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聚氨酯復配SBS改性瀝青路用性能研究

2023-12-07 08:03邱超秦仁杰邱冬華王模
交通科學與工程 2023年5期
關鍵詞:改性劑車轍聚氨酯

邱超,秦仁杰,邱冬華,王模

(1. 長沙理工大學 交通運輸工程學院,湖南 長沙 410114;2. 杭州市交通規劃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 杭州 310012;3. 海南省交通工程建設局,海南 ???570208)

作為路面黏結劑的瀝青具有良好的黏彈特性,但未經改性的瀝青的耐高低溫性能較差[1]。嵌段共聚物可以有效地改善瀝青的耐高低溫性能,且其對瀝青的各種指標的改善都很均衡[2-4]。與基質瀝青相比,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三嵌段共聚物(styrene butadiene styrene triblock copolymer,SBS)改性瀝青的黏度和抗車轍因子更大[5],因此SBS 改性劑在道路改性瀝青領域的應用廣泛[6]。但是,由于SBS 改性劑和瀝青的分子結構有差異,沒有能與瀝青分子鏈發生反應的活性基團,不能形成穩固的交聯結構,僅在瀝青基體中混合均勻,因此兩者在該體系中的相容性一般[7-8],在高溫和靜態儲存過程中,易發生離析[7]。含硫類穩定劑可以通過硫化交聯,有效改善SBS改性瀝青的存儲穩定性,但會存在老化現象,且伴隨硫化反應產生的弱毒性煙霧會污染環境[9-10]。而新興材料聚氨酯(polyurethane,PU)具有環保耐磨、抗老化性、耐高溫、低溫柔性好、抗撕裂強度高等優點。將其加入瀝青中,能夠明顯提高基質瀝青的彈性恢復能力和耐久性[11-12]。目前已有大量研究表明,聚氨酯改性劑中存在特殊的活性官能團,能與瀝青發生化學交聯反應,提升瀝青分子間的作用力,改善瀝青的力學性能指標[13-15]。盡管大摻量的PU 能夠明顯提升基質瀝青的性能,但其成本較高。因此,本研究采用SBS和PU 復配制備的復合改性瀝青,以減少部分的SBS 改性劑摻量,并加入適量的PU,研究PU/SBS改性瀝青性能的變化規律。

1 原材料試驗研究

1.1 基質瀝青和SBS改性劑性能檢驗

在實驗室,采用A級70#基質瀝青和中石化公司的線型SBS 改性劑來制備SBS 改性瀝青,其技術指標見表1~2。

表1 A級70#基質瀝青技術指標Table 1 Technical parameters of 70# asphalt

表2 SBS改性劑技術指標Table 2 Technical indicators of SBS modifier

1.2 聚氨酯

本研究采用淄博華天化工有限公司提供的H2133A 型的聚醚型聚氨酯預聚體作為聚氨酯材料,其主要技術指標見表3。同時,選用與其相匹配的擴鏈劑4, 4'—亞甲基二(2—氯苯胺)(4,4'-methylenebis(2-chloroaniline),MOCA)進行擴鏈反應。MOCA為淡黃色顆粒,分子量為267,熔點為100~108 ℃,固態密度為1.44 g/cm3。

表3 聚氨酯技術指標Table 3 Technical indicators of polyurethane

2 試驗方法

2.1 聚氨酯復配SBS(PU/SBS)改性瀝青的制備

1) 分別稱取質量分數為3%和4%的SBS 改性劑,以及2%、4%、6%、8%的PU 預聚體和擴鏈劑等材料。將PU 預聚體提前放入80 ℃的恒溫烘箱中預熱30 min。

2) 將一定量的基質瀝青置于170 ℃的恒溫烘箱中加熱,待瀝青呈流動狀態時從烘箱內取出,稱取600 g 瀝青置于容器內。使用控溫裝置將瀝青溫度控制在170 ℃左右,以便進行后續的剪切試驗。

3) 啟動高速剪切儀,以4 000 r/ min的速度連續剪切50 min,其間分批次加入SBS改性劑。

4) 先確定瀝青表面無明顯浮粒,再將提前預熱的聚氨酯預聚體分多次、緩慢地加入SBS 改性瀝青中,以3 000 r/ min的速度剪切0.5 h。

5) 將事先研磨成粉末狀的MOCA(用量為聚氨酯摻量的10%)加入其中,并保持相同的剪切條件,繼續剪切20 min。

6) 將剪切完畢的改性瀝青置于120 ℃的恒溫烘箱中發育1 h,使PU 和瀝青反應完全,得到PU/SBS改性瀝青。

2.2 物理性能測試

PU/SBS 改性瀝青的三大指標測試步驟依據《公路工程瀝青及瀝青混合料試驗規程》(JTG E20—2011)[16](以下簡稱《規程》)進行。

2.3 布氏旋轉黏度試驗研究

采用布氏黏度計測試改性瀝青的表觀黏度,步驟如下:

1) 將瀝青加熱至流體狀態,用盛樣筒稱取10 g的瀝青樣品,放置于黏度儀恒溫容器中,保溫約30 min。

2) 將潔凈的轉子輕放于盛樣筒中,保溫20 min后進行試驗。

3) 選用27 號轉子,設置轉速為50 r/min,分別在135、155、175 ℃的試驗溫度下進行測試。待黏度數值保持穩定后,每隔1 min 讀取1 次數據,連續記錄3組數據,取這3組數據的平均值為最終結果。

2.4 動態剪切流變試驗

采用動態剪切流變儀(dynamic shear rheometer,DSR)對PU/SBS 改性瀝青的高溫流變性能進行分析。在進行溫度掃描試驗時,將溫度掃描區間設置在52~82 ℃,每隔6 ℃進行一次線性掃描,底盤厚度設置為25 mm,兩平行板之間的間距設置為1 mm。制好的DSR 瀝青試樣在該條件下進行溫度掃描試驗。

2.5 彎曲蠕變勁度試驗

試驗的步驟如下:

1) 將瀝青加熱至流動狀態,再倒入試驗模具中,放置一段時間,使瀝青溫度降至室溫。

2) 使用熱刮刀將高于試模的瀝青刮去,再將試模進行低溫水浴處理,之后進行脫模。

3) 將瀝青試樣放置在彎曲流變儀中,恒溫保持60 min后,記錄改性瀝青在60 s時的蠕變勁度模量S值和蠕變速率m值。

2.6 微觀分析

不同的分子鍵會產生不同的吸收峰。通過加入改性劑,可以對比加入改性劑前后的吸收峰,從而判斷瀝青在改性過程中發生的物理化學反應[17-18]。采用紅外光譜儀進行試驗,波長測試范圍為500~4 000 cm-1。為了觀察PU 在SBS 改性瀝青基體中的分散形態,采用熒光顯微鏡進行熒光掃描試驗,獲得熒光顯微圖像來分析改性瀝青的微觀形貌。

2.7 儲存穩定性分析

按照《規程》中的步驟進行瀝青儲存穩定性試驗,將瀝青在高溫狀態下放置48 h,然后測試并記錄其軟化點差值ΔS[6]。

3 試驗結果與討論

3.1 聚氨酯復配SBS改性瀝青的物理性能

按照《規程》的有關規定,對3%SBS和4%SBS改性瀝青分別添加不同劑量的PU,測試針入度、軟化點及延度三大指標,結果如圖1所示。

圖1 PU含量對PU/SBS改性瀝青3大指標的影響Fig. 1 Influence of PU content on three indicators for PU/SBS modified asphalt

從圖1 可以看出,加入聚氨酯可以改善瀝青的三項性能,特別是延度這一指標。對于4%SBS+4%PU組合,其針入度與5%SBS改性瀝青的相當,延度值相比5%改性瀝青的也有較大提升,但其軟化點與5%改性瀝青的相比有所區別。而4%SBS+6%PU 組合的軟化點可以與5%SBS 改性瀝青的相當。因此,可以初步得出結論,將PU 與SBS 復摻可以在減小SBS用量的同時,達到較好的改性效果。

3.2 聚氨酯復配SBS改性瀝青的黏性性能

瀝青是一種典型的黏彈性材料,經過高溫和長期荷載作用,會具有很強的黏性流特性[19]。在一定黏度值范圍內,瀝青的黏度越大,表示瀝青高溫抗變形能力越好,不易發生剪切變形。因此,選擇表觀黏度指標來反映瀝青的黏性性能。布氏旋轉黏度儀所測得瀝青黏度的試驗結果如圖2所示。

圖2 溫度對PU/SBS改性瀝青黏度的影響Fig. 2 Influence of temperature on viscosity of PU/SBS modified asphalt

從圖2 中可以看出,所有測試的改性瀝青在135 ℃時的黏度都小于3.0 Pa·s,符合美國戰略公路研究計劃(strategic highway research program,SHRP)的瀝青膠結料性能規范,這表明所制備的改性瀝青的施工和易性良好。在同一測試溫度下,添加了改性劑瀝青的相比于基質瀝青的黏度提升效果更明顯,瀝青的抗剪切變形能力和彈性恢復能力也得到了顯著的增強。

從圖2 又可以看出,在3%SBS 組和4%SBS 組的黏溫曲線斜率都沒有明顯的變化,這表明PU 的加入能使改性瀝青的黏性性能趨于穩定。而且3%SBS+8%PU 復合改性瀝青的黏度相比于4%SBS改性瀝青的略大,4%SBS+8%PU 復合改性瀝青的黏度也與5%SBS 改性瀝青的相當。這表明PU 的加入對瀝青黏度有所提升,且在試驗范圍內,PU 摻量越大,提升效果越明顯。

3.3 聚氨酯復配SBS改性瀝青的高溫穩定性能

為了評價瀝青的高溫流變性能,對各摻量組合瀝青進行了動態剪切流變試驗(Dynamic shear rheological test,DSR)[20-21],并通過 RSpace 軟件計算得到了瀝青的復數剪切模量G*、 相位角δ以及車轍因子G*/ Sinδ。試驗結果分別如圖3~4所示。

圖3 溫度對PU/SBS改性瀝青流變參數的影響Fig. 3 Influence of temperature on rheological parameters for PU/SBS modified asphalt

圖4 PU/SBS改性瀝青車轍因子隨溫度的變化Fig. 4 Variation of rutting factor with temperature on PU/SBS modified asphalt

從圖3~4 可以看出,隨著溫度的升高,瀝青的復數剪切模量降低,相位角增大,這表明瀝青由高彈狀態轉變為黏性流動狀態。同時,隨著PU 摻量的增加,改性瀝青的車轍因子也會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當摻加4%SBS+4%PU 時,瀝青的車轍因子已經與單摻5%SBS 的相當;而當摻加4%SBS+6%PU時,瀝青的車轍因子明顯大于單摻5%SBS 的。這表明,加入PU 可以顯著提高瀝青膠結料的車轍因子,對瀝青的抗車轍能力有很好的促進作用。并且在試驗范圍內,PU 摻量越大,對瀝青的高溫性能的提升效果越好。

3.4 聚氨酯復配SBS改性瀝青的低溫抗裂性能

在彎曲梁流變試驗(bending beam rheological,BBR)過程中,對瀝青小梁施加980 mN±50 mN 的荷載,并持續240 s。同時,記錄荷載的大小和瀝青小梁的變形量,并計算出S和m的值。試驗結果如圖5所示。

圖5 溫度對PU/SBS改性瀝青S值和m值的影響Fig. 5 Influence of temperature on s and m for PU/SBS modified asphalt

從圖5可以看出,隨著溫度的降低,改性瀝青的S值減小幅度增大,m值增大幅度減小,表示應力松弛能力逐漸變差。摻入的SBS 和PU 可以增強基質瀝青的韌性。當增大SBS和PU改性劑的摻量后,改性瀝青的S值變小,m值變大。這表明在試驗摻量范圍內,加大摻量可以增強瀝青抵抗低溫開裂的性能。3%SBS+8%PU 的摻量組合與4%SBS 改性瀝青S值和的m值相當,但其提升效果仍然很小。

相比之下,4%SBS+6%PU 和4%SBS+8%PU 改性瀝青則與5%SBS 具有相當的S值和m值,且它們對瀝青低溫性能的改善效果也相當。而其他摻量組合改性瀝青在-18 ℃時均不能滿足m>0.3的要求。

因此,推薦PU/SBS改性瀝青的最佳摻量組合是4%SBS+6%PU。

3.5 聚氨酯復配SBS改性瀝青的微觀分析

3.5.1 聚氨酯復配SBS改性瀝青的紅外光譜分析

經過對PU/SBS改性瀝青的各項性能研究,選出了最佳的摻量組合,即4%SBS+6%PU 改性瀝青。為了進一步分析這種改性瀝青的性能,對其進行了紅外光譜分析,得到紅外光譜圖像數據,如圖6 所示。通過對比加入改性劑前后的瀝青光譜峰值,可以判斷瀝青改性過程中發生的物理化學反應[17]。

圖6 PU/SBS改性瀝青的紅外光譜曲線Fig. 6 FTIR curves of PU/SBS modified asphalt

從圖6 可以看出,相比于基質瀝青,SBS 改性瀝青的峰值強度弱,但并未有明顯的峰值差異。這表明SBS 改性瀝青的光譜是SBS 聚合物與基質瀝青二者光譜的簡單疊加[22],并未發生化學變化。相比之下,PU/SBS 改性瀝青在單摻SBS 的基礎上,出現了有幾處峰值強度的變化。在波長為1 729.48 cm-1處,觀察酯羰基C=O 的伸縮振動;在1 535.66 cm-1處的峰值變化是酰胺Ⅱ帶N—H 彎曲振動和C—N 伸縮振動的共同特征峰;在1 312.02 cm-1處的峰值變化是酰胺Ⅲ帶C—N 伸縮振動和N—H 彎曲振動的共同特征峰;在1 222.57 cm-1處,觀察到酯基C—O 伸縮振動的特征峰。PU 中,異氰酸酯基團(—NCO)本應在2 270 cm-1左右處的特征峰未觀察到。由此可推測,PU中異氰酸酯基團(—NCO)與瀝青體系中的—OH基團反應生成了氨基甲酸酯基團(—NHCOO—)[23]。在1677.3 cm-1左右處,觀察到歸屬于脲基中C=O伸縮振動的特征峰,這可能是PU 中的異氰酸酯基團(—NCO)與體系中的—NH 等基團反應的結果[24]。在1 103.29 cm-1處,觀測PU 中醚鍵C—O—C 的伸縮振動,該官能團可以增強大分子的柔順性,提升整體的低溫性能。這表明PU 改性劑在瀝青中有化學反應,并且可以提升復合改性瀝青的性能。

3.5.2 聚氨酯復配SBS改性瀝青的微觀結構

由于瀝青和改性劑自身的分子結構存在差異,因此,在熒光顯微鏡的紅光激發下,會呈現出明暗不同的圖像,從而可以辨認出改性劑的種類。為了研究這種差異,選取4%SBS、6%PU和4%SBS+6%PU的瀝青作為研究對象,并制備了相應的瀝青試樣進行熒光掃描試驗。在本次試驗中,熒光顯微鏡的放大倍數為40倍,得到的熒光圖像如圖7所示。

圖7 PU/SBS改性瀝青的熒光顯微鏡圖像Fig. 7 Fluorescence microscope image of PU / SBS modified asphalt

從圖7 可以看出,SBS 能夠均勻分散、懸浮在瀝青相體系中[25],而PU 也能夠基本均勻分散在瀝青相體系中。但由于PU 為液態,在制備過程中處于高溫狀態下,容易發生固化,產生團聚現象。相比之下,4%SBS+6%PU 改性瀝青的熒光圖像顯示其改性劑的分布較單一,改性劑更為均勻緊密。摻入的PU可以與瀝青發生物理化學反應,在瀝青的化學結構中形成更加穩定的網狀結構[26-28],從而起到“框架”的作用,約束瀝青分子間的相對位移,限制瀝青的流動變形。而均勻分散在瀝青體系中的SBS則如同增強的顆粒,鑲嵌在聚氨酯-瀝青體系中,使整個瀝青體系形成相對穩定的結構,增強了瀝青抵抗剪切變形的能力。

3.6 聚氨酯復配SBS改性瀝青的儲存穩定性

選取最優組合4%SBS+6%PU 進行試驗,并以4%SBS、5%SBS、6%PU 摻量改性瀝青作為對照組。結果如圖8所示。

圖8 改性瀝青軟化點差值Fig. 8 Softening point differences of modified asphalt

從圖8 可以看出,5%SBS 改性瀝青的軟化點差值要大于4%SBS 改性瀝青的,這表明改性劑摻量越大,儲存穩定性越差。相比之下,6%PU 改性瀝青的軟化點差值明顯小于SBS改性瀝青的。經過復合改性后的瀝青軟化點差值與SBS 改性瀝青的相比,有了明顯的降低。這表明PU 的加入能夠有效地緩解SBS改性瀝青的離析問題。

4 結論

通過對不同試驗的結果進行分析,可以得到以下結論:

1) PU/SBS 改性瀝青的三大指標結果顯示,加入PU能夠降低SBS改性瀝青的針入度,提高瀝青的軟化點,同時能提升瀝青的延度,對瀝青的高低溫性能均有較好的改性效果。這表明4%PU 的加入能夠取代1%SBS改性劑,使之達到同樣的改性效果。

2) 布氏旋轉黏度試驗表明,摻加PU 可以提升SBS 改性瀝青的黏度。在試驗范圍內,PU 摻量越大,提升效果越明顯,8%PU的摻入與1%SBS的摻入對瀝青黏度的提升效果相當。

3) 動態剪切試驗表明,PU的摻入可以增大SBS改性瀝青的復數剪切模量G*,減小其相位角δ,從而提高了其車轍因子。當4%SBS改性瀝青摻加4%PU時,其車轍因子與單摻5%SBS 相當。這表明PU 的加入提升了瀝青的抗車轍性能和高溫穩定性。

4) 低溫彎曲梁流變試驗表明,在試驗范圍內,PU 摻量的遞增對3%SBS 改性瀝青的低溫性能提升明顯,但很難滿足性能要求;而6%~8%PU 的摻入對4%SBS 改性瀝青所產生的效果相當,均能比入5%SBS 改性瀝青。因此,推薦最佳摻量為4%SBS+6%PU。

5) 通過傅里葉紅外光譜和熒光顯微鏡進行的微觀分析發現,SBS 與PU 這兩種改性劑可以交聯在一起,并在瀝青體系中分布均勻。整個瀝青體系中存在物理改性和化學改性,且具有優異的儲存穩定性。

5 展望

1) 擬在后期對PU/SBS 改性瀝青進行老化試驗,制備改性瀝青混合料,以研究老化之后復合改性瀝青的性能。通過進一步研究復合改性瀝青混合料的高溫穩定性、低溫抗裂性和水穩定性,將進一步研究PU/SBS改性瀝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

2) 目前,聚氨酯改性瀝青仍在研究階段,尚未能形成一套科學的評價體系,并且對其施工工藝的研究也比較少。因此,實際的路用推廣存在一定難度。未來,可以從評價指標和施工工藝入手,確定一套完整的評價體系。

3) 近年來,社會上存在大量的聚氨酯廢棄物,可以探討將其加入瀝青中進行回收利用,以在改善瀝青性能的同時,降低SBS 用量,從而減少工程造價。

猜你喜歡
改性劑車轍聚氨酯
小車轍里的大野心
紅外光譜法測定SBS改性劑含量在瀝青質量控制中的應用
聚氨酯合成革的服裝產品及其應用
玻纖增強聚氨酯保溫耐火窗解決方案
基于車轍發展規律與主觀行車安全的車轍評價模型
現場熱再生技術在高速公路車轍處治中的應用探討
ACR抗沖擊改性劑的合成及其在聚乳酸改性中的應用研究
含異氰酸基表面改性劑制備及其在PVC/木粉材料中的應用
復合軟段耐熱聚氨酯泡沫塑料的制備及表征
新型鞋用水性聚氨酯膠研發成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