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預見性護理預防瘢痕子宮產婦分娩的新生兒感染的價值

2023-11-16 08:02劉洪敏
山西衛生健康職業學院學報 2023年4期
關鍵詞:預見性無菌瘢痕

劉洪敏

(濮陽市婦幼保健院,河南 濮陽 457000)

分娩為胎兒與母體分離的生理過程,按照分娩方式可分為自然分娩及剖宮產分娩。剖宮產對子宮的創傷較大,可在子宮留下瘢痕,稱為瘢痕子宮。瘢痕子宮的宮腔及黏膜層均不完整,肌肉層之間存在縫隙,故孕婦再次分娩時可增加并發癥的發生風險,影響母嬰安全[1]。報道指出,瘢痕子宮產婦再次分娩時,機體的防御屏障功能減弱,可引起外源物、病原菌等侵入體內,引起新生兒感染[2]。新生兒由于免疫系統尚未完善,免疫功能較低,對于病原體的防御能力較差,故新生兒發生感染后,可對其健康及發育造成嚴重干擾,因此做好新生兒的感染預防價值重大。合理的護理措施可有效降低新生兒感染率,預見性護理相較于常規護理措施,其干預措施更加完善,并且規范性、系統性更強,用于預防新生兒感染的價值加好[3]。本文將預見性護理路徑用于瘢痕子宮產婦分娩的新生兒,觀察其預防新生兒感染的價值。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21 年3 月~2022 年3 月濮陽市婦幼保健院收治的100 例瘢痕子宮產婦為對象。納入標準:影像學檢查確診為瘢痕子宮;均為單胎妊娠,距上次剖宮產時間2 年以上;無妊娠并發癥,可正常溝通。排除標準:患有認知障礙者;嚴重肝腎功能障礙。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每組50 例。觀察組產婦年齡22~34(27.03±3.65)歲,孕周37~42(38.82±1.50)周,新生兒男27 例,女23 例,出生體質量(2.98±0.26)kg。對照組產婦年齡21~34(27.39±3.49)歲,孕周38~42(38.35±1.62)周,新生兒男25 例,女25 例,出生體質量(3.01±0.30)kg。兩組基線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對照組:新生兒常規護理,包括加強環境的消殺,嚴格無菌操作等。觀察組:預見性護理路徑,具體為:a)環境,環境因素為引起新生兒院內感染的主要因素,因此應加強院內環境的管理,優化新生兒病區布局,嚴格劃分新生兒隔離室、新生兒監護室、淋浴室、配奶室等;定期更換過濾網,調節室內溫度22~26℃,濕度55%~65%,保濕室內空氣的清新。b)加強無菌操作,定期組織兒科醫護人員參加相關的培訓課程,不定期的對醫護人員的手衛生情況(手衛生執行率、手部攜帶細菌均落數等)進行抽查,嚴格執行手衛生操作,在實施護理操作前后按照6 步法洗手。新生兒基礎護理,做好日常清潔,定期用生理鹽水清潔新生兒的口腔,清潔口腔期間注意動作輕柔;新生出現口腔黏膜破潰,及時應用制霉菌魚肝油進行口腔護理工作;采用含氯的消毒液擦拭病房物體表面,生活垃圾與醫療垃圾區分放置;盡量減少侵襲性操作,減少探視,避免人員流動引起的交叉感染。c)醫院感染管理,通過查閱相關的權威文獻,結合本院具體情況,分析瘢痕子宮產婦分娩新生兒院內感染的危險因素,總結新生兒院內感染的特點及相關的護理經驗,明確護理期間的薄弱環節并加強管理;發生新生兒感染后,明確感染發生情況,立即轉入隔離室,針對感染情況,分析感染的原因,給予對癥干預。

1.3 觀察指標

統計兩組新生兒感染及重癥感染的發生率。采集新生兒空腹靜脈血,離心分離,采用免疫比濁法檢測C 反應蛋白(CRP);采用化學發光法檢測降鈣素原(PCT)水平。家屬護理滿意度用本院自制的問卷進行調查,問卷滿分100 分,非常滿意(91~100分)、滿意(81~90 分)、比較滿意(61~80 分)、不滿意(0~60 分)。

1.4 統計學方法

數據分析采用SPSS21.0。計數資料用n(%)表示,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用±s 表示,采用t 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新生兒感染發生率比較(見表1)

表1 兩組新生兒感染發生率比較n(%)

2.2 兩組新生兒炎性指標水平比較(見表2)

表2 兩組干預前后炎性指標水平比較(±s)

表2 兩組干預前后炎性指標水平比較(±s)

注:1)與干預前比較,P<0.05;2)與干預后比較,P<0.05

組別對照組CRP(mg/L) PCT(ng/mL)觀察組時間干預前干預后干預前干預后12.56±4.40 8.45±3.261)12.84±4.23 5.12±3.041)2)9.92±0.33 0.48±0.101)0.93±0.30 0.34±0.08)2)

2.3 兩組家屬滿意度比較(見表3)

表3 兩組家屬滿意度比較n(%)

3 討論

產婦再次妊娠的概率增加,導致瘢痕子宮的發病率逐年升高。瘢痕子宮再次妊娠時可增加子宮破裂、胎盤前置、產后出血的發生風險,若再次接受剖宮產手術可加重原有損傷,引起切口粘連、愈合緩慢及感染等并發癥。瘢痕子宮產婦分娩后新生兒感染的發生率較高,可對新生兒的正常發育及生命安全造成較大的威脅。新生兒繼發感染主要與環境因素及無菌操作等關系密切,臨床為預防新生兒院內感染常結合相應的護理干預措施。

常規的護理措施主要從環境護理及無菌操作兩方面入手,通過加強新生兒的病區環境管理,嚴格執行無菌操作,用于預防新生兒感染的發生[2]。然而常規的護理措施未結合瘢痕子宮產婦的自身特點,因此在預防方面存在不足。預見性護理路徑主要為針對潛在的危險因素進行預防及規避的措施,可減少潛在危險因素導致的不良事件[3]。本文中觀察組在常規護理基礎上結合預見性護理路徑用于瘢痕子宮產婦分娩新生兒感染的預防,通過參考相關的權威文獻,結合瘢痕子宮產婦的特點及本院的具體情況,分析新生兒發生感染的危險因素,明確新生兒住院期間容易出現感染的環節,并針對相關的危險因素及薄弱之處進行干預。相較于常規的護理模式,預見性護理路徑充分體現護理的前瞻性,將“預防”作為護理干預的指引目標,以預防新生兒感染作為最終目的。本文結果顯示,觀察組新生兒感染及重癥感染的發生率較低,提示預見性護理路徑可減少瘢痕子宮產婦分娩新生兒的感染發生率。CRP 及PCT 為反映機體炎性水平的指標,二者水平的升高,提示機體發生感染的風險增加。本文中觀察組新生兒CRP、PCT 水平降低幅度明顯,表明預見性護理路徑通過針對危險因素的干預措施,將新生兒發生感染的風險將至最低。預見性護理路徑根據新生兒繼發感染的危險因素,給予針對的預防,可有效的保證新生兒的安全性,減輕家屬的心理負擔,同時針對瘢痕子宮產婦的特點進行干預,可提高產婦的產后安全性,增強家屬對醫護人員的信任感,提高其滿意度。

綜上所述,預見性護理路徑可降低瘢痕子宮產婦分娩新生兒的感染率,減輕機體微炎癥狀態,提高家屬的護理滿意度。

猜你喜歡
預見性無菌瘢痕
手指瘢痕攣縮治療的再認識
手術聯合CO2點陣激光、硅膠瘢痕貼治療增生性瘢痕的療效觀察
當子宮瘢痕遇上妊娠
當子宮瘢痕遇上妊娠
減少胸腰椎術后腹脹的預見性護理策略及其成效
預見性護理在手術室感染控制中的應用效果
預見性護理在無痛人工流產中的應用效果觀察
預見性護理干預對老年患者便秘的預防
無菌服洗衣機
無菌服洗衣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