未來的生活將會產生哪些影響,共同學習眼保健操。通過該活動,幼兒在課下能舉一反三,自覺減少看電視的時間,在課上也能保持端正的坐姿,認真思考愛護眼睛的重要性,以此挖掘幼兒思維潛力。

(二)有利于磨煉幼兒意志品質

體驗式學習強調增強幼兒的學習體驗,在具體的教學活動中通過動手實踐解決問題。在實踐過程中幼兒不僅能清晰地感受到事物的變化,并能從中學到更多的知識道理,主動與自身的實際生活相關聯。例如,在“我是家庭小能手”的主題教學活動中,教師可鼓勵幼兒利用休息日幫助爸爸媽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活,如“整理玩具、收拾被褥、打掃房間、清理地面”等,在做家務活的過程中感受勞動的辛苦與快樂,以及體會父母為帶給自己更好的生活水平和更好的受教育條件所作出的努力,使幼兒懂得如何用實際行動回報父母,對感恩產生更深層的理解。同時,進一步加強幼兒的勞動能力,促進幼兒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

三、目前幼兒園教育的現狀分析

(一)缺少實踐教學環節

在現階段的學前教育中,多數幼兒園過于注重基礎知識的傳授,忽視對幼兒實踐能力的培養。課堂教學占總課時數的比例較大,幼兒難以將課上所學的理論知識轉換為實踐技能,不利于幼兒社會品質的提升。為此,教師應注重將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相結合,靈活運用體驗式學習教學模式。定期帶領幼兒前往社會環境中進行學習,如“前往商場學習基礎的社會秩序,懂得在公共場所不大聲喧嘩、自覺排隊”“在過馬路時能遵守交通秩序,綠燈行、紅燈停、黃燈等一等”,并將社會教育融入到幼兒日常生活當中,逐步增強幼兒社會品質。

(二)幼兒自主學習能力難以顯現

在幼兒園教育教學活動中,不論是課堂教學還是游戲教學,均存在著教師過多干預的情況。幼兒對教師的依賴性較大,自主學習能力相對比較薄弱,均是教師做什么幼兒便做什么,很難針對同一知識舉一反三。在該教學模式下,雖然幼兒的模仿能力得到充分的鍛煉與發揮,但很難在課下進行自主學習,更不要提從主題教育中總結生活道理,內化于思想行為意識。因此,在實際教學中教師應減少對幼兒主體行為的干預,加強教學過程的引導,給予幼兒思維上的點撥,幫助幼兒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例如,在勞動教育中,教師可為幼兒演示各種清潔打掃工具的使用方法,并劃分出幼兒主要打掃的區域,讓幼兒獨立自主地完成該區域的打掃工作,鍛煉幼兒勞動能力,培養幼兒勞動光榮的意識。對于自己無法完成的勞動任務,可主動尋求他人的幫助,在集體的努力下完成教師布置的任務,增強幼兒集體意識。

(三)教學模式相對比較單一

體驗式學習能使幼兒對社會的認知以更加直觀的形式展現出來,通過創設不同的社會情境增強幼兒學習體驗,磨煉幼兒社會品質,促進幼兒全面發展。但在現階段的幼兒園體驗式學習中,教師在創設社會情境時很難做到多樣化,教學模式相對單一,幼兒的學習積極性難以調動。因此,幼兒園在組織幼兒進行體驗式學習時,應從幼兒的生活實際出發,重點關注幼兒的日常生活與行為習慣,了解幼兒平常都喜歡去哪些社會場所。根據幼兒給出的回答,借助信息技術手段靈活創設社會情境,并組織開展多樣化的教學活動,在生活中學、在學中做,從而掌握更多延伸性知識,豐富幼兒生活經驗,提高幼兒社會適應能力。

四、在幼兒園中開展體驗式學習促進幼兒社會品質提升的具體措施

(一)借助生活化教學推動幼兒行為發展

幼兒的行為習慣是其社會品質的直接表現,并與幼兒的日常生活有著密切的聯系。從幼兒的生活入手開展體驗式學習,有利于增強幼兒情感體驗,使其在教學活動中能更加積極地表現自己。同時,生活教學模式的運用能增強幼兒的學習感悟,幫助幼兒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并在教師的引領下學習做人、做事的道理,真正做到知情達意。

因此,教師可利用生活中的各個環節積極開展主題教育活動,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增強幼兒情景體驗。例如,在每周一的升旗活動結束后,開展“愛國”主題教育。選擇主人公與幼兒年齡相近的愛國故事,如“抗日英雄王二小、雞毛信、小英雄雨來”等,學唱愛國主題兒歌,如“媽媽教我一支歌、愛黨愛祖國、升國旗”等。通過不同的教學環節,逐步提升幼兒愛國主義品質,增強幼兒民族認同感,使幼兒從小就能意識到自身肩負的責任。同時,教師可利用其他生活環節開展主題教育。以午餐環節為例,在進餐之前組織幼兒排好隊前往盥洗室洗手,注意個人衛生的清潔,培養幼兒自覺遵守紀律、注重個人衛生的良好品質。在午餐時學唱古詩《憫農》,對不挑食、不浪費食物的幼兒教師要及時表揚。在每年的夏季與秋季,組織幼兒前往農村的稻田觀看農民伯伯辛勤勞作的身影,使幼兒真正做到每日每餐當思來之不易。在游戲活動中可培養幼兒相互謙讓、不爭搶玩具的良好品德,在游戲中能對需要幫助的小伙伴及時伸出援助之手,在游戲結束后主動整理游戲材料,按照類型與功能投放到對應的收納箱中,增強幼兒自理能力。通過在日常生活中的各個環節滲入體驗式學習,推動幼兒行為發展,從最初的模仿學習到主動運用,在不同的環節培養幼兒不同的社會品質。

(二)創設真實情境增強幼兒感知能力

社會品質是人類情感與對社會認知的結合,需要幼兒具備強大的感知能力,對事物的學習與感知能進入到更深層次。因此,在開展體驗式學習時要創設更加真實的社會情境,彌補幼兒生活經驗與社會閱歷的不足。借助信息技術設備與相應的游戲材料,努力營造真實、形象的社會環境,充分調動幼兒的各項感官,逐步增強幼兒感知能力。

以“我是小交警”實踐活動為例。教師將體驗式學習與游戲教學有機結合,利用幼兒園中的廢舊材料制作游戲活動中需要用到的道具。首先,利用廢舊的透明塑料板以及紙殼制作紅綠燈,在塑料板上分別涂上紅黃綠三種顏色。利用廢舊紙板制作汽車外形,在內部留出足夠的活動空間,并借助信息技術設備在互聯網中搜集汽車行駛、人員流動的音頻,作為背景音樂使用。其次,組織幼兒開展游戲活動,2名幼兒扮演交警指揮交通,3~4名幼兒扮演司機,5~7名幼兒扮演行人,5~10名幼兒扮演急救隊,并創設以下情境:交警辛勤指揮交通,此時一輛小汽車超速行駛與前面的汽車發生追尾,交警上報情況后急救隊緊急出動,與街上的行人共同完成救援任務。幼兒結合教師創建的情境進行游戲,扮演兩輛追尾汽車的幼兒雙手要牢牢握在一起,凸顯事故的嚴重,而扮演急救隊與行人的幼兒要想盡辦法將兩者分開,并送往醫院,扮演交警的幼兒要及時指揮交通,拉起警戒線避免交通道路出現擁擠。最后,在游戲結束后讓參與游戲的幼兒分別說一說游戲體驗以及從中學到了哪些道理。此時,部分幼兒會說要遵守交通規則,開車不能超速;部分幼兒會說當他人有困難時要及時伸出援助之手;部分幼兒會說長大以后也要做像交警與急救隊一樣對社會有貢獻的人。通過該方式,借助信息技術與游戲材料,構建微型社會場景,帶給幼兒身臨其境的感受,并從中獲得更加真實的學習體驗,促進幼兒思想與行為的共同成長。

(三)借助傳統節日培養幼兒良好品質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凝聚了無數古人的智慧結晶,留給后人的不僅是豐富的知識文化,還有值得深思與紀念的傳統節日。隨著文化多元化時代的到來,多數幼兒對我國傳統節日的由來與各種習俗的了解越來越少,大部分幼兒只知道傳統節日的到來意味著放假,不需要上幼兒園學習,不利于幼兒民族文化自信的形成與發展。因此,教師在開展體驗學習的過程中要注重傳統節日的融入,積極開展實踐教學活動,帶領幼兒共同學習不同傳統節日的由來,閱讀經典故事,探討風俗習慣,動手制作代表食物。

例如,在春節即將到來時組織幼兒共同布置教室環境,學習如何寫春聯,閱讀年獸故事。并組織幼兒相互分享在過年期間自己都做什么活動,將寫好的春聯粘貼在教室的門上,學習制作中國結、剪窗花。同時,教師可利用多媒體設備為幼兒展現從大年初一到正月十五每天都需要做什么,強化幼兒文化認同。在元宵節組織幼兒制作花燈,學習歌謠“報花燈”,充分發揮幼兒的想象力與創作力,讓幼兒在卡紙上畫出自己喜愛的人物或動物形象,以此裁剪出來粘貼在燈籠上。有條件的幼兒園可組織幼兒觀看焰火表演,共同制作元宵,并在吃元宵的過程中為幼兒講解元宵節的由來。在中秋節時可組織幼兒與家長共同制作月餅,講述嫦娥奔月的故事,在晚上共同賞月開展篝火晚會,表演文藝節目。同時,在我國發展的過程中也形成了許多重要的節日,這些新形成的節日與傳統節日同樣重要。例如,五一勞動節帶領幼兒共同打掃園區公共衛生,整理玩具,培養幼兒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意識,尊重他人的勞動成果,感受勞動的魅力。通過該方式,借助各種各樣的節日,帶領幼兒重新認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并從中學到更多的知識道理,促進幼兒社會品質的進步,為幼兒未來的成長與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四)家園共育促進幼兒綜合發展

家庭是幼兒自出生以來主要活動的場所,家長更是幼兒的第一任教師。幼兒會有意識地模仿家長的行為,并在具體的探索活動中表現出來??梢哉f家長的一言一行對幼兒社會品質的形成與發展,均產生較為深遠的影響。因此,教師與家長應充分意識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構建幼兒園與家庭教育的長效合作機制。教師與家長之間建立良好的溝通渠道,為家庭教育的開展提供堅實保障。

首先,幼兒園可定期開展親子活動,組織幼兒與家長共同學習成長。以“即將消失的傳統手藝”為例,組織幼兒與家長前往當地的文化館參觀學習,了解各項傳統手工藝品的制作方法,繼承與發揚匠人精神。其次,定期開展公開課與家長會,邀請幼兒家長進入幼兒園內,觀察幼兒上課期間的表現,與幼兒共同參與游戲活動,增進親子之間的感情。最后,為家庭教育的開展提供強有力支持。不少幼兒家長受工作因素的影響,對幼兒在園期間的表現知之甚少,教師可利用微信、QQ等軟件,將幼兒的學習情況與活動情況發送到班級群中。幼兒園可將監控連入到網絡平臺中,方便家長隨時觀看幼兒在園期間的生活情況。同時,教師可根據不同幼兒的家庭情況,制定不同的家庭教育方案。給予幼兒家長更多的選擇空間,實施開展感恩教育、勞動教育、行為教育等,多方面提高幼兒社會品質,促進幼兒綜合發展。

五、結束語

綜上所述,新時期下幼兒園要想提升幼兒的社會品質,必須學會靈活運用體驗式學習教學模式。努力構建更加真實的社會情境,帶給幼兒真實的社會體驗與情感體驗,注重與幼兒之間的溝通,帶領幼兒在傳統節日中學習成長,將社會教學滲入到幼兒日常生活中的各個環節。同時,建立家園共育模式,使幼兒家長參與到幼兒社會品質的培養中,在教師與家長的協同配合下,促進幼兒思想行為與社會品質的共同發展。

參考文獻:

[1]丁娟.基于“體驗式學習圈”的幼兒園社會教育活動實踐探索[J].幼兒教育研究,2019(5):32-35.

[2]范欣.“體驗式學習”在幼兒園社會教學中的有效運用[J].吉林教育,2020(15):91.

[3]陳麗莉.構建幼兒園幼兒社會性體驗式學習的策略[J].基礎教育研究,2019(23):95-96.

[4]江芬芳.體驗式學習方法在社會領域主題活動中的實踐研究[J].考試周刊,2019(84):1-2.

[5]邢曦婭.談幼兒園活動中體驗式學習方法的運用[J].當代家庭教育,2019(24):67.

猜你喜歡
體驗式學習學前教育教學策略
低年級寫話教學策略
心理拓展訓練與相關概念關系辨析
對初中英語教學中體驗式學習應用的幾點探討
體驗式學習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
淺論五年制師范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管理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