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窯建盞的工藝特點和造型風格探析

2023-12-09 13:25嚴柳煌
陶瓷科學與藝術 2023年11期
關鍵詞:建窯龍窯窯內

嚴柳煌

南平市建陽區水吉鎮嚴柳煌建盞陶瓷工作室 福建南平 354207

一、建盞的歷史文化

“建窯”這個名字起源于福建北部的建州“建寧府”,它是制作建盞的發源地,因而所生產出的陶瓷被叫做建盞。建窯的制造工藝在唐朝開始啟動,宋朝時期達到鼎盛,然而在元朝開始走下坡路,一直到明朝才逐漸落寞。在唐朝至五代之間,主要生產的是青瓷和青白瓷。但在兩宋時期,建窯開始改變材料的使用,轉向生產黑瓷,而特有的釉色也在這個過程中得以改良,由青釉、醬釉變為普通黑釉,最后演變為頂級的建盞窯。在中國的陶瓷歷史中,唯有宋朝中有“一窯一器”的窯燒技術,即一個窯洞只燒制一類工具。這種獨特的生產方式使得對黑釉茶盞的火候控制能夠更加準確,使得它展現出精細和光輝。因此,宋朝的黑瓷不僅是建窯黑瓷的最秀出的展示,也是中國黑瓷類型中最具魅力的一種。

《太 極》

黑釉盞,作為建盞的一部分,是我國傳統黑色釉面陶器的標志性樣本。早在古代,我國就開始燒制黑釉陶器,與青瓷同樣具有悠久的歷史,均以鐵元素作為色彩添加劑。根據收藏者和考古學家對宋代窯址的研究發現,黑釉陶器曾占據了宋代全部陶器產量的三分之一,而其中的大部分黑釉盞都出自建陶窯生產。然而,由于大眾對黑瓷的重視和影響,全國各地都出現了許多模仿建窯黑釉盞的活動,但由于窯的特性差異,因此產生的作品各具特色。因此,不能把所有的黑釉盞都視為建盞,也不能讓建窯系列的黑釉陶器混肴視聽,誤以為是建窯建盞。

二、建盞的造型風格特征

(一)造型風格彰顯實用主義

在宋朝以前,制瓷風格更傾向于奢華和繁復,生產的瓷器大部分是金銀鑲嵌、雕刻精良的藝術品,常常忽略了瓷器的實用功能。然而,建盞的出現引領了一個全新的制瓷風格時代,這種思潮對人們的設計和生產產生了深遠影響。因此,宋朝的陶瓷特點是樸素的。設計風格簡約經典,極少繁復的裝飾,使得人們能感受到清新的自然美感。對于實用性的考慮,主要體現在建盞的多樣形態中,主要集中在四種,包括束口、斂口、撇口、敞口,每一種形態都具有獨特且突出的特點。束口盞是建盞中最普遍的形態,辨認束口盞最直接的方法是觀察其口部下面有一個名為注水線的凹槽,用于調整茶湯的量,防止溢出,現有的四種曜變天目都是束口盞。斂口盞的外貌和束口盞類似,但形態更豐滿,內壁沒有注水線。撇口盞的外壁向外翻,腹部較長,有一個曲線;而敞口盞的特性則是腹部較短,外壁均勻直立無曲度。這四種建盞形態各有優點,自宋代以來就已經成為了最優質的斗茶器具。

(二)實用主義在龍窯上的體現

龍窯的設計位置緊鄰山脈,能夠借助自然的抽力來平衡窯內的氣流和火勢。這種特別的建造方式,有助于在制陶過程中精準控制煙火的快慢和方向,既能使用煙霧對陶藝胚體進行預熱,也能逐漸提升火勢的溫度,調節以維持適宜的焰度,有效創建理想的窯內燒制環境。多個窯室一層層地疊加,不只是避免了南部雨季的濕氣作用,也讓熱氣能夠逐層升騰,極力提升熱量的使用效率。整個設計思想充分發揮了制陶的特性,主要強調效果,舍棄了一些復雜無效的手段。因此,實用性不僅是建盞文化中個人力量的審美理念,更多的是強調物品服務于人、以人為中心、不受外部復雜因素干擾的思考方式。

(三)建盞的極簡風格

現在,追求精簡且適用的設計觀念正在廣泛流行,這一理念側重于人本視角,一直力圖兼并用戶的需求和美學喜好。這便告訴我們,簡潔的設計理念并不等于簡單的元素堆砌,相反需要通過一系列對人類使用和審美有益的特征,塑造出既實用又美觀的作品,其間也致力于簡化工藝難度和削減生產費用。這些設計原則實則在尋覓實用和美觀的交叉點,以在滿足使用便利性的同時,兼顧到其他相關因素。這種追求簡潔適用且富有美感的審美傾向,在宋代的建盞中已經得到體現。與其他陶瓷工藝在燒制完成后才進行上色和雕刻不同,建盞的色調和圖樣是在燒制過程中自然形成的,展現出自然美的獨特魅力。這種在幾百年前的宋代就已經風行的精簡美學,讓建窯建盞成為了跨越時代的藝術珍品。我們可以追溯到20世紀60年代蓬勃興起的極簡運動,它最早在繪畫中涌現,并迅速對設計、文學、建筑等多個領域構成影響。該運動主張抖掉繁復華麗的裝飾,以簡練明晰和實用主義為設計核心,這與建窯建盞的設計理念驚人地契合[1]。

三、建窯燒制中的柴燒之美

在中國,大量的精致陶瓷是由熟練工匠在后階段精細繪制和雕刻而成的,但是建盞的釉色并不是這樣產生的。建盞還擁有各種豐富的顏色和紋理變換,這是由于使用的胎土不同,以及窯中的金屬元素在氧化還原反應下,燒制出的陶瓷擁有金屬的自然顏色,以及在制作過程中隨機組合產生的多種變化,這給人帶來一種自然的美感。

柴燒藝術品的獨特之處和主旨均來自于柴火焚燒過程中隨機產生的自然美。這種自然的差異性塑造了建盞獨有的、豐富多彩的釉色。柴燒是一項古老的陶藝燒制技術,其不可預測的特性正是其獨特之處。每一個進入窯內的作品都涵蓋了工匠深厚的創作情感,每一個都未來不明、獨一無二。甚至是由同一個工匠制作的模型,一旦堆疊入窯、封閉窯門后,窯中會發生什么就完全無法預計,同樣的,開窯后會出現什么也無從得知。這正如“竭盡人力,聽天由命”的意境,也體現了中國傳統美學中的自然之美及樸素之美。這就是它所展現的沉靜、質樸的自然美和樸素美[2]。

四、龍窯之妙

觀察我國陶瓷燒制的歷史長流,過去的窯爐主要分為圓窯和龍窯兩者。圓窯,也被稱為“饅頭窯”,常常在平地上以環形的底部和半球形的頂部進行建設。比如,大家耳熟能詳的景德鎮蛋殼窯就是圓窯的一個類型。接著在圓窯和龍窯的比對中,龍窯通常位于山區,借助于山勢的自然傾斜,看起來整個窯體呈現出高低起伏的樣態,像一條火龍下山,因此得名龍窯。

《暴雨梨花》

在宋代,建窯建盞藝術卓越非凡,以至于大批仿效此藝術的人冒出,理所應當地,仿效建盞的窯口也如雨后春筍般涌現,大批的黑陶窯口開始模仿建窯建盞的制作。盡管如此,建窯建盞在黑燒陶瓷繁多的領域中卓爾不群,不僅因為其擁有獨一無二的陶土和釉料制作技術,其中,龍窯燒瓷工藝同樣扮演了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龍窯作為建窯建盞的核心燒造技術,它巨大的影響力既體現在燒造過程中,又展現在它的結構之中。龍窯的建造位置依循山脈,利用山的形狀構建窯身的斜度,自然調節進窯的空氣和火焰。這種結構可以有效地調控燒制過程中的煙火速度和路徑,既可以利用煙氣預熱造型,又能一步步提高火焰的溫度,進行火候的調節和維持,有效地控制窯內的氣氛,從而保證了建盞的最終燒制效果[3]。

通過龍窯制造過程中對燃料的應用以控制火的溫度,同時借助匣缽,都對制作出卓越的建盞扮演了關鍵角色。對匣缽在窯內的放置方式和排列序距有特殊的考量,高矮不一,適宜的距離排列的匣缽,能使窯內的火焰保持在一個比較穩定的環境下。與此同時,每一個匣缽因為其原材料的比例有所區別,火焰的溫度也會有所不同,都在發生各自獨有的轉變,這樣使得每個建盞被賦予了獨特的屬性,這就是建盞擁有“入窯一色,出窯萬彩”的魅力所在。

綜上所述,建盞是一種充溢著中國傳統美學韻味的工藝,讓人體驗到一種自然而特立獨行的奇妙感。它完美地展現了實用觀念,以及人、自然和器物間的和諧共生,經歷了歷史的演繹,它簡潔而質樸的外形使現代人追求返回自然本質的美更加熱切。這樣獨有的風格致使建盞備受推崇,建盞身為一種獨特的工藝,在當代也有著很大的潛力,如若能夠抓住機遇,深入挖掘建盞造型風格,那么它將會有更加美好的發展前景。

猜你喜歡
建窯龍窯窯內
淺議龍窯的結構特點及其燒制優勢
淺談非物質文化遺產建窯建盞的傳承與發展
淺議龍窯燒制與龍泉窯之燒制技術改進
羅詩彬龍窯作品欣賞
淺析地域文化對建盞的影響
龍窯柴燒:一盞一匠心
建窯鷓鴣斑種類研究
宋代茶文化影響下的建窯黑釉陶瓷茶具探究
淺談新型干法水泥生產中對窯速的控制與調整
預分解窯結球原因及處理措施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