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四大家魚”養殖業現狀與提升路徑分析

2023-11-16 07:09程起群
漁業信息與戰略 2023年3期
關鍵詞:青魚草魚養殖業

宋 丹,程起群

(1.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東海水產研究所,上海 200090; 2.上海海洋大學水產與生命學院,上海 201306)

“四大家魚”是青魚、草魚、鰱和鳙等4種中國特有魚類的統稱,是中國傳統淡水養殖魚類,有2 500年以上的養殖歷史[1]?!八拇蠹音~”中,青魚俗稱青鯇、烏青等,主要分布于平原地區的溪流、江河、湖庫等水體的底層,青魚屬肉食性魚類,生長速度快、產量高、肉味鮮美,其養殖已遍布中國大部分地區,盡管產量位列“四大家魚”之末,也不及鯉、鯽等,但其養殖生產發展迅速;草魚俗稱鯇、草鯇等,一般棲息于河流、湖泊等水域的中下層,草魚是典型的草食性魚類,餌料來源廣,生長迅速,肉嫩味美,經濟價值較高,是優良養殖對象;鰱又稱為白鰱、水鰱等,一般棲息于江河干流及附屬水體的上層,鰱生長速度較快,產量較高,患病率低、肉質鮮嫩、營養價值高;鳙俗稱花鰱,又叫胖頭魚、大頭魚、黑鰱,一般棲息于水域的中層和上層,鳙以頭大而肥、肉質雪白細嫩著稱,深受消費者喜愛。

盡管“四大家魚”對漁業產業發展具有重要意義,但仍存在一些問題需要解決。草魚在育種上,品種改良和繁育技術相對滯后,導致其品質不穩定,容易受到疾病和環境的影響;在加工上,由于草魚肌間刺多,去刺困難,制約了其深加工能力。此外,加工技術和設備水平不高,導致了草魚制品的品質不穩定,這可能對其未來市場前景帶來不利影響。青魚是一種肉食性覓食者,需要吃小型動物或者人工配合料等,養殖成本高,但養殖規模和集約化程度卻不高,這導致青魚的生產效率和資源利用率低下,對產業效益帶來負面影響;青魚養殖環境和生態問題日益突出,長期大量的殘餌與糞便積累,增加了青魚疫病發生風險和水域環境污染風險,這對養殖產業的可持續發展構成威脅;在加工方面,青魚的肉質粗糙,加工方式相對單一,主要以鮮活形式銷售,缺乏副產品的開發和利用創新。鰱市場需求不穩定,主要是由于消費者對鰱的口感和營養價值的認知不足;同時鰱產業競爭激烈,同類產品(如草魚、青魚等)和異類產品(如蝦、蟹等)在市場上均具有廣泛的需求。鳙肉質口感不如鰱,加工產品種類和風味較少,但其魚頭需求較大。

為推動“四大家魚”養殖業的可持續發展,本文從種業、加工業、生態養殖角度對中國“四大家魚”養殖業發展現狀進行闡述,并結合科技與政策兩方面內容,提出“四大家魚”養殖業的提升路徑,旨在促進中國“四大家魚”養殖業轉型升級。

1 “四大家魚”生產情況

1.1 養殖產量

“四大家魚”皆為原生于中國的本土品種,均具有較高的繁殖力和生長速度,也是老百姓的“菜籃子魚”,在中國淡水漁業中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據統計[2-7],2016—2021年,全國水產品產量穩定在6 500 × 104t;淡水魚類養殖產量約2 500 × 104t,其中“四大家魚”產量約1 300 ×104t,約占淡水魚類養殖總產量的51%。2016—2021年中國四大家魚養殖產量如圖1所示[2-7]。

圖1 2016—2021年“四大家魚”養殖總產量Fig.1 Total production of four major Chinese carps during 2016—2021

1.2 分品種養殖產量

2021年,中國青魚、草魚、鰱和鳙的養殖產量分別為71.66×104t、575.5×104t、383.7×104t和317.7×104t[7]。2016—2021年中國“四大家魚”各品種養殖產量如圖2所示。

圖2 2016—2021年“四大家魚”分品種養殖產量Fig.2 Production of four major Chinese carps during 2016—2021

1.3 各省份“四大家魚”養殖產量

長江流域是“四大家魚”的主要種源基地,也是“四大家魚”養殖的主產區。從各省份養殖產量看,除西藏無“四大家魚”養殖,青海、海南在“四大家魚”產量上占比很低外(5%),其余省份“四大家魚”產量均占全省淡水養殖總產量的40%以上,而江西、湖北、湖南等6省份更是高達60%以上[7]。2021年中國各省份“四大家魚”淡水養殖產量如圖3。

圖3 2021年各省份“四大家魚”養殖產量與占比情況Fig.3 Production of four major Chinese carps in different provinces in 2021

2 “四大家魚”產業現狀

2.1 “四大家魚”種業現狀

近年來,中國在水產良種繁育體系建設方面取得初步成效。據統計,截至2019年,全國已創建國家級水產遺傳育種中心29個,國家級水產原良種場86家,省級水產原良種場約800家及1.5萬家種苗繁育基地[8]。其中,“四大家魚”國家級原良種場9個,包括原種場7個,良種場2個。截至2014年,“四大家魚”國家級原種場分布于江西瑞昌、浙江嘉興、江蘇廣陵、江蘇吳江、湖北監利、湖北石首和陜西新民;國家級良種場分布于河北任丘和內蒙古通遼[9];另設有湖北武漢青魚原種場和湖北鄂州長豐鰱良種場。上述原良種場大都集中在長江流域,為長江“四大家魚”種質資源保存、開發和利用,確?!八拇蠹音~”種質安全做出了重要貢獻[10]。

“四大家魚”親魚性成熟周期長,且在經濟效益上表現不盡如人意。目前,“四大家魚”在國家、地方或企業育種計劃中的覆蓋率較低,青魚和草魚仍然依賴于原種繁育苗種來滿足養殖生產的需要[11]。盡管中國水產育種技術研發已達到世界先進水平,但在實際育種技術應用方面,仍以傳統的群體選育和雜交等技術為主,科學性和精準性有待進一步提高。此外,育種創新成果的轉化機制尚未成熟,育種投入能力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發展潛力受到限制。雖然水產種業企業發展迅速,但由于起步相對較晚,大部分企業仍處于原始積累階段,可用于科研的主動資本投入相對較少[12]。

2.2 “四大家魚”生態養殖現狀

生態養殖是一種注重環境保護、可持續發展的養殖方式。隨著水域生態環境的不斷變化和消費者對高品質水產品需求的增加,采用生態養殖方式已成為“四大家魚”養殖業的重要發展方向。盡管生態養殖受到廣泛關注,但在實踐中仍然面臨一些問題。一是養殖水質問題。由于養殖密度不按生態容量管理、飼料投喂不當等原因,養殖水體中出現了氨氮、硫化氫等有害物質超標的現象,導致水質惡化,影響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13]。二是水生生物病害問題。在養殖過程中,“四大家魚”易受到細菌、病毒等病原體的感染,疫病防治成本較大。其中,危害草魚[14]和青魚[15]的主要病害有細菌性腸炎、細菌性爛腮、病毒性出血癥等疾病。危害鰱、鳙的主要病害有水霉病、暴發性出血病等疾病[16]。此外,養殖過程中的飼料問題也需要重視,如何合理使用飼料,降低成本,提高養殖效益是當前亟待解決的問題。最后是環境保護問題,如何合理處理養殖廢棄物,減少環境污染,保護生態環境,也是當前“四大家魚”生態養殖需要重點關注的問題。

2.3 “四大家魚”加工現狀

水產品加工業主要從事水產品的貯藏、加工與綜合利用,是典型的資源型產業代表,需要獲得大量原材料,再經過加工處理后流入市場進行銷售[17]。因此,水產品加工業的發展與養殖、捕撈等產業的發展息息相關,是漁業生產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雖然中國是淡水魚生產大國,但“四大家魚”加工業仍存在諸多問題有待解決。

一是加工比例低?!八拇蠹音~”目前仍以鮮活銷售為主,加工產品數量較少。與鮮活產品相比,“四大家魚”經過加工后,可以有效增加產品附加值,同時也豐富了消費者的多元化選擇。例如青魚可以做成青魚罐頭、青魚肉丸、青魚肉片等;草魚可以做成草魚臘腸、草魚干、草魚肉絲等;鰱可以做成鰱魚糜、鰱魚香腸、鰱魚油等;鳙可以做成鳙魚湯圓、鳙魚火鍋等。預制菜的研發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豐富“四大家魚”的加工產品種類,不斷提高易于消費者接受的水產食品數量和質量。

二是冷鏈物流業發展緩慢。冷鏈物流是水產品加工、市場銷售等的必備環節,冷鏈物流技術是決定水產品及其加工制品配送時效性和輻射范圍的關鍵因素。目前,“四大家魚”加工企業普遍規模較小,這種情況導致冷鏈物流的配套設施建設以及后期的運營費用較高,因此依靠企業發展水產品冷鏈物流網絡困難較大[18],小規模的加工企業同樣面臨著效益也低的問題。

三是加工設備落后。機械化、精深化、智能化是水產品加工設備發展的三個主要階段,針對“四大家魚”的加工設備適用性和實用性效率有待進一步提升[19]。

3 “四大家魚”養殖產業提升路徑分析

在當前的市場競爭環境中,提升產業質量是保持“四大家魚”養殖業競爭力和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關鍵。通過制定適合“四大家魚”養殖業發展趨勢的政策,可以引導產業在技術創新、市場拓展、人才培養等方面做出更合理的選擇,提高產業發展的智能化水平。同時,科技的進步和技術成果的應用可以推動“四大家魚”養殖業轉型升級,提升產業鏈綜合效益。

3.1 加強科技成果的應用

在“四大家魚”的養殖過程中,科技成果的運用不僅可以提高養殖效率、改善生態環境、防治疾病,還可以提高養殖產品的品質。

3.1.1 尾水處理技術

隨著科技的發展,尾水處理技術已經越來越成熟,不同的養殖方式也采用了不同的尾水處理技術。主要的尾水處理技術包括物理、化學和生物處理技術。生物處理技術相對于傳統的物理和化學處理技術具有一些獨特的優點,例如操作簡單、高效、環保、無害等[20]。其中,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是應用最廣泛的生物處理方式[21]。

在“四大家魚”的養殖過程中,尾水處理技術的應用對于降低養殖成本、提高養殖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具有重要意義,在“四大家魚”養殖過程中有著廣泛的應用前景。以青魚等淡水魚類養殖為例,可以采用生物濾池等方式進行尾水處理。生物濾池利用微生物的代謝作用,將養殖尾水中的氨氮和亞硝酸鹽轉化為硝酸鹽,從而減少對水體的污染。通過降低養殖成本,提高養殖效益,減少對水環境的污染,尾水處理技術可以創造適宜“四大家魚”生長的生態環境。政府部門應積極推動養殖主體采用尾水處理技術,以實現“四大家魚”養殖業的可持續發展。

3.1.2 病害防治技術

病害是影響水產養殖業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八拇蠹音~”養殖過程中存在多種病害,如病毒性病害、細菌性病害、真菌類病害和寄生蟲等[22]。為了更好地控制這些病害,應盡快推廣新技術的應用,例如基于人工智能的疾病監測和預警技術,以及遠程診斷技術等。例如“中國水產養殖病害遠程診斷平臺”[23],其結合了信息處理技術和水產病害防治技術,可以及時收集、分析和反饋有關病害的信息,并提供電子答疑和用藥指南等咨詢服務[24]。發揮“互聯網+”的優勢,將物聯網、大數據、智能信息處理等技術運用到水產養殖領域,可以幫助“四大家魚”養殖主體更準確地識別病原體,及時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從而降低養殖風險和損失,提高養殖效益。

在疫苗研發方面,由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珠江水產研究所研制的草魚出血病活疫苗成為中國第一個獲得獸藥產品批準文號的水產疫苗,但至今還未有商品化的魚用基因工程疫苗[25]。因此,為促進“四大家魚”養殖業的可持續發展,需在疫病防控技術方面加強研究和成果推廣,尤其是加快疫苗的研發與商業化生產,探索基因工程技術在疫苗研制中的應用,以提高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這些舉措是“四大家魚”養殖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保障。

3.1.3 加工技術

加工技術是魚類產業鏈不可或缺的一環,其對于提高魚類產品的附加值以及產品的質量、口感、營養價值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26]。在魚類加工技術方面,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各種高效、環保、精確的加工技術逐漸應用于生產中?!八拇蠹音~”量大價廉,且市場需求高,為魚類加工業提供了原料供給保障,因此,研發和應用適宜的加工技術、裝備、產品顯得尤為重要[27]。

當前,草魚、青魚加工技術主要有切片、冷凍、熱處理、煙熏、腌制等。其中,冷凍和熱處理是加工領域最常用的技術。近年來,一些新的加工技術也逐漸應用于草魚、青魚的加工過程中,例如高壓處理技術、微波巴氏殺菌技術、輻照處理技術、酶解技術等。研究表明,高壓處理技術可以改善魚肉的品質,提高肉質的鮮嫩度和彈性,同時能夠有效地降低細菌污染和延長保質期[28];微波巴氏殺菌技術可以更好地保留加工產品的水分、色澤及感官品質,而且不會產生不良氣味[29];輻照處理技術可以有效地殺滅青魚中的微生物和有害物質,使青魚的保質期得到延長[30]。酶解技術可以使魚肉質更加鮮嫩、細膩,同時還能減少資源浪費和環境污染,改善其營養價值和提升魚內臟的綜合利用率[31]。此外,在魚油提取上,還可以采用超臨界二氧化碳萃取技術,能夠安全、節能、環保且高效地提取魚油[32]。

從市場需求出發,鼓勵企業和科研單位研發“四大家魚”新型加工產品和加工設備。應重點開展去鱗、去內臟和自動開片機械的研究,組裝形成機械化、流程化的加工裝備。以綜合加工技術為先導,研究脫脂、去腥、調味等技術及自動化加工設備,提高加工產品品質,延長產品的保質期。

3.1.4 育種技術

為推動“四大家魚”種業發展,還需要加強基礎研究,深入了解“四大家魚”不同品種的遺傳特性和繁殖生態。同時,采用現代化的育種技術和工具,如基因編輯、轉基因技術等,推進新品種選育和改良工作,實現對“四大家魚”優良遺傳基因的篩選和利用,提高其生產性能和經濟效益;其次,探索“四大家魚”產業化發展路徑,通過建立產業聯盟、推動技術轉化和示范推廣等措施,實現從種苗生產到養殖加工的全產業鏈發展;此外,加強與國際先進科研機構和企業的合作交流,借鑒國際先進的育種技術和管理經驗,提高中國“四大家魚”種業發展水平和競爭力;最后,建立完善的育種體系和銷售體系,將育種技術成果轉化為有商業價值的有形產品,增強“四大家魚”的市場競爭力。

3.2 加強產業政策的支持

3.2.1 養殖水域管理政策

在現代水產養殖業中,水域管理已經成為提高養殖效益和保證水生態環境安全的必要手段。自1986年頒布《中華人民共和國漁業法》以來,中國已逐步建立了多層次的漁業法律法規體系,包括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政策、法律解釋、涉外法等內容,但缺乏對水產養殖業賴以發展的水域環境予以保障的規定[33]。

為規范養殖水域的管理,需建立健全水產養殖環境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規體系。政府和相關部門也制定了一系列政策來管理養殖水域,例如,山東、浙江等省份針對養殖業污染問題,制定了“水產養殖業污染防治條例”等地方性法律法規,以便因地制宜地管理水產養殖環境[34]。各級養殖水域灘涂規劃的制定與實施,將有助于養殖水域空間的管理,從而保障“四大家魚”等養殖業具有可持續發展的水域空間。

3.2.2 漁業補貼政策

漁業補貼在國際上一直備受爭議,一方面補貼可以支持養殖業的發展,幫助行業應對突發事件;另一方面補貼也可能導致資源浪費和環境污染等問題。因此,制定合理而可持續的漁業補貼政策對于養殖業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至關重要。

2006年,中國出臺了漁業油價補貼政策 (又稱漁業燃油補貼或漁船柴油補助),是國家向漁業提供的最大規模的財政補貼政策之一[35]。該政策通過降低養殖業的燃油成本,降低了漁船的運營成本,減輕了養殖者的經濟負擔,進一步促進了“四大家魚”養殖業的發展,提高了養殖效益。

《農業產業發展資金管理辦法》等政策的出臺,也為“四大家魚”養殖業的發展提供了推動力。這些政策針對水產養殖業發展現狀,在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合理設定補貼標準和補貼范圍,并加強對補貼資金的監管,以確保補貼政策的公平、透明和有效實施。

3.2.3 保險政策

自然災害等原因是導致“四大家魚”養殖業發生風險的重要因素之一。臺風、暴雨、干旱和高溫等災害一旦發生,將對產業造成巨大的損失。由于漁業風險保障體系尚不完備,缺乏統一的標準[36],因此,需要政府建立合理的風險分散機制,健全巨災風險基金和再保險體系,以預防“四大家魚”養殖業等產業巨災風險的發生。

水產養殖保險屬于農業保險的范疇,政府介入的必要性源于其公共物品的特性。為確保水產養殖保險的長期穩定發展,有必要在立法層面對農業政策性保險進行制度性規范,包括完善相關法律法規,明確政策方向和保障措施,提高政策的可預期性和穩定性,從而有效地提高養殖戶的保險意愿,降低“四大家魚”養殖業生產的風險和不確定性,以保證“四大家魚”養殖業穩定和可持續發展。

猜你喜歡
青魚草魚養殖業
青魚
見證!草魚、加州鱸再度崛起
養殖業如何應對飼料成本高企
見證!草魚再次崛起
未來三年農村養殖業發展方向
青魚石的獨特魅力
屋檐下的小草魚
食用菌多糖作為添加劑在養殖業中的應用
側逆光
養殖業整治需多措并舉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