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語科普說明文類語篇的閱讀教學實踐與思考

2023-11-29 01:15穆曉艷
江蘇教育 2023年42期
關鍵詞:說明文語篇科普

穆曉艷

科普說明文是目前高考英語閱讀理解考查的語篇類型之一,但由于科普說明文中有較多的專業詞匯、話題較新穎,如果缺乏有效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活動,對學生來說,該類語篇的閱讀理解難度較大,閱讀時往往會產生一定的畏難情緒。因此,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時,需要思考以下問題:如何采用適當的科普說明文教學設計策略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如何培養學生的科普說明文閱讀能力?如何在培養學生的語言技能的同時,提升他們的思維品質?

本文以譯林版高中英語教材選擇性必修二第四單元Living with technology的Reading 板塊語 篇Artificial intelligence: friendly or frightening?的教學為例,探討英語科普說明文的文本解讀和教學設計策略。

一、科普說明文的概念及文體特征

科普說明文是說明文的一種,主要介紹前沿科技、科學動態、發明創造、科研方法、事物的發展規律、對某一問題的解決方法等,從而使讀者獲得與說明對象有關的知識、信息,并獲得某些方面的啟示。[1]科普說明文具有以下三個典型的文本特征。

(一)結構具有清晰性

科普說明文語篇結構清晰、層次分明,通常由標題(Title)、導語(Introduction)、主體(Main body)和結尾(Conclusion)四個部分組成,有的科普說明文還配有小標題、圖片等。其中Title是對語篇核心的概括;Introduction 部分位于語篇首段,起到引出說明對象或提出問題的作用;Main body 部分往往具體闡述和分析說明對象或問題;而Conclusion 部分則是對說明對象的總結或給出問題的解決方案。

(二)語言具有獨特性

科普說明文語篇的語言通常較為準確、嚴謹、平實、簡明并富有邏輯性。從運用的詞匯來看,科普說明文常使用準確而正式的詞匯。從寫作手法來看,該類語篇往往采用多種說明方法,如下定義、舉例子、列數據、作比較等,以此來增加文本的說服力,提升說明的效果。從時態語態來看,科普說明文通常是對前沿科技或者某一問題解決方法的客觀的介紹等,因此常常使用一般現在時。

(三)內容具有科學性

科普說明文語篇的主要內容是科學文化知識,需要用文字來對前沿科技、科學動態、發明創造、科研方法等進行陳述,向讀者傳遞科學技術知識,或者分析某一科學問題的解決方法等,這些都需要有科學的依據和清晰的論證。

二、科普說明文類語篇閱讀的教學實踐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根據文本的特點和具體內容,有針對性地設計閱讀活動。[2]因此,教師在進行科普說明文語篇的教學設計時,應從文本解讀、目標制定、活動開展等方面著手,激發學生對科普文的閱讀興趣,在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及語言技能的同時,提升他們的思維品質。下面,本文結合語篇Artificial intelligence:friendly or frightening?的教學,闡述科普類說明文的閱讀教學實踐過程。

(一)基于文本解讀,確定教學目標

首先,教師可以從What、Why 和How 的角度入手研究語篇。What 即語篇的主題和內容;Why即語篇的深層意義、作者或說話人的意圖、情感態度或價值取向;How 即語篇的文體特征、語篇結構和語言特點。

【What】該語篇的話題是人工智能(AI),主要介紹了AI 的定義、發展、廣泛的應用及潛在的風險。語篇作者在向讀者說明和普及AI 相關的科技知識的同時,也對AI 的迅猛發展及存在的隱患表達了深深的擔憂:AI 對人類來說,到底是“友”還是“敵”?

【Why】該語篇帶領學生了解AI 給人們的生活帶來的便利和廣闊的前景,感受科技進步給個人的生活和社會帶來的巨大改變。與此同時,作者也指出AI 技術高度發展帶來的潛在風險和隱患,旨在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能力。

【How】該語篇是一篇科普說明文,主旨明確,結構清晰,為總—分—總結構,富有語言特色,充滿思辨性。在標題中,作者使用了疑問句,并采用了押頭韻的修辭手法,旨在激發讀者興趣,引發讀者對文本話題的思考。文本首段通過對未來的美好設想導入AI 話題;接著在文本的第二、三、四段介紹了AI 的定義、發展和廣泛的應用等;第五段提到了AI 未來發展的不確定性和潛在的風險,并以一系列的疑問句來表明人們的擔憂;在文本末段,作者又呼應了首段的設想,明確表達了自己的觀點。

基于以上文本解讀,教師確定了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即學生在學完本篇科普說明文后,應該能夠:根據標題和配圖預測文本的內容;了解人工智能的定義、發展、應用和存在的潛在風險;熟悉科普說明文的框架結構、文體特征,以及常用的寫作手法;分析作者的寫作意圖,理性看待人工智能的利弊,提升思辨能力。

(二)基于課堂活動,提升思維品質

1.運用頭腦風暴,進入主題語境,預測文本內容

(1)激活頭腦已知,引出語篇主題

該語篇話題是“人工智能”,屬于“人與社會”主題語境下的“科學與技術”主題群。教師在導入階段可以展示與人工智能相關的多模態視頻、音頻、歌曲、圖片等,并通過頭腦風暴,激活學生已有的背景知識。

上課伊始,教師首先呈現多幅人工智能在生活中廣泛應用的圖片,如學校、小區等入口處的人臉識別系統(Facial recognition)、小愛智能音箱(Smart speaker)、ChatGPT 等,以此來引出本節課的話題:artificial intelligence。接著教師提問“How do you fin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Would you like to describe with some adjectives?”大部分學生提到了convenient,helpful,useful,intelligent,beneficial,smart 等正面的詞,但同時也有少數學生提到dangerous,harmful,frightening,threatening 等負面的詞。于是教師追問“Is AI always beneficial to human beings?”,引導學生初步思考人工智能對人類來說是“友”還是“敵”。

【設計意圖】教師展示日常生活中的人工智能設備,以此來激活學生頭腦中已有的相關背景知識。同時,教師通過提問和追問,啟發學生初步思考人工智能是否總是對人類有益,從而為后續進一步挖掘“人工智能到底對人類是友還是敵”這一主題起到鋪墊作用。

(2)依據標題及配圖,預測主要內容

針對某一閱讀語篇的教學,教師首先要通過關注單元的標題和圖片等把握單元主題。[3]在進行科普說明文教學時,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多“看”文本的標題和配圖,從而有效激發學生的閱讀動力。

教師呈現語篇標題,要求學生大聲齊讀標題“Artificial intelligence: friendly or frightening?”,啟發學生關注并思考標題中問號的作用。接著,教師指導學生仔細觀察文本的四幅配圖,理解配圖所蘊含的信息,并引導學生依據文本的標題及配圖,思考問題“What aspects of AI may be talked about in the article based on the title and pictures?”學生積極展開討論,教師板書記錄下學生的回答,如wide applications of AI,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AI,the dangers posed by AI等。

在完成問答之后,教師引導學生再次朗讀并關注語篇標題中的“friendly or frightening”,思考其語言特點。仔細觀察后,學生發現friendly 和frightening 這兩個單詞中的前三個字母相同,讀起來朗朗上口;教師向學生介紹這種語言修辭手法是“押頭韻”,它使得文章的文字形式對稱,具有一定的形式美和音韻美,充滿感染力。

【設計意圖】科普說明文的標題和配圖具有獨特的文體特點,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掌握借助標題和配圖預測科普說明文語篇主要內容的閱讀策略,并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幫助他們形成一定的閱讀期待?!翱础笔侵匾挠⒄Z語言技能之一,教師要引導學生通過“看”,關注文本中特殊的語言現象,感受語言表達的效果。

2.梳理文本結構,構建科普文框架,把握文體特征

語篇理念下的閱讀教學要求學生在閱讀中超越句子層面的理解,走向以語篇為單位的整體理解。教師應根據文章的不同體裁設計不同的閱讀要求,從體裁的角度出發給予學生必要的閱讀指導,從而使學生掌握不同文體的閱讀方法。[2]

課堂上,教師要求學生快速閱讀文本,并針對該語篇的文體與文本結構提問“What’s the genre of the text? How is this article organized?What is the function of the first and the last paragraph?”啟發學生思考該語篇的體裁,明確首段和末段在語篇中的功能,厘清語篇結構,構建科普說明文語篇結構圖。(見圖1)同時,教師要讓學生知曉“總—分—總”結構是科普說明文語篇較常見的宏觀組織結構,從而獲得該類文體的語篇知識,提升語篇意識。接著,教師通過問題“What’s the main idea of each paragraph?”引導學生概括文本的段落大意。然后,教師追問“Would you please summarize each paragraph with a single noun?”引導學生進一步思考如何使用一個名詞來概括每一段的段落大意,從而增強學生提煉文本信息的能力。

(圖1)

【設計意圖】本環節中,教師引導學生思考文本體裁、首段和末段的功能,并判斷段落主題句,歸納主題詞,培養學生提取、概括文本信息的能力。同時,可視化的結構圖清晰、直觀地呈現出科普說明文“總—分—總”式的語篇結構,可以促使學生更好地把握文本組織結構,有效達成教學目標。

3.開展文本細讀,分析寫作手法,判斷作者態度

文本細讀基于對文本的深入閱讀,不僅有助于學生對文本語言和信息進行表層理解,還有助于學生對文本進行深層次的理解,評鑒作者的觀點、情感態度和寫作意圖,理解作者在文本中遣詞造句和謀篇布局等方面的技巧。[4]

(1)借助有效提問,分析寫作手法

說明文通常會運用多種說明方法來說明事物,如作比較、舉例子、列數據、作引用等。因此,在了解文本結構、段落大意的基礎上,教師要求學生再次走進文本,并通過問題鏈的形式,啟發學生分析、思考科普說明文語篇的寫作手法及其用途。問題設計如下:

Q1: Why does the author begin the article with an imaginary scene in Para.1?

Q2: What’s the writing technique used in Para.4?

Q3: How does the author show concerns and fears about AI in Para.5?

Q4: Why does the author quote Stephen Hawking’s words to end Para.5?

Q5: Why does the author refer to the imaginary scene in Para.6 again?

【設計意圖】問題1 旨在讓學生思考作者在文本首段描繪對未來生活的美好設想的作用,吸引讀者興趣,并引出文本話題。問題2 旨在啟發學生關注作者運用“舉例子”的說明方法,清晰地闡明了人工智能正在各個領域被廣泛使用中。問題3 旨在引導學生探究作者接連使用四個疑問句所形成的強烈的沖擊效果,表達了作者對人工智能可能會給人類帶來危險的恐慌。問題4 提到作者為了強化對人工智能發展的擔憂,在文本第五段末尾引用了著名物理學家霍金的警告,意在啟發學生思考說明方法“作引用”的效果。問題5 旨在讓學生關注作者所使用的“首尾呼應”的寫作手法。

(2)開展同伴互助,判斷作者態度

在學生完成文本的整體閱讀后,教師要求學生開展同伴互助,思考以下問題“What’s the author’s attitude towards artificial intelligence?Use some details from the article to back your opinion.”短暫的思考之后,有的學生認為本文作者對人工智能是持“支持、肯定”的態度,因為在文本首段作者描述了未來生活中AI 幫助人類完成所有的工作的場景,并使用了一句感嘆句“How cool that would be!”表達了作者對AI的認可。也有學生認為作者對于人工智能的態度是“客觀、科學”的,因為在文本第五段中作者連續使用四個疑問句,表示了作者對于AI 可能帶來的危險感到非常擔憂和焦慮;在文本末段,表明了作者態度的轉變:人工智能迅猛發展,但是人類切不可過于貪婪,對其索求無度,而是要保持謹慎、科學的態度。

【設計意圖】通過同伴互助和小組討論,教師引導學生細讀文本,關注文本中語言的前后呼應和對比,從而判斷出語言背后作者對于人工智能的客觀、科學的態度,幫助學生加深對語篇主題意義的理解。

4.設計讀后活動,實現語言輸出,鞏固遷移所學

在學生完成文本細讀、理解文本主題意義后,教師要創設新的情境,引導學生運用本課中所學的與人工智能話題相關的語言知識和語篇知識,理性地表達自己的觀點和態度,從而完成新情境下的語言輸出活動,形成新的認知。

在讀后階段,教師要求學生組成6至8人的學習小組,以小組為單位設計一張關于人工智能的宣傳海報,并在班內進行展示。教師首先引導學生就話題“What attitude should we adopt towards AI given its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展開小組討論,思考我們面對人工智能的優缺點應該采取的態度;接著以此為主題,小組成員合作完成海報的設計和展示活動,海報的內容要涉及人工智能的定義、發展、廣泛應用、潛在的風險以及我們應當采取的態度等。

【設計意圖】設計海報之前的小組討論活動能夠幫助學生實現對本課所學語言知識和信息的內化。有主題的海報設計及展示活動不僅能夠幫助學生鞏固人工智能的相關信息與知識,而且啟發學生思考面對人工智能的發展和潛在的危險,人類應該采取什么樣的態度,進而幫助學生提升批判性思維能力,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保持科學、謹慎的態度。

結合以上教學實例,在科普說明文的教學中,教師應帶領學生深入研讀語篇,把握主題意義,挖掘文化價值,分析文體特征和語言特點及其與主題意義的關聯,提升教學設計的有效性。同時,幫助學生設計有情境、有層次的英語學習活動,提升學生的思維品質,實現深度閱讀。

猜你喜歡
說明文語篇科普
說明文閱讀專練
新聞語篇中被動化的認知話語分析
科普達人養成記
科普連連看
如何提高自述型說明文的顏值
科普連連看
說明文中相似、相反與因果聯想的運用
微科普
從語篇構建與回指解決看語篇話題
語篇特征探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