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PM視域下“數學閱讀”助推有效教學的探究

2023-11-08 02:56張世民
數學教學通訊·初中版 2023年8期
關鍵詞:數學閱讀數學史閱讀

[摘? 要] HPM視域下的“數學閱讀”是指借助史實資料啟思激趣、拓展視野、挖掘潛能. 當前的“數學閱讀”現狀不容樂觀,學生存在怯閱讀與被動讀的現象,教師存在欠重視與欠底蘊的情況. 文章結合HPM閱讀的意蘊,提出“數學閱讀”助推有效教學的措施有:構建閱讀情境,啟智激思;閱讀復述實驗,發展認知;人文故事閱讀,文化熏陶.

[關鍵詞] HPM;數學史;閱讀

1972年,在第二屆國際數學大會上,數學史和數學教學關系國際研究小組(簡稱HPM)的成立標志著這一學術領域的誕生. 雖然HPM已經誕生了五十多年,但我國從2005年才真正關注到這一領域. 近年來,關于HPM的研究文獻呈現逐年增多的趨勢,但大部分研究都聚焦于數學史的價值,關于實踐實證的研究雖然有一些,卻比較單一. 為此,筆者基于HPM視域下的“數學閱讀”促進有效教學進行了大量研究,現與同行分享.

“數學閱讀”現狀分析

提到“閱讀”這個詞語,我們的第一反應是文科類的閱讀. 其實,良好的“數學閱讀”能力對數學教學有著重要的促進作用. 調查發現,當前的數學教學在“數學閱讀”方面存在以下問題.

1. 學生情感方面——怯閱讀

當數學教材上呈現出關于數學史方面的閱讀材料時,有些學生會選擇直接跳過. 交流發現,這些學生對于與數學史有關的閱讀材料有一種“膽怯”心理,覺得自己讀不懂,即使讀懂了,對解題也沒有什么幫助. 正因為這種害怕閱讀的心理,導致很多學生在“數學閱讀”方面呈現出惡性循環,讀得越少,越不想讀,越懼怕讀,不讀自然沒有收獲與感悟.

2. 學生主動性方面——被動讀

教師雖然安排了相關的“數學閱讀”內容,學生卻因為缺乏學習主動性,不愿意參與閱讀或為了完成任務而被動地象征性地讀一遍. 這種缺乏主動性的閱讀是空洞、無內容的閱讀,學生在“不走心”的狀態下,只是完成了教師所布置的任務,不帶思考地去讀,最終因閱讀內容單一、機械、零碎,顆粒無收.

3. 教師觀念方面——欠重視

有些教師本身就存在“重解題,輕閱讀”的心理,對“數學閱讀”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在教學中不僅不會向學生滲透閱讀的重要性,還會選擇直奔主題地授課,忽視教材文本中的閱讀指導內容. 在這種背景下,學生自然不會重視“數學閱讀”,更無法形成良好的“數學閱讀”習慣.

4. 教師能力方面——欠底蘊

有些教師完全拘泥于教材,本身的數學文化底蘊不夠,無法在“數學閱讀”方面給予學生充足的指導,導致學生無法獲取合適的閱讀材料. 即使這部分教師自身重視“數學閱讀”,也會因認知水平的限制,而無法給予學生科學、合理的指導,造成學生的閱讀得不到及時、準確的反饋與鼓勵,以致嚴重消減了學生的閱讀積極性,阻礙了學生閱讀習慣的培養.

以上幾種情況阻礙了學生在“數學閱讀”方面的發展,致使HPM的落實受到了阻礙,這也是造成數學核心素養目標無法落地生根的原因之一.

解讀HPM閱讀的意蘊

1. HPM閱讀的內涵

HPM是History and Pedagogy of Mathematics的縮寫,意指數學史和數學教育的融合. HPM閱讀一般指以某個知識點的數學史相關材料作為閱讀內容進行閱讀、分析、領悟的過程. 學生在HPM閱讀過程中,通過閱讀、實驗、復述、感悟來理解數學知識的來龍去脈,并在深度閱讀中感知數學思想與認知的同化意義建構,實現喚醒原有認知、激發潛能、啟迪心智等作用,從本源上為提升學生的數學文化素養奠定基礎[1].

2. HPM閱讀的特性

(1)歷史情境性

HPM閱讀最大的特點就是數學史的重現. 學生所接觸到的數學概念、定理、法則等都是前人提煉、總結的成果. 至于它們的由來,則可通過HPM閱讀來獲知. HPM閱讀材料能將數學知識的形成與發展過程情境再現,學生能從中感知數學思想的變通與融合,追根溯源到數學知識的源頭,為揭示知識本質做鋪墊.

(2)知識系統性

HPM閱讀與普通閱讀最大的區別在于,它能將零散的數學知識“串珠成鏈”,學生能從豐富的閱讀材料中感知知識從何而來,如何來,到哪兒去. 這也是回歸到知識的起源,從其發展進程出發,讓學生明晰其應用價值的過程. 學生在閱讀中能主動地深層次建構知識脈絡,組建完整的知識網絡,領悟數學思想方法等,能為后續解題夯實基礎.

(3)文化育人性

每一個知識的形成背后都凝聚著數學家大量的汗水,有些知識經歷了成百上千次的重構才有今天的成就. 帶領學生閱讀知識背后的故事,往往能有效激發學生的科研精神. 有很多數學成就起源于中國,中國數學家的鉆研精神與愛國精神等都具有良好的育人價值. 學生從大量的閱讀材料中可以感知到數學學科獨有的理性精神,以及先人們在生活實踐中追求真理的創新精神,這能為促進學生形成正向的數學觀奠定基礎.

(4)素養提升性

徐利治先生認為,新課改背景下的數學教學應該是融合數學史的教育,要充分發揮數學史的教育價值與功能. 對于數學教學,HPM閱讀的優勢在于其具有能高度融合數學史與教學內容的特點,能從根本上提高學生的數學綜合素養[2]. 學生在HPM閱讀中,能基于自身的認知水平與學習經驗理解閱讀材料,并與史實進行深層次的對話,這能讓他們對數學史形成辯證的認識.

HPM閱讀促進有效教學的措施

設計HPM閱讀應將一個知識的“前世今生”系統地整理出來,并將其中蘊含的數學思想方法體現在閱讀材料中,讓學生在感知前人的智慧的同時建構有意義的知識體系. 當然,數學HPM閱讀并不單純是課堂上的事情,還需要家校聯動、通力合作,這樣學生才能獲得豐富的閱讀資源,形成良好的溝通環境,實現高質量的閱讀成效.

1. 構建閱讀情境,啟智激思

(1)思維導圖助力HPM閱讀

思維導圖具有條理清晰、主題明確、短小精悍等特點,在各學科的教學中,應用頻率越來越高. 借助思維導圖實施HPM閱讀,能讓學生從某一范疇內的具體實例中抽象出知識的主要特征,發現事物的重要屬性,并將這些特征與屬性綜合在一起形成一個有組織結構的概括.

思維導圖能幫助學生根據數學事物的具體特征,結合不同的概括方法,在長時記憶中存儲相關原理、事實與理論. 這種啟發學生智慧、激活學生思維的閱讀方式是鑒別知識與知識之間聯系的重要途徑,能為促進學生形成良好的邏輯推理與解決問題的能力奠定基礎.

教材中的數學史一般以文字的方式呈現;而關于幾何方面的史料,則常以圖文結合的方式呈現. 如人們熟悉的勾股定理的證法示例以及黃金分割等的相關實例,都是以文字或圖文結合的方式呈現. 教師在指導學生閱讀這部分內容時,可設計教學場景,進一步對史料進行拓展與延伸,將與之相關的數學家、具體發現的內容、時空情境、知識內外轉化等進行融合,并以思維導圖的方式進行閱讀材料的整理.

學生能從條理清晰的思維導圖中體驗到知識的由來,感知知識形成的坎坷,領悟數學思想方法在數學知識的形成與發展中起到的作用. 在充分了解知識的“前世今生”后,學生則會嘗試用數學的思維去思考問題,用數學方法去探尋解決實際問題的方法.

(2)信息技術驅動HPM閱讀

隨著時代的發展,近年來信息技術在助推學科教育教學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 借助信息技術的先進手段驅動HPM閱讀也取得了豐碩的成果. 教師利用信息技術手段巧妙地設計“數學閱讀”材料,并以學生感興趣的形式,讓學生在豐富的場景與知識的演變中,切身體驗數學家是怎樣從生活中發現數學知識的,并在產生疑惑后是利用怎樣的手段解決問題的.

場景的再現,將知識發展的典故、趣聞等,形象、生動地展示在學生面前,讓學生有身臨其境之感,從而更好地體悟知識的演變過程,起到啟思激趣的作用. 此外,豐富的場景也能讓學生充分感知知識源自生活,又反過來服務于生活的真諦.

2. 閱讀復述實驗,發展認知

數學實驗是發展學生認知體系的良好方式,對促進學生的自我主體建構具有重要的意義. HPM閱讀同樣可以通過數學實驗的方式帶給學生親身體驗,帶領學生突破傳統意義上的閱讀方式,將閱讀上升到促進學生形成切身體驗的范疇. 數學實驗會帶給學生一種多維、運動的場景,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系統參與到閱讀中,直達知識本質,發展學生的認知.

從心理學的角度出發,機械重復地記憶數學概念、公式或運算法則等,難以真正地領悟其原理與內涵,但通過精細實驗與復述的方式去挖掘其深層含義,則能揭示知識間的聯系. 這種通過實驗促使學生進行復述的方式,可充分調動學生閱讀的積極性,能讓他們將數學信息從工作記憶轉化到長時記憶模式.

數學史并不是靜止不變的,它具有動態發展的特性,我們每個人都在參與著數學史的發展. 因此,設計閱讀時,教師可引導學生進行角色轉化,鼓勵學生從被動的聆聽者轉化成主動的敘述者,以訓練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理解能力與思維能力等,從而促進學生認知的發展.

案例1 “圖形旋轉”的教學.

為了訓練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與閱讀能力,教師可要求學生在課前收集一些關于“費馬點”的史料,并自主制作成微課,到課堂上播放、交流.

學生從費馬這個人物的簡介開始,提出費馬是法國著名的物理學家、數學家. 早在17世紀,不少人都在研究“在一個三角形內,哪個點和各頂點的距離之和最小”的問題,費馬作為一個業余的數學家,第一個在△ABC內找到了能使PA+PB+PC的值最小的點P. 這一發現引起了數學界的轟動,該點也被命名為費馬點.

在此基礎上,教師再進行新課授課,學生的探究熱情高漲,積極地探索費馬點的作圖方法及如何運用圖形旋轉進行證明,教學成效顯著. 由此可見,豐富的閱讀方式,能拓展視野、啟思激趣、發展認知,能點燃學生的學習熱情.

3. 人文故事閱讀,文化熏陶

教師設置閱讀任務時,若布置大量雷同的學習任務或搞題海戰術,容易導致學生對這些單一的刺激喪失興趣;若結合學生的認知需求,設置一些新奇的閱讀材料,則不僅能增強課堂的趣味性,還能提高學生的文化修養.

案例2 “勾股定理”的教學.

勾股定理在數學領域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古往今來研究勾股定理的人也特別多. 在本節課授課前,教師可從勾股定理相關的一些小故事出發,激發學生對這部分知識的研究興趣.

《周髀算經》中記載了如下一個故事.

商高曰:“數之法,出于圓方. 圓出于方,方出于矩,矩出于九九八十一,故折矩以為勾廣三、股修四、徑隅五. 既方之外,半其一矩,環而共盤,得成三、四、五. 兩矩共長二十有五,是謂積矩. 故禹之所以治天下者,此數之所生也. ”

從中可以看出在大禹治水時期人們就對“勾三股四弦五”有了初步認識,由此能讓學生感受到知識源自實踐.

除此之外,畢達哥拉斯發現勾股定理的故事也相當有趣. 他在朋友家等餐時,意外發現朋友家的地磚上的三角形的三條邊向外各自延伸出正方形,巧合的是“兩個小正方形的面積之和與大正方形的面積相等”. 由此,他展開猜想與證明,最終得到了著名的畢達哥拉斯定理.

這兩個經典的故事,不僅充分說明了數學源自生活,還告訴學生要學會用數學的眼光觀察現實世界,用數學的思維思考現實世界,偉大的發現或許就在生活的不經意間獲得.

總之,數學史承載著諸多教學信息,是連接現實世界與數學知識的重要紐帶. 在HPM視域下設計閱讀活動,可借助現代化技術、小故事等揭示知識本質,讓學生深層次地認識知識內涵,提升“數學閱讀”能力與文化素養,助力數學核心素養的形成與發展.

參考文獻:

[1]張小明,汪曉勤. HPM的實踐和若干啟示[J]. 中學數學教學參考,2006(Z1):117-120.

[2]鄒佳晨,沈中宇,汪曉勤. 架設溝通數學史與數學教育的橋梁——基于HPM-2016的文獻分析[J]. 數學通報,2020,59(12):14-19+40.

作者簡介:張世民(1979—),本科學歷,一級教師,從事中學數學學科教學與研究工作.

猜你喜歡
數學閱讀數學史閱讀
歪寫數學史:孤獨的貴族阿基米德(上)
歪寫數學史:孤獨的貴族阿基米德(下)
歪寫數學史:絕代雙驕和數學史上最大公案
數學史上的騙子和賭徒
以數學閱讀為支點,發展學生的數學思維
淺論高中生數學閱讀能力的培養
試論初中生數學焦慮對數學閱讀的影響
“數”山有路“讀”為徑
高中英語閱讀與寫作有效結合
語文課堂中的小組合作學習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