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山四皓”形象的神仙化

2023-11-25 08:22呂子青
新美術 2023年5期
關鍵詞:商山西王母神仙

呂子青

“商山四皓”典出《史記》:漢高帝劉邦欲廢太子改立,大臣諫爭不聽,呂后害怕太子被廢,與張良合謀,請出稱為“商山四皓”的四位隱者夏黃公、綺里季、甪里先生和東園公等輔佐太子。四皓隨太子出席宴會,高帝見后非常震驚,因為他也曾禮聘四人出山輔佐自己,卻遭到拒絕。四皓稱太子“為人仁孝,恭敬愛士,天下莫不延頸欲為太子死者”,讓高帝產生太子羽翼已成的錯覺,遂嘆曰:“我欲易之,彼四人輔之,羽翼已成,難動矣?!?參見[漢]司馬遷,《史記》卷五十五,顧頡剛等點校,中華書局,2016年,第2047頁。

商山四皓成為一個著名的歷史典故,產生了為數不少的以四皓典故為題的繪畫,本文即對這一主題繪畫中的神仙化傾向略做討論。

商山四皓在圖像中的形象主要突出其三種身份,一為圣賢,二為隱士,三為仙人,這三種身份在各個時代或有融合,但大體上越往晚近,仙人的色彩越重,是四皓的形象有個神仙化的過程。

現存最早的商山四皓圖像見于東漢時期的一只出土彩篋上,這只彩篋由日本學者在朝鮮的樂浪郡發掘出土,用細竹篾編織而成,然后表面用漆作裝飾畫(圖1)。此彩篋上的圖畫以單元圖案形式表現,以屏風、文字題記等方式來區隔畫面內容。日人吉川幸次郎在《樂浪出土漢篋圖像考證》一文研究了這只漢篋上的四皓圖,畫中一共五人,右端一人為漢惠帝,畫面上標注的文字有“掌山四浩”,“掌”字可以訓作“商”;“六里黃公”,“六”即“甪”,應當是指甪里先生與夏黃公二人的合稱。這幅畫中的商山四皓形象古樸,服飾、表情有分明的特點。太子劉盈在畫中被標注為“孝惠帝”,意味著四皓輔翼太子已告成功,太子繼位成為孝惠帝,同時也說明,此畫的繪制時間在孝惠帝死后,已經獲得“孝惠”的謚號。除了商山四皓主題,此彩篋的其他裝飾內容尚有帝王、孝子等其他故事,形式表現基本類似,其圖畫布局與山東嘉祥武梁祠畫像石的排列方式吻合,出于同一種構圖方式。2參見[日]吉川幸次郎,《樂浪出土漢篋圖像考證》,載朝鮮古跡研究會編,《古跡調查報告(第一)樂浪彩篋?!じ戒洝?,1934年。

圖1 [東漢]朝鮮樂浪郡《樂浪彩篋·商山四皓》,平壤博物館

早期的商山四皓圖注重原典,商山四皓被表現為出山輔佐太子、功成身退的圣賢形象,而將商山四皓與歷代帝王、孝子等故事組合在一起用作裝飾,說明這一典故具有教化意味,且在當時社會中具有重要地位。漢末以降,對商山四皓的關注角度發生了變化。

建安十六至二十五年(211—215)間,曹植隨父西征,途經商洛,作《商山四皓贊》。這是商山四皓首次作為主角而不是漢高帝或張良的配角的形象出現。之后,晉皇甫謐《高士傳》中的商山四皓,更是主要從隱士的角度出發來描寫他們:

四皓者……皆修道潔己,非義不動。秦始皇時,見秦政虐,乃退入藍田山,而作歌曰:“莫莫高山,深谷逶迤。曄曄紫芝,可以療饑。唐虞世遠,吾將何歸!駟馬高蓋,其憂甚大。富貴之畏人,不如貧賤之肆志?!蹦斯踩肷迢?,隱地肺山,以待天下定。及秦敗,漢高聞而徵之,不至。深自匿終南山,不能屈己。3[晉]皇甫謐,《高士傳》,《叢書集成初編》,商務印書館,1937年,第3396冊,第64—65頁。

皇甫謐《高士傳》對四皓的描寫強調的是“修道潔己,非義不動”,還將傳四皓所作《紫芝操》加入其中,這些都不是彰顯四皓輔佐太子的世俗功業,而是凸顯其隱士身份,這為四皓隱士形象的發揚作了文本鋪墊。

河南鄧縣(今鄧州市)出土的北朝磚畫《商山四皓圖》(圖2)與南京西善橋出土的《竹林七賢與榮啟期磚畫》風格很接近。鄧縣磚畫中的商山四皓寬衣解袍,一人撫琴、一人吹笙、一人讀書、一人戲玩,悠然地坐于山林之中,若沒有畫面左側“南山四皓”題記,觀者無法識別這是商山四皓,而畫面背景的所謂“南山”,即當時隱士集中的終南山。這幅畫里的四皓完全是隱士形象,繪制者徹底放棄了四皓在漢帝易儲典故中的角色,這以后,弈棋、彈琴等體現四皓歸隱生活的場面進入四皓圖像,直至明清。

圖2 [北朝]河南鄧縣出土《商山四皓磚畫》,河南省博物院

商山四皓成為道教神仙始于晉代。葛洪《抱樸子》有曰:

良本師四皓,甪里先生、綺里季之徒,皆仙人也,良悉從受其神方,雖為呂后所強飲食,尋復修行仙道,密自度世,但世人不知,故云其死耳。4[晉]葛洪,《抱樸子內篇·至理卷第五》,《叢書集成初編》,中華書局,1985年,第562冊,第95頁。

這里把四皓當成神仙,與張良的關系也變成修仙的師徒關系。而陶弘景的《真誥》卷十四“稽神樞第四”中也說:

至于……南山四皓、淮南八公,并以服上藥,不至一劑,自欲出處嘿語,肥遁山林,以游仙為樂,以升虛為戚,非不能登天也,弗為之耳。5[晉]陶弘景撰,《真誥》,趙益整理,中華書局,2011年,第260頁。

四皓隱居山林,采芝而食,而紫芝即為“上藥”,有“久服輕身不老延年”6[三國]吳普等撰,《神農本草經·卷一》,[清]孫星衍、孫馮翼輯,《叢書集成初編》,商務印書館,1937年,第1428冊,第24頁。的功效,備受道家推崇,從此紫芝這一元素也開始進入四皓主題的圖畫。至唐,李白有《過四皓墓》詩曰:

我行至商洛,幽獨訪神仙。

園綺復安在,云蘿尚宛然。

荒涼千古跡,蕪沒四墳連。

伊昔煉金鼎,何年閉玉泉。

……

紫芝高詠罷,青史舊名傳。7[唐]李白,《李太白全集》,上海書店出版社,1988年,第501頁。

詩中“煉金鼎”“閉玉泉”等等都是典型的道家行為。而唐大儺曲《兒郎偉》詞曰:

今夜驅儺隊仗,部領安城大祆……迎取蓬萊七賢。并及商山四皓,今秋五色弘蓮。從此敦煌無事,城煌千年萬年。8[唐]大儺曲《兒郎偉》,轉引自任偉,《敦煌儺文化研究》,蘭州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17年,第210頁。

此為民間打驅儺的一類曲牌,以走街串巷的方式表演。曲中將蓬萊七賢與商山四皓并置,寄托著長壽、升仙的美好愿望。從律詩到儺曲,唐代社會意識中的四皓形象已經定格于道家的文化席位。9參見王子今,《“四皓”故事與道家的關系》,載《人文雜志》2012年第2期,第103—104頁。

從漢至唐,四皓逐漸神仙化,這一變化在文字與繪畫傳統中均有所體現。有時四皓的神仙意味并不是直接表達的,而是與西王母、弈棋等神仙主題聯系在一起。

西王母在漢代時便是民間的崇拜對象,崇拜西王母最基本的訴求就是祈禱長壽。10參見賀西林,《東漢錢樹的圖像及意義:兼論秦漢神仙思想的發展、流變》,載《故宮博物院院刊》1998年第3期,第26頁。商山四皓在神仙化的過程中,與西王母的主題有了聯系。在元張渥的《瑤池仙慶圖》中(圖3),飛舉于半空中、頭戴華冠的婦人形象正是西王母,她俯視著下方的四位老者及隨從的童子,老者虔誠地禮敬西王母。四位老者身穿黑緣白袍的隱士服,而他們右方的巖石旁邊生長著芝草,這就是禮敬西王母的商山四皓形象。商山四皓見到西王母后得以升仙?!冬幊叵蓱c圖》中西王母的侍女手捧仙桃,便有此寓意。

圖3 [元]張渥,《瑤池仙慶圖》,紙本水墨,縱 116.1厘米,橫56.3厘米,臺北故宮博物院

與西王母聯系的商山四皓形象也傳入了日本?,F存江戶時代奧村政信繪制的一幅浮世繪《商山四皓圖》(圖4),畫的是在兩人在一只橘子對弈的場面,顯然與“橘中戲”的典故有關。唐牛僧孺《玄怪錄》中有個“巴邛人”的故事,說一戶巴邛人家的院子里結了兩只巨大的橘子,剖開后里面各有兩位老人在對弈,其中一位老人稱,“橘中之樂,不減商山?!边@四位在橘中兩兩對弈的老人,即商山四皓。11[唐]牛僧孺,《玄怪錄》卷八“巴邛人”,程毅中點校,中華書局,2006年,第74頁。這個典故也常稱為“橘中四老”“橘中商山樂”等。根據奧村政信畫中的題記,畫面右側的女性為“昆侖山之主、西王母之使金沙”,畫面左側的男子為“商山之四皓”。江戶時代的日本,已將四皓之間的對弈,替換為四皓與西王母之使的對弈了。

圖4 [日本]奧村政信,《商山四皓圖》,大英博物館

除了與西王母的聯系,商山四皓弈棋的場面本身也暗示著四皓的神仙身份。今上海博物館藏有明張路《雜畫冊》一套,分別描繪海、山、海蟾、列子、五老、仙姑、拐李等形象,其中有一開為《四皓圖》(圖5),這套畫都只畫主題人物,不畫背景,在《四皓圖》中,張路就用弈棋來表明四皓的神仙身份。弈棋是深山遇仙故事的常用格套之一,南朝梁任昉《述異記》就有這樣一則故事:

圖5 [明]張路,《雜畫冊》之《四皓圖》,紙本設色,縱31.6厘米,橫59.6厘米,上海博物館

晉時王質伐木至,見童子二人棋而歌,質因聽之,童子以一物與質,如棗核,質含之不覺饑,俄童子謂曰:何不去?質起視斧柯盡爛,既歸,無時之人。12[南朝梁]任昉,《述異記》卷上,《叢書集成初編》,中華書局,1991年,第2704冊上冊,第10頁。

又洪邁《夷堅志》卷一《仙弈》的故事,與《述異記》的故事顯然是同構的:

南劍尤溪縣浮流村民林五,十六樵于山,見二人對弈,倚擔觀之。旁有兩鶴啄楊梅,墮二顆于地。奕者目林使拾之。俛取以食,遽失二人所在。林歸即辟谷不食,不知其所終。13[宋]洪邁,《夷堅志·乙志·卷一》,《叢書集成初編》,中華書局,1985年,第2709冊,第3頁。

樵者遇仙與弈棋的關系,于以上兩則故事已可見出,明王儉在其《壺天洞樂圖》中,也用弈棋將商山四皓從群仙中區分出來。14參見趙晶,《仙與士:浙派繪畫中的圍棋圍棋繪畫述略》,載王國平編,《中國圍棋論叢(第3輯)》,杭州出版社,2018年,第262頁。商山四皓的形象在神仙化的過程中,也成了世俗生活中的祝壽題材。

故宮博物院藏晚明吳焯《商山四皓圖》落款:“商山四皓,癸卯初秋,寫祝玉翁呂老先生七袠榮壽,云間吳焯?!笨芍水嬍菫閰卫舷壬呤畾q壽辰祝壽所作。

商山四皓是個古老的典故,自其成為繪畫的主題,其內涵也在發生變化。最初圍繞著入世功業與出世隱居之間的糾葛,后來漸漸拋開了世俗內涵而神仙化,商山四皓成了志怪故事的主角,不僅與西王母聯系在一起,是神仙聚會的???,而且還是橘子中和深山中的奕者,商山四皓的形象在文學和繪畫藝術中一直流傳下來,到明清時期還演繹出了祝壽的功能,在內涵神仙化的過程中,其功能卻愈發趨近于世俗。

猜你喜歡
商山西王母神仙
商山銀花
西王母信仰的大傳統與小傳統
商山四皓
商山不老
自主
遇見老神仙
老神仙變魔術
女媧補天
詩的舞蹈(外一則)——溫庭筠《商山早行》
淺析西王母形象演變及其原因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