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校思政課實踐教學的功能定位與發展導向

2023-10-28 05:55蒙慧許麗金
黨政干部學刊 2023年9期
關鍵詞:思政課實踐教學高校

蒙慧 許麗金

[摘? 要]高校思政課實踐教學立足學生發展需求,實現思政小課堂與社會大課堂的連接,是思政課教學的重要教學形式。目前,各高校十分重視實踐教學的改革創新,并已取得一定成就。但在思政課實踐教學的具體實施中仍然存在不足,主要表現為教學性質模糊、教學過程管理不足、評估考核實效不高、教學執行效果不佳等問題。因此,提升高校思政課實踐教學的質量和水平,要推動思政課實踐教學向課程建設專門化、課程組織規范化、課程評估全面化、保障機制體系化等方向發展,以期更好發揮高校思政課立德樹人關鍵課程的作用。

[關鍵詞]高校;思政課;實踐教學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2426(2023)09-0046-07

黨的十八大以來,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以下簡稱“思政課”)的實踐導向不斷凸顯,高校思政課實踐教學改革也愈發緊迫。2019年,習近平總書記在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提出,講好新時代的思想政治理論課必須做到“八個統一”,其中就包括“堅持理論性和實踐性相統一”[1]。2021年,習近平總書記首次提出“大思政課”的重要論斷,強調思政課不僅應該在課堂上講,也應該在社會生活中來講。[2]2022年,教育部等十部門印發的《全面推進“大思政課”建設的工作方案》中明確指出,要“堅持開門辦思政課,強化問題意識、突出實踐導向”[3]。高校思政課實踐教學逐漸成為新時代進一步推進高校思政課改革創新的重要錨點。當前,各高校根據“大思政課”建設的重要指示,結合自身辦學特點、地域特色,積極推動思政課實踐教學改革并取得一定成效,但在高校思政課實踐教學的過程中仍然存在一定的問題與不足。因此,需要在闡明高校思政課實踐教學功能定位的基礎上,廓清發展障礙,并在此基礎上探索其未來的發展導向,推動高校思政課實踐教學不斷發展完善。

一、高校思政課實踐教學的功能定位

實踐教學作為高校思政課的一種延伸形式,一方面,它與課堂教學、網絡教學共同承擔著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是不容缺失的重要環節;另一方面,它也具有自身特性,與課堂教學、網絡教學存在區別。因此,明晰其自身的功能定位與價值取向是厘清高校思政課實踐教學內在矛盾,探索其改革與發展方向的首要問題。

(一)需求定位:教學目標與學生發展要求契合

教學系統是一個具有明確目的的信息傳播和控制系統。[4]52在思政課實踐教學過程中設定教學目標是整個教學過程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為教學活動提供方向指引和評估標準。因此,設定教學目標需要結合課程內容、教學實際與教學對象等多方面的因素進行考量。而教學對象作為教學過程中最主要的構成部分,更是影響教學目標設定的重要因素。

高校思政課實踐教學著眼于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通過回應學生的發展需求,實現學生發展需求同教學目標相契合,從滿足學生需求角度出發激發學生主動性,提高思政課的教學實效。首先,就學生的主體性角度來說,隨著社會發展與進步,以教師為主導的傳統“口授”與“灌輸”式教學無法滿足學生的需求,因而呈現出對學生的吸引力不足、針對性較弱等問題,導致學生對思政課教學的參與度不高,影響學生對教學內容的吸收理解。高校思政課實踐教學打破傳統教學模式的藩籬,通過小組辯論、課堂展示等教學形式引導學生了解、分析社會現象和社會問題,通過志愿服務、參觀考察、社會調研等教學形式引導學生走進社會鍛煉自己,突出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主體性,激發學生興趣,調動學生自發參與教學活動。其次,就學生的發展目標來說,“以落實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一個跨學段的有機整體”[5],大學階段的發展目標相較之前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一是認知目標,學生不再滿足于課堂講授的理論知識,通過思政課實踐教學,能夠幫助學生將理論與實際結合起來,加深對課程內容的理解和掌握。二是能力目標,在大學階段學生更期盼于提高自身的基本素質,在課堂、校內與校外的實踐過程中,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理論分析能力、分析與解決問題能力、邏輯思辨能力和實踐創新能力。三是情感目標,學生畢業后將步入社會,作為未來社會發展的重要一環,思想引導極為關鍵。思政課實踐有助于引導學生將自身發展與國家發展緊密聯系起來,激發學生了解國情黨情、關心社情民情、培育奉獻社會的熱情與信念,促使學生最終成長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

(二)結構定位:理論導向與實踐導向互補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大思政課’我們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現實結合起來。上思政課不能拿著文件宣讀,沒有生命、干巴巴的?!保?]高校教師不僅要學好理論、講好課堂中的思政課,更要結合現實講好社會中的思政課,促進實踐教學與理論教學互補,激發高校思政課的生機與活力。

從結構上來說,實踐教學以課程拓展的形式彌補了課堂教學的不足,通過各類實踐實現學與用之間不平衡狀態的逐步轉變,有效實現學與用的結合,維系了學與用的平衡。人的思想品格形成是與社會環境緊密聯系著的,正如馬克思所說:“觀念的東西不外是移入人的頭腦并在人的頭腦中改造過的物質的東西而已?!保?]22在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課堂教學為實現把理論灌輸進學生頭腦中這一目標,在教學方式上以輸出為重,更加側重于學;而實踐教學則在教學方式上注重對學生進行指導,以實踐為重,側重于用。思政課實踐教學作為理論教學的補充形式,實現了理論與實踐兩方面的結合。一是實踐教學以理論知識為指導。進行實踐教學的同時,需要運用所學的理論知識指導實踐過程,一方面,這有助于學生在運用所學理論知識的過程中完成對于課程內容的吸收理解,鞏固知識;另一方面,這也有助于推動學生將教學內容轉化為自身的觀念,強化學生對馬克思主義理論及其中國化理論成果的認識和掌握。二是實踐教學是理論教學的重要補充。在實踐教學過程中,學生通過親身感受和實踐,一方面,能夠深入社會現實,把握社會熱點,不再局限于學習課本所呈現的理論知識,而是貼近鮮活的社會,豐富自身對理論知識的思考;另一方面,能夠在實踐中鍛煉自身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這是理論教學所不能給予的。思政課實踐教學幫助學生在實踐過程中領會理論的真理性,全面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是對理論教學的重要補充。

(三)實踐定位:思政小課堂與社會大課堂互動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堅持理論性和實踐性相統一,用科學理論培養人,重視思政課的實踐性,把思政小課堂同社會大課堂結合起來,教育引導學生立鴻鵠志,做奮斗者?!保?]思政課實踐教學將思政小課堂的理論優勢和社會大課堂的資源優勢結合起來,有效提高思政課堂的現實性和針對性。

思政課實踐教學兼具兩個課堂的優勢,一方面,它契合理論教學的需要,將課堂教學的知識點與實踐內容相結合,為實踐教學提供支持;另一方面,它融合社會優質實踐資源,將物質文化資源、精神文化資源、制度文化資源等作為實踐的基石。依據思政課實踐教學的主要場域可將其劃分為三類。第一,課堂實踐教學。這一教學形式以課堂為主要載體,通過課堂展示、課堂討論、主題演講,組織讀書會、電影評論、專題講座等形式,圍繞課堂理論教學的內容適時適當地開展實踐教學,引導學生在溝通交流中深化對理論知識的把握和對現實問題的思考,鍛煉語言表達能力。第二,校內實踐教學。借助學生社團和校園文化活動,通過組織學生參與座談會、公益活動、社會調查、大型競賽和主題實踐活動等,引導學生關注社會問題和民生需求,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啟發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第三,校外實踐教學。以社會實踐為主要形式,通過參觀考察、調查研究、志愿服務等方式,帶領學生走出校園,踏進社會大課堂,在深化對時代和社會了解認識的過程中,堅定理想信念,增強社會責任感。

二、高校思政課實踐教學的現實困境

“思想政治理論課能否在立德樹人中發揮應有作用,關鍵看重視不重視、適應不適應、做得好不好?!保?]目前高校思政課實踐教學改革已經初具成效,但部分高校在實施過程中仍然存在教學性質模糊、教學過程管理不足、評估考核實效不高、教學開展效果不佳等亟待解決的問題。

(一)思政課實踐教學性質模糊

思政課實踐教學是在理論教學的基礎上,通過實踐過程引導學生進行理論學習、實踐鍛煉的教學形式,目的在“重建知識的實踐性,體現了從‘學以致用’到‘用以致學’教學范式的轉型”[8],有效引導學生通過實踐將教學內容內化于心、外化于行。當前,各高校在具體操作過程中,依然存在實踐教學性質模糊的問題,即在實踐方面無法和其他社會實踐進行很好區分,在教學方面往往被簡化為課堂教學的構成部分等問題。

1.“實踐”之間的界限模糊。正確界定思政課實踐教學的內涵是促進實踐教學發展的關鍵。因此,辨明思政課實踐與其他部門或自發組織的社會實踐的區別,明確思政課實踐教學的教學規劃、教學內容與教學目的是一個關鍵問題。目前,高校社會實踐既包括學校教學部門組織的社會實踐、團委組織的暑期社會實踐活動,也包括學院(系)組織的實踐活動、學生自發組織的實踐活動等。在具體操作過程中由于教學設置不明確、教學管理不規范等一系列問題,實踐教學往往難以與其他社會實踐很好地區分,存在以其他社會實踐的成果充當思政課實踐成果,模糊實踐教學任務的不良現象。

2.“教學”形式之間界限模糊?!度嫱七M“大思政課”建設的工作方案》中指出,要“落實思政課實踐教學學時學分”,其中,“高校要嚴格落實本科2個學分、???個學分用于思政課實踐教學的要求”。[3]目前,各高校將思政課實踐學分納入學分體系,但在課程建設上缺乏統一教材,沒有相應的課程質量標準、教學大綱,實踐教學大多情況僅作為課堂教學的輔助程序,并沒有獨立作為一門課程存在,這導致了一系列問題。例如,在實踐教學過程中沒有專任教師指導,實踐教學由思政課任課教師帶領完成;實踐指導老師由于經費、組織等方面的問題在實踐過程中只是掛名參與指導,無法切實跟進;等等。思政課實踐教學在實踐和教學兩方面存在的定位不清、性質模糊問題,導致實踐教學表面化、形式化,嚴重影響實踐教學質量的提升。

(二)思政課實踐教學過程管理不足

教學過程是教師根據教學目的、任務和學生身心發展的特點,通過有目的、有計劃地對學生進行教學,提高學生專業能力與基本素養的過程。只有有針對性地落實各階段的任務要求,才能切實高效地開展思政課實踐教學,有效提升思政課實踐教學的質量和水平,推動新時代思想政治工作守正創新發展。但當下思政課實踐教學存在過程管理不足,無法切實完成思政課實踐教學各階段任務的現象。

1.學生對實踐教學相關管理機構職責分工不了解。在準備階段要求教師把握教學對象的知識能力結構和不同特性,結合實際條件提出包括教學形式、教學內容、教學目標等方面在內的有針對性的實踐教學方案,并引導學生結合自身興趣參與各類思政課實踐。但這一階段在組織和動員方面,存在學生不清楚思政課實踐應由思政課教師負責還是由其他部門負責的問題。

2.教師對自身主導作用的發揮不充分。在實施階段要求教師把握教學安排,有效組織學生完成各類思政課實踐。但在這一階段,存在教師僅就分組、選題等進行簡單組織,在學生進行課堂實踐、校內實踐、校外實踐時未做指導的現象。同時,在教學組織過程中也存在一定程度的走過場現象,即教師組織學生進行參觀學習,卻更重視舉旗拍照、寫稿宣傳,影響學生對實踐教學的認可度。

3.實踐結果評估單一化。思政課實踐教學一般以研究報告作為結課作業,由于考核形式單一、考核方式簡單,故而難以對學生的思政課實踐結果進行合理科學的評估,也難以獲得學生的有效反饋,在考評總結經驗、反饋問題時,嚴重影響了思政課實踐教學的經驗轉化效率。

(三)思政課實踐教學評估考核實效不高

教學評估是教學質量提升的重要環節,目前雖然對思政課實踐教學評估重視度有所提高,但是教學評估仍然呈現重結果不重過程、重教師評估忽視學生評估的問題。

1.重結果不重過程。部分高校雖然將實踐教學納入學制,但是在評估形式上依舊以傳統教學的評估形式來對實踐教學進行評估,以實踐論文、調查報告等作為結課作業,僅將結課作業作為課程的唯一評估依據。由于實踐成果多為書面材料,難免存在形式主義,甚至抄襲、造假的情況,導致教師很難客觀評價,難以發揮教師的指導性作用。同時,這樣形式化的要求往往會導致學生們以完成課業為目的形成結課作業,有論文而無實踐,學生參與思政課實踐與否無法得到切實的考證,這也影響教學評估的真實性與質量。

2.重教師評估忽視學生評估。雖然近年來一直強調要激發學生主體性,但在評估方面依舊囿于傳統思維,難以實現師生之間的關系轉變,在評估工作中就表現為,僅有教師對學生思政課實踐的結果與質量進行評估,而缺少學生對教師在教學組織、過程管理等方面的評估,難以獲得學生的真實反饋。

(四)思政課實踐教學開展效果不佳

在具體實踐中,思政課實踐教學面臨著各項保障條件方面的問題,影響著思政課實踐教學的開展效果,不利于實踐教學質量的提高。

1.開展實踐教學的經費保障不足。思政課實踐教學涉及的環節較多、任務繁重、成本較高,而思政課作為高校的基礎必修課程,需要達到對學生的全面覆蓋,這就會導致出現學生的思政課實踐教學經費不足的問題。一方面,思政課實踐教學教師待遇得不到保障。作為實踐教學的指導教師,需要把控所指導的學生團隊,工作量將相應增大,但由于經費不足,指導工作成為教師的“義務勞動”,不利于提高教師實踐教學的積極性。另一方面,學生實踐教學經費不足。不論是課堂實踐、校內實踐還是校外實踐,都需要基本的教育經費作為課程開展的保障,學生人均教學經費不足導致學生需要承擔部分實踐費用,嚴重影響學生參與思政課實踐的積極性。

2.開展實踐教學的實踐基地保障不足。思政課實踐教學基地是開展實踐教學的主要平臺,思政課實踐教學要“建設相對穩定的校外教學實踐基地”[9]。但由于經費不足以及對思政課實踐教學的重視度不高,部分高校存在如下問題:思政課實踐教學基地數量少、各類基地建設不平衡;實踐基地建設意識不足,沒有充分利用當地的教育實踐資源;對當地主題教育基地的聯合聯建意識不足,沒有充分發揮專業課實踐教學基地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等等。這些問題導致高校實踐基地保障不足,實踐平臺質量不高,嚴重影響思政課實踐教學效果。

3.思政課實踐教學的制度保障不足。思政課實踐教學是一項系統性、連貫性的整體工作,需要學校各級部門的協調與配合。但在具體組織過程中,部分高校存在部門管理缺位以及相關職能部門“各自為政”的問題,影響對教學的組織管理,導致思政課實踐教學開展效果不佳。

三、高校思政課實踐教學的發展導向

(一)課程建設專門化

針對思政課實踐教學性質模糊的問題,應從課程設置和師資隊伍建設兩方面入手推進課程建設專門化。

1.課程設置專門化。任何課程都有獨立、完整的知識體系,故而課程設置專門化是思政課實踐教學的必然走向,也是增強思政課實踐教學的針對性、有效性的必要途徑。推動課程設置專門化,一要推動思政課實踐教學形成獨立的教學體系。統籌各門思政課的實踐教學,落實學分、教學內容、指導教師和專項經費。制定思政課實踐教學大綱以及實踐教學學生指導手冊,確保實踐教學依規而行。根據各高校所具有的教學資源、專業特色,通過探索創新打造出具有自身特色的思政課實踐教學課程。二要推動思政課實踐教學形成專門的教材。思政課實踐教學與理論教學的知識體系存在相關性,但教學重心各有側重,因此需要形成具有獨立知識體系的思政課實踐教材。在教材建設上,一方面需要鼓勵高水平專家學者編寫符合教學目標的思政課實踐教學教材,另一方面需要推動重點教材統一使用工作,推動實踐教學教材實現從少到豐、從簡到精的轉化。

2.師資隊伍專門化。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辦好思想政治理論課關鍵在教師,關鍵在發揮教師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保?]高校思政課實踐教學既需要教師能夠鞏固理論教學成果,利用社會熱點問題引導學生運用知識來理解和解決現實問題,又需要教師能夠為實踐過程提供指導,利用實踐過程指導學生提升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因此,辦好思政課實踐教學也離不開一支素質高、能力強、業務精的實踐教學專任教師隊伍。實現師資隊伍專門化需要健全培養體系和考核激勵機制。一要完善培養體系,注重選人和育人。一方面,注重隊伍專業性,在選人層面選取水平高、能力強、綜合素質好的實踐教學人才,作為實踐教學的骨干力量,加以重點培養;另一方面,加強對教師隊伍的培訓考核,通過常態培訓和專門培訓,確保隊伍的知識更新和實踐素養提高。二要完善考評體系,建立評估獎懲制度。通過嚴格考評,實現優勝劣汰,保證教師隊伍流動性。一方面,對優秀教師進行獎勵,鼓勵和吸引人才加入教師隊伍;另一方面,對評估結果不合格的教師,應給予批評教育或調離崗位。

(二)課程組織規范化

針對思政課實踐教學過程管理不足的問題,要進一步規范教師的教學過程管理和學生的實踐過程管理,建立科學合理的思政課實踐教學管理體系,實現思政課實踐教學課程組織規范化,加強對思政課實踐教學的總體規劃和安排。

1.規范教師的教學過程管理。一要嚴格執行思政課實踐教學計劃,規范思政課實踐教學活動申報、審批、組織等流程,保證規范教學的同時也為評估反饋提供基本依據。二要督促教師完成實踐教學,根據教學計劃組織指導教師在實踐教學的準備階段開展實踐教學的學生動員、培訓工作,在實踐教學的實施階段及時跟進學生的實踐活動并進行指導,在實踐教學的評估反饋階段進行實踐成果檢驗工作。三要設置專門的教學工作考評小組,從教學過程各階段的重要環節入手,強化對實踐教學過程的管理和檢查,以便發現實踐教學中的問題并及時調整,保證實踐教學的教學質量。四要制定明確的獎懲機制,將實踐教學過程管理作為教師工資績效和職稱晉升的評估條件,增強教師在實踐教學過程管理中的主動性。

2.規范學生的實踐過程管理。教師作為教學活動的主導者需要對實踐活動過程負主要指導責任,既要按照課程管理條例與學生活動要求開展教學,也要給予學生一定的自主性,引導學生積極進行自我管理以實現更好的教學效果。在學生實踐活動準備階段,要督促學生根據實踐活動要求,自主選擇實踐活動主題,積極撰寫實踐活動申請,及時參與實踐活動培訓,做好充足的前期準備工作。在學生實踐活動實施階段,要充分利用學生信息管理平臺,強化信息收集、整合的能力,了解學生的實踐活動推進情況和遇到的問題,做好實施階段的評估材料整合與指導工作。在實踐活動評估反饋階段,要督促學生完成實踐教學的總結工作,及時提交實踐活動證明材料、實踐調研報告以及活動感想等相關結課材料,以便后續進行課程評估和反饋。

(三)課程評估多維化

為解決課程評估考核實效不高的問題,需要大力建設多維立體的課程評估機制,促進教師評估與學生評估相統一、過程評估與成果評估相統一,增強課程評估的系統性和全面性。

1.從教學主體層面來看,思政課實踐教學需要注重教師評估和學生評估相統一。其中,教師評估主要包括實踐教學方案制定、實踐教學組織情況、實踐教學指導情況、實踐教學效果等方面的內容,評教的主體為學生與上級教學質量監督部門。要積極制定思政課實踐教學教師考核辦法,規范實踐教學的考核,通過院(系)協同督查、學生課后評估等方式,切實維護好實踐教學工作秩序,確保實踐教學考核全面有效地實施。學生評估主要針對學生參與實踐活動的廣度、深度以及實踐活動完成的質量進行評估,考評的主體為指導教師和其他同學。要采用定性定量相結合的方法對學生社會實踐效果進行評估,完善評估體系,結合多方評價形成最終的考評成績,真正公平、公正地對學生思政課實踐教學效果進行評估。并且應完善思政課實踐教學考核評價機制,通過有針對性地建立教師和學生的評估建構原則與評價表,完善量化標準。

2.從教學過程層面來看,思政課實踐教學需要注重過程評估與成果評估相統一,將過程評估的指標與成果評估指標納入評價體系。對教師的考核評估要將教學效果和教學指導共同納入評估,結合學生的實踐成果、學生對教師的滿意度、教師的教學任務量、教師對實踐活動的指導作用等進行評估。對學生的考核評估要將實踐過程和實踐結果共同納入評估,結合學生實踐活動參與度、積極性,實踐活動中的思想情況和能力情況以及實踐活動調研報告、實踐活動證明等具體材料進行打分和評價。

(四)保障機制體系化

為解決開展效果不佳的問題,需要建立和完善思政課實踐教學保障體系,即思政課實踐教學的經費保障機制、基地保障機制、制度保障機制,為思政課實踐教學的開展提供堅強保障。

1.建立健全經費保障機制。相對思政課理論教學而言,思政課實踐教學由于組織形式多元、開展地點多樣,因此需要更多經費投入。因此,要建立健全經費保障制度,增加經費投入,將思政課實踐教學學生參與人數、教學開展形式等作為重要參考標準,劃撥專項經費用于保障思政課實踐教學的組織實施工作。堅持??顚S?,督促財務處等相關職能部門完善項目經費的申報審批流程,將思政課實踐活動、獎勵和配套資源等各個方面的經費納入預算,及時劃撥并適時公示。合理規劃分配資金,將思政課實踐教學資金用在重點項目建設上,通過多個院系合并開展實踐教學,利用網絡進行線上實踐教學等方式節約經費支出。

2.建立健全基地保障機制。要根據思政課實踐教學的特點和實際,做好思政課實踐教學基地建設的長期規劃,增強思政課實踐教學基地建設的穩定性。積極推進校內思政課實踐教學基地建設,通過挖掘校內文化資源,建設高校特色實踐教學基地。利用社會資源,以所在地區為依托,建設以地區高校為核心的實踐教學基地網絡。充分挖掘和利用企業優勢資源,積極推動校企共建合作基地的建設,與相關企事業單位和社會服務機構建立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

3.建立健全制度保障機制。加強制度建設,明確制定高校思政課實踐教學管理辦法和實施意見等規章制度,將思政課實踐教學的教學管理、綜合考評、部門協調、經費使用等以制度的方式進行規范,明確各部門的主要職能,嚴格落實各項管理辦法,為開展實踐活動提供有效的制度支撐。

參考文獻:

[1]張爍.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 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N].人民日報,2019-03-19(1).

[2]杜尚澤.“‘大思政課’我們要善用之”[N].人民日報(海外版),2021-03-07(1).

[3]教育部等十部門關于印發《全面推進“大思政課”建設的工作方案》的通知[EB/OL].http://www.moe.gov.cn/srcsite/A13/moe_772/202208/t20220818_653672.html.

[4]李克東.踐行初衷:技術變革教育的思與行[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

[5]任鵬,武貴秀,趙彤.思想政治教育一體化文化環境體系的完善對策[J].黨政干部學刊,2021(10):22-28.

[6]馬克思恩格斯文集(5)[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7]堅持黨的領導傳承紅色基因扎根中國大地? 走出一條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新路[N].人民日報,2022-04-26(1).

[8]張良.核心素養的生成:以知識觀重建為路徑[J].教育研究,2019,40(9):65-70.

[9]教育部關于印發《高等學校馬克思主義學院建設標準(2017年本)》的通知[EB/OL].http://www.moe.gov.cn/srcsite/A13/s7061/201709/t20170926_315339.html.

責任編輯? 王? 雨

猜你喜歡
思政課實踐教學高校
新時代高校思政課中中國故事的創新表達
——評《新時代高校思政課的打開方式》
淺議高校學生在思政課中的情感認同
思政課堂這樣“沸騰”——陜師大思政課從“有意思”到“有信仰”
茶學專業校企合作實踐教學探索
《電氣工程畢業設計》 課程的教學設計
中日高校本科生導師制的比較
高職院校商務禮儀課程教學改革探索芻議
青少年對思政課的逆反心理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