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計算機專業人才需求調研及人才培養模式思考

2023-11-18 09:46謝鳳靜
牡丹江大學學報 2023年11期
關鍵詞:技能型計算機專業畢業生

謝鳳靜

(牡丹江大學,黑龍江 牡丹江 157011)

一、計算機專業人才需求調研

(一)背景與目的

2021年4月,全國職教大會首次提出構建技能型社會的理念和戰略。高職教育要以“技能型社會”理念為引領,更快地建立起面向社會、貫穿企業整個生命周期、服務于整個產業鏈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快速建立起國家注重技能、社會尊重技能、人人學習和擁有技能的技能型社會結構,使技術和技能“長入”經濟、“匯入”生活、“融入”文化、“滲入”人心、“進入”議程[1]。高等職業院校必然要在建設技能型社會的過程中,擔負起實現人才培養的多樣化、完成技術技能的傳承、推進就業創業的重大職責。這些都充分表明職業教育務必要改變教育“托底”的形象和角色定位,進一步促進現代職教體系與經濟社會發展相適應,使接受現代職業教育的群體憑借所掌握的技能不僅能夠謀生也能夠致富,使曾經托底就業的職業教育轉變為高質量就業的教育,進而使資源從不平衡不充分發展為全民優質共享[2]。以牡丹江大學為例,牡丹江大學于2022年10月獲批中國高等教育學會高等職業教育研究重大課題項目“技能型社會理論內涵與建設路徑研究與實踐”,并成立了專門的課題研究團隊,從技能型社會建設的理論內涵、對技能型社會建設主體責任的認識度以及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三個產教融合路徑等多角度開展研究和實踐。

(二)方法與內容

此次調研工作所采取的方法是對典型企業和往屆優秀畢業生進行個人訪談,對即將就職的應屆畢業生進行問卷調查。調研的內容主要是圍繞以下幾個方面展開。

1. 調研用人單位對高職教育層次的計算機專業人才的需求,包括技術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數量,具體有哪些工作崗位,所需人才應具備的職業素養、理論知識和技能水平、職業資格和職業技能證書,以及具體的學歷要求等。

2. 調研用人單位對高等職業院校畢業生的認可度,也就是對畢業生所掌握理論知識和技術技能的期望度與現實情況的真實感受。

3. 調研企業與高等職業院校之間的實際合作程度等。

此外,還對計算機專業應屆畢業生的知識和技能掌握程度,以及對自身的畢業準備狀態和對未來工作期望的認知程度進行調查、統計和分析。

(三)調研對象

1. 個人訪談(企業負責人與往屆優秀畢業生)。見表1所示。

表1 個人訪談安排方案

2. 問卷調查(即將畢業的在校生)。見表2所示。

表2 問卷調查安排方案

(四)調研結果及分析

通過對此次調研所收集的訪談記錄和調查問卷的整理與統計分析,主要從被調研企業和應、往屆畢業生等途徑獲取當前計算機行業對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情況,并得出以下幾個方面的有效結論,對于高職院校計算機專業的發展和專業教學改革等都具有重要的實踐意義。

1. 人才需求崗位分析

近年來,隨著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的快速普及與迅猛發展,計算機已逐漸從一個學科專業轉變為一種企業所需人才必備的基本技能,因此各類企業也針對計算機專業人才的具體工作崗位和人員分工進行了更加多元化的設置。從技術技能的角度分析,企業對高等職業類院校計算機專業的技術人才崗位的需求總體上可以概括為四大類:硬件類、軟件類、網絡類及應用類。還有一些兼職計算機技術支持的其他崗位。詳細的企業人才需求崗位設置情況如表3所示。

表3 計算機行業人才需求情況統計

2. 崗位能力要求分析

崗位能力總體包括三方面:專業能力、方法能力和社會能力。從廣義層面上來講,計算機專業畢業生應具有的崗位典型核心能力包括如下幾個方面[3]。

(1)對計算機理論知識和技能的理解、掌握和擴展能力;

(2)對理論與實踐相互作用的理解能力;

(3)抽象分析和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

(4)參與項目的實踐經驗;

(5)致力于終身學習的意識與能力;

(6)主動承擔職業責任的意識與能力;

(7)溝通和組織能力;

(8)對計算廣泛適用性的認知能力;

(9)對特定領域知識的鑒賞能力。

3. 校企深度合作意向分析

校企之間的深度合作主要通過一系列合作協議來規劃和實現,這些協議規定了合作雙方的責任和義務,以及雙方能夠落實的各項條款,具體包括:課程教學與科研方面的合作協議,產學研融合共贏方面的合作協議,學生的實踐與實訓基地方面的合作協議,畢業生實習就業方面的合作協議,校企合作開展“訂單”式人才培養方面的合作協議等。這些協議的執行情況應由第三方如各地方政府等相關權力機構來監督。

4. 應屆畢業生綜合素質分析

根據調研數據分析結果得出,高職院校計算機專業畢業生的綜合素質距離企業的用人需求還存在一定的差距,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抽象分析問題和獨立解決問題能力不足;

(2)對方法和工具的應用不熟練,缺乏實踐經驗;

(3)工作責任心和組織紀律性等職業素養不強;

(4)對自身的職業生涯規劃不清晰;

(5)專業外語能力水平較為薄弱;

(6)對壓力的承受能力不足。

針對以上問題進行深刻的反思和總結,其根源主要在于:一是對學生的實踐能力培養不夠系統和全面;二是對應屆畢業生沒有進行深入而有效的就業指導和服務,致使某些高職院校計算機專業的應屆畢業生在面對就業時遇到了一些困難。

二、計算機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思考

牡丹江大學以計算機應用技術和大數據技術與應用等四個專業為核心,啟動黑龍江省高水平專業群建設項目——冰雪裝備智能制造技術與應用專業群,依托該專業群的建設項目,積極探索技能型社會建設背景下的計算機人才需求情況,以改革創新人才培養模式為目標,校企合作共建 “產教融合、校地共建、三融三進、實踐育人”的立體交叉式全方位人才培養模式[3]。

(一)面向市場需求制定人才培養方案

高職院校畢業生就業所面向的領域以及主要的工作崗位群情況如表4所示。

表4 計算機專業畢業生就業領域與崗位群

(二)加強教學中的實踐比重

注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構建完善的高等職業院校計算機專業實踐教學體系。具體內容主要分為:對用人單位設置的職業崗位所需要的能力進行研究和分析;對各個崗位所必須具備的專項技能進行研究和分析;對實踐的教學目標體系進行研究和構建;對教學內容中的實踐環節進行研究和構建;對實踐教學管理體系進行研究和構建;對實踐教學的保障機制進行研究和構建。在人才培養方案中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 在培養目標中增設了職業素質和能力目標

2. 在教學內容設置上,理論知識的學習與項目實踐的授課比例并重

3. 設置了集中性實踐教學環節

(1)軍事技能訓練;

(2)校內集中性職業單項技能實訓;

(3)校內集中性職業綜合技能實訓;

(4)社會實踐;

(5)認識實習和崗位實習。

4. 實踐教學環節的實施保障

(1)學習評價中將相關職業資格和技能證書融入考核體系。

將“1+X”(Web前端開發)證書、英語應用能力證書、省一級計算機應用能力證書、專業技能競賽證書融入專業考核體系中,并可與公共選修課進行學分置換。

(2)教學評價中鼓勵教師結合企業真實項目開展項目化教學改革。

(3)師資隊伍配置要求。見表5所示。

表5 師資隊伍配置要求

5. 教學設施的保障

(1)專業教室基本要求。能夠確保理論知識學習中的案例實踐教學支持。

(2)校內實訓室基本要求。能夠滿足項目化教學中實踐項目的研發需要。

(3)校外實訓基地基本要求。能夠提供可靠安全的學生實習實訓工作場地。

(三)注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

1. 完善人才培養目標

計算機專業致力于培養學生具有堅定的理想和信念,促進學生實現德、智、體、美、勞的全方位發展和進步,使學生既具備基本的科學文化素質、良好的人文素養、職業道德和創新意識,又具有一種優秀的品質——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還具備較強的就業和可持續發展的能力。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要系統掌握本專業軟件開發和網站前臺、后臺應用的知識和技能,具有團隊協作能力,具備自我完善的素養,面向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行業的計算機軟件工程技術、計算機程序設計、計算機與應用工程技術領域,面向軟件開發、軟件技術支持、Web 前端開發崗位,具有高度的社會責任感,同時也要具備創業能力和創新精神的復合型技術技能人才。大數據技術與應用專業應掌握大數據開發的知識,具有應用大數據技術進行數據采集、處理、存儲、分析與展示的能力,具備較快適應大數據行業開發、應用和前端展示的素養,面向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行業的信息與通信工程技術領域,面向大數據應用開發、大數據處理、大數據存儲與管理崗位,具有高度的社會責任感,同時也要具備創業能力和創新精神的復合型技術技能人才。

2. 實施“教練式”“工作室式”教學模式

圍繞計算機行業發展的需求,充分發揮專業群教學名師工作室、大師工作室的作用,實施“教練式”“工作室式”等多樣化教學模式,培養企業準研發員工、精英人才。創建由專兼職教師指導、優秀學生參與的研發團隊,開展知識探究、技術研發、科技創新等深度教學活動,鼓勵學生參加職業技能大賽、科技創新活動,按大賽成績、創新效益和成果置換課程學分。

3. 設置綜合素質選修課程

牡丹江大學專門開設了一系列促進和提升學生綜合素質的選修課程,主要包括:勞動方面的教育課程,關于國家安全的教育課程,關于人類健康的教育課程,關于環境保護和節能減排的相關教育類課程,有關金融知識的經濟類課程,促進提升社會責任感的課程,關于人口資源發展規律的課程,海洋科學知識普及類相關課程,管理類等人文素養和科學素養等方面的相關課程,以及知識和技能拓展類課程或專題講座,同時將這些知識整合到各門專業課程的教學及社會實踐中。此外,各學院還要定期組織學生進行勞動實踐鍛煉,開展創新創業的實踐活動,還有志愿者服務及其他公益類社會活動。

(四)強化校企的深度合作

不斷深化校企合作,實現更加廣泛的能夠拓寬各領域社會渠道的共贏,協作共建更加完善的校內外實訓基地,進而加強對學生的就業指導,派遣青年教師到企業參與實踐,安排企業的技術及項目管理人員到學校指導、培訓和交流,具體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 建設企業真實項目實訓庫

共建校企協同聯動的合作共贏機制。合作的基礎和出發點是具備良好的職業素養、合格的職業能力,還要具有創新精神和創業能力。將企業實際的真實項目或產品作為基本原型,以行業企業現有的技術標準為參照,組建專業教師和企業工程師團隊,與行業專家協同進行二次開發,開發基于企業真實項目的實訓課程。

2. 校企“雙元”合作開發新型教材

開展教材建設的主要方式是采取校企“雙元”合作開發,及時將企業現有的最新的技術和規范有機整合到學校的教學標準和教學內容中,保持校企之間信息的持續、流暢和有效的溝通與協作,以及配套信息化資源;結合學生的個性化發展需求拓展內容,更加注重學生職業素養的養成、專業技術的不斷積累和實踐,實現對學生專業精神、職業素養和工匠精神的引領和培養,以及將“1+X”證書的考核知識點與技能點等融入教材。

3. 培育“雙師”型教師隊伍

制定并實施“雙師”型教師評定標準,進一步完善教師進入企業頂崗的實踐制度。組織成立教師工作室,鼓勵和支持教師開展教改或承接技改項目,完善教師工作室相關工作制度,總結形成經驗并進行推廣。為教師帶隊參與企業項目的研發搭建平臺。通過多措并舉,全面促進師資隊伍建設。

4. 打造校企交流協作共同體

探索專兼職教師合作的教學機制,建立校企互聘、互兼制度,打造雙向交流協作發展的共同體,進一步完善專兼職教師合作教學機制,打造特色教學模式;每年互聘互兼交流,企業教師來校任教;實施兼職教師素質提升工程;以企業和學校真實需求為課題,校企共同合作完成科研立項。

5. 建設高水平實踐教學基地

為了滿足向網絡化和數字化以及智能化發展的中國制造業升級的需要,為了滿足計算機專業崗位人才培養的需要,牡丹江大學與計算機行業領軍企業合作,引進先進技術,充分整合校內外資源,全面建設高水平的實訓基地,全方位培養技術技能型人才,服務智能制造業轉型升級。與計算機行業領軍企業合作,共同研發配套數字化課程包,采用“理論學習+實踐操作+綜合實訓”三環互動互驗的教學模式,確保教學順利開展,促進學生崗位技術技能的提升。

6.實習實訓基地管理運行機制建設

形成全面系統的實習與實訓基地運行與管理制度,建立實習與實訓教學與管理的全方位、立體化、過程性的評價體系與機制,確保實訓基地能夠高效工作,更好地服務于教學和區域經濟發展。吸引企業和社會力量參與,借鑒國外同行業先進經驗,創新實訓基地運營模式。

7. 建立校企協同共建機制

學校成立高水平專業咨詢專家委員會和校企共建領導小組,由學校和國內龍頭企業成員組成,研究產業發展趨勢、人才需求狀況、編制年度預算,落實建設資金、協調相關政策、推進工作落實等工作,指導專業建設,促進雙方以人才培養、技術創新、就業創業、社會服務以及文化傳承等方面為核心的深度合作,形成校企協作共同體,實現校企共建共贏。

8.政、校、企共建智能化管理服務平臺

搭建現代技術與新一代信息技術高度融合的智慧服務平臺,政、校、企共建智能化管理服務平臺。對企業、用戶、管理人員、技術人員,分設不同權限與界面,平臺既可面向企業提供服務,也可面向學習者進行體驗式學習[4]。

三、結語

以“技能型社會理論內涵與建設路徑研究與實踐”課題研究為載體,圍繞企業對計算機專業人才需求情況展開充分調研與數據分析,了解當前企業對計算機專業人才所設置的相關崗位以及所需的崗位核心技能,總結企業所需人才與高職院校畢業生之間在綜合能力與素質方面的差距,并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完善計算機專業人才培養方案,注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和綜合素質的提升,不斷深化校企合作,整合學校、企業和社會各方優勢資源,在國家和地方政府的正確引領和指導下,共建多方共贏的協同合作服務平臺。

猜你喜歡
技能型計算機專業畢業生
高職院校技能型人才培養體系研究
“以賽促學,以賽促教”促進計算機專業教學理念創新與實踐研究
傷心的畢業生
你根本不知道,這屆畢業生有多難
一個沒什么才能的北大畢業生
職業高中計算機專業教學改革淺析
農村技能型供水管理人才培養淺析
最“叛逆”的畢業生
浙江省汽車后服務業技術技能型人才培養的探索
非計算機專業C語言教學探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