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智慧課堂下的高中地理教學策略

2023-12-01 11:14李麗楨
教育界·A 2023年31期
關鍵詞:智慧課堂高中地理教學策略

【摘要】在打造智慧課堂時,教師需要整合新的教育手段,設計新的教學流程,讓知識愈加直觀的同時與學生進行更多有效的互動。在實施高中地理教學時,教師可以聯系教學內容打造智慧課堂,讓學生通過參與學習活動掌握地理知識、發展多樣能力,增強學生的學習有效性。文章從課前、課中、課后三個階段的教學設計分析教師如何打造智慧課堂,有效開展高中地理教學。

【關鍵詞】高中地理;智慧課堂;教學策略

作者簡介:李麗楨(1987—),女,福建省三明市沙縣區第一中學。

隨著社會經濟發展,中小學的信息化基礎設施不斷完善,教師有更多機會接觸優質教育資源。在此背景下,教師可以通過打造智慧課堂開展高質量的高中地理教學,幫助學生有效理解相對抽象、復雜的教學內容。

智慧課堂是以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發展為宗旨,利用人工智能、云計算等信息技術打造出的高效課堂[1]。在智慧課堂上,教師可以做到線上線下一體化、課內課外一體化、虛擬現實一體化,師生之間的互動會更多,教師可以對學生進行更有針對性的輔導,學生可以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借助豐富的資源學習知識。在打造智慧課堂時,教師可以在課前利用線上教學平臺向學生推送學習任務或學習資源,助力學生自主學習;在課中利用線上學習平臺設計多樣的學習活動,與學生互動,讓學生獲得豐富的體驗;在課后利用線上學習平臺布置分層作業,并借助線上學習平臺的數據分析功能綜合分析學生完成作業的情況,給出合適的教學評價。

一、課前:推送資料,指導自主學習

智慧課堂中的地理教學流程與傳統教學中的不同,教師可以更好地指導學生進行課前預習[2]。在實施地理課堂教學前,教師可以先結合教學內容搜集豐富的教學資料,然后利用線上學習平臺推送給學生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并提供簡明扼要的預習指導,幫助學生有效預習。

(一)推送學習資料

高中地理課堂的教學時間短,學生在地理課堂上要閱讀的內容很多。在傳統的高中地理課堂中,教師需要花費許多時間讓學生在課堂上讀材料,這會導致教師講解重難點知識的時間減少,課堂教學效果會受到影響。而打造智慧課堂時,教師可以在課前推送學習資料,使學生初步了解學習內容,并產生一定的學習興趣,這樣可以減少學生在課堂上讀材料的時間,能夠提高學生的課堂學習效率。

例如,在教授部編版高中地理選擇性必修3第三章“環境安全與國家安全”中的“全球氣候變化與國家安全”一節前,考慮到該節課程涉及內容較豐富,教師應當在課前推送相關材料,減少學生在課堂上讀材料的時間。教師可以分享《極端天氣達到81度,植樹造林真的沒用嗎?》等文章的鏈接,鼓勵學生自主閱讀,分析植樹造林到底會升溫還是降溫,并給出自己的理由。在這樣的教學活動中,學生可以進行有效自學,了解大量相關知識,進行對比分析,形成初步認知。教師在后續引導學生參與課堂討論會更加順利,學生也能夠逐步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二)鼓勵自主探索

高中地理知識與現實生活密切聯系,解決生活中的地理問題是學生學習地理的目的之一[3]。生活中的地理問題不勝枚舉,在課前,教師也可以結合教學內容設計學習問題,鼓勵學生在課前進行自主探索,引導學生關注生活,探索用地理知識解決問題的方法,為后續參與課堂討論做好準備。

例如,在教授部編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冊第三章“產業區位因素”中的“農業區位因素及其變化”一節時,考慮到學生需要了解影響農業區位的因素及其變化對農業生產的影響,教師可以在課前介紹我國的“東桑西移”戰略,并推送相關文章與視頻,鼓勵學生進行自主探索。觀看視頻后,學生會了解到,在21世紀初期,廣西地區的桑蠶產業發展迅猛,廣西也逐漸取代江浙地區成為我國最大的桑蠶生產基地。教師可以提出預習問題:感興趣的同學可以查詢相關資料,探索為什么我國最大的桑蠶生產基地會從江浙地區變為廣西地區。在課堂上,教師可以開門見山地提出問題,引導學生遷移自學了解到的內容,分析我國最大的桑蠶生產基地從江浙地區變為廣西地區的原因。教師可以依據學生的作答情況引出本節課的內容,與學生一起深入分析與農業區位因素相關的內容,使學生通過解決問題建構地理認知,發展思維能力。

二、課中:呈現多樣內容,引導深入學習

與傳統的高中地理課堂相比,智慧課堂具有更強的交互性。在課堂上,教師可以利用多樣的教學手段呈現教學內容,與學生進行互動,引導學生探索教學內容、深入思考,助力學生發展核心素養。

(一)創設教學情境

在打造智慧課堂時,教師可以更加靈活地使用課件、圖片、視頻等內容創設情境,調動學生學習興趣,與學生進行充分互動,促使學生積極探究。在這樣的環境中,學生更容易產生學習興趣,進行沉浸式學習,取得良好的學習效果。

例如,在教授部編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冊第三章“地球上的水”中的“海水的運動”一節時,教師可以播放視頻,展示世界著名風浪區—好望角、錢塘江及其大潮。雄偉壯觀的自然場景很容易抓住學生的眼球,受此影響,學生會不自覺地走入教師創設的教學情境,對波浪、大潮等內容產生興趣。在此時,教師可以順勢提出相關問題,如“波浪是如何產生的”“波浪對人們的生產、生活有怎樣的影響”“潮汐現象是如何產生的”“大潮、小潮是如何產生的”等。在這些問題的影響下,學生會產生探究興趣。教師可以利用線上學習平臺鼓勵學生進行討論,讓學生遷移生活經驗,積極思考,找到問題的答案。教師也可以使用線上學習平臺的“隨機抽取”功能進行提問,提高學生的參與度,培養學生的思考習慣,活躍課堂氛圍。在學生回答后,教師可以及時補充相關文字和視頻資料,引導學生進行深入探究,驗證自己的答案是否正確。

(二)鼓勵使用教學軟件

為了引導學生進行深入探究,教師還應指導學生使用教學軟件學習,讓學生動態、直觀地理解自然地理現象和人文地理現象,形成科學的地理認知,提高自主學習能力[4]。

例如,在教授部編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冊第四章“地貌”中的“常見的地貌類型”一節時,為了讓學生更好地理解喀斯特地貌、河流地貌、風沙地貌,教師可以介紹一些地圖軟件,鼓勵學生利用這些軟件閱讀歷史衛星圖像,了解地貌演變過程。比如講到河流地貌時,教師可以鼓勵學生使用地圖軟件了解黃河三角洲的變化情況,然后引導學生依次分析該地區的交通情況、用地類型等,讓學生了解黃河三角洲變化的具體情況及真正原因,做到有理有據地進行分析。在這樣分析的過程中,學生不但可以了解相關地理要素,還可以切實把握不同要素之間的關系,學生的綜合能力會得到有效鍛煉。

(三)設計趣味練習活動

為幫助學生鞏固學習成果,了解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教師還可以利用線上學習平臺設計趣味練習。由于利用線上學習平臺學習具有較強的獨立性,教師可以在此時推送分層練習題目,讓學生得到更具針對性的幫助[5]。

例如,在教授部編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冊第一章“人口”中的“人口分布”一節時,教師便可以利用線上學習平臺推送分層練習題目,幫助各個層次的學生提高學習質量。在教授該內容時,筆者設計的部分練習題如下。

【基礎達標練習】

亞馬孫流域是世界上人口分布最稀疏的地區之一,造成此現象的主要因素是( )。

A.地處內陸 B.資源缺乏

C.地形復雜 D.氣候濕熱

【素養提升練習】

為了揭示世界人口的分布狀況,邦奇等著名學者設計了人類大陸圖,在地圖上取消陸地和海洋,僅畫出人類聚集的地區,其中面積較大的人類聚集區稱為人類大陸。請閱讀人類大陸圖(圖略),回答問題。

由圖可知,世界人口的分布情況為( )。

A.西半球多于東半球

B.歐洲多于亞洲

C.平原多于山地

D.高緯度多于低緯度

在學生完成練習題后,線上學習平臺會自動生成練習報告,用數據形式展現學生的練習情況。教師可以借助練習報告了解學生的練習情況,并有針對性地指導學生,幫助其查漏補缺。

三、課后:在線互動,輔導學習

在課后,教師要評價整堂課的教學情況[6]。在傳統的地理課堂上,教師往往會采用書面作業檢測學生的課堂學習情況,在學生完成作業后,教師會進行課堂講評,借此進行教學評價,同時輔助學生查漏補缺。此做法有種種好處,但存在較強的滯后性。在構建智慧課堂時,教師也要注重通過線上教學平臺的數據分析等功能了解學生的學習效果,并給出合理的教學評價和教學輔導,幫助學生進一步發展。

例如,在教授部編版高中地理選擇性必修1第三章“大氣的運動”中的“常見天氣系統”一節后,教師可以在了解學生的作業情況后,鼓勵學生主動與教師進行在線溝通,解決學生的困惑。如一名學生在完成如下作業時遇到問題。

【在線練習題】

請閱讀鋒面氣旋示意圖(圖略),圖中鋒面系統表示的是( )

A.南半球的暖鋒

B.北半球的暖鋒

C.南半球的冷鋒

D.北半球的冷鋒

教師在輔導時,可以引導學生分析氣旋水平方向,讓學生意識到“氣旋水平方向為順時針,應當是南半球”。同時,教師可以推送演示視頻,輔助學生強化認知。接著,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分析鋒的符號,并做出判斷—“這是南半球的冷鋒”。此后,教師應追問“當鋒面系統過境后,圖中M地的天氣狀況是怎樣的”,然后引導學生得出結論—“冷風過境后,M地被單一冷氣團控制,天氣轉晴,氣溫下降,氣壓升高”。在學生得出結論后,教師要及時表揚學生,讓學生獲得成就感。通過這樣在線互動,學生的個性化學習需求可以得到滿足,他們也可以有效積累解決問題的經驗,地理學習水平會逐漸提高。

結語

綜上所述,在打造高中地理智慧課堂時,教師應當設計多樣的地理學習活動,讓學生通過參與學習活動獲得豐富的學習體驗,掌握地理知識,增強學習效果,發展核心素養。為達到這一效果,在實施高中地理教學時,教師需要結合教學內容合理應用線上教學平臺和信息化教學設備,在課前、課中和課后三階段優化教學流程。教師可以在課前主動推送學習資料,輔助學生自主學習;在課中依據學生學習情況創設教學情境,組織教學活動,使學生在地理課堂上進行深入探究,扎實地掌握地理知識;在課后給出合理的教學評價,并與學生進行在線互動,實現個性化輔導,指導學生查漏補缺,助力學生核心素養發展。

【參考文獻】

[1]江旭明.高中地理智慧課堂現狀、構建方法與應用:以廣州市番禺區為例[D].重慶:西南大學,2023.

[2]惠繼貴.巧用“智慧課堂”軟件,高中地理妙趣橫生:以“氣壓帶和風帶”為例[J].中國教師,2021(增刊1):53.

[3]郭家勝.基于地理核心素養的問題式教學初探:以“農業”專題為例[J].中學地理教學參考,2020(20):40-42.

[4]陳綱.高中地理智慧課堂落實核心素養培養的思考與策略[J].當代教研論叢,2020(4):95.

[5]何宇,馮杰,彭定洪.基于智慧課堂的高中地理教學設計與實踐:以人教版必修2“交通運輸方式和布局”為例[J].地理教育,2020(1):47-49.

[6]蔡茂刑.基于核心素養的高中地理智慧課堂教學評價研究[J].中學教學參考,2021(25):85-87.

猜你喜歡
智慧課堂高中地理教學策略
低年級寫話教學策略
談以生為本的群文閱讀教學策略
寫話教學策略初探
淺談復習課的有效教學策略
淺談數學智慧課堂的構建
基于網絡學習空間的小學數學智慧課堂教學策略研究
探究數學奧秘,創生智慧課堂
回歸生活實際的高中地理教學研究
關于高中地理課堂教學效果提升的具體分析
實例研究高中地理微課制作的相關策略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