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財務共享模式下的事業單位會計工作研究

2023-11-01 22:56孫妍
中國民商 2023年9期
關鍵詞:財務共享模式創新路徑會計工作

孫妍

摘 要:會計工作是財務管理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事業單位在深化改革階段,應加強對會計工作的創新管理,提高會計工作開展實效,了解事業單位運營發展的實際情況,為資金的合理配置提供參考依據。財務共享模式主要利用信息技術開展財務工作,能夠實現各部門財務信息數據的共享傳遞,實時了解事業單位資金的使用情況,為會計工作高效開展提供了便利。應明確財務共享模式下事業單位會計工作的開展路徑與方向,切實發揮財務共享信息系統的作用,將其對會計工作的積極影響充分體現出來,以此推動新時期事業單位會計工作的創新開展,提高財務管理水平和風險管控能力。

關鍵詞:財務共享模式;事業單位;會計工作;創新路徑

財務共享模式是一種新型財務管理模式,可實現對各項業務流程的高效整合,降低經營成本,同時能夠保證財務數據可靠性,提高財務管理水平,切實增強風險管控能力,對單位整體發展有著推動作用。事業單位在運用財務共享模式時,應結合優秀經驗,并根據自身運營特點,探索符合自身發展的共享服務模式,這是當前事業單位會計工作開展中的重要內容。為發揮會計工作作用促進事業單位財務改革,則應基于財務共享模式對會計工作進行改進與優化,完善財務信息系統,提高智慧財務水平,實現對財務數據和單位資金的有效監管,便于事業單位各項決策的正確制定。

一、事業單位財務共享信息系統中的子系統

(一)財務核算系統

財務核算系統是財務共享信息系統中樞,在先進技術的支持下可以對海量的信息數據進行核算分析,保證各項賬目的準確性,促進賬務工作專業化開展。財務核算系統在實際運行過程中能夠對事業單位收集的財務信息進行篩選、分類,做好前期處理工作,而后根據數據類型儲存到不同的數據庫單元,根據會計工作中各項業務的開展需要快速調取不同的財務信息,為核算工作開展提供便利。在云計算技術的支持下,會計核算結果的準確性有所提高,而且能夠對核算過程進行公示,自動生成財務報表,為事業單位管理人員提供清晰、全面的財務數據,了解單位財務狀況,而且也能夠為后續財務報告編制提供可靠依據。

(二)網絡報銷系統

網絡報銷系統能夠為票據收發和憑證核銷工作開展提供便利,完成財務收發票據制作、審批和財務處理等工作,能夠綜合分析會計內容為會計工作開展提供智能查詢和在線審批服務,簡化了報賬與審核流程,可以直接在該系統中填寫和處理報賬單,工作效率顯著提升,票據的審核流程也更加規范,實現了對報銷信息的安全、有效處理。網絡報銷系統能夠對工作人員填寫的報賬單進行自動掃描與識別,也能夠對內容的規范性與完整性進行核對,能夠及時發現漏填或者錯填情況,做好相關標記將單據退回,待報賬單補充完善后備份相關信息,并利用機器設備進行內容審批,有效提高了報銷、審批工作的開展質效。

(三)影像管理系統

影像管理系統是財務共享信息系統中不可缺少的內容,能夠為業務審批和財務核算工作開展提供助力。由于事業單位日常運行期間的紙質票據數量比較多,為方便管理和分析會將其轉化為電子影像。電子影像在儲存方面比較方便,而且也不容易丟失或者損壞,票據信息的完整性能夠得到保障。影像管理系統能夠利用計算機技術對紙質票據進行電子化處理,可以快速提取票據中的相關信息數據,為后續審批、查閱工作開展提供了便利,進一步提高了財務信息的利用效率。會計人員可以根據工作開展需要對該系統中信息數據的保存期間進行設置與調整,到期后相關數據會自動刪除,從而保證系統中的儲存空間充足。

二、財務共享模式對事業單位會計工作的積極影響

(一)對業務流程進行高效整合

財務共享模式改善了事業單位傳統財務模式實行中存在的不足,能夠對各類資源進行合理分配,實現充分利用,而且也能使得財務職能更加清晰,提高各項工作的完成效果,不同部門之間的聯系也更加密切,溝通交流更加便捷。另外,在財務共享中心的支持下,事業單位的業務流程實現了高效整合,各部門的業務聯系更加緊密,工作質效明顯增強。由此可見,財務共享模式整合了財務管理工作和會計工作的業務流程,便于各項管理工作高效開展,事業單位的各類資源也得到了優化配置,促進資源價值充分體現。

(二)降低事業單位會計工作成本

財務共享模式下的事業單位會計工作流程得到了優化,財務機構也更加精簡,各項工作在實際開展期間的運作成本有所下降,只需財務共享服務中心對各項工作進行統籌管理,無需財務機構中多個會計崗位共同參與,這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人力成本的投入,所需的資金成本也有所下降。而且在電子政務推廣運用的發展形勢下,事業單位會計工作的信息化水平也有所提升,可以利用計算機技術和網絡平臺快速完成財務信息的收集、核算和分析等工作,對人工的依賴性有所降低,在信息設施不斷完善的過程中,事業單位會計工作的開展成本也會逐漸下降。

(三)保證財務數據的準確性

事業單位運營發展期間的監督管理非常重要,若缺乏有效監管,則易出現資金使用不合理和超出預算等情況,無法將財政資金的利用效能充分發揮出來,造成資金浪費,而且也會影響事業單位公共服務工作開展效果。財務共享模式的實行對各項數據標準和格式進行了統一,便于事業單位財務數據的快速收集,數據信息的完整性與全面性也能夠得到保障,為后續會計核算和預算分析提供了可靠依據。另外,信息技術的推廣與運用為事業單位財務數據的實時收集提供了技術支撐,各項數據的時效性能夠得到保障,同時也促進了財務數據的高效利用。

(四)提高財務管理工作效率

基于財務共享模式的事業單位會計工作能夠實現各項工作的有機整合,及時了解單位經營活動的開展情況進行針對性管理,促進各項業務有序開展。同時,利用財務共享模式可以協調經營標準與業務運作流程的關系,使二者保持統一??傮w而言,事業單位會計工作在財務共享模式的作用下能夠實現對各項財務信息的收集與整合,簡化事業單位財務管理流程,提高會計工作開展效率。另外,事業單位財務管理系統在現代化技術的支持下得到了持續更新與完善,為會計工作更加高效開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五)強化財務風險管控能力

事業單位在開展業務活動時,要根據業務工作的性質和實際需要進行財政資金的合理分配,做好預算管理工作,將資金使用控制在合理范圍,以免出現財務風險。財務共享模式能夠為工作計劃的有序實施提供保障,使得公共服務更具針對性。在財務共享服務系統的支持下,財務部門能夠與事業單位其他部門進行信息的實時交流與傳遞,便于對各項資金的使用情況進行全面監管。通過對財務數據的綜合分析也可以及時發現超出預算范疇的支出費用,財務人員可以進行進一步核實,以免投資超標影響其他業務開展。對于使用不合理的資金要及時追回,或者采取有效措施及時止損,保證資金使用安全,降低財務風險的發生率。

三、財務共享模式下的事業單位會計工作創新路徑

(一)建立財務管理信息系統,促進財務數據的共享運用

財務共享模式在事業單位財務管理中的作用價值較為明顯,事業單位應根據自身會計工作的開展需要,重視這一財務模式的引進,對會計工作進行改進革新,與此同時建立和完善財務信息系統,為事業單位內部財務數據的共享應用提供保障。隨著電子政務的不斷推行,事業單位會計工作的信息化程度有所提高,建立了完善的信息系統,在財務共享模式下,還需要對各類先進技術進行持續、深入研究,積極引進大數據、云計算和人工智能技術,創新會計工作的開展形式,優化會計工作職能,高效完成財務報告分析、風險識別與防控等工作。另外,要提升會計人員的共享意識,使他們能合理運用財務信息系統,根據自身工作崗位任務需求,對財務數據進行有效管理與分類,便于后續階段財務信息的調取與使用,進一步提高財務數據價值,為事業單位各項工作的順利開展提供基礎支持。

(二)加大資金的監督管理力度,保證資金使用過程透明

事業單位中有些部門在資金使用過程中還存在透明化程度低的問題,對于各項資金的使用情況沒有及時上報,而財務共享模式的實行能夠將各部門財務職能整合在一起,通過財務共享服務中心對各類財務資金進行統一管理,便于上級部門對于資金使用情況的全面了解,也可以在財務信息系統的支持下對各項資金使用實時監管。會計工作在實際開展期間,應注重對每一筆資金使用情況進行細致審核,規范資金申領流程,同時也要明確資金的使用方向,對資金支出的整個過程進行嚴格監管,確保實際花費與申領金額一致。若發現資金使用不合理的問題,應對相關負責人員的資金使用行為進行糾正,以免出現資金浪費的情況。事業單位會計工作人員也應加強對資金使用的事前監管和過程監管,保證資金收支透明,控制財務風險發生。

(三)合理調整工作重心,發揮管理會計的職能作用

財務共享服務中心負責事業單位會計核算、財務分析等工作,在這種工作模式下,財會工作人員的任務量增加,為保證工作的開展質量與效率,則應對會計工作的開展重心進行適當調整。以往事業單位會計工作主要是對各項財務數據進行收集、統計、核算、分析,只是開展較為基礎的財務管理工作,無法對財務數據的價值進行深入挖掘。而在財務共享模式下,通過財務共享平臺,能夠將收集、整合的各類財務數據作為業務活動開展的主要依據,而且能夠對事業單位運營期間存在的風險進行細致分析,為單位戰略決策的制定提供可靠參考,進一步提高了財會工作在事業單位中的功能作用。應注重財務會計職能轉變,提高會計人員的業務能力和管理水平,促進各項管理工作的有效落實,為事業單位財務共享提供保障。

(四)加強智慧財務建設,為業財融合提供良好條件

業財融合是事業單位財務工作發展的必然趨勢,加強業務財務一體建設能夠促進財務共享,在此過程中事業單位財務數據和業務數據實現了充分整合,并在多種先進技術的支持下對各項數據信息的價值進行深入挖掘,切實提高了預算編制、風險防范和資金分配利用能力,能夠將智慧財務的價值和作用充分體現出來?,F階段財務共享模式愈發成熟,將其運用到事業單位中能夠推動財務管理的創新發展,而且在信息技術飛速發展的影響下,會計工作的智能化、信息化水平顯著提升,應注重智慧財務建設與推行,加大資金方面的投入力度,完善財務共享信息系統,并與事業單位其他系統進行有效對接,確保能夠為業財融合提供良好條件,推動會計工作創新發展。

(五)落實全面預算管理,嚴防資金流失風險

預算管理是財務管理中的一項基礎性工作,在財務共享模式下,預算管理工作也要實現嚴格開展才能對資金使用情況進行有效管控,這就需要實行全面預算管理。以往事業單位會計工作開展時,預算管理只是對預算的執行情況進行監督管理,而管理會計工作中運用的全面預算管理方式,能夠對預算編制、執行的全過程進行管理,涉及到預算目標制定、預算內容編制、預算方案執行和預算目標調整等內容。財務共享模式下的會計工作能夠充分利用財務信息系統對各項財務數據進行整合分析,促進了全面預算管理的充分落實。比如在設定預算目標時,可以通過財務共享信息系統對往年預算工作的完成情況進行分析,也可以了解當年預算工作的開展計劃,在此基礎上設定合理的預算目標,保證預算方案內容的科學完善,確保能夠為后續資金管理提供可靠依據,提高事業單位資金利用效率。

(六)加強財務信息安全防護,保證平臺數據安全

財務信息共享平臺集成了各種先進技術的功能作用,為各項服務工作開展提供了便利,但是在運行過程中也存在一定安全隱患,財務數據和事業單位檔案信息資料在儲存與傳輸期間容易出現數據信息丟失和被篡改的情況,計算機系統易遭到黑客和病毒的攻擊,導致計算機設備無法正常運行,增加了數據丟失風險。為避免上述問題出現,事業單位會計工作開展時應加強對財務信息系統中的信息數據進行安全防護,在了解容易發生的風險類型后,提前制定預防措施和應急處理預案,確保在出現這類問題時能夠及時有效應對。同時也要建立風險預警機制和風險測評系統,對于異常情況和問題進行有效防范,快速修復系統漏洞,為財務信息系統的安全穩定運行創造良好條件,以免出現信息數據丟失情況給事業單位造成較大損失。

(七)加大會計人員的培訓力度,提高會計工作開展水平

要想做好財務共享模式下的會計工作,提高工作開展實效,則需要事業單位重視會計人才培養,加大會計人員信息化培訓力度,使他們能夠熟練運用各種信息技能,以此提高事業單位會計工作質量和水平。應根據新時期事業單位會計工作的開展要求對相關工作者進行針對性培訓,鞏固會計人員財務基礎知識的同時,提高他們現代化信息技術運用能力,以促進事業單位會計工作的創新開展,實現復合型會計人才隊伍建設。通過培訓工作的有效開展,可提升會計人員的風險防控意識,強化人才的業務能力和綜合素養,為保證培訓工作的開展效果,還可聘請專業的信息技術人才對事業單位會計工作者進行培訓,提高他們的信息化水平,讓財務共享成為可能。

四、結語

財務信息是事業單位制定發展決策的重要參考,只有掌握真實、完整的財務信息才能保證各項決策的有效制定。事業單位財務共享中心建設提高了財會職能,能夠為各項業務開展提供針對性服務,同時也為會計工作開展提供了便利,切實提高了事業單位整體服務水平。財務共享模式下的事業單位會計工作應形成新思想,探尋新路徑,通過完善財務信息設施、加強制度建設和做好人員培訓工作等方式,實現財務共享模式的合理引進與應用,還應建設財務共享平臺對各類財務信息進行精細管理和共享利用,以此提高事業單位會計信息和財務數據的實用價值,為事業單位創新發展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林念.財務共享模式下企業稅務會計工作的挑戰與對策探析[J].商場現代化,2022(20):156-158.

[2]鄭海泉.財務共享模式下企業財務會計工作轉型問題及對策[J].經濟師,2021(8):107-108+111.

[3]龍麗佳,黃倩.基于財務共享模式試析管理會計工作的加強策略[J].財經界,2020(35):168-169.

[4]應梅全.共享經濟模式下財務會計工作的改革創新研究[J].長江技術經濟,2020(S2):124-125.

[5]楊磊.共享經濟模式下財務會計工作的改革創新[J].經濟研究導刊,2020(14):169-170.

猜你喜歡
財務共享模式創新路徑會計工作
市場經濟環境下事業單位會計工作策略
談當前高校會計工作的加強和改進
淺議財務共享模式對財務管理的影響
財務共享模式下對內控檢查工作的思考
淺析財務共享模式對集團型企業財務管控的影響
會計工作現狀研究
極致新聞:回歸受眾本位的創新路徑
以網絡為載體的政府管理模式創新路徑分析
新形勢下高校安全穩定工作創新路徑研究
地方廣電媒體融合發展中的困境和出路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