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國政務新媒體發展現狀及趨勢

2023-11-13 21:52黃楚新王欣欣陳伊高
媒體融合新觀察 2023年5期
關鍵詞:政務公眾政策

黃楚新?王欣欣?陳伊高

摘要

新傳播格局下,政務新媒體已成為黨政機關、領導干部走好網上群眾路線,引領網絡輿論,實現政策宣傳和社會治理有效連接的重要渠道。在政務部門與新媒體平臺的融合發展趨勢下,政務新媒體不僅豐富了政務部門的服務形式,更為廣大公眾提供了參政議政的新渠道。政務新媒體平臺促進了政府與公眾之間的互動和交流,為政務部門提供了全新的傳播途徑和服務載體。

關鍵詞

政務新媒體 數字化 政務工作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與普及,政務部門加大力度開展微信公眾號、微博、抖音等新媒體平臺的政務宣傳及其它政務應用工作。新媒體作為政務工作的嶄新平臺,契合了數字化時代政務信息傳播的需求。從過去的單一文字報道發展到圖文并茂、音視頻并存的多樣化形式,政務部門以更加全面、立體的方式傳達政府工作信息,新媒體平臺在政務工作中的重要性逐漸凸顯。截至2023年8月31日,國家政務服務平臺共服務8.26億網民線上辦事,總訪問量超過865億人次。根據《2022聯合國電子政務調查報告》,我國的電子政務水平在193個聯合國會員國中排名第43位,創下歷史最高紀錄,成為全球增幅最高的國家之一[1]。

一、政務部門運用新媒體的現狀

(一)數字政府建設:政策賦能與行政優化

近年來,我國數字政府建設邁入新階段,其頂層設計逐步完善,各項政策指示充當全面引領政務服務數字化發展的關鍵引擎。在全國范圍內,已有29個?。ㄗ灾螀^、直轄市)成立了廳局級的政務服務或數據管理機構,旨在更好地整合資源、推動數字政府建設。此外,超過20個?。ㄗ灾螀^、直轄市)還頒發了數字政府或數字化轉型相關的規劃文件,為數字政府的發展提供了明確的路徑和框架。

國務院陸續頒布了一系列具有標志性意義的政策文件,對數字政府和政務數據體系建設提出了明確而具體的指導方向。2022年初,國務院印發的《關于加快推進政務服務標準化規范化便利化的指導意見》提出要求:2022年底前,國家、省、市、縣、鄉五級政務服務能力和水平顯著提升;國家政務服務事項基本目錄統一編制、聯合審核、動態管理、全面實施機制基本建立;政務服務中心綜合窗口全覆蓋,全國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全面建成[2]。

2022年6月6日,國務院在《關于加強數字政府建設的指導意見》明確指出:到2025年,與政府治理能力現代化相適應的數字政府頂層設計更加完善、統籌協調機制更加健全,政府數字化履職能力、安全保障、制度規則、數據資源、平臺支撐等數字政府體系框架基本形成,政府履職數字化、智能化水平顯著提升,政府決策科學化、社會治理精準化、公共服務高效化取得重要進展,數字政府建設在服務黨和國家重大戰略、促進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建設人民滿意的服務型政府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3]。國辦函〔2022〕102號《全國一體化政務大數據體系建設指南》部署要求:2023年底前,全國一體化政務大數據體系初步形成,基本具備數據目錄管理、數據歸集、數據治理、大數據分析、安全防護等能力,數據共享和開放能力顯著增強,政務數據管理服務水平明顯提升[4]。

我國數字政府建設在優化行政效能方面取得了顯著成就。通過數字化轉型、信息共享與互聯互通以及智能化技術應用,我國政府部門能夠更好地提供高效、便捷的行政服務,減輕企業和公眾的負擔,推動便民利民服務向更高水平邁進。數字政府的建設加速了政務服務的數字化轉型,為行政流程的簡化和優化創造了有利條件。通過在線政務服務平臺的建設與推廣,我國實現了“一網通辦”“異地可辦”“跨省通辦”等便民服務模式,大幅提高了辦事效率,減少了繁瑣的行政流程,使企業和公眾能夠更便捷地獲取所需服務,從而有效減輕了行政負擔。其次,數字政府的建設促進了信息共享與互聯互通,強化了行政協同和資源整合。通過建立全國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不同部門和地區之間的信息共享得以實現,避免了信息孤島問題,提高了行政決策的科學性和準確性。各級政府能夠更好地協同合作,優化資源配置,推動跨部門、跨地區的行政協同,進一步提升了行政效能。此外,數字政府建設借助先進的技術手段,推動行政流程的智能化和自動化,提升了行政服務的質量和效率。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技術的應用使得行政審批、監管等流程更加智能高效,減少人為干預的機會,降低錯誤率,加快了行政決策的響應速度,使行政服務更加精準和便捷。

(二)創新政策解讀:內容策略與傳播創新

在政策信息的呈現過程中,新媒體的采用可以使政務信息呈現得更為簡潔清晰,政策內容也更易于理解和接受。為適應現代社會快節奏的閱讀環境和用戶習慣,諸如新華社的微信公眾號通常將推文字數控制在1000字以下。同時,政務部門著力采用多樣化的傳播形式和技術手段,如短視頻、動畫 、圖表和互動展示等,以向公眾提供更富吸引力、易于理解的政策信息和政策解讀。視覺和聽覺的雙重加強使得原本抽象的政策概念能以更形象和具體的方式呈現,從而進一步提升公眾對政策的認知水平和參與度。

政務新媒體平臺通過巧妙而獨特的創意設計,賦予政策信息獨具魅力的表現形式,進一步提升信息的傳播效果。政務部門通過引入個性化的色彩搭配,吸引受眾的目光,并增強信息的辨識度。精心設計的圖標和符號以簡潔明了的方式傳達政策概念,幫助受眾快速抓住政策的核心內容。此外,通過流暢而生動的動畫效果視覺展示政策實施的過程和成果,激發受眾的興趣和參與。這些創新的視覺元素相輔相成,不僅更好地解讀政策信息,還為受眾提供了愉悅的視覺體驗,從而提升受眾對政策內容的興趣和認知。

政務部門充分利用算法和數據技術,如“隨機森林”及“關聯規則挖掘”等算法,對公眾的關注點進行深入分析。同時,在用戶訪問網站時,通過發送和接收Cookie等用戶行為跟蹤活動,精準了解不同受眾的需求和興趣,有針對性地提供相關的政策信息或個性化內容推送。以國務院辦公廳主辦的移動客戶端“國務院”為例,用戶可以自主選擇訂閱特定部門的新聞通知、關注特定政策領域的更新,還可以參與特定主題的討論和調查,從而獲取感興趣的政府工作動態、政策解讀和實用信息。

(三)加強公眾參與:政務開放與互動優化

中國政府網通過在微信公眾號等平臺開設賬號,定期發布“政府工作報告”及“政務部門行動指南”等內容,實現了中國政府官方門戶網站在新媒體平臺上的政務開放。在微信、微博、抖音等平臺,政府部門可以通過文章、視頻、動畫等多種形式闡述政策制定過程,讓公眾更為清晰地了解政策制定的必要性,以及各職能部門在行政工作中所需處理的實際問題,從而增強公眾對政策決策的理解和認同。同時,政務新媒體平臺可以通過案例分析、實證研究或專家解讀等方式,進一步以更貼近公眾的方式對政策的目標和預期效果進行解讀。

新媒體還可以成為政策實施過程中持續解讀和觀察細節落實的推進性平臺,促進新媒體時代的信息對稱。如在政策落實階段,政務新媒體平臺通過詳細的文章解讀、說明性視頻和圖文并茂的報告等多種形式,向公眾傳達政策實施的具體步驟和措施;在微博等即時性發布平臺,政府部門開設專欄,定期發布政策實施進展的解讀,詳細說明政策的具體執行計劃、時間表以及相關責任分工[5]。

新媒體平臺能夠突破傳統的溝通方式,建立起政府與公眾之間的即時性互動平臺。傳統的報紙、電視和廣播在傳遞政府信息時,缺乏互動性和即時性。而如微博、微信、客戶端等新媒體平臺,可以讓政府與公眾直接互動,實時傳遞信息,從而迅速回應公眾的關切和問題,實現更為廣泛和快捷的“下情上達”。以人民網開設的“領導留言板”為例,截至2023年10月10日,其歷史總回復已達到408.9萬條,為政府與公眾之間搭建了更加高效便捷的互動橋梁。通過新媒體政務平臺,政府部門得以及時了解社情民意,把握社會熱點和民生關切,從而及時調整政策措施,促進政策的科學合理性。紫金山新聞客戶端的“聽語+”頻道積極傾聽民眾聲音,以常態化解決市民、網友的訴求為目標,在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創建、民生實事征集等重要節點廣泛吸納民眾智慧,為政府部門的科學決策提供了支持。

二、政務新媒體的發展瓶頸與挑戰

(一)信息傳遞失效:專業性不足和形式主義

政務新媒體發展中存在一些數字形式主義現象,即過度強調平臺建設,卻忽視運維。在一些地方,政府注重建設各種數字平臺和政務APP,卻忽視實際的運營和維護工作,導致政務新媒體并未有效改進工作流程,提高管理效率,反而造成了行政資源的不必要損耗,加重了基層的負擔。浙江省慈溪市為了避免“指尖上的形式主義”,果斷刪減貫通鎮村共計16款脫離工作實際,占用基層精力的政務APP,減輕了基層干部的負擔。消息傳出后,評論區迅速引發一片贊譽之聲。

在內容傳達上,政務新媒體平臺傾向于以文字為主要傳播方式傳遞政策或信息。雖然文字是最傳統和基礎的傳播方式,但在新媒體時代,人們的信息獲取途徑已經變得多樣化,圖像、音頻和視頻等形式更能吸引公眾關注。年輕用戶群體普遍對于視覺沖擊和多元化的內容更感興趣,然而,部分政務新媒體在內容表達上過于偏重文字,導致內容呈現單一、枯燥,從而降低了這一群體對政務新媒體的關注度和參與度。

在平臺運營上,政府部門在投入資源時可能更偏向于傳統的宣傳方式,而忽視了新媒體的發展和運營,導致新媒體平臺的建設和運營不夠理想,內容呈現單調乏味,缺乏吸引力。同時,政務新媒體在運用新媒體形式時也面臨技術和資源不足的問題。政府部門往往缺乏相關技術人才和專業團隊,導致在多媒體和交互性內容制作方面受限。新媒體形式的應用需要掌握圖像處理、音頻視頻編輯等專業技能,而政務新媒體運營者往往缺乏這方面的專業知識,難以制作出公眾喜愛的政務作品[6]。

此外,部分政務新媒體未能充分把握新媒體的實時性特點。新媒體平臺能夠實時更新內容,使得政策和信息的傳播更加及時。然而,政府部門的審批程序可能相對繁瑣,而政務新媒體平臺的內容發布和互動反應較為遲緩,內容更新和熱點反應速度相對滯后,未能做到及時發布重要政策和事件。這可能導致公眾在政務新媒體平臺上無法及時獲得最新信息,進而影響了其對政府政策的知曉。

(二)公眾參與不足:普及困境與互動局限

盡管政務新媒體平臺在宣傳與普及方面取得一定進展,但仍有大量偏遠地區的群體處于數字鴻溝之中。偏遠地區往往地理條件惡劣且基礎設施相對欠缺,導致網絡連接速度慢、信號不穩定,甚至可能無法接入互聯網。這些地區經濟發展和教育水平相對落后,居民對數字技術的接觸和了解較為有限,導致政務新媒體平臺的普及度較低,信息傳遞的不平衡。這些普及困境限制了政務新媒體平臺在全民參與政策制定中的作用,使得政務新媒體在傳遞公共事務中的覆蓋率和參與度有限。

同時,老年人群體由于對數字技術的應用欠掌握,往往無法順利使用政務新媒體平臺,處于不平等的數字交往環境之中。隨著社會老齡化程度的加深,老年人群體在整體人口中占據較大比例。然而,許多老年人在數字技術方面缺乏足夠的接觸和培訓,對于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等設備的操作和網絡的使用相對陌生。政務部門需考慮這一群體的特殊性,他們無法充分利用政務新媒體平臺,在獲取政府政策信息和參與公眾討論等方面存在障礙。老年人群體在政務新媒體的應用程度相對較低,反映了他們在信息獲取和政策參與方面的劣勢,并且導致他們在政策參與中的被邊緣化[7]。其次,部分政務新媒體平臺在用戶界面和功能設計方面可能存在不足。對于一些偏遠地區或老年人群體來說,數字技術應用的復雜性可能使其難以使用政務新媒體平臺。若缺乏用戶友好的界面和簡單易懂的功能,則難以填補這條橫亙在人機之間的數字鴻溝。

從政務新媒體目前的互動情況來看,政務新媒體平臺雖然提供了一些互動功能,但其互動形式往往過于單一和受限。政府部門傾向于將政務新媒體作為信息傳遞的工具,忽略了與公眾的雙向互動。這種單向互動形式只能讓公眾了解政府的政策立場和信息,而無法真正促進公眾與政府之間的深入對話與交流,導致政務新媒體平臺成為政府單向傳遞信息的“廣播站”。其次,部分政務新媒體對于公眾問題和反饋的回應往往不及時,可能需要較長時間才能得到答復。這種緩慢的互動反饋使得公眾對政府的信任和滿意度下降,同時也限制了政府對民意的準確把握和政策的調整。

同時,公眾缺乏完善的互動回應機制。部分政府部門未能設立專門的互動回應團隊和完善的回應體系,缺乏專人負責及時回復公眾的留言和反饋。此外,政府對于互動回應的重視程度不夠,將其視為政務新媒體上運營的次要工作而缺乏持續關注和投入。在回應速度上,政務新媒體表現出相對缺少即時性互動,缺乏更多實時性的交流方式。部分政務新媒體也未能充分借鑒和運用如微博和微信等社交媒體平臺為公眾提供更為便捷的互動方式,這種延遲的互動反饋降低了公眾的互動意愿和公眾對于政務新媒體的使用體驗。

(三)用戶留存挑戰:設計吸引力不足與呈現形式單一

政務新媒體是政府與公眾之間溝通和互動的重要橋梁,然而在其發展過程中,用戶體驗不佳和無法長期留存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這些缺點影響了政務新媒體平臺的功能和效用,限制了政策傳播的效力。

在新媒體時代,用戶接觸大量信息,對于平臺所呈現的內容質量和創意性要求越來越高。然而,政務新媒體平臺在內容制作上往往過于保守,缺乏創新和突破,導致內容呈現單一、雷同性較高,用戶容易產生審美疲勞,難以引起其興趣和共鳴。同時,政務部門往往發布的是專業性較強的政策文件、法規解讀等內容。部分政務人員在制作內容時會過度使用專業術語和公文寫作風格,使得內容晦澀難懂,不易被普通用戶理解。此外,政務新媒體平臺在內容更新上存在滯后的現象。政策信息發布較慢,重要事件報道較遲,使得用戶在平臺上無法及時獲得最新的政策動態和社會熱點,影響了用戶對平臺的使用體驗和滿意度,從而轉向其他更為及時的新聞媒體或社交平臺,降低了政務新媒體的用戶留存率。

社交性是指用戶之間能夠實現雙向、多向的交流和互動,以及分享信息、觀點和體驗的能力。這種社交性是新媒體平臺吸引用戶和增加用戶黏性的重要因素之一。然而,政務新媒體平臺往往以傳遞政府政策和信息為主要目標,忽視了用戶之間的互動和交流。由于政府部門通常將政務新媒體作為傳遞政策和發布公告的官方渠道,其內容往往更偏向于正式和嚴肅,而不太注重與公眾的互動。相較而言,其他類型的新媒體平臺更注重社交性的設計。如微博、微信及抖音等社交媒體平臺則向受眾提供了豐富的互動功能,用戶可以在平臺上發布動態、評論、轉發分享內容,與其他用戶實現雙向、多向的交流和互動。這種社交性的設計吸引了大量用戶,使得用戶形成了強烈的社交關系和參與感。

三、政務新媒體的發展趨勢

(一)跨平臺整合:擴展信息覆蓋范圍與互動途徑

數字化時代,公眾對政策信息獲取和參與渠道的需求不斷增長,政務部門僅依靠單一平臺的傳播,已不足以滿足公眾多樣化的信息獲取需求和參與意愿。因此,政務新媒體需要整合不同媒體渠道,使政策信息能夠覆蓋更廣泛的受眾群體,同時加強與公眾的互動,增進公眾對政策的理解和認同。通過跨平臺整合,政務新媒體得以應對這一挑戰并實現更全面、高效的政策傳播和公眾參與,實現政府與公眾之間信息互通的無縫銜接。

政務新媒體可以整合政府官方網站、微信公眾號和微博等不同平臺,確保政策信息的全面覆蓋。政府官方網站作為主要的政策發布平臺,可以提供詳盡的政策文本和政府文件,適配對政策細節有深入了解需求的公眾。政府官方網站的信息通常正式、全面,涵蓋了政策的法律依據、政策目標和實施步驟等內容,能夠滿足專業群體對政策的深入了解。

微信公眾號和微博等社交媒體平臺則更適合傳遞簡潔易懂的政策摘要和重要信息,吸引更多公眾關注和分享。政府部門可以通過精心設計的圖文、短視頻等形式,將政策信息以更易消化的方式傳遞給公眾,提高信息的可讀性和吸引力。公眾可以根據自身需求和接受能力選擇最適合的信息獲取方式。以由國家衛生健康委主管、健康報社主辦的國家級官方政務新媒體平臺“健康中國”為例,目前,該平臺涵蓋健康中國客戶端以及微信、微博、頭條、抖音、學習強國等20余個端口,總粉絲量已接近3000萬,年閱讀量高達數百億。通過“健康中國”政務新媒體平臺,公眾能夠及時了解權威的衛生健康信息,獲取健康科學知識,并深入了解健康政策和行業動態?!敖】抵袊眻猿帧罢鲗?、行業共建、全民共享”理念,促進了健康政策的宣傳和實施,為構建“健康中國”貢獻了重要力量。

同時,政務新媒體平臺通過跨平臺整合,為公眾提供更多的互動和參與機會,將政府與公眾之間的關系由單向傳遞轉變為雙向互動。政務部門可以充分利用不同媒體平臺的特性,結合在線問答、投票調查等功能,鼓勵公眾參與政策討論和表達意見。而政務新媒體微信群和政務小程序等形式也為公眾提供了直接參與政策制定和實施的機會,有利于建立更加開放和透明的政務平臺,推動政府與公眾之間的良性互動。

(二)數據安全保證:防止數據泄露與平臺漏洞

政務信息的處理、傳遞和存儲大多依賴于互聯網技術。政務新媒體平臺作為政府與公眾交流的重要渠道,必須保證其信息的安全性和可信性,以確保公眾對政策信息和在線服務的信任。同時,政府部門之間以及政府與企業之間頻繁進行的數據交換也需要得到有效保障,以實現政策信息共享和公共服務功能整合。

政務新媒體的內網安全保障是要確保政府機構內部信息系統的安全和穩定運行。政府部門內部處理大量敏感政務信息,涉及政策制定、預算管理、社會保障等重要領域。如果內部信息系統存在漏洞或受到攻擊,可能導致政府數據泄露、丟失或被篡改,嚴重影響政府運作和公眾利益。因此,政府需要加強對電子政務平臺內部信息系統的安全管理。比如建立嚴格的權限管理制度、加強網絡防火墻和入侵檢測系統,以及定期進行安全漏洞掃描和評估,及時修補漏洞和加強系統的防護能力,確保內部信息系統的安全和穩定運行。此外,對于重要的政務信息,應采用加密技術保護數據的安全性,防止數據在傳輸和存儲過程中被非法獲取或篡改。

政務新媒體的外網安全保障是要確保公共服務網站和移動應用的安全。公共服務網站和移動應用是政府向公眾提供政策信息和在線服務的主要平臺,大量公眾通過這些渠道獲取政府信息和辦理公共事務。政府需要加強網站和應用的安全性設計,確保數據傳輸和存儲的加密和保護,以及建立專業的信息安全團隊,及時應對安全事件和威脅,維護外網平臺的安全和穩定。

在外網層面,政府需要加強對公共服務網站和移動應用的安全管理。公共服務網站是政府向公眾提供政策信息和在線服務的重要渠道,而移動應用已成為人們獲取政務信息的主要途徑。政府部門應確保公共服務網站和移動應用的安全性,避免被黑客攻擊和惡意軟件感染。政府可以建立專業的信息安全團隊,負責監控和管理公共服務網站和移動應用的安全運行,并及時應對安全事件和威脅。

此外,政府機構之間、政府與企業之間需頻繁進行數據交換,以實現政策信息共享和服務整合,但數據交換過程中存在數據泄露、數據篡改等風險,極大威脅到政務新媒體的公信力。為了確保數據交換的安全,政府應建立統一的數據交換標準和安全協議,確保數據在傳輸和處理過程中的安全性和完整性。采用數據加密技術和數字簽名技術,對敏感數據進行加密和簽名,以避免數據在交換過程中被篡改或冒充。

(三)數據化運營:提升傳播效率和用戶體驗

數字化時代,數據被認為是新的“石油”,價值巨大。通過收集和分析用戶數據,政務新媒體平臺可以更好地了解用戶需求、興趣和行為習慣,從而優化內容推送和服務,提高用戶體驗和滿意度。同時,數據分析也有助于政務部門加強網絡輿情的動態監測,及時了解社會民意和輿論動向,從而更好地進行輿論引導和危機應對。在現代國家治理中,智慧治理已成為一種重要范式,信息技術的深度嵌入使得數據的運用成為國家現代化治理的核心要素之一。政務部門開展數據化運營,將更好地適應信息化時代的發展趨勢,實現信息資源的高效利用和科學決策。

加強數據收集和分析工作,優化政務新媒體平臺的底層數據與模型分析能力。其一,用現有的用戶數據,如注冊信息、瀏覽記錄、互動行為等,對用戶進行細分和畫像,了解不同用戶群體的興趣和需求。其次,借助人工智能和大數據技術,對海量數據進行深度挖掘和分析。通過自然語言處理等技術實現對用戶意見和反饋的情感分析,了解公眾對政策的態度和情感傾向。如建立數據模型,預測公眾對政策信息的反應和傳播效果。通過建立模型,模擬不同政策內容和傳播策略對公眾的影響,評估政策傳播的效果和風險。以國內較早的輿情服務機構和信息增值服務機構“人民網輿情數據中心”為例,其內部設有輿情監測部門,通過多維度、多渠道的監測手段,實時追蹤和收集網絡輿情信息。通過對社交媒體、微博、新聞客戶端等平臺的監測,由此了解公眾對特定話題、事件和政策的態度和情感傾向,為客戶提供準確的輿情數據和分析報告。

數據化運營通常以數據和榜單的形式呈現政務新媒體影響力。南方日報、南方+客戶端通過監測每一個南方號的賬號活躍度、稿件傳播度、網民關注度、系統推薦度、文章首發數等關鍵數據發布“南方號影響力排行榜”,從而讓公眾更好地監督政府工作的開展。這些榜單為政府部門提供了實時的數據參考,有助于政府部門了解政策信息在不同地區的傳播情況,及時發現宣傳熱點和輿論焦點,調整宣傳策略,提高政策傳播的針對性和效果。此外,榜單排行還可以激發各地市政務新媒體平臺的競爭活力。各地市政務新媒體平臺可以通過不斷優化運營策略、提升內容質量、增加互動活動等方式,爭取在榜單中獲得高排名,增強自身的影響力和知名度。同時,數據化運營能夠讓政務部門更加了解公眾的需求和關切。通過分析榜單數據,政府部門可以發現公眾對政策信息的興趣點和關注度,了解公眾的疑慮并及時反饋,從而更好地滿足公眾的信息需求。

結語

未來政務新媒體的發展趨勢將在數字化、個性化和多樣化的方向邁進。政府部門應持續加強數據化運營,提升數字化技術和分析能力,以實現更為精準的信息傳播。同時,政務新媒體需要積極創新,結合社交媒體等平臺,提供更多元化的信息展現方式,從而更好地滿足公眾的多樣化需求??傮w而言,政務新媒體在數字化時代發展前景廣闊,通過持續優化,政務新媒體將推動信息傳遞和政策傳播效果進一步提升。

參考文獻:

[1]CNNIC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第51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EB/OL].(2022-03-02)[2023-08-10].https://www.cnnic.cn/n4/2023/0303/c88-10757.html .

[2]中國政府網.國務院關于加快推進政務服務標準化規范化便利化的指導意見[EB/OL].(2022-02-07)[2023-08-10].https://www.gov.cn/gongbao/content/2022/content_5679686.htm.

[3]中國政府網.國務院關于加強數字政府建設的指導意見[EB/OL].(2022-06-06)[2023-08-10].https://www.gov.cn/gongbao/content/2022/content_5699869.htm

[4]中國政府網.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全國一體化政務大數據體系建設指南的通知[EB/OL].(2022-09-13)[2023-08-10].https://www.gov.cn/gongbao/content/2022/content_5725276.htm.

[5][6]黃楚新,雷婕妤,陳淑敏.我國政務微博發展的新特點、問題及趨勢[J].中國記者,2021(4):76-80.

[7]黃楚新,薄曉靜.深度融合時代主流媒體新聞客戶端的發展創新[J].南方傳媒研究,2023(3):12-18.

基金項目:本文為中央宣傳部大調研課題《推動新時代宣傳思想工作高質量發展研究》階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信息:黃楚新,中國社會科學院新聞與傳播研究所數字媒體研究室主任、研究員;王欣欣,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新聞傳播學院碩士研究生;陳伊高,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新聞傳播學院博士研究生。

猜你喜歡
政務公眾政策
政策
政策
公眾號3月熱榜
公眾號9月熱榜
公眾號8月熱榜
公眾號5月熱榜
助企政策
政策
政務
政務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