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患者為中心的護理對手外傷患者的影響

2023-11-16 08:02賈小平唐小娟
山西衛生健康職業學院學報 2023年4期
關鍵詞:外傷依從性中心

賈小平,唐小娟,張 果,閆 曉

(南陽市中醫院 南陽市骨科醫院,河南 南陽 473000)

據文獻報道,每年每10 萬人中有1130 人上肢受傷,其中,15-54 歲青壯年發病率89%,手外傷占38.4%,為最常見[1,2]。若處置不當,病情加重可干擾上肢正常功能,危及患者的心理健康,降低其生活質量。早期的康復干預對促進手外傷患者功能恢復、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具有積極意義[3,4]。以患者為中心的護理,強調患者在護理中的主體地位,從患者的角度出發,準確將關懷傳遞給患者,提高護患溝通效率,疏解患者不良心理情緒[5]。以患者為中心的護理在緩解膽囊切除患者不良情緒,減輕機體應激反應的效果已被證實[6],但鮮有在手外傷患者中的報道,故本文利用以患者為中心的護理干預手外傷患者,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20 年1 月~2021 年12 月南陽市骨科醫院收治的60 例手外傷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對照組30 例患者安排入住單號房間,觀察組30 例患者入住雙號房間。對照組男女比例為19:11,年齡20~58(36.17±6.67)歲,受教育年限(11.70±3.14)年;手功能狀況:≥50 分16 例、<50 分14 例;外傷類型:手指外傷5 例、掌部外傷9 例、腕部外傷4 例、腕部鄰近損傷10 例、多部位損傷2 例。觀察組男女比例21:9,年齡21~58(37.53±6.56)歲,受教育年限(11.20±2.78)年;手功能狀況:≥50 分17 例、<50 分13 例;外傷類型:手指外傷6 例、掌部外傷10 例、腕部外傷4 例、腕部鄰近損傷9 例、多部位損傷1 例。兩組性別、年齡、受教育年限)、手功能狀況、外傷類型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本研究已經醫院倫理委員會審核。納入標準:存在明顯外傷;未合并骨折;意識清楚,生命體征穩定。排除標準:合并嚴重心理障礙性疾??;病情穩定者;重度聽力障礙者;患有嚴重臟器功能損傷者。

1.2 方法

對照組:常規干預。包括:進行健康宣教,做好病情觀察,指導并完成康復訓練,配合醫生合理用藥。

觀察組:以患者為中心的護理:a)成立以患者為中心的護理小組,護士長為組長,心理咨詢師擔任指導老師。b)組織小組成員學習人文相關知識,心理咨詢師幫助組員快速掌握以患者為中心的護理理念、溝通技巧及不良情緒的應對方法。c)以患者為中心的護理步驟。①主動與患者交流,患者因外傷易出現緊張、焦慮等,護士應全面評估患者,耐心傾聽患者的訴求,與患者近距離交流,了解患者的文化程度、家庭關系、生活方式、心理狀態等,詢問患者的需求,康復目標。在此期間建立與患者溝通的平臺,鼓勵患者表達自身的真實感受,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緒,提高患者康復治療的積極性,增強患者治療的信心;②用心傾聽,傾聽為心理干預的常用方式,可為針對性干預收集證據。與患者交流期間,目光平視,從患者的眼神中洞察其心理狀態。溝通期間不打斷患者,在收集信息時給予動態反饋,即時鼓勵。d)換位思考,護理人員從患者的角度感受患者的心理,并設身處地考慮患者的需求,理解并包容患者,并將本心傳遞給患者,達到共情的目的。e)建立同理心,增加與患者交流頻次及深度,了解患者的深層次需求,弱化患者的負面情緒;患者從護理人員的表達中感受到關心關愛,提高對護理人員的信任。

1.3 觀察指標

利用焦慮、抑郁自評量表(SAS、SDS)評估患者心理狀態,分值越高表明患者的焦慮、抑郁癥狀越嚴重;利用SF-36 量表評價患者生活質量,共8 個項目,分值與生活質量呈正比;采用自制的康復依從性調查表評估,主要評估與身體方面相關鍛煉依從性、與心理方面相關鍛煉依從性、與主動學習相關鍛煉依從性3 個維度20 個項目,每項目1 分,合計20 分,分值與康復治療依從性呈正比;手術1 周后兩組分別進行康復治療依從性評分;護理滿意度,采用問卷調查的形式,采用本院自制的滿意度調查表在患者出院前進行調查,共包括25 個項目,每個項目分3 個檔次,分別為非常滿意4 分、滿意2 分、不滿意0 分,滿分100 分,總得分≥90 分為非常滿意,70~89 分為滿意、<70 分為不滿意,患者滿意率=(非常滿意例數+滿意例數)/總例數×100%。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2.0 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學分析。計數資料n(%)用χ2檢驗。計量資料(±s)用t 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SAS、SDS 評分、生活質量評分、比較(見表1)

表1 兩組SAS、SDS 評分、生活質量評分比較(±s) 分

表1 兩組SAS、SDS 評分、生活質量評分比較(±s) 分

注:1)與干預前比較,P<0.05;2)與干預后比較,P<0.05

組別 時間對照組 干預前干預后觀察組 干預前干預后SAS 評分48.20±6.48 43.27±6.681)47.87±5.95 37.93±8.051)2)SDS 評分44.87±6.40 41.53±7.381)44.60±6.52 36.93±7.021)2)生理功能72.33±3.41 78.50±3.751)73.33±4.22 83.00±4.661)2)生理職能37.50±17.06 50.83±19.121)35.83±15.65 63.33±15.721)2)軀體疼痛50.20±6.50 71.63±7.441)47.40±7.77 85.57±7.411)2)一般健康狀況43.10±3.21 50.37±2.881)43.63±3.34 60.70±6.531)2)精力41.83±11.56 58.33±11.771)42.00±9.34 69.17±10.671)2)社會功能44.83±18.23 53.63±15.391)47.73±16.20 63.57±16.681)2)情感職能44.37±18.50 57.90±17.631)43.20±15.85 70.23±16.021)2)精神健康49.60±13.88 59.87±13.681)50.93±14.67 69.47±14.651)2)

2.2 兩組康復治療依從性及滿意度評分(見表2)

表2 兩組康復治療依從性及滿意度評分(±s) 分

表2 兩組康復治療依從性及滿意度評分(±s) 分

組別 n對照組 30觀察組 30 t 值P康復治療依從性12.20±2.80 17.73±2.38 8.24<0.05滿意度評分95.23±0.94 98.03±1.07 10.96<0.05

3 討論

手外傷是臨床骨科常見、多見病,手外傷患者多為家庭主要勞動力,受傷后尤為關注自身后續的手部功能,住院期間患者的心理動態直接影響其生活質量,進而可能阻礙其康復進程。以患者為中心的護理,通過人文關懷,掌握有效的溝通技巧,從患者的家庭背景、心理狀態、預期目標、康復需求等多方位、全輻射的將關心關愛向其表達,獲得患者的理解及認同[7]。

本研究表明,以患者為中心的護理干預,觀察組SAS、SDS評分低于對照組,提示以患者為中心的護理干預可改善患者的心理狀態,相較于傳統的心理護理,以患者為中心的護理,小組成員不僅關注患者的心理狀態,還通過全面評估,增強患者的抗風險意識和應激能力,一旦發現患者出現心理壓力前兆,即主動與患者溝通,耐心傾聽患者的訴求,引導患者舒緩心理壓力,鼓勵患者表達感受,在緩解患者負面情緒方面效果明顯。

本研究中,觀察組患者SF-36 量表各維度評分均高于對照組,表明以患者為中心的護理可提高生活質量,可能與小組護理人員動態、全面、個性化的規范性干預有關。究其原因,小組成員在實施干預的過程中,綜合考慮患者的生理、心理、社會等因素,利用傾聽的方式,鼓勵患者表達內心感受,采用角色互換的方式站在患者的角度思考問題,幫助解決需求,及時解答患者的疑惑,將心比心產生情感共鳴,給予患者個性化的護理[8]。與患者建立有效的溝通平臺,通過反饋使患者感受到護理人員對其理解、重視,幫助患者宣泄不良情緒,使患者整體的生活質量不受疾病影響或較前提高。

手外傷后手功能恢復是患者及家屬比較關注的問題。因患者心理負擔重,對康復存在抵觸和消極態度??祻妥o理的主旨為改善患者的肢體功能,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以患者為中心的護理,以與患者構建良好的關系為起點,消除患者負性情緒,通過健康宣教、現場指導、視頻宣傳等方式指導患者進行康復鍛煉,使康復治療早期介入,引導患者制定康復目標,小組護理成員進行動態跟進、調整,及時滿足患者需求,拉進護患關系,提高患者的康復治療依從性。

綜上所述,以患者為中心的護理,不僅有效減輕手外傷患者的焦慮、抑郁情緒,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還增加康復鍛煉依從性,提高患者及家屬滿意度,值得在臨床推廣。

猜你喜歡
外傷依從性中心
剪掉和中心無關的
在打造“兩個中心”中彰顯統戰擔當作為
羊常見外傷、創傷的治療方法
急診胰十二指腸切除術在閉合性十二指腸胰頭外傷中的應用
別讓托養中心成“死亡中心”
品管圈在提高手衛生依從性改善中的作用
提高手衛生依從性并改善感染控制指標的一項新技術
北上廣操心“副中心”
腦卒中患者康復治療依從性研究進展
嚴重肝外傷27例診治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