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頸動脈斑塊灰階中位數對短暫性腦缺血發作進展為腦梗死的評估價值

2023-12-06 13:46王麗敏韓東明
精準醫學雜志 2023年6期
關鍵詞:頸動脈斑塊發作

王麗敏 韓東明

(新鄉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影像科,河南 新鄉 453100)

短暫性腦缺血發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是腦動脈一過性供血不足引起的短暫性神經功能缺損發作,也是目前已知引起腦梗死的重要危險因素之一[1-3]。因此,早期預測TIA進展為腦梗死的風險并及時防治,對于降低腦梗死的發生率具有積極意義。動脈粥樣硬化是造成TIA和腦梗死的共同病理生理基礎,頸動脈超聲檢查是臨床上評估動脈粥樣硬化的常用方法,有研究報道頸動脈狹窄程度與TIA患者腦梗死的發生有關[4],但目前尚缺乏能夠預測TIA患者進展為腦梗死的頸動脈超聲量化指標。

灰階中位數(GSM)是采用像素分布技術對二維超聲采集的灰階圖像進行定量分析的參數,能夠評估頸動脈斑塊的性質,GSM越高,斑塊越穩定。頸動脈斑塊GSM降低對于腦梗死的發生具有預測價值[5]。本研究以TIA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分析頸動脈斑塊GSM對TIA進展為腦梗死的評估價值,為TIA進展為腦梗死的診治提供參考依據。

1 資料與方法

選取2020年2月—2022年3月于我院收治的156例存在頸動脈斑塊的患者,納入標準:①經頸動脈超聲檢查發現存在頸動脈斑塊,且斑塊厚度>2 mm者;②接受頸動脈血管斑塊三維定量技術檢查并有GSM指標者;③1年隨訪資料完整者。排除標準:①有腦卒中、腦外傷病史者;②有冠心病、房顫、靜脈血栓病史者;③合并有惡性腫瘤、自身免疫性疾病者。參照《短暫性腦缺血發作的中國專家共識更新版(2011年)》中TIA的診斷標準[6],將入組患者分為TIA組(既往有TIA病史)和非TIA組(既往無TIA病史)。

收集所有患者入院后1周內的頸動脈超聲檢查結果,包括頸動脈斑塊體積、厚度及GSM。收集TIA患者的TIA持續時間、次數以及類型等指標,其中持續時間分為<30 min和≥30 min,發作次數分為<3次和≥3次,類型分為頸動脈型和椎基底動脈型。參照《短暫性腦缺血發作的中國專家共識更新版(2011年)》[6]對TIA患者行ABCD2評分,分為0~7分,得分越高,提示TIA病情越重。記錄TIA患者隨訪1年內腦梗死發生情況,腦梗死的診斷參照《中國急性缺血性腦卒中診治指南2014》中的標準[7]。

2 結 果

2.1 兩組患者的基本資料比較

TIA組42例,其中男24例,女18例,年齡41~69歲,平均(53.49±10.37)歲,頸動脈斑塊體積為(84.57±32.51)mm3,厚度(2.87±0.91)mm,GSM 30.57±23.25;非TIA組114例,男65例,女49例,年齡40~71歲,平均(54.72±10.84)歲,頸動脈斑塊體積(76.49±34.72)mm3,厚度(2.67±0.98)mm,GSM 37.76±10.71。兩組間年齡、性別、頸動脈斑塊體積、厚度比較無明顯差異(P>0.05),TIA組患者的GSM明顯低于非TIA組(t=2.638,P<0.05)。

2.2 TIA組中不同臨床特征患者頸動脈斑塊體積、厚度、GSM及ABCD2評分比較

TIA組中不同持續時間、發作次數、類型的患者頸動脈斑塊體積、厚度比較,差異無顯著性(P>0.05);不同持續時間、發作次數的患者頸動脈斑塊GSM以及ABCD2評分相比較差異有顯著性(t=2.271~3.324,P<0.05),不同類型患者頸動脈斑塊GSM及ABCD2評分相比較,差異無顯著意義(P>0.05)。見表1。

表1 TIA組中不同臨床特征患者頸動脈斑塊體積、厚度、GSM及ABCD2評分比較

2.3 TIA組中隨訪1年內發生與未發生腦梗死患者的頸動脈斑塊體積、厚度、GSM及ABCD2評分比較

與TIA組中隨訪1年內未發生腦梗死患者比較,1年內發生腦梗死患者頸動脈斑塊體積、厚度無明顯差異(P>0.05),而GSM明顯降低,ABCD2評分明顯升高(t=3.494、2.435,P<0.05)。見表2。

表2 TIA組中隨訪1年內發生與未發生腦梗死患者頸動脈斑塊體積、厚度及GSM、ABCD2評分的比較

2.4 頸動脈斑塊GSM預測TIA患者發生腦梗死的價值

頸動脈斑塊GSM預測TIA患者發生腦梗死的ROC曲線下面積為0.765(95%CI=0.575~0.955,P<0.05),根據約登指數最大值確定最佳截斷值為18.5,GSM預測TIA患者發生腦梗死的靈敏度和特異度分別為76.47%和75.00%。而ABCD2評分預測TIA患者發生腦梗死的ROC曲線下面積則為0.739(95%CI=0.538~0.939,P<0.05)。

3 討 論

TIA是腦梗死重要的危險因素,TIA進展為腦梗死的風險較高。TIA發病后3~6個月發生腦梗死的風險約10%[8-9],需要早期評估TIA病情及發展為腦梗死的概率。動脈粥樣硬化是TIA和腦梗死發病的共同病理生理基礎,頸動脈超聲檢查是臨床上評估動脈粥樣硬化程度的常用方法。頸動脈狹窄程度與腦梗死以及TIA的發病密切相關,韓冬林等[4]研究發現,TIA發作后30 d內發生腦梗死患者的頸動脈狹窄程度明顯重于未發生腦梗死患者,但經ROC曲線分析,頸動脈狹窄程度對TIA患者發生腦梗死的預測價值較弱,因此需要尋找新的頸動脈超聲量化指標來評估TIA進展為腦梗死的風險。

近些年關于頸動脈粥樣硬化與腦梗死關系的研究顯示,多數腦梗死患者存在頸動脈輕或中度狹窄,相比于狹窄程度,研究顯示頸動脈易損斑塊破裂脫落為腦梗死發生的重要原因之一[10-11]。對TIA相關的研究也顯示,頸動脈不穩定斑塊的形成與TIA發生及進展為腦梗死有關[12-14]。GSM是評價頸動脈斑塊性質的超聲參數,通過采用像素分布技術測量二維超聲采集的灰階圖像得到。FUKUSHIMA等[15]的研究證實,GSM越高,斑塊穩定性也越高。本研究結果顯示,與無TIA病史的頸動脈斑塊患者比較,TIA患者頸動脈斑塊的GSM明顯降低,但頸動脈斑塊體積及厚度無明顯差異,表明TIA患者存在頸動脈斑塊穩定性的降低。

頸動脈斑塊穩定性降低可形成易損斑塊,進而發生破裂脫落并引發TIA甚至腦梗死的發生。劉輝等[16]采用MRI評估椎-基底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的穩定性,發現不穩定斑塊患者TIA發作次數增加、持續時間延長,表明斑塊穩定性與TIA的病情有關。本研究通過GSM評價TIA患者頸動脈斑塊的穩定性,并發現GSM明顯降低,在此基礎上分析GSM與TIA病情的關系顯示,隨著TIA持續時間延長、發作次數增加,TIA患者頸動脈斑塊的GSM降低,但不同類型TIA患者頸動脈斑塊的GSM無差異。同時本研究還發現頸動脈斑塊體積、厚度與TIA病情加重沒有關系。以上結果表明頸動脈斑塊GSM降低與TIA病情加重有關,與MRI評估不穩定斑塊與TIA病情的分析結果一致。與MRI評估不同,GSM的測定通過超聲進行,操作更為便捷,更適用于臨床推廣使用。

研究證實,頸動脈斑塊GSM對腦梗死具有預測價值,但頸動脈斑塊的體積及厚度對腦梗死不具備預測價值[5,17]。TIA持續時間延長以及發作次數增加與腦梗死的發生有關[18-19]。本研究結果也顯示GSM降低與TIA持續時間延長以及發作次數增加有關。

ABCD2評分是目前臨床上評估TIA進展為腦梗死的常用方法,通過對年齡、生命體征、臨床表現、既往病史等進行評估,過程較為繁瑣,容易受到評估者主觀因素影響。既往研究顯示,ABCD2評分≥4分預測TIA進展為腦梗死的曲線下面積為0.7~0.8[20]。本研究還對入組TIA患者的ABCD2評分進行了分析,結果顯示,ABCD2評分增加與TIA發作次數增加、持續時間延長及進展為腦梗死有關,且ROC曲線分析顯示ABCD2評分對腦梗死發生具有預測價值,與既往研究結果一致。本研究進一步分析了GSM對腦梗死發生的預測價值,結果顯示,GSM對腦梗死的發生具有預測價值,且曲線下面積為0.765,與ABCD2評分預測腦梗死的曲線下面積相當,表明GSM對腦梗死的預測效能與目前常用的ABCD2評分相當;并且相較ABCD2評分,GSM通過超聲進行檢查,操作簡便且結果的穩定性及客觀性更強。

綜上所述,TIA患者頸動脈斑塊的GSM顯著降低,且與病情加重、進展為腦梗死有關,這為臨床評估TIA病情、預測TIA進展為腦梗死提供了新的指標,且GSM對腦梗死的預測效能與目前常用的ABCD2評分相當;同時也提示頸動脈斑塊穩定性下降可能在TIA發病及病情發展變化中起重要作用,并為今后研究TIA發病機制提供了新思路。

倫理批準和知情同意:本研究涉及的所有試驗均已通過新鄉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的審核批準(文件號EC-023-089)。所有試驗過程均遵照《涉及人的生物醫學研究倫理審查辦法》的條例進行。受試對象或其親屬已經簽署知情同意書。

作者聲明:所有作者均參與了研究設計和論文的寫作及修改。所有作者均閱讀并同意發表該論文,且均聲明不存在利益沖突。

猜你喜歡
頸動脈斑塊發作
PTGD聯合擇期LC在膽囊結石伴慢性膽囊炎急性發作的應用
頸動脈的斑塊逆轉看“軟硬”
一篇文章了解頸動脈斑塊
microRNA-146a與冠心病患者斑塊穩定性的相關性
有頸動脈斑塊未必要吃降脂藥
三維超聲在頸動脈內膜剝脫術前的應用價值
腦微出血與頸動脈狹窄的相關性分析
頸動脈內膜剝脫術治療頸動脈狹窄的臨床研究
穴位埋線治療發作期偏頭痛32例
中西醫結合治療盆腔炎反復發作43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