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時代大學生擔當精神培育的目標導向與實現路徑探析

2023-11-21 19:15宋敏袁茉莉
高教學刊 2023年31期
關鍵詞:目標導向實現路徑新時代

宋敏 袁茉莉

摘? 要: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新時代的發展對大學生擔當精神培育工作提出更高的時代要求。該文基于新時代背景下具體闡釋大學生擔當精神的目標導向,為培育大學生擔當精神工作明確前進方向。從個人、家庭、學校和社會四個層面提出培育大學生擔當精神的實現路徑,為培養堪擔民族復興重任的時代新人給出可行方案。

關鍵詞:新時代;大學生;擔當精神;目標導向;實現路徑

中圖分類號:G455? ? ? ? 文獻標志碼:A? ? ? ? ? 文章編號:2096-000X(2023)31-0155-05

Abstract: Since the 18th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has entered a new era,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new era has put forward the higher requirements for college students to undertake the spiritual cultivation work.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new era, this paper specifically explains the goal orient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spirit of responsibility, and clarifies the way forward for college students' spiritual work. From the four levels of individual, family, school and society, this paper proposes a path to cultivate the spirit of responsibility of college students, and provides feasible solutions for cultivating new era of youth who can shoulder the heavy responsibility of national rejuvenation.

Keywords: the new era; college students; the spirit of responsibility; goal-oriented; the path to achieve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歷史和現實都告訴我們,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擔當,國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實現我們的發展目標就有源源不斷的強大力量。[1]”由此可見擔當精神是青年人堪當民族復興重任的強大精神動力。在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的關鍵節點,青年大學生作為推動社會進步、民族振興、國家興旺的生力軍,必須自覺承擔時代賦予的使命和責任,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注入新鮮活力與生機。

一? 培育新時代大學生擔當精神的目標導向

(一)? 厚植心系人民的家國情懷,培養民族復興的推動者

培養民族復興的推動者是大學生擔當精神的目標靶向。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上強調:“要在厚植愛國主義情懷上下功夫,讓愛國主義精神在學生心中牢牢扎根,教育引導學生熱愛和擁護中國共產黨,立志聽黨話、跟黨走,立志扎根人民、奉獻國家。[2]”大學生的家國情懷是擔當精神的情感底色,是與祖國血濃于水、與人民同呼吸共命運的情感追求,是實現國家富強、民族復興、人民幸福的行動激勵。培養大學生擔當精神旨在為培養堪當民族復興重任的時代新人提供強大的精神力量,引導大學生以“舍我其誰”的主人翁姿態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踔厲奮發。一方面用擔當精神指引大學生成長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建設者、貢獻者。大學生要熱愛偉大祖國,把愛國情、愛國志、愛國行統一于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偉大進程中,將個人發展與國家發展的具體實際相聯系,在追逐夢想的過程中推動國家發展。另一方面,用擔當精神引導大學生用實際行動成長為忠于人民、服務人民的模范踐行者。大學生在社會的大課堂中要拜人民為師,關心人民、服務人民,胸懷赤子之心,做人民利益的維護者和捍衛者。

(二)? 施展勇立潮頭的遠大抱負,培養歷史重任的承擔者

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既是黨和人民賦予的歷史重任,也是大學生擔當精神培育工作的目標激勵。今天,新時代中國青年處在中華民族發展的最好時期,既面臨著難得建功立業的人生際遇,也面臨著“故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的時代使命。不論是從民族國家角度還是從大學生個人角度,在擔當精神的培育過程中,都要注重將大學生培養成歷史使命的忠實承擔者,當代大學生生逢盛世,奮力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是當代大學生責無旁貸的歷史使命。面對世界未有之大變局,大學生要心懷憂患,堅持國家利益至上,堅定站在歷史正確的一邊,青年大學生要以自身積極有為的姿態,為推動世界發展、國家進步作出更大的貢獻。面對新時代產生的新變化、面臨的新問題、提出的新任務,大學生要敢沖、敢試、敢挑戰,發揚勇立潮頭的銳氣,做到迎難而上,在新時代新天地中施展偉大抱負;面對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重任,大學生要不負時代使命,接過時代的“接力棒”,到祖國和人民需要的地方建功立業,到艱苦的基層崗位上勇當“排頭兵”,用年輕的臂膀扛起如山的歷史重任,以昂揚的青春斗志擔難擔重擔險,不斷開辟社會主義事業的新天地。

(三)? 樹立敢為人先的創新意識,培養時代發展的開拓者

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擔當,新時代大學生擔當精神培育工作的目標重心要根據時代的特征進行定位。當前,科技創新能力已經越來越成為綜合國力競爭的決定性因素,在新時代的背景下,我們比任何時候都需要打造一支創新創造的人才隊伍,因此培育大學生擔當精神要著重樹立大學生敢為人先的創新意識,為國家培養時代發展的開拓者是大學生擔當精神的目標重心。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五四運動100周年大會上指出:“青年要保持初生牛犢不怕虎、越是艱險越向前的剛健勇毅,勇立時代潮頭,爭做時代先鋒。[3]”創新之路道阻且長,“著眼時代新人,必須重視培養大學生的創新品質,才能與時代相輝映、相契合。[4]”青年大學生是與新時代攜手共進的一代,要以挑大梁、擔重任的實際行動展現大學生開拓進取的精神風貌。作為具有創新創造活力的年輕群體,大學生要聚焦國家科技發展需求和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立足“兩個大局”,堅持“四個面向”,以開拓進取之姿服務國家、貢獻社會、造福人民,勇于創新創造,努力成為打破國家科技創新“瓶頸”的先鋒者,這是大學生成長成才的必然要求,也是大學生必須和必將承擔的青春責任。

二? 協同培育新時代大學生擔當精神的實現路徑

(一)? 樹立積極的個人態度,激發擔當精神培育動力

1? 堅定理想信念,明確擔當認知

正確的擔當認知是大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理解和養成擔當精神的行動指南,可以引導大學生成為具有獨立擔當能力的行為個體。正確的擔當認知是在學思踐悟的過程中逐漸形成的,即在理論學習和親身實踐中明確何為擔當、為何要擔當、如何擔當的過程。因此,大學生要從自身實際出發,形成正確的擔當認知。一要堅定理想信念,理想信念是激發擔當意識的動力源泉。大學生要立志高遠,堅定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堅定理想信念以激發個體高度責任感和擔當意識,矢志不渝踐行擔當精神,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力量。二要強化理論學習,在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中汲取養分。大學生要積極參與黨團日主題活動,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認真學習和鉆研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在讀原著、學原文、悟原理的過程中堅定馬克思主義信仰,勇擔時代賦予青年的歷史責任與歷史使命。三要加強實踐養成,在社會實踐和社會服務中應用所學。時代總是把歷史責任賦予青年,廣大青年在肩負時代重任時行勝于言?!皞ゴ髩粝氩皇堑鹊脕?、喊得來的,而是拼出來、干出來的。[5]”大學生要在實踐過程中了解世情、國情、黨情和民情,用實際行動推進強國建設,把擔當精神落實到日常的每一件小事、每一項任務、每一項職責中,不斷深化對擔當精神的認知,成為具有擔當精神的時代新人。

2? 強化“三個認同”,鼓足擔當勇氣

“三個認同”即價值認同、身份認同、政治認同,對于樹立大學生擔當意識乃至推動社會進步具有關鍵作用。一要深化價值認同,甘于擔當歷史使命?!皳斁袷谴髮W生綜合素質的核心組成部分,也是大學生成長成才全面發展的必要條件和必由之路,大學生只有在踐行擔當精神實踐中才能成長和前行。[6]”擔當精神是大學生道德品質和能力高低的試金石,能夠滿足大學生實現全面發展的需要。因此,大學生要明確擔當精神對于自身發展的價值,自覺主動擔當,發揚“事不避難”的勁頭,在多擔責任、多干事業的過程中長本事、長才干,努力書寫青春芳華。二要堅定身份認同,樂于擔當時代責任。青年大學生是國家的希望,民族的未來,肩負著民族復興的大業,廣大青年大學生要有明確的自我認知,不妄自菲薄、不自怨自艾、不畏首畏尾,清楚認識到自身發展對于促進國家發展、時代發展的重大意義,學會獨立承擔自己的角色任務和時代賦予自己應有的責任,用勇于擔當的實際行動證明,當代大學生是無愧于時代、無愧于人民的一代。三要提升政治認同,勇于擔當黨和人民交付的重任。提升政治認同是培養有立場、有情懷、有擔當的大學生的必然路徑,對中國未來具有深遠影響。當前我國正處于社會轉型期,而大學生正處于“拔節育穗期”,容易受到多元化價值觀的影響。因此,當代大學生要不斷提升政治認同,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在學習黨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增強為人民服務的本領和能力,勇于發出“請黨放心,強國有我!”的時代最強音。

3? 練就過硬本領,增強擔當能力

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和人類發展的重任寄托于新時代中國青年,青年一代亟需孜孜不倦地練就過硬本領,這樣才能在急難險重的任務面前勇擔重任、挺身而出。當前,知識更新日益加快,社會分工日趨細化,這對大學生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大學生要加強本領意識,避免“本領恐慌”,以過硬本領落實責任和擔當?!白屧鲩L本領成為青春搏擊的能量。[7]”一要以時不待我的緊迫感投入學業學習中,提升專業素養。大學生要樹立增強本領就要加強學習的觀念,自覺把學習作為首要任務,把“讀萬卷書”和“行萬里路”相結合,用扎實的學識武裝頭腦,用過硬的本領武裝身體,讓學習成為練就過硬本領的重要基石,努力成為可堪大用、能擔重任的棟梁之材。二要自覺增強創新意識,提升創新能力。當今世界正在經歷著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我們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需要開拓創新?!拔﹦撔抡哌M,惟創新者強,惟創新者勝”。創新在推動國家發展和社會進步中的作用日益顯著,而青年大學生作為整個社會中最積極、最有生氣的力量,要以國家需要為己任,在學習和實踐中堅持開拓創新,養成獨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維,主動開展研究性學習,提高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敢為人先的勁頭實現人生價值,積極投身到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征程中。

(二)? 營造良好的家庭氛圍,筑牢擔當精神培育基礎

1? 重視家庭的精神文明建設,明確家庭教育方向

家庭的精神文明建設對國家發展、民族進步、社會和諧起著重要的推動作用,要把家庭的精神文明建設作為一項重點工程抓好做好。一要樹立立德樹人的教育目標。在家庭日常教育過程中,要堅持以立德樹人為教育目標,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家庭教育,避免出現重智輕德的現象,注重對孩子的道德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促進孩子的全面發展,積極引導孩子主動承擔國家責任、社會責任及個人責任。二要重視家風家教的教化作用。家風是社會風氣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擔當精神培育的重要影響因素。只有弘揚優良家風,才能更好地在全社會范圍內形成培育擔當精神的良好風氣。好的家風教育對孩子的成長具有積極的導向作用,可以規范和約束孩子的日常行為,樹立底線思維。在家庭教育中,父母要善于運用家風載體的教化作用,例如家規、家訓等,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汲取家風家教智慧,將擔當精神的培育融入家風建設中,告誡孩子要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和擔大任,促使孩子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念,幫助孩子養成擔當責任的行為習慣,成長為對國家和社會有用的人。

2? 更新陳舊的家庭教育理念,科學引導主動擔當

家庭教育是培養大學生擔當精神的重要途徑,具有基礎性和全面性的特征,是大學生成長成才的重要基點,而科學的家庭教育理念在家庭教育的過程中起著重要的導向作用。一是積極主動開展家庭教育。在日常家庭生活中,家長可以抓住合適的時機培養孩子的擔當精神,例如教育孩子主動分擔家務勞動,增強家庭責任意識。二是發揮家庭教育的社會功能。家庭教育以“孩子成才、家長成長、家庭幸福、社會和諧”為指導目標,在推動國家發展和社會進步的過程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具有強大的社會功能。通過家庭教育來引導孩子主動承擔社會責任,積極履行社會義務,關心國家和社會發展,為國家培養堪擔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三是切實提高家庭教育的能力。家長要加強有關擔當精神培育的理論知識學習,不斷更新家庭教育理念,掌握相關的成語典故、社會熱點等正反面教材,根據孩子身心發展規律及成長的階段性特征來開展科學合理的家庭教育,運用舉例子、講故事等生動有趣的教育形式讓孩子明確自己肩上的責任擔當,鼓勵孩子用實際行動為家庭謀幸福、為他人送溫暖、為社會作貢獻。

3? 改變傳統的家庭教育方式,優化家庭教育環境

對于大學生擔當精神的培育,既要大學生個人自覺,又要靠家庭環境的浸潤。一要采取環境熏陶的教育方法。良好的家庭環境是孩子健康成長的沃土,對孩子的擔當精神具有強有力的塑造作用,只有在良好的家庭環境中,才能培養出具有擔當精神的孩子。良好的家庭環境包括家庭內部環境和外部環境,一方面要注重建設融洽的家庭內部環境,營造溫馨的家庭氛圍。另一方面創造和諧的家庭外部環境,重視團結互助的鄰里關系、協同育人的家校關系、情系祖國的家國關系。二要注重以身作則的家教原則。家長的言行舉止對孩子具有直接影響,家長是否具有擔當的品質直接關乎孩子擔當精神的培育,家長作為孩子成長的引路人,應發揮自身對孩子的引領示范作用,率先垂范,謹言慎行,不斷加強自身的道德修養,以身作則,成為孩子身邊的榜樣。三要堅持樹立權威和尊重孩子相結合的教育方式。父母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要堅持張弛有度的原則,一方面父母要樹立權威,在一些原則性問題上要嚴格要求孩子,做到嚴而有方,教導孩子樹立正確的是非善惡觀;另一方面父母要尊重孩子人格,運用孩子易于接受的方式循循善誘地引導孩子,幫助孩子塑造健康的人格,使孩子在遇到問題時,不逃避、不推卸,勇于承擔自己應盡的責任。

(三)? 提高學校教育實效性,強化擔當精神培育保障

1? 營造濃郁的校園文化氛圍,樹立擔當精神的優良風尚

營造濃郁的校園文化氛圍要堅持器物層面、制度層面、觀念層面三者有機統一,這樣才能更好地實現校園文化在育人化人方面的功能,引導學生自覺養成擔當的品質。一要優化校園物質環境。堅持“兩手抓”原則,一手抓校園自然環境,打造優美的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景觀怡人可以使學生身心愉悅,為學生擔當精神的培育奠定良好的心理基礎;一手抓硬件設施,不斷完善校園基礎設施建設,為大學生擔當精神的培育提供先進的設備。二要創設優良的校園制度環境。完善的校園制度是規范學生日常行為習慣的硬性規定,可以引導學生參照正確的行為準則,樹立正確的價值理念,因此學校要不斷建立健全校園規章制度,明確擔當精神培育的總基調,為大學生擔當精神培育提供強有力的制度保障。三要建設崇德向上的校園精神環境。一個學校長期形成的校園精神環境對師生起著不可或缺的塑造作用,學校要培育良好的校園風氣,打造優良的學風、師風、校風,為大學生養成擔當精神創造好生態。從學校管理有擔當、教師教學有擔當、學生學習有擔當三個方面著手,積極開展各類有益的校園文化活動,在潛移默化中涵養學生的精神世界,培養學生想擔當、肯擔當、敢擔當的品格。四要凈化校園網絡環境。校園網絡是大學生學習和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學校要高度重視,占據網絡育人的陣地,把擔當精神的培育與網絡思政有機融合,在網絡環境的優化整合中為大學生擔當精神的培育營造健康氛圍,提高學校教育的滲透力。

2? 豐富擔當精神的教育內容,推動教育內容的守正創新

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特點,擔當精神隨著時代的發展不斷賦予新的內涵,因此高校要不斷豐富擔當精神的教育內容。一要追根溯源,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汲取擔當精神的教學素材?!爸腥A民族自古以來就是一個有擔當的民族,在五千多年的文化傳承中積累了厚重的擔當精神文化”[8]。擔當精神根源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之中,培育大學生擔當精神可以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切入,古人先賢的優秀事跡都是開展大學生擔當精神培育工作的寶貴資源,例如“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范仲淹、“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等,要善于將歷史人物身上“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事開太平”的擔當精神與教學內容相融合,培養大學生“匹夫有責”的愛國情懷,激發大學生強國夢想、篤行報國的志向。二要與時俱進,結合時代主題講好新時代擔當故事。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當今中國最鮮明的時代主題,就是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9]。在新時代的背景下,高校要緊緊圍繞時代主題講好新時代擔當故事,講好在抗擊疫情過程中勇于擔當的先進典型故事,講好參與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大會、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2022年北京冬奧會和冬殘奧會等重大活動中優秀學子的故事,講好在基層工作中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黨員故事等,通過他們的故事引發大學生的共鳴,激發大學生積極投身到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偉大建設中的熱情。三要因校制宜,充分挖掘校史校友中彰顯擔當精神的教學資源。加強校史教育,挖掘校友資源對大學生傳承和弘揚擔當精神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以中國地質大學(北京)(簡稱“地大”)為例,利用新生第一課加強校史教育,生動講述地大對祖國發展的突出貢獻及地質報國的深厚情懷,引導大學生主動將個人發展融入國家發展和人民需要中。充分發掘校友資源,校友的典型案例融入教學內容中,并邀請優秀校友現身說法,回歸現實生活生動闡述校友身上的擔當品質,讓大學生感受到校友的人格魅力和突出貢獻,潛移默化提高大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社會服務意識。

3? 創新擔當精神的培育方式,重視擔當精神的外化踐行

高校在培育大學生擔當精神的過程中,要不斷探索和創新擔當精神的培育方式,在做好擔當精神的內化、外化工作上下功夫,真正將擔當精神內化為大學生的擔當意識,外化為大學生的擔當行為。一要知行合一,將理論學習與實踐教學相結合。一方面要堅持以“思想政治理論課”為總抓手,將擔當精神培育融入到學生的課堂學習中。思政課教師要始終堅持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指引,利用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方法和新載體講清楚什么是擔當、為誰擔當、擔當什么等問題,運用真實案例科學闡述大學生個人發展與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及個人夢與中國夢的內在統一性。同時要多角度、多層次帶領學生學習黨的二十大精神及中國歷史,找準中國夢與大學生擔當精神培育的結合點,使大學生在課上有啟發,課后有思考,使擔當精神內化于心。另一方面要將社會實踐活動與大學生擔當精神培育有機結合起來,鼓勵大學生走進社會、走進基層、走進群眾,增強大學生的社會責任感。高校要有計劃地組織社會調查、志愿服務、生產勞動和公益活動等實踐活動,讓大學生在艱難困苦中錘煉品格、勇挑重擔,使擔當精神外化于行。二要潛移默化,以朋輩教育助力大學生擔當精神培育工作。一方面強化典型引領。以朋輩間共頻與輻射效應為契機,發揮優秀朋輩榜樣的典型示范作用,激勵大學生向朋輩榜樣看齊,不斷完善自我。另一方面注重朋輩相長。朋輩之間因年齡、經歷等相近,具有較多的共同點和共鳴點,運用優秀朋輩身上的擔當品質對大學生的行為方式、精神面貌等產生潛移默化的積極影響,為大學生培育擔當精神提供支持性環境。

(四)? 創造優良的社會氛圍,提高擔當精神培育條件

1? 強化主流意識形態的引領,把準擔當精神培育的前進方向

建設好社會主義社會主流意識形態,強化馬克思主義話語權,可以在全社會凝聚激發起大學生養成擔當品質的強大精神力量。一要堅持和鞏固馬克思主義在社會意識形態中的指導地位?!皥猿趾桶l展馬克思主義,繼承和創新馬克思主義,既是對當代馬克思主義者提出的歷史課題,也是新時代發展的歷史趨勢。[10]”當前,意識形態工作日趨激烈,堅持馬克思主義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培養時代新人的迫切需要,在思想層面引導大學生樹立馬克思主義信仰,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念和方法理解好、解決好“為誰擔當”和“為何擔當”這兩個深刻問題,堅持愛國、愛黨、愛社會主義的高度統一,自覺承擔起黨和人民賦予的時代重任。二要辯證對待西方思潮,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引領大學生思潮。一方面要堅決摒棄西方思潮中所包含的極端個人主義、利己主義等消極落后的東西,樹立尊重擔當、鼓勵擔當的社會風氣。極端個人主義、利己主義等作為一種異質文化的核心價值觀,強調個人利益至上,與擔當精神的核心價值背道而馳。因此,應在全社會范圍內積極倡導集體主義,營造全社會擔當的良好風氣,引導大學生堅持個人利益和集體利益相統一,自覺承擔社會責任,為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貢獻力量。另一方面積極倡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社會文明新風尚。社會主義核心觀作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高度凝煉和集中表達,代表著全體社會成員的共同價值追求,有利于幫助大學生形成正確的思想認識。在社會層面,要充分發揮黨群、社群的領頭作用,開展形式多樣的精神文明創建活動,用好黨風引領好社風,用好家風支撐好社風,為培育大學生擔當精神營造良好的社會風尚。

2? 打造風清氣正的網絡空間,守好擔當精神培育的重要陣地

網絡空間是大學生擔當精神培育的根據地和橋頭堡,要利用好網絡平臺來加強思想引領、輿論宣傳,為擔當精神培育工作創造優良的網絡浸潤環境。一要提升新時代主流媒體輿論的引導能力,營造正能量和主旋律相協同的網絡輿論環境。主流媒體要加強自身的輿論引導能力,注重形成重視擔當、崇尚擔當的媒體輿論。主流媒體要積極打造新媒體矩陣,根據不同的媒體平臺的特征,以“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為原則采用不同的內容形式向受眾宣傳具有擔當品質的人物事跡及相關的新聞熱點事件,尋找社會輿論與大學生擔當精神培育的連接點,以傳播正能量、弘揚主旋律為價值導向,為大學生勇于發聲、彰顯擔當意識創建最優場所,營造大學生想擔當、愿擔當的輿論氛圍,發揮網絡輿論環境對大學生擔當精神培育的積極導向作用。二要完善獎懲結合的長效運行機制,打造法治與德治相結合的網絡法治環境。在“人人都有一個麥克風”的網絡時代,網絡信息參差不齊、魚龍混雜,充斥著大量誤導性、迷惑性的信息,例如為了過度追求“眼球效益”,故意歪曲董存瑞、狼牙山五壯士等革命英雄形象,這對新時代大學生擔當精神培育工作產生嚴重的消極影響。因此,打造一個良好的網絡法治環境刻不容緩。一方面要發揮法律的規范作用,利用法律的強制性懲戒網絡失責之人,嚴厲打擊拒絕擔當和逃避擔當的行為,以此來約束少數大學生拒絕承擔責任的意識或行為;另一方面要發揮道德的教化作用,依靠網絡傳播速度快、覆蓋范圍廣等特點,借助網絡平臺褒獎和表彰各類道德榜樣,引導大學生養成內在的道德自律、自覺,從而更好地培育大學生的擔當精神。

三? 結束語

青年一代的擔當精神關乎著國家的未來和民族的希望,而大學生作為青年的主力軍,作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生力軍,更要發揚擔當精神,努力在民族復興的青春賽場上交出更好答卷。面向未來,我們必須站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戰略高度,把培育大學生擔當精神作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一項長久性、經常性工作,常抓常新、久久為功,為實現我國現階段的宏偉目標做好充足準備。

參考文獻:

[1] 習近平同青年代表座談:在實現中國夢的生動實踐中放飛青春夢想[EB/OL].http://jhsjk.people.cn/article/21367211.

[2] 習近平: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發展道路 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N].人民日報,2018-09-11(1).

[3] 習近平:在紀念五四運動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2019-05-01(2).

[4] 章琳.時代新人視域下大學生擔當精神培育路徑探究[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18(4):120-123.

[5] 習近平在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2018-12-19(02).

[6] 趙爽.提升大學生踐行擔當精神的教育高度[J].中國高等教育,2014(24):34-35.

[7] 習近平同各界優秀青年代表座談時的講話[EB/OL].[2013-05-05]http://jhsjk.people.cn/article/21367227.

[8] 朱志明,劉映芳.新時代大學生擔當精神培育探究[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19(3):118-121.

[9] 習近平在中國政法大學考察時強調 立德樹人德法兼修抓好法治人才培養 勵志勤學刻苦磨煉促進青年成長進步[N].人民日報,2017-5-4(1).

[10] 張雷聲.論社會主義社會主流意識形態[J].馬克思主義研究,2008(4):37-42.

基金項目:中央其他部門社科專門項目“二十大精神引領下新時代地質學家優秀學風宣傳”(96312023002)

第一作者簡介:宋敏(1982-),女,漢族,河南鹿邑人,博士,副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研究方向為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歡
目標導向實現路徑新時代
目標導向在班集體管理中的運用策略研究
淺議人民銀行金融穩定職能的實現路徑
國際私法法典化的挑戰與實現路徑
新時代下會計人員繼續教育研究
新時代特點下的大學生安全管理工作淺析
對高中信息技術有效性教學的探索
我國學術期刊的價值設定與實現路徑
目標導向下的企業內部控制質量評價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