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王母信仰的大傳統與小傳統

2021-12-06 01:08路,孟
民族藝林 2021年4期
關鍵詞:世俗化西王母道教

梁 路,孟 楠

(新疆大學 歷史學院,新疆 烏魯木齊 830046)

自從20 世紀中葉美國學者羅伯特·雷德菲爾德的《鄉民與社會文化》一書中提出文化具有“大傳統與小傳統”的概念以來,此概念便為中國傳統文化的研究開辟出了一條全新的途徑,運用大傳統與小傳統的理論分析框架,對中國傳統文化進行研究具有很強的可行性、操作性。雷德菲爾德將大傳統與小傳統定義為:“在某一種文明里面,總會存在著兩個傳統;其一是一個由為數很少的一些善于思考的人們創造出的一種大傳統,其二是一個由為數很大的、但基本上是不會思考的人們創造出的一種小傳統?!盵1]此概念自誕生之日起,便帶有強烈的文化分層的屬性,并大致歸納出大傳統與小傳統各自的起源地與演變路徑。在西王母信仰的演變歷程中,雖然衍生出大傳統與小傳統的不同信仰形式,但并未有高低貴賤之分,他們更像是不同時期西王母信仰為延續而采取的獨特生存策略。

西王母神話作為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遺產,最早記載于《山海經》的豹尾虎齒的半人半獸形象,逐漸演變為古老羌戎部族的族名和首領名稱、漢代民間信仰中的救世神、道教信仰中的女仙之首、明清民間宗教的至上神,她的形象、信仰、神格等內容,是復雜多樣的,是集民族、神話、傳說、民俗、宗教于一身的復合型文化體。不可否認的是,西王母起源于少數族群的文化體系中,最終成為中華文化不可分割的內容,不僅僅體現出西王母神話兼收并蓄的生存策略,更彰顯著西王母文化是各民族共同譜寫的內容,是中華民族古已有之的偉大見證。西王母文化是祖先留給我們的一筆重要文化瑰寶,是不可多得的文化資源,值得我們去深入保護和挖掘。

中國古時候的西王母信仰不論是官方層面,抑或是民間層面都有著廣泛的信仰基礎。在西王母信仰的演變過程中,西王母信仰依據不同的時代情況,衍生出不同形式的發展策略,這是西王母信仰得以延續的重要原因。西王母信仰大傳統與小傳統的演變歷程,主要分為三個重要階段,第一階段漢朝時期,漢代是西王母信仰的大傳統與小傳統的形成階段,這一時期的西王母信仰為官方大傳統所接納,隨著歷代君王求仙思想的日益迫切而被推向高峰,在被農民起義軍奉為神圣思想之后,被廣大百姓所傳頌,形成官方大傳統的仙化西王母信仰和民間小傳統的神化西王母信仰兩個不同的層面。第二階段魏晉時期到宋元時期,這一時期是西王母信仰被道教大量吸納的階段,賦予西王母信仰道教體系中的極高地位,奉為眾女仙之首,西王母信仰更多地以大傳統形式出現。第三階段明清時期,西王母信仰失去了大傳統的光輝,更多地出現在民間的宗教寶卷、故事寶卷之中,被民間信仰賦予新形象和新神格,西王母信仰更多地被世俗化,成為民間小傳統信仰的重要內容。

一、西王母信仰大傳統與小傳統的形成

西王母從神話階段的獸神不分到人們信仰崇拜中的神化和仙化是一個漫長演化的歷程。學者孫潔認為:“西王母在戰國時期的《穆天子傳》中完成了從《山海經》的‘怪神’向‘人王’形象的轉變,再到西漢中期《漢武帝內傳》中完成神仙麗人轉變?!盵2]由此可見,西王母在漢初期便完成了形象的轉變。實際上最早有關西王母信仰的文獻記載出自《管子》,記錄了戰國時候西王母祭祀的零星線索[3]。至漢朝時期西王母已經進入信仰的神仙體系之中,人們依據不同層次的需求對其進行了不斷政治化、世俗化、人格化的構造,從而興起了不同層面對西王母的廣泛信仰。西王母信仰在漢代的形成發展大致經歷了以下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西漢初期——漢武帝時期,這個階段是西王母神話內容大量被官方和民間信仰吸收借鑒的階段,處于西王母信仰誕生的萌生時期。第二階段是西漢昭宣——新莽時期,這個階段是西王母演變為廣泛信仰的重要階段,發生諸多以西王母為信仰核心的重大事件,開始建立以西王母為中心的神靈信仰體系。第三階段是東漢時期,西王母在信仰體系中的地位得到不斷提升,在不斷的神格提升和職能增強中,西王母信仰體系得以完善,最終成為漢代信仰體系的救世神。東漢末年又被納入道教信仰體系之中,具有很高的地位。[4]

(一)西漢初期至漢武帝時期

西王母在漢初時期被納入進信仰體系與當時統治者追求長生不老的思想和廣大民間彌漫的求仙風氣是有著莫大的關聯。早在秦始皇時期派遣術士東渡蓬萊、瀛洲等地求不死之藥的活動就十分頻繁。求仙之路異常艱辛,卻始終都沒有收獲,但也是這一時期統治者對不死之藥耗費巨資的狂熱追捧,渲染了民間對求仙之道的向往,神仙思想在民間得以廣泛傳播。

漢初統治者信奉黃老之道以治國,文景之治時期黃老之學更是被統治者標榜,成為治國理政的依據。黃老之學與神仙之說是相通的,有文獻記載“黃老起于齊,神仙之說與黃老通”[5]。至漢武帝時期,統治者對求仙之道的癡迷達到巔峰,在他統治期間民間的求仙熱情也達到了鼎盛?!痘茨献印び[冥訓》中記載“羿請不死之藥于西王母,娥竊之以奔月”。因此,這一時期西王母不論是在統治者還是民間群眾的信仰崇拜中,都認為不死之藥的掌管者便是西王母,她被建構成為可以使人不老不死的仙人形象。甚至在漢武帝派遣張騫出使西域的歷程中,也包含著對西王母探尋的痕跡,司馬遷是這樣記載的:“臨西?!蚕㈤L老傳聞條枝有弱水、西王母,而未嘗見?!盵6]這也間接證明在當時的社會中,對西王母的信仰是廣泛存在的,并且懷著一顆探求之心。西王母信仰得以產生,與其“長生”的神格是密不可分的,官方與民間的廣泛追求是其成長的沃土。

(二)西漢昭宣至新莽時期

在這一時期對西王母信仰的演變構建中,西王母信仰被官方構建的政治性不斷地增強,卻在民間信仰中演變成一位全能的,兼具保護、救世、生育等功能的復合神。因此,這一時期的西王母信仰,既是官方將其神格地位不斷提高,用以鞏固自身統治地位的時期,也是得到民間廣大群眾熱情擁護的時期。這一點在漢哀帝時暴發的“行西王母詔籌”的活動中得以淋漓盡致地展現。

西漢在武帝后開始盛極而衰,至漢哀帝時期百姓流離失所,農民起義頻發,造成社會動蕩不安。在漢哀帝建平四年,由關東流民打著西王母的名號避禍,流民在長安城大批聚集,舉行祭祀西王母的活動。這一事件參與人數之多,持續時間之久都極為罕見,在社會中造成了廣泛的影響,后世稱為“行西王母詔籌?!盵7]《漢書》將這一段史實記載如下:“哀帝四年春,大旱。關東民傳行西王母籌,經歷郡國,西入關至京師。民又會聚祠西王母,或夜持火上屋,擊鼓號呼相驚恐?!盵8]由于此次災異事件,與大家共同的西王母信仰崇拜息息相關,人們主觀上希望對西王母的崇拜祈福,得到上天庇佑。因此,西王母便被人們普遍認為帶有震懾與庇護的象征意義,成為廣大群眾的精神寄托。

另外,也可從這一事件反映出,這一時期西王母崇拜在民間群眾中已經達到相當狂熱的地步,甚至到了已經足以超出官方的管制,引起社會變亂的地步。同時,也映射出西王母信仰的神格中,已經包括為人們禳災除禍、保護平安的功能,人們借此崇拜來達到求雨救災的目的,這也是西王母信仰在民間得以生根發芽的重要原因。而在此事之后,官方也對此次事件給予解釋,進行了一系列的政治化構建。王莽為了實現自己篡漢的圖謀,從此次事件中尋找合理性的現實依據,將西王母詔籌事件構建成王皇后將要合理攝政的解釋,并將西王母地位進一步提高,進入神的行列,為統治者接受天神旨意提高自身統治的權威性服務?!稘h書·元后傳》記載如下:“哀帝之代,世傳行詔籌,為西王母共具之祥,當為歷代母,昭然著明。予只畏天命,敢不欽承!謹以令月吉日,親率群公諸侯卿士,奉上皇太后璽紱以當順天心,光于四海焉?!盵9]由于西王母信仰得到官方進一步神圣化的構建,其信仰地位不論在官方或者民間都得到名正言順的肯定,影響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三)東漢時期

東漢時期是西王母地位不斷提升,成為人們信仰體系中的至上神。并且在東漢末年被道教信仰體系所吸納,在道教體系中被賦予極高地位,信仰的影響程度和廣泛性得到極大提升。在東漢時期出現的大量西王母的祭祀場所,例如西王母祭拜的祠堂,以及在西王母神話中“石室”世俗化的出現等。史籍中“立西郊以祭陰,名西王母”[10]的描寫,便印證了這一現象的出現。西王母信仰被寄予平安富貴、長命百歲、去災避禍甚至是多子多福的吉祥象征,這既是當時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更是西王母至高無上的表現。

東漢時期西王母信仰的世俗化程度大大加深,在前期長壽職能的基礎上又演化出了增祿送吉祥的職能,來滿足廣大信仰者的期許,反映該時期西王母信仰功能已經提升到無所不能的地步。甚至受此時期“陰陽”思想的影響,人們憑對西王母吉祥美好愿望,給西王母配以東王父為伴侶,將西王母與東王父構建成當時社會的陰陽二神的信仰體系。古籍中記載如下:“……上有東王父、西王母,生如山石,長宜子孫?!盵11]東漢時期的西王母信仰,除了功能的不斷增多,神格也得到不斷提升,甚至在古人陰陽思維體系中,西王母成為了月亮的象征。傳統思想將月亮視為陰,即是母親神,可以起到了保護子孫的職能,因此,又衍生出西王母生育神的神格。

至東漢末年,西王母信仰開始被道教所吸納進入信仰體系之中,并且尊列女仙首位,統領眾女仙,位高權重,贏得官方和民間的爭相追捧。西王母被納入道教之中,與道家所講究的長生思想是有很大關聯的,這一點恰巧也是西王母所具有的特質。西王母信仰在這一時期影響力走向鼎盛,道教在其中起到極大的推動作用。

從西王母信仰在漢代的形成歷程來看,西王母信仰的內容是以官方和民間的不同層次需求,而不斷構建、完善的過程,這就說明漢代的西王母信仰是存在官方層面的大傳統文化和民間層面的小傳統文化兩種類型的,并在官方和民間兩個不同的層面廣泛流傳。學者汪小洋認為:“漢代的西王母有兩個信仰體系,一個是仙化的西王母,核心以求仙尋藥使人長生不老為主,這是被上層社會普遍接受的西王母;另一個是神化的西王母,它的信仰核心是承擔救世的作用而消除人間災難,既長生又解難,具有至上神的性質,不被上層社會接受但在中下層社會廣泛流傳?!盵12]筆者認為,漢代西王母信仰的官方大傳統是為了滿足統治者需求政治化的過程,表現為滿足統治者的長生思想和統治權力的合理性方面。民間小傳統則是為了滿足廣大群眾需求不斷世俗化的過程,表現為消災禳禍、平安長壽、賜子賜福等民間美好生活的滿足方面。因此,從大傳統和小傳統不同層面對西王母信仰的解讀是十分有必要的,既有利于西王母信仰的深入了解,又有利于我們對于大傳統與小傳統的形成和互動路徑的探究。

二、西王母信仰以大傳統為主導階段

西王母信仰在漢朝末年達到頂峰,之后便逐漸開始衰敗,在魏晉南北朝時期雖然相對有所削弱,但并未消失出大眾的視野。從東漢末年道教便將西王母納入道教體系之中,到魏晉南北朝時期西王母已經在道教體系中占據重要地位,在道教五十五位神仙中,居于第四的高位,僅次于東王公。魏晉南北朝時期與道教有關的著作包括《抱樸子內篇》《洞真西王母寶神起居經》中,都有對西王母的詳細記載。

(一)魏晉南北朝時期

西王母信仰在魏晉南北朝時期被納入道教體系,主要與道教的上清派和靈寶派有關,這一時期道教吸納西王母的原因,更多是因為道教神仙體系迫于神圣化的需要,加上道教是講究陰陽平衡的學說,將東王父與西王母的并列,正是當時教法所需的。道教對西王母信仰吸納并不是全盤接受,而是進行了一系列的規范化的梳理,因此,西王母信仰不斷被道教所接納的過程,也是其不斷被大傳統肯定進而體系化的過程。

上清派在魏晉南北朝時期的道教體系中,勢力重大,信徒眾多,上清派為了使自己權利合理化,便吸納民間信仰中的西王母信仰,賜予西王母崇高的神化地位,并且假以西王母之名編著經文,借西王母的地位尊貴、知名度高的特點賦予經書的合理性,其中《洞真西王母寶神起居經》便是編著的重要經書之一?!抖凑嫖魍跄笇毶衿鹁咏洝酚涊d:“乞人告曰,吾寶真人也,此言是昆侖西王母寶生無死之曲,知者使人不死?!盵13]從記載可知,經書借助西王母之名,可以使信仰之人獲得不死之身,不僅提升西王母的信仰神格,同時也大大提升了道教經文的神圣性,這是上清派假西王母之名的重要目的。另外在《西王母反胎按摩玉經》之中,道教將自身的反胎按摩之術與西王母聯系在一起,聲稱依據西王母口訣按摩,便可以擁有強身健體、消除萬疾的功效,進一步利用西王母之名,達到道教傳經授道的目的。靈寶派與上清派大致處于同一時期,著名道士葛洪便與這一派有關。葛洪在《抱樸子內篇》一書中,賦予東王夫和西王母的平等地位,將二者共同構建成人類社會的祖先,記載為“稱東王父者,麋也。西王母者,鹿也?!盵14]由此可見,靈寶派對西王母的極度推崇。

到了南北朝時期,道教各教派便對西王母廣泛接納,正是在這一時期,陶弘景創建了道教的神仙譜系,西王母在道教中的重要地位被正式奠定。據陶弘景撰寫的道教經典《真誥》載:“正月二十三日,東宮上人來看洞中,時或有龜山賓共集,高會真仙?!盵15]文中所說的龜山賓即為西王母,這時的西王母已經明確成為道教主神,宗教化和神化屬性進一步得到了提升,西王母信仰進入道教化傳播的新階段。

雖然這一時期西王母信仰被納入道教體系并非自身的主觀選擇,但從結果來說,西王母信仰和道家體系起到了相輔相成的效果,西王母促進了道教神仙體系的神圣化、合理化,道教將西王母信仰的神格和功能進一步提升,西王母身份得到大眾的進一步肯定,西王母進入到大傳統層面的信仰體系之中,對前期西王母民間小傳統中衍生出的紛繁復雜形式,依據大傳統思想進行的一次規范化的整理,賦予西王母信仰更頑強的生命力和長期延續的可能性。正是西王母信仰的大傳統對舊時小傳統規范性的鉗制作用,西王母信仰才更多地得到了官方的肯定,其自身的影響力迅速提升,擴展為全民信仰。

(二)唐宋時期

唐宋時期是道教西王母信仰繼續加深的重要階段,道教對西王母信仰的吸納重構,從早期偏重神圣化向偏重人性化、世俗化的方向開始轉變,關于西王母的描寫記載逐漸細致化,涌現出更多與西王母相關的故事情節。唐宋時期與道教有關西王母的著作成果頗豐,有代表性的包括《仙苑編珠》《太平御覽》《墉城集仙錄》《云笈七》《三洞群仙錄》《上清道類事相》《傳授三洞經戒法略說》《太上元寶金庭無為妙經》等。

西王母出自昆侖神話體系之中,昆侖山便是西王母所居之所,在道教體系中,西王母居于天界的墉城,這里便是西王母統領眾女官的地方,記載為“我墉宮玉女,為王母使”[16],后來的《墉城集仙錄》便是依據這一記載命名的。從道經中對西王母居所的描寫,便可以體現出西王母信仰在道教體系中逐漸偏向世俗化的過程?!断稍肪幹椤份d:“九光玄女,號曰:太真西王母,居西極昆侖山?!盵17]《上清道類事相》:“昆侖瑤臺,西王母之宮,所謂西王母上臺,天真秘文盡在其中?!盵18]《茅君內傳》載:“白玉龜山有朱紫之房,西王母處之。太上黃素方白赤氣之王,入五道之玉房也?!盵19]由上可知,西王母的居所在道教的記載中是逐漸細致化、世俗化的過程,從開始的昆侖山,細化到昆侖的瑤臺之上,最后演化成接近于世俗化住所的朱紫之房,便是西王母信仰逐漸從高不可攀的神轉變到更加貼近人的世俗表現。

另外,西王母信仰在道教體系中,逐漸地世俗化的過程還表現在對西王母記載更加詳細化的方面,甚至在《云笈七》之中,西王母出現人性化的“姓”和“字”,載為:“西王母者,太陰之元氣也。姓自然,字思君?!盵20]西王母信仰的大傳統內容逐漸變得世俗化,是更有利于其影響力增強的,特別是西王母信仰中,人性化一面的轉變,促使西王母信仰的受眾范圍迅速擴大,為更多大眾所熟知。這一時期的道教西王母信仰世俗化的過程,為后一階段脫離道教大傳統的西王母信仰世俗化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保證了西王母信仰的延續發展。

三、西王母信仰以小傳統為主導階段

明清時期是西王母信仰民間世俗化的重要階段,這一時期西王母信仰的小傳統內容逐漸占據主導地位,西王母信仰在依據民間想象不斷人性化構建的過程中,西王母信仰的神格和功能在得到極大提升的同時,西王母主刑殺死神的神格也逐漸被遺棄,西王母開始演變為受民間宗教追捧的和民間故事喜愛的對象,民間寶卷成為記述西王母信仰的重要載體,隨著寶卷的廣泛流布,西王母信仰也傳播到更大的地域范圍,正是這一時期的發展,推動了西王母信仰向我國臺灣和東南亞地區的廣泛傳播,在這些地區至今仍有著廣泛的影響力,臺灣著名的慈惠堂便是如今西王母信仰的代表性組織。筆者認為,西王母信仰大傳統必然是要走向民間的,一方面是為了尋求更多的信仰群眾和信仰空間,永葆信仰的生命力。一方面是為了對民間繁雜的信仰體系進行規范化,指導民間廣大群眾的信仰實踐。因此,大傳統敘述格式的不斷民間世俗化是歷史必然,也是大傳統走向民間的可行化路徑。

(一)民間宗教寶卷中的西王母信仰

明清時期宗教寶卷成為民間宗教說法闡教的重要方式,民間宗教為尋求所宣揚內容的神圣性、合理性以及得到大批信眾的支持,便將大量有關西王母的內容編入到民間寶卷之中,同時將西王母神格進一步提升為勞苦大眾的救世神,甚至被擁為民間信仰中的“無生老母”,凌駕于眾神之上。具有代表性的宗教寶卷包括:《護國威靈西王母寶卷》《瑤池金母金丹懺》《王母消劫救世經》《王母經》等。

眾多的民間宗教寶卷,并未摒棄道教西王母身上的仙化色彩,反而將西王母化作眾神之首,對民間信仰中原本復雜的神仙體系進行了一次規范化的整理。例如,《護國威靈西王母寶卷》寶卷之中便大量吸納了道教西王母的內容,依舊將西王母封為至圣之女、萬民之母,衍生出創世神、救世主的神格。[21]另外,最突出的轉變表現在西王母信仰形象的民間化、人形化的改變,甚至在很多記載中以凡間女性的角色出現,完成了從豹尾虎齒的半人半獸,到雍容華貴的女仙之首,再到平平無奇的民間女子的轉變,致使西王母更加貼近于民間百姓的生活,與廣大民間百姓共嘗生活疾苦,促使西王母信仰在民間擁有更加廣泛的受眾。

明清時期,出現了大量的農民起義活動,例如青蓮教、同善社等組織,希望提高自身的影響力和號召力,往往打著西王母的旗號,這一點與東漢發生的“西王母詔籌”事件頗為類似,間接地為西王母信仰的傳播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時至今日的甘肅涇川群眾之中,西王母信仰依然有著一定的群眾基礎,流傳著《王母經》《玉皇經》等民間經文,西王母信仰具有如此頑強的生命力,與其不斷地向小傳統方向的世俗化是脫不開關系的。據《王母消劫救世真經》記載:“西王母已為人母,慈眉善目,為兒女們不能修行向善而淚流滿面?!盵22]筆者認為,小傳統的民間材料一直是西王母信仰的活水之源,為其送去源源不斷的新鮮養料,從而永葆傳統文化的生命力。

(二)民間故事寶卷中的西王母信仰

有關西王母的民間故事在漢朝時期便已出現,早期的漢武帝內傳,便是以漢武帝對求仙思想的狂熱追捧為藍本,想象出的關于西王母與漢武帝在宮中會面的趣事。到明清時期,民間對有關西王母故事內容進行大量的收集整理,西王母成為當時重要的民間故事題材,在梳理改編的基礎上,大量匯成故事寶卷的形式,在民間群眾之中廣為流傳。具有代表性的包括:《新編連相搜神廣記》《新刻增補搜神記大全》《說郛》《太姥寶卷》《天仙寶卷》。

上述民間故事寶卷更多地以西王母故事為敘事中心,將西王母故事情節進行細化描寫,或者更換故事背景,將西王母描繪成各式各樣的人性化形象,并且刻畫出西王母普通人一樣的性格。例如在《天仙寶卷》中,將西王母刻畫成賢妻良母的形象;《牛郎織女寶卷》中,變成了嚴格執法,不通人情的形象。[23]相比于宗教寶卷而言,故事寶卷之中的西王母神格是相對低下、世俗化的,但往往寄托著民間大眾的美好期望,或是美好的愛情、幸福的婚姻,或是合家團聚的景象。除此之外,民間故事寶卷還擁有很強的趣味性、可讀性,更加樸素的敘事方法是西王母得以貼近生活的關鍵因素。符合大眾習慣,更容易貼近民眾生活,為廣大民眾所接納的方式,也是十分有益于信仰群體與地域的擴展,從而更有利于西王母信仰的保護傳承。

西王母信仰由大傳統主導向小傳統主導的轉變過程中,大傳統的影響能力和覆蓋范圍是逐漸提高的,是有利于傳統的保護和繼承的。西王母大傳統部分的影響范圍是極其有限的,他們往往只是被少數自省的知識階層所崇拜,而要將西王母信仰傳入民間的尋常百姓家,有更大的信仰基數和范圍,必然是要將大傳統的西王母信仰進行民間所接受的世俗化調整的。

四、西王母文化的現代價值

西王母神話資源是祖先給我們留下來的豐富文化遺產,不僅是各民族共同的文化認同載體,更是中華民族共同體的重要符號象征。神話資源的發掘,為強化各民族對中華優秀文化的認同提供了豐富的歷史資源,是建設各民族共同精神家園的重要舉措。

從國家層面:西王母神話傳說在不同時代的流傳特點直接體現了中央政權對西域的認識和邊疆治理背景下各族人民對西王母神話的文化想象。這種內涵豐富的想象性文本,時至今日仍然被各民族共同構建、共同擁有、共同認同,對當代各界民眾認清祖國邊疆是中華各族人民共同開拓的、是祖國不可分割的具有重要價值;對邊疆各民族建設共同的精神家園、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具有重要意義。

從地方層面來說,西王母文化記憶的現實功能,包括對人們的教育教化功能和對不同群體的關聯功能為主。這些對構建文化深厚、經濟發展、社會文明的和諧社會具有重要現實意義。例如,以天池西王母神話傳說為主體的西王母文化已經成為阜康市的主流文化之一,天池西王母神話傳說中所蘊含的祈福和平、寬容平等、養生長壽的和諧因素已經成為阜康構建和諧社會和平等、團結、和睦民族關系的有利條件。西王母文化的進一步發掘,豐富和深化了學界對中國歷史人文的認識和理解,對進一步研究中華民族的人文、歷史、民族情況具有重要參考價值。

猜你喜歡
世俗化西王母道教
漢畫像西王母圖像近三十年研究綜述
女媧補天
淺析西王母形象演變及其原因
淺析西王母形象演變及其原因
論高科技時代的佛教
論佛教的與時俱進
道家道教研究
藝術鑒賞話雕塑
從“禪宗”到中華闡釋美學中的倫理文化研究
茅山道教楹聯意蘊審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