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試論防城港采茶戲傳承與發展的文化生態

2023-12-02 16:15黃婕
歌海 2023年5期
關鍵詞:文化生態傳承與發展

黃婕

[摘 要]文化的生成與發展離不開特定地區的自然環境、人文環境。防城采茶戲也不例外,它是防城地區現存古老的民間戲劇,它是在特定的文化生態環境中逐步形成和發展的。從文化生態學的角度出發,探討防城采茶戲的生態環境及生存現狀與發展對策之間的關系,探究其生態環境對防城采茶戲的形成及發展產生的重要影響。

[關鍵詞]防城港采茶戲;文化生態;傳承與發展

文化是環境的產物,每一種文化藝術的產生、發展都離不開特定的自然環境、人文環境?!白髌返漠a生取決于時代精神和周圍的風俗?!?防城采茶戲是在當地自然、人文環境、生產生活方式、文學藝術、民間信仰、民俗風情等多方面因素相互影響形成的一種民間戲曲文化。防城采茶戲歷史悠久,發展歷經坎坷,但它以頑強的生命力活躍在防城民眾的視野中。防城采茶戲是桂南采茶戲的一個分支,在被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之后,受到地方政府、職業院校、專家學者的重視與關注,并掀起對其進行深入研究的熱潮。迄今為止,防城采茶戲的研究成果不多,研究面也較窄,影響力低,還未發現有從文化生態這一角度去探究防城采茶戲的研究成果。本文試從文化生態學角度探析防城采茶戲與其生態環境之間的關系,為地方戲曲文化生態研究提供借鑒。

一、防城采茶戲與其生態環境

任何文化的產生都離不開特定的自然地理環境,正如《中國文化地理概說》一書中所言:“人類文化必然產生、發展于一定的空間范圍,它必然要打上地理和環境因素的烙印?!?防城地方戲曲的形成也不例外。錢穆先生曾說:“各地文化精神之不同,究其根源,最先還是由于自然環境有分別,而影響其生活方式。再由生活方式影響到文化精神?!?因此防城采茶戲的生成與發展是當地自然地理環境、山川河流、自然資源相互協調的結果。

防城文化是防城民眾與生態環境、思想價值觀念、審美情趣相互作用的綜合體。防城采茶戲是防城港市防城區傳統的民間戲曲,它承載著防城民眾的歷史記憶與聰明才智,也是對生活中的酸甜苦辣的詠唱。從地理生態環境來看,防城港市是沿海開放城市,“而防城區地處防城港市中心位置,北通南寧,南至防城港,東接欽州,西南達中越邊關東興,與越南山水相連,是中國金花茶之鄉、八角之鄉、 肉桂之鄉,是廣西第二大僑鄉,是大西南地區出海通商走向世界的門戶、窗口和交通樞紐。受地質構造影響,防城區地勢呈西北—東南走向,西北高東南低。地形大致可分為三類:西北是山區,中部是低山丘陵臺地,東南是沿海丘陵和海灣灘涂。防城區河流眾多,皆發源于十萬大山南麓,縱貫全縣,流向東南,注入北部灣”1。防城區的地理環境影響著防城民眾的生產生活方式,由此產生了與當地生態環境相契合的民間文化,而防城采茶戲就是傳統民間藝術奇葩。

據了解,防城采茶戲從內地經欽州、靈山、上思等地傳入,經當地民間藝人收集整理、實踐,已發展為角色行當較為齊全、有著完整的表演程式和唱腔藝術,運用本地方言“白話”演唱,并獨具地域文化特色的民間采茶劇種。防城民眾的文化娛樂方式以觀看采茶戲演出為主,防城采茶戲的演出語言也是當地方言“白話”,受眾范圍較為狹窄,因此,防城采茶戲僅在防城港市防城區的鄉鎮以及周邊的農村地區流傳。防城采茶戲的產生也是與其優越的地理區位優勢、生產方式和民眾社會生活的審美情趣密切相關的。

從歷史文化、人文景觀來看,防城區的前身是防城各族自治縣,深受百越文化的影響,文化底蘊深厚。防城區物產資源豐富,旅游景點眾多?!澳橇脊沛?,九龍潭漂流(含野人谷)、北侖河源頭景區漂流等景點,榮獲廣西科學發展十佳縣、廣西發展縣域工業試點縣稱號。防城區是多民族聚居的地區,居住著京族、漢族、壯族、瑤族等19個民族,其中少數民族人口占總人口的35.7%?!?防城民眾喜歡觀看唱腔通俗、載歌載舞、風趣幽默、富有教化價值的采茶戲演出。在豐富多彩的民俗文化的滋養下,防城采茶戲歷經風雨,植根于底層,服務于民眾,有著頑強的生命力,為防城傳統民間藝術增添色彩。

二、防城采茶戲的傳承途徑

“文化的傳承離不開一定的傳承方式和傳承場,正如磁力的運動需要借助并形成一定的磁場一樣。就廣泛的意義來說,因為傳承是指人習得文化和傳遞文化的總過程,所以人與人、人與社會的空間組合就形成了傳承場。但是文化傳承的內在要求和社會機制決定某些場合是固定的、主要的,重要的文化傳承和文化再生產在這里進行?!?防城采茶戲的傳承也不例外,歲時節日、民間祭祀、學校教育、人生禮儀、民俗活動等,這些活動就是防城采茶戲生存的土壤。

(一)防城采茶戲在歲時節日中傳承

民俗是文化生態的重要組成部分,“民俗文化是民間藝術滋生的土壤,沒有日常生活、歲時節日、人生禮儀、婚喪嫁娶等眾多民俗活動,也就不可能有民間藝術的存在和傳承”2??梢哉f許多民間藝術的產生都來自于民俗活動的直接需要。張紫晨指出:“民間藝術是民俗活動的直接需要,它來源于民俗,是民俗的組成部分,它的內容和形式大多是受民俗活動和民俗心理的制約。民間藝術是民俗觀念的載體?!?采茶戲植根于眾多的民俗活動中,民俗活動的場合和環境為采茶戲的傳承發展提供了賴以生存的發展空間,采茶戲的演出內容、表演形式、審美追求、民間習俗都直接或間接受民俗活動的影響,采茶戲的發展為民俗活動的發展增添動力,民俗活動的豐富也充實采茶戲的文化內涵。節日是民俗文化的集中體現,使民間藝術在節日的民俗環境中生成、傳播、發展。春節、元宵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冬至等重大傳統節日在防城民眾中備受重視,節日期間民眾都會邀請采茶劇團到家里或村里演出,一是節日與原始民間信仰有著密切的聯系,二是節日與農事相互關聯,三是節日具有調節社會生活的功能。節日是連接戲曲消費和生產、傳播戲曲文化的重要媒介。節日是活動著的民俗博物館,而節日的“觀戲場”是節日民俗中的重要內容。演戲多在佳辰節令或喜慶宴集或社日酬神祈福,農村地區的農閑時節則是演出的最佳時機,戲曲內容和形式不僅要與民眾的興趣相契合,顧及農時生產,更要選擇恰當的時機。采茶戲的演出依托于歲時節日,增強了采茶戲對民眾的吸引力,強化了采茶戲曲文化的傳播與發展,同時,對采茶戲曲形態的生成有一定的制約作用。節日演戲是出于趨吉避兇、增壽添福的愿望,對采茶戲的演出劇目提出了要求,如在防城區的廣大農村地區的春節期間,采茶劇團劇目大多是喜劇,如《借親配》《雙鳳爭珠》《石崇選婿》《羅嬌落難》等劇目,追求團圓美滿的結局,滿足了民眾的需求,也增添了節日喜慶的氣氛,給人們帶來歡樂。歲時節日不僅文化娛樂方式多樣,加強了訪親探友的社交功能,也承載了采茶戲的生產與消費,演戲成為節日民俗的重要內容。防城采茶戲的傳承發展與歲時節日習俗是密不可分的,歲時節日為防城采茶戲提供了演出的場域,同時防城采茶戲的演出也充實豐富了防城民眾節日娛樂的內容。

(二)防城采茶戲在民間祭祀中傳承

民間信仰是文化生態的重要組成部分,民間信仰影響著傳統民間藝術的生成與發展?!八囆g的發生和初期發展,與原始宗教和原始巫術的關系極為密切,萬物有靈觀和圖騰信仰都對原始藝術發生著深刻的影響?!?防城地區有著多神信仰的風俗習慣。每逢民間祭祀、廟宇落成、宗祠祖屋重修等重大時刻,一般是由地方上有聲望的老人來主持,集資籌錢宴請宗族民眾聚餐或邀請采茶戲演出以示慶祝,少則兩三天、多則三五天,甚至連續演出一個月有余。防城區民眾有著強烈的祖先崇拜意識、嚴格的家族制度,以祖先為崇拜對象,祭祀是每個人的義務和責任,一是源于對祖先的尊敬,二是祖先崇拜意識的根深蒂固。防城區一帶素有春分、清明、重陽返鄉祭祠拜祖的習俗,祭祖活動隆重而有序,防城民眾敬宗敬祖之風成為優良傳統。防城區一帶有著房祭、族祭、家祭等習俗,因年代久遠,祖宇多破敗,各家各戶按人丁出錢,發動族人捐資獻物,對宗祠內外進行維修復原,建好祖宇。在宗族祭祀場合中比較頻繁出現的儀式是祭祖或拜祖,每年拜祖民眾都會集資邀請采茶劇團戲班進行采茶戲演出,宗族祭祀以村落或宗族為單位的,在宗祠范圍內進行。筆者在2018年9月的調查發現,防城、欽州一帶的民眾有著濃厚的祖先崇拜意識,過年過節都會祭拜祖先,祈求祖先的保佑。采茶戲演出既是酬神祈福,也是鄉民祈求得到神靈的庇佑,尋求精神寄托和慰藉的方式,在農閑時節為民眾提供相互交流情感的機會,防城采茶戲也在民間祭祀活動中不斷傳承。

(三)防城采茶戲在民間戲班的演出活動中傳承

文化傳承的主體力量是民眾,而民間戲班是戲曲文化傳承與創新的載體,承載著戲曲文化的延續與發展民間文化的重任。民間傳統藝術的傳承主體,是指“民間文化藝術的優秀傳承人,即掌握著具有重大價值的民間文化技藝、技術,并且具有最高水準的個人或群體”2。防城采茶戲的傳承主體是活躍在民俗活動中的民間采茶劇團或戲班,以農村為主要陣地,這些采茶劇團有著自身團隊的獨門絕活,民間文藝團體在采茶戲曲文化傳承中扮演著重要角色。采茶戲藝術的傳承包括親緣傳承和業緣傳承,親緣傳承指“傳承人的特長和技藝是由有著親緣關系(直系或旁系)家庭成員一代接一代繼承下來的”,業緣傳承是指“在自己所從事的某種特殊行業中接受民間藝術傳承”1。以防城采茶劇團為例,這些劇團大多以親緣、地緣關系為主,從某種程度來說,民間劇團也是一個小型的地緣、親緣社會。采茶劇團不少演員不僅是夫妻同臺唱戲,而且他們的父母也會唱戲。防城采茶戲除了在街頭演出、政治性演出、采茶戲專場演出、文藝匯演等形式,采茶劇團也會為慶祝個別家庭的喬遷新居、升學、開業典禮等而演出。據調查,這種形式的演出在采茶戲演出中占有較大的比例。防城各級政府部門組織防城采茶戲現僅存的5個劇團2“送戲進校園”“送戲進社區”“送戲下鄉”,充分運用采茶戲寓教于樂的特點宣傳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如用采茶戲普及人口計生知識、稅收政策、禁毒教育、扶貧政策,宣傳黨代會、法律知識,提倡建設社會主義新文明,讓防城采茶戲的傳承與發展緊隨時代的步伐,與時俱進,順應時代的潮流。據筆者調查,在防城區以采茶戲表演宣傳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類似的政治性演出每年有60—70場。民間演出團體的這些演出活動為防城采茶戲傳承與發展提供了空間,同時民間戲班或劇團及其演劇活動在傳承和保護地方非物質文化遺產及民間文化的延續傳承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三、防城采茶戲的現狀與思考

隨著外來文化的沖擊,生態環境的改變,在娛樂方式多樣化等多種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承載著防城民眾歷史記憶與集體智慧的防城采茶戲的傳承發展現狀不容樂觀,對其保護迫在眉睫。戲曲生存環境嚴峻、傳承主體凋零、地方政府重視有限是影響防城采茶戲傳承與發展最主要的因素。

(一)戲曲生存環境嚴峻

良好的生存環境、文化氛圍是文化生成與發展的基礎。民間戲曲文化在傳統與現代潮流、本土文化與外來文化相互碰撞、磨合的夾縫中艱難地生存著,防城采茶戲這一獨具地方特色的民間戲曲也不例外。經濟的全球化、市場的國際化、傳播媒介的電子化、交通運輸的現代化影響著傳統民間藝術的生存土壤。民間戲劇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社會生態環境已發生深刻變化。防城采茶戲作為具有150多年發展歷史的民間小戲,劇團數量銳減,從20世紀90年代的十幾個到現在僅存的幾個,防城采茶戲演出市場嚴重萎縮,有些采茶劇團因缺乏觀眾面臨著倒閉或轉讓的風險,觀眾群體老齡化嚴重,缺乏社會民眾積極參與,采茶戲這一民間小戲在市場經濟的浪潮中逐漸邊緣化?,F階段,防城采茶戲演出市場發展空間縮減,防城港市采茶戲協會及采茶戲劇團負責人缺乏對戲曲市場需求的準確定位意識,防城民間采茶劇團演出經濟效益起伏不定,采茶劇團隊伍日趨萎縮,生存環境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響,這些都是采茶戲逐步淡出現代大眾的文化娛樂選擇范圍、藝術欣賞視野的原因,進而導致采茶戲的演出不能吸引大眾的關注和欣賞,青少年群體對采茶戲偏見較深。

(二)傳承主體凋零,缺乏創編人才

人才的培養是戲曲文化發展的關鍵?!氨硌菖c創造行為是無形的,其技巧、記憶僅僅存在于從事它們的人身上?!?防城采茶劇團劇本的主要來源是防城文工團退休的龍家發老師創編的一些采茶戲新劇目。隨著外來文化的沖擊,青壯年外出務工、求學的人增多,沒人樂意學戲,在職演員存在老齡化問題,專業戲曲人才青黃不接,缺乏編劇、導演、舞臺藝術指導等專業人才,防城采茶戲沒有一個正規的戲曲培訓學校,就算想學采茶戲也無處可學。老一輩的采茶民間藝人如防城采茶戲的挖掘者廖錦雷、防城采茶戲創始人周仕材、防城區戲曲第一代花旦楊桂輝等相繼離世或退出舞臺,當下的民間采茶戲教育體系不夠完善,制約了對中青年群體民間戲曲意識的培養。傳承主體的培養是文化傳承保護的重中之重。專項資金的投入和注重人才的培養是民間采茶劇團可持續發展的助力,應集中財力、物力、人力解決防城采茶戲創編人才、民間藝人、傳承主體缺失的問題,完善戲曲人才培養機制,重點支持民間采茶劇團的發展。

(三)地方政府的重視與扶持力度有限

地方政府的重視與扶持是防城采茶戲傳承與發展的保障?!罢ぷ髟诜俏镔|文化遺產保護方面也能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既是非遺保護工程的發起者,又是遺產化保護過程中的資源整合者。地方政府在遺產化保護工作中的文化自覺行動,應圍繞服務平臺的搭建、多方參與的資源整合、對公眾的宣傳倡導等方面展開?!?民間戲劇應是地方政府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重點對象,防城采茶戲被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后,防城區政府以及相關部門加強對采茶戲的保護工作,如建立采茶戲傳承基地、成立防城采茶戲學會、成立防城港市弘洋采茶文化傳媒有限公司、給予代表性傳承人經費等舉措,但由于各種因素的制約,目前防城采茶劇團都是自由組合、自負盈虧的民間組織團體,缺乏固定的演出場所,采茶劇團演出收入不穩定,劇團演員流動性大。地方政府對采茶戲的保護工作缺乏振興地方戲曲系統性的舉措,如培養年輕教師進校園教學生學習采茶戲,年輕的劇團演員接受專業系統的采茶戲培訓,邀請專業的專家學者對采茶劇團進行指導等。防城各級政府雖對防城采茶戲采取了一些保護措施,但是政府扶持力度不夠,效果不盡如人意。防城各級政府部門對防城采茶戲的資金投入力度有限,甚至有經費落實不到位的可能,采茶戲傳承人沒有得到相應的經費補貼,采茶劇團的舞臺、音響設備沒能及時更新,嚴重地打擊了民眾對采茶戲傳承發展的積極性。

四、防城采茶戲的發展對策

(一)改善采茶戲生存發展環境,拓寬采茶戲發展道路

防城港市政府借助現代媒體、互聯網手段拓寬防城采茶戲的發展道路?,F有的采茶劇團創新發展模式,采取線上直播展演+線下表演相結合的模式,擴大防城采茶戲的市場影響力。據筆者了解,防城區茅嶺鎮中心小學娃娃采茶團結合當地的地域文化,積極創編《十贊永騰 黃老師》《唱支采茶給黨聽》《林超德賣水》《五女拜壽》等采茶戲節目,防城港市采茶戲協會顧問龍家發結合時政宣傳熱點,創編《謳歌黨的二十大 奮進新征程》采茶快板詞,開展采茶戲音樂創作,以合唱的形式創新演繹采茶曲《采茶聲聲頌黨情》,到不同地區進行采茶戲展演,創新防城采茶戲的發展模式,建立防城采茶戲良性發展機制,拓展創新防城采茶戲的發展傳播方式,探索民間戲劇全新的發展模式。

(二)注重采茶戲人才的培養,擴大采茶戲的影響力

培養專業民間戲劇人才是民間戲劇得以持續發展的基礎。國家及地方加大對民間采茶戲人才培養的力度,出臺支持民間戲劇、劇團建設和戲曲人才培養的政策,定向培養防城采茶戲的專業人才,完善民間戲劇人才培養方案。防城區政府落實采茶戲劇團一對一專項扶持計劃,學校培養、劇團培養兩手抓。據筆者了解,在防城采茶戲協會及采茶戲劇團的指導下,防城區茅嶺鎮中心小學、防城港市實驗小學等4所學校成立“娃娃采茶團”。防城區茅嶺鎮是采茶戲的發源地,在2016年茅嶺鎮中心小學開設采茶戲興趣班,成立“娃娃采茶團”,在音樂課上,教師積極融合采茶戲內容,如采茶戲的唱段、唱腔、唱法及形態表演等基本功。防城港市積極貫徹落實“戲曲進校園”活動,走進61所中小學校開展采茶戲展演活動,舉辦校園采茶戲曲知識講座28場。鼓勵防城區政府出臺民間戲劇人才引進政策,完善人才培養機制,調整民間戲劇的人才比例結構,培養年輕受眾群體,擴大防城采茶戲的影響力。

(三)地方政府持續加大戲曲扶持力度

地方政府的扶持與推進落實是民間戲劇發展的助推器。防城港市政府出臺戲曲保護相關政策,如《防城港市關于支持采茶戲曲傳承發展的實施意見》,強化對防城采茶戲的保護力度。

防城港市政府設立民間戲曲發展專項扶持資金,完善防城采茶戲表演劇目資料歸檔管理制度,防城采茶戲愛好者及相關工作人員,積極收集整理防城采茶戲古籍善本88本,采茶曲牌(含擊樂譜)130多首,編印《防城傳統采茶戲曲選集》,保護防城采茶戲資料不丟失,年末各采茶劇團進行戲曲匯演。筆者在對防城采茶戲協會的許會長進行訪談時,許會長強調,在采茶戲協會成立之后,每年的元旦前后,隸屬于防城采茶戲協會的采茶戲劇團都會在防城港市中心區海洋文化公園進行文化匯演1。防城區逐步加大對防城采茶戲的投資力度,對防城采茶戲的經典劇目進行錄刻保存,建立防城采茶戲民間戲曲影像數字庫、劇團演唱劇目數字資料庫,打造防城采茶戲戲曲創作資源庫。針對防城采茶戲演出場所不固定,地方政府出資建設防城采茶戲的排練場所和演出地點,完善防城采茶戲演出的基礎設施,提升防城采茶戲的市場影響力。

結語

分析防城采茶戲的生態環境、發展現狀、發展對策可知,防城區良好的生態環境是防城采茶戲生成與發展的基礎。豐富多彩的民俗活動是防城采茶戲傳承發展的空間?!霸诂F代社會中,任何完全封閉的‘世外桃源是不存在的,文化始終處于不斷傳播、交流、滲透的相互影響之中?!?文化的產生與形成是與特定地區的自然環境、生態環境密不可分的。在當代社會文化語境下,為探究防城采茶戲的傳承發展路徑,可多舉措完善防城采茶戲的發展對策,營造良好的戲曲文化氛圍,開拓民間戲劇的演出市場,讓其在良好的生態系統中,擴大地方戲曲文化的影響力,促進防城采茶戲的傳承與發展。

猜你喜歡
文化生態傳承與發展
當代美國科幻電影的文化生態解讀
淺淡德宏瑞麗傣族傳統舞蹈迦樓羅舞的傳承與發展
淺談貴州地區布依族舞蹈的傳承與發展
中國武術文化傳承與發展
民族音樂在小學音樂教材中的運用
新時期多元文化背景下的文化認同
杜爾伯特蒙古族短調民歌探微
淺談黃梅戲的生成繁衍與文化生態
京津冀文化旅游融合發展問題與對策
從玉米到蔬菜:一個山鎮生計變遷的文化生態解讀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