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南省涉農財稅政策與國外經驗借鑒分析

2023-11-29 19:15褚穎張紅玲
河南農業·教育版 2023年11期
關鍵詞:稅收政策

褚穎 張紅玲

摘要:為了貫徹落實鄉村振興戰略,河南省需著力完善財稅政策,建立支持鄉村產業發展的政策體系和體制機制。通過對國際涉農財稅政策的分析,基于河南省的現狀,提出了完善增值稅、統一城鄉個人所得稅、創建康養旅游示范村和實行稅收減免優惠政策等建議,以期多方發力走好走穩鄉村振興之路。

關鍵詞:國際涉農財政政策;稅收政策;鄉村產業發展

一、國際涉農財稅政策分析

(一) 涉農財政補貼政策

據統計,美國、加拿大和墨西哥的農業補貼約占農民總收入的20%,歐盟約為35%,日本達到65%左右。

1、農產品保險補貼。農業保險是美國政府實施農業保護的政策之一,能有效減輕自然災害對農戶的風險損失。美國國會在1980年通過的《農作物保險修正法案》規定,農作物保險承保范圍要覆蓋所有糧食作物,政府對提供農業保險的機構進行保費補貼,農戶只需繳納較低的保費即可獲取較高的保險額度[1]。1990年修訂的《農業法》規定,參加聯邦農作物保險的農戶,遇到自然災害時將獲得高額的賠償;未參加保險的農戶,遇到自然災害時將獲得平均年產量40%的等價賠償。

2、收入補貼。日本政府規定,對居住在山區或半山區的農民實行補貼政策,每人補貼約100萬日元(100日元約合5.14元人民幣,2023),總補貼面積達到歐盟補貼面積的2倍多。

(二) 涉農財政投資政策

國際的農業產業化發展離不開涉農財政投資政策,包括直接投資模式和鄉村銀行模式,集中在外溢性強的農業基礎性建設、農業科研、農業技術推廣等方面。投資用于改善農業生產基礎條件,發展農業職業技術教育以及建立農產品產前產后服務體系。

1、直接投資模式。美國政府在農業產業化初級階段,財政投資重點放在交通運輸建設、修建公有土地等,夯實農業產業發展的基礎。美國的大型灌溉設施是由聯邦和各州政府投資興建,中小型灌溉設施則是由農場主個人或合伙投資建設,農業部給予部分資助。美國政府對農業基礎設施的長期投資形成了便捷的交通與水利設施,為農業的高效生產提供了前提條件。在農業產業化高速發展階段,重點投資農業科研、技術推廣、農業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2]。美國國會頒布法令,政府需向各州分撥土地,用于建立各州高校,并在高校內成立農業試驗站、農產品推廣協會等,大力發展農業教育,因地制宜地進行農業科研與推廣。為了保障農業發展的資金投入,規范各個投資主體的投資行為,防止農業投資的盲目性與無效性,政府制定并頒布了《農業投資法》,利用立法的政策來加強農業投資機制運營的有效管理。美國農業部及各州市場新聞局定期免費為農場主、收購商、經銷商等提供農產品的價格和供需情況信息,市場信息系統覆蓋美國農產品主要集散中心和生產中心。

2、鄉村銀行模式。英國的涉農金融機構主要包括長期金融機構、中短期金融機構和合作金融監管機構[3]。長期金融機構包括農業抵押公司、清算銀行和土地改良公司等,為農戶提供土地及農用資產的抵押貸款。中短期金融機構包括商業銀行、農村信用社等,從業人員大多為當地農村居民,因此貸款人無需提供任何擔保即可進行貸款。合作金融監管機構負責制定并修訂監管規則以及進行風險控制。

(三) 涉農稅收優惠政策

西方國家的涉農稅收政策各有特點。例如,美國作為世界第一經濟體大國,實行聯邦稅制和地方稅制并行的政策,來促進本國的農業發展。在財產稅以及投資稅方面,對農民和農業相關產業都有相應的優惠政策,農業投資被農戶當做合法的“避稅所”。在所得稅制度下,對于涉農的所得稅比其他產業的所得稅體現出較多的優惠。農業勞務、水利工會、基地工會、農業合作工會等取得的利息、股息所得享受免稅待遇。美國的《所得稅法》規定,農產品在銷售時劃入到資本項目來計算所得稅應納稅額,個人資本的增值額按照現行稅率的21%來征收個人所得稅。

而日本的涉農稅收政策主要體現在土地稅。土地稅僅僅向土地所有者征收,租地的農民只需交付地租,無需交付土地稅。同時日本的法人稅長期實行低稅制,一般企業按照現行稅率的32.12%納稅,而農戶按照現行稅率的26.53%納稅。

法國的《土地稅法》規定,對于安置青年務農的土地減免50%的土地稅。農場主有延期納稅的權利,可將尚未出售或者已售的農產品遞延至下一個納稅期。

二、河南省涉農財稅政策存在的問題

(一) 農業財政補貼方式不太合理

在農產品出口方面,河南省的黃箱收入補貼為農業產值的3.3%左右,與WTO規定的上限8.5%還有很大的差距。農業補貼的結構也亟待調整,由于各地區人均收入存在差異,因此欠發達地區的農戶和一般地區的農戶享受的補貼應存在差異。在農產品種類方面,綠色、生態、高質的農產品享受的補貼應與其他農產品有所區別。

(二) 增值稅涉農優惠未落到實處

《中華人民共和國增值稅暫行條例》規定,農業生產者銷售自產農產品免征增值稅。2020年4月1日起,一般納稅人購進免稅農產品按照買價的13%抵扣進項稅。而增值稅屬于價外稅,即稅款是由最終環節的購買者承擔,免征增值稅降低了最終環節購買者的支出,農業生產者并沒有得到真正的實惠。農產品加工企業收購農產品可以免征增值稅并可按13%的扣除率抵扣進項稅,對于出口的農產品,企業還能享受出口退稅優惠政策,但是企業在收購農產品時會進行壓價收購,退稅款也沒有實際退給農業生產者,因此,增值稅涉農優惠并未落實到農業生產者個體上。

國家對于化肥、農藥、農膜、飼料、農機等農業生產資料實行稅收優惠政策,在生產、銷售環節以低稅率來征收增值稅,納稅人生產、批發和零售有機肥產品免收增值稅。這些增值稅涉農優惠以農民利益為出發點,旨在減輕農民負擔,而實際上農業生產資料的價格在不斷上漲,反而增加了農民的生產成本。政府減免增值稅的成效被沖抵,削弱了增值稅惠農政策的效用,從生產環節到銷售環節稅收減免的實際受益者是生產企業或經銷商。

(三) 個人所得稅涉農政策缺乏公平性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的規定,進城務工人員(包括農民工以及從事生產經營的人員) 應依法繳納個人所得稅,對于農業生產者在農村進行的農業生產經營所得和其他所得不征收個人所得稅。從以上可以得出,進城務工的農民和城市居民需承擔相同的納稅義務,但享受的權利卻不同,由于城鄉差別,城市居民享受了更多的教育、醫療及報銷的福利,而進城務工農民則承擔了較多的個人所得稅稅負。

三、完善河南省涉農財稅政策的建議

相較于國際農業產業現代化發展的道路,河南省的農業產業發展還需很長之路要走,涉農財稅政策還需修訂和完善。

(一) 完善增值稅使其優惠落到實處

一是不再減免農產品加工企業的增值稅,讓其按規定進行納稅,稅務局所收稅款及時上繳國庫,政府再按照田畝數對農民進行補貼或者按比例補貼農業基本設施建設和農業科技開發項目。二是嚴格控制農業生產資料的價格,實行“生產成本+微利”的定價模式,使增值稅減免的惠農效應真正體現在農民身上,促進農業長遠有效發展。

(二) 統一城鄉個人所得稅以促進公平

對農業生產者同樣征收個人所得稅,擴大征稅范圍,將農業生產經營所得納入征稅對象。實行超額累進稅率,按年計征。同時設置免征額,使得普通個體農業生產者的稅負為零,而規?;洜I、收益較高的農業生產者承擔少量稅負。對于進城務工農民和非城市居民,可提高工資薪金所得和勞務所得的費用扣除標準,生產經營和承包承租所得也按照一定比例的附加來加計扣除費用。通過以上調整,可以體現稅收的輕稅原則和公平性原則。

(三) 創建康養旅游示范村

將銜接資金投入到康養旅游特色產業,有利于壯大脫貧村村集體經濟,實現脫貧人口(含監測對象) 穩定增收的目的。目前,全省已創建第一批40個AAAA級康養旅游示范村,包括鞏義市的小關鎮南嶺新村、新密市的尖山鄉神仙洞村、欒川縣的潭頭鎮撥云嶺村等。其中新縣的田鋪鄉田鋪康養旅游示范村,把山區變景區、鄉村變景點、民房變客房、農產品變禮品、資源變資產、農民變股東。2022 年1 至9月,該縣接待游客804.8萬人次,旅游綜合收入56.3億元。

(四) 實行稅收減免優惠政策

實施110項稅收減免優惠政策,包括普惠性稅收政策、結構性減稅降費及留抵退稅政策等,這些政策能夠持續推動鄉村產業發展和鄉村振興的進程。涉及的稅種有增值稅、企業所得稅、消費稅、個人所得稅、資源稅、房產稅、車船稅、城鎮土地使用稅、耕地占用稅、城市維護建設稅、印花稅及教育費附加等。這些涉農稅收優惠政策讓鄉村地區能夠真正享受到國家政策的紅利,讓涉農企業真正享受到實惠,由“輸血式”扶貧轉變為“造血式”產業發展。加快鄉村產業發展是鄉村振興的重中之重,目前的稅收政策側重于鄉村產業的高質量發展,通過實施一系列的稅收優惠政策,賦能新型農業經濟實體的發展,擴大農產品銷售渠道,支持農業資源的綜合利用,加快農業產業化發展。相關的稅收優惠政策包括優化土地資源配置稅收優惠、促進農業生產稅收優惠、支持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展稅收優惠、促進農產品流通稅收優惠、促進農業資源綜合利用稅收優惠等。

結語

河南省的涉農財稅政策體系和體制機制在發展的過程中仍然存在著諸多不足之處,因此對國際涉農財稅政策成功經驗的研究借鑒具有重要的實踐價值,希望本文能為河南涉農財政政策和稅收政策的改革和完善提供有益的啟示。

參考文獻:

[1]文小才.美國現代農業生產方式與財稅政策[J].北方經濟,2008(05):50-53.

[2]郭會芳.國外農業科技創新金融支持體系對我國的啟示[J].農家參謀,2020(19):75-76.

[3]唐江云,向平,楊紅,等.國外農業科技創新金融支持體系對我國的啟示[J].安徽農業科學,2019,47(23):266-269+278.

基金項目:河南省高等學校重點科研項目“‘鄉村振興視域下財稅支持鄉村產業發展問題研究”,項目編號:23B790019。

作者簡介:褚穎(1966-),女,河南禹州人,碩士,教授,研究方向:經濟管理;張紅玲(1979-),女,河南開封人,碩士,實驗師,研究方向:財政與稅收。

(責任編輯 梁素芳)

猜你喜歡
稅收政策
基于節約型社會分析綠色財政稅收政策運用
基于節約型視角下綠色財政稅收政策分析
非貨幣性資產捐贈的所得稅激勵機制完善途徑——美國慈善捐贈稅收政策的借鑒
稅收政策對東營市產業結構升級的作用及意義
黑龍江省冰雪旅游產業稅收政策研究
促進產業結構升級的稅收政策研究——以河南省為例
稅收政策助力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不要了
三十三項民間投資稅收優惠
我國非政府組織稅收政策的現狀、問題及對策建議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