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英語課堂教學引入的創新性策略探究

2023-11-22 05:53白利鋒
英語教師 2023年15期
關鍵詞:注意力教學內容初中英語

白利鋒

引言

課堂教學引入就像一首樂曲的前奏,平平無奇、毫無新意的前奏無法使人身心投入,而旋律優美、扣人心弦的前奏則使人流連忘返,沉醉其中。精彩的課堂教學引入能夠緊緊抓住學生的學習注意力,使其全身心投入學習,并且能夠有效地活躍課堂教學氛圍,為后續的教學作充分的鋪墊,從而更好地保證初中英語課堂教學的整體效果。因此,初中英語教師必須充分認識到教學引入的重要性,并在實際教學中不斷創新教學引入的方式,以優化學生的英語學習體驗及課堂教學流程。

一、課堂教學引入的重要意義

(一)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幫助他們快速進入學習狀態

“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學生在每堂課的開始階段都需要一個進入學科學習狀態的過渡期,且這期間其狀態是散漫、盲目的,而良好的課堂教學引入能夠瞬間吸引其注意力。注意力直接決定著學生的課堂學習效果,因此,精彩、有趣的課堂教學引入能夠使學生注意力穩定且集中,緊跟教師的教學節奏,快速進入學習與思考狀態,從而使其在后續的學習中全身心投入。

(二)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活躍課堂教學氛圍

精彩、有趣的課堂教學引入不僅能夠吸引學生的學習注意力,還能瞬間點燃他們的學習熱情,激發其英語學習積極性,使其積極與教師進行互動,積極主動參與課堂教學活動,積極回答教師的教學問題等。學生的這些學習行為能夠有效地活躍課堂教學氛圍,使英語課堂教學變得更加生動、有趣、有活力。

(三)為后續內容作鋪墊,優化課堂教學流程

語言的教學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英語知識體系的構建也是漸進式的,而課堂教學同樣需要由淺入深,層層深入。課堂教學引入就是在課堂教學的初始階段,初步明確教學目標,使學生的課堂學習活動及行為都指向學習目標。在課堂教學引入的簡單鋪墊下,學生能夠對所學內容有基本的認知,使后續教學活動的開展變得更加自然、順暢,對課程內容的深化推進具有積極作用。同時,課堂教學引入的內容設計具有承上啟下的作用,既關聯了舊知,使學生溫故知新,又引出了新知,幫助其思維進入探索狀態。課堂教學引入不僅有助于新舊知識的有效銜接,能夠降低學生的學習難度,緩解其學習壓力,還能幫助他們從課間的松懈玩樂狀態快速調整進入課堂學習狀態,從而優化整個課堂教學流程和學生的學習體驗感。

二、課堂教學引入應遵循的原則

(一)趣味性

成功的課堂教學引入能夠在短時間內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其快速回歸課堂,進入學習狀態。初中階段的學生個性鮮明、好奇心強,只有真正使其感興趣的內容才能吸引其注意力,因此,課堂教學引入必須具有趣味性。初中英語教師要充分了解初中階段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根據他們的學習興趣、愛好,并結合具體的教學內容,設計有趣的課堂教學引入內容,如播放學生喜歡的、時下流行的英語歌曲或電影片段,有趣的集體小游戲,幽默、搞笑的對話或表演等,呈現形式不限,重點突出趣味性,旨在更好地吸引其學習注意力,激發其學習興趣和熱情。

(二)鋪墊性

課堂教學引入的內容只有關聯教學內容,才能對教學內容起到鋪墊作用。課堂教學引入既可以是對上一堂課的知識回顧,利用舊知引新知,又可以是對新知的鋪墊,使學生對教學內容形成最基礎的認知,以便推進后續教學內容的深度教學。因此,教師要根據教學任務及教學目標,科學、合理地設計課堂教學內容,以保證教學內容被層層深入地講授,從而提高學生的知識接受度。

(三)引導性

課堂教學引入指引導學生進入主題學習的狀態,通過設置指向教學目標、帶有懸念性的問題,使其產生濃厚的探索欲及求知欲,從而對教學問題進行深入思考。通過教學引入,學生會帶著問題進入下一階段的學習,同時為探尋問題答案,會不遺余力地進行深入探究,以期更快、更準確地解答問題,獲取真相。這樣,學生的學習會更有針對性。教師在設計懸念問題時,必須根據學生的心理特征、認知能力及實際的教學內容,突出問題對學生學習的引導性,從而保證課堂教學引入的實效性。

三、初中英語課堂教學引入的創新性策略

語言的學習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一成不變的教學模式及教學方法無法滿足學生長期學習的興趣需求,因此,教師必須根據實際的教學內容、學生的學習心理需求、認知能力及具體的教學環節設計出合適的教學環節,采取多元化、趣味性、創新性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

(一)信息化引入法

新時代背景下,網絡信息技術飛速發展,其在教育領域的應用越來越廣泛。網絡教育平臺使得初中英語教學資源更加豐富,教學內容的呈現形式及教學手段也更加多元化。在課堂教學引入環節,教師可以借助信息化的優勢,通過在網絡平臺上篩選、收集教學素材,如高清圖片、音/視頻等,不斷豐富教學引入內容的形式(王斯諾 2021)。創新的教學引入形式能夠帶給學生強烈的新鮮感,使其學習注意力瞬間被吸引,學習興趣大幅提升,從而更迅速地進入學習狀態。

例如,在講授人教版初中《英語》八年級(上)Unit 4 What’s the best movie theater?時,教師先播放電影片段,然后開始對電影院進行描述,請學生對自己描述的場所進行猜測。當大部分學生猜出movie theater時,教師再播放幾張電影院的實況圖片,請學生對電影院的狀況進行評價,如對于2000年的電影院狀況,學生評價“It’s good.”;對于 2010年的電影院狀況,大部分學生說“It’sverygood!”,而知識遷移能力強的學生說“It’s better than 2000’s movie theater!”。之后,教師再展示如今的3D巨幕電影院,請學生對比3張圖片,用簡單的詞匯或語言嘗試性地概括描述,如有的學生說“It’s very very good!”,有的學生說“It’s better than 2010’s movie theater!”。教師繼續提問:“你認為哪個電影院最好?”此時,學生必將非??释私?、掌握“最好的”的英語表達,由此即可引出形容詞及副詞的最高級。在整個課堂教學引入環節,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學習興趣濃厚,并且師生之間進行了有效互動,營造了良好的課堂教學氛圍。

(二)游戲引入法

初中階段的學生普遍思維活躍、個性開放張揚,傳統枯燥、乏味的教學形式無法滿足其學習的心理需求及興趣需求,若長期處在單調、沉悶的學習氛圍中,其思維活躍性及學習主觀能動性將受到極大的限制,不利于長遠發展。因此,在課堂教學開始階段,初中英語教師要充分激發學生的思維活力,調動他們的學習興趣與學習欲望。游戲作為活躍課堂氛圍和提高學生學習熱情的法寶,備受廣大師生的青睞。游戲引入法能夠使學生在輕松、歡快的氛圍中獲取知識,活躍思維,并帶給他們良好的英語學習體驗感,充分體現了“寓學于樂,寓教于樂”的理念。

例如,在講授人教版初中《英語》七年級(上)Unit 6 Do you like bananas?時,由于單元內容主要是關于食物的,教師圍繞主題,組織學生玩“你畫我猜”游戲,挑選幾個擅長繪畫的學生在黑板上畫,其他學生在下面猜,猜出來的就用句型進行表述,如“Do you like bananas/salad?”等。游戲引入能夠使學生在玩樂中對即將學習的知識產生最基礎的認知,同時使他們的學習行為指向語言教學目標,即談論好惡。游戲導入法的游戲設計具有多樣性,學習內容不同,游戲便不同,因此,學生上每堂英語課都像“開盲盒”一樣,充滿期待和興奮。

(三)設置懸念法

初中英語教師在教學引入環節通過設置懸念,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使他們迫切想要探尋真相,即了解并學習即將要學習的知識,從而對教師講授的內容更加專注、認真。教師設置懸念必須立足教材內容,通過深入研究教學內容及教學要求,巧妙地設計問題懸念,既要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與求知欲,又要圍繞教學主題展開,還要綜合考慮學生的知識水平及認知能力,以保證設計的問題既不過于簡單,輕易被破解,又不過于難,使學生在探索過程中幾經嘗試,仍無法求得真相,從而導致其學習積極性受挫。

例如,在講授人教版初中《英語》七年級(上)Unit 4 Where’s my schoolbag?時,教師在教學引入環節先進行表演,如假裝自己的手表不見了,又非常確定手表就在教室內,提出問題“Where is my watch?”,并向學生尋求幫助。學生非常想幫助教師找到手表。此時,教師先描述手表的樣子,再提出找到手表的要求,如學生在找到手表時,必須用英語正確描述手表的位置,才算真正幫助教師找到了手表。學生在迫切想要幫助教師找到手表的心理驅動下,就會非常認真、專注地學習“如何談論和表述物品的位置”。帶著教師設置的懸念,學生就能高質高效地學習方位介詞on、in、under等的具體用法,優化后續內容的學習成效。

(四)生活化引入法

生活化引入法指創設生活化的情境,利用實際生活中的資源,引導學生聯系生活實際及自己的生活經驗,對語言知識進行形象化和真實化的理解與運用(楊愷 2022)。這種貼近生活的引入法能拉近語言知識學習與學生實際生活的距離,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激發其語言實踐欲。

例如,在講授人教版初中《英語》七年級(下)Unit 8 Is there a post office near here?時,教師創設情境:出門在外迷路了,需要向別人問路求助。學生根據教師創設的情境,開始進行角色代入,想象自己因迷路無法到達目的地的畫面,然后思考如何解決問題,順利到達目的地。這時,學生必然會想到向路人求助,詢問如何到達目的地,或者請人指明到達目的地的路線,同時會思考,如果別人向自己詢問位置信息,應如何用英語進行明確的表述。在此背景下,學生在學習能夠解決生活中常見問題的英語語言知識時,會更加用心,掌握用英語詢問地點、位置和幫助別人到達指定位置的表達方法,從而在實際生活中發揮重要的作用??梢?,生活化的教學引入方式能激發學生英語學習的內驅力,調動其英語學習熱情。

(五)實物引入法

實物引入法也是教學引入環節常用的方法之一,尤其是在學習一些具象化的單詞,如文具類、動物類、色彩類及食物類詞匯時,實物引入法能夠更加直觀、具體、明了地呈現學習主題和內容,減少教師語言鋪墊的時間,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唐永亮 2022)。此外,實物引入法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能夠加深他們對知識的印象,從而強化其知識記憶能力。

例如,在講授人教版初中《英語》七年級(下)Unit 5 Why do you like pandas?時,教師播放電影《功夫熊貓》的片段,然后拿出課前準備好的教學道具——熊貓布偶,并提問:“What’s this?Do you like it?What kind of pet do you like?Why?”首先,教師通過播放電影片段,瞬間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其從課間的玩樂散漫狀態回歸到課堂;其次,教師通過熊貓布偶的直觀呈現,請學生表達自己對熊貓的喜好,并給出自己的理由,利用師生互動交流,使其進入課堂學習的專注狀態;最后,教師通過提問方式,使學生的學習行為指向教學目標,同時強化其詞匯記憶與運用。

(六)歌曲引入法

語言教學方法的多樣性能夠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并帶給他們不一樣的學習體驗感。教師采取藝術化的引入方式,能夠使學生充分感受英語語言學習的樂趣及英語課堂教學的魅力。歌曲引入法作為藝術化的引入方式之一,深受學生喜愛,不僅能夠為他們營造輕松、舒緩的課堂學習氛圍,而且能夠陶冶他們的藝術情操,調動其英語學習的積極性。

例如,在講授人教版初中《英語》七年級(上)Starter Unit 3 What color is it?時,由于單元主題是認識色彩,教師在課堂教學引入環節先播放一首英語歌曲Color Song。音樂響起,學生的注意力被吸引,他們沉浸在歡快的旋律中,通過歌曲中頻繁出現的color及其他色彩相關詞匯如red、green、yellow、blue等,初步明確單元主題。同時,教師鼓勵學生積極進行自我展示,如邀請學生演唱與顏色相關的英語歌曲。這種方式不僅能夠緩解學生英語學習的緊張感,而且能夠有效地活躍課堂氛圍,為后續學習提供環境保障。

結語

課堂教學引入直接關系到整堂課的最終教學效果,同時影響著學生的課堂學習狀態。有鑒于此,教師必須重視課堂教學引入環節,并積極探索、創新課堂教學引入方法,大膽進行教學嘗試,以期摸索出更多具有實效性的教學引入方法,使英語課堂教學更具活力,使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更足,從而有效地提高初中英語課堂教學的質量與效率。

猜你喜歡
注意力教學內容初中英語
讓注意力“飛”回來
初中英語寫作教學方法初探
如何讓初中英語教學更有效
挖掘數學教學內容所固有的美
“揚眼”APP:讓注意力“變現”
“啟蒙運動”一課教學內容分析
A Beautiful Way Of Looking At Things
“清末新政”也可作為重要的教學內容
如何進行初中英語閱讀教學
初中英語單項選擇練與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