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樣化問題解決方法在小學數學中的應用策略

2023-12-10 03:58茅佳燕
小學生 2023年29期
關鍵詞:盤子數學知識消費

☉茅佳燕

小學是培養學生數學思維能力與數學學習習慣的最關鍵階段。小學生沒有經過系統的知識學習,學習習慣與學習思維有很大的培養空間,因此,小學數學教師要采用科學有效的教學方法,與時俱進的教學理念,培養學生發現、解決問題的能力,使小學生學會從不同的角度思考問題的方法,以此來提高他們利用多樣化方法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一、小學數學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教師的教學方法過于老套

隨著基礎教育改革進程的持續深入,數學教學改革也推出了許多新的教學方法,盡管如此,但部分數學教師并沒有在數學課堂運用新興的教學方法,而是依舊在數學課堂采取“灌輸式”的老套的知識傳授方法,學生無法對數學知識進行思考,只能死記硬背[2]。這樣的教學方法,不僅不能提高學生在數學課堂上的學習積極性,而且還無法鍛煉學生思考問題的能力。

(二)學生的知識應變能力差

學生學習數學知識是為了解決生活中的數學難題,但學生受“灌輸式”數學知識教授方式的影響,無法靈活運用數學知識,從而導致學生不具有靈活的知識應變能力。如果學生依舊采取死記硬背方法記憶相關知識,不做出改變,那么學生的知識運用能力會越來越弱,久而久之會阻礙學生的全面發展。

二、小學數學教學利用多樣化方法解決數學問題的意義

(一)有利于優化小學數學教學

學生在進行數學學習時,雖然學習相同的內容,由相同的教師進行講解,但由于學生的學習能力與學習方法的不同,導致學生對知識的吸收與理解存在很大的差異性[3]?;诖?,數學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學習能力與學習習慣制定具有針對性的教學方法。教師在教授學生數學知識時,要采用具有差異性和針對性的課堂教學方法,以此來幫助學生提高學習數學的主動性,提升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與運用,這樣不僅能縮短學生掌握知識所用的時間,而且能提高學生在課堂學習數學知識的效率,還能提高學生在現實生活中運用知識解決實際數學問題的能力。

(二)有利于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

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可以使學生更好地分析與解決問題,因此,教師作為數學課堂的設計者與數學知識的傳播者,要摒棄傳統的數學教學模式,利用全新的教學手法來進行數學課堂教學,提升學生思考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利用新興的科學技術融合教材內容向學生傳授數學知識,利用不同類型的數學問題,訓練學生發散性數學思維,從而使學生在遇到問題時可以想到并使用多樣化的解題方法。

(三)有利于提升學生的學習自信心

由于學習數學知識對學生的思維理解能力有一定的要求,而小學生較為缺乏抽象思維能力,在開始接觸數學知識時就會產生畏懼情緒,加之小學生心智發育尚不成熟,不能減弱負面情緒對學習與生活的影響,這就導致學生對數學學習越來越恐懼,從而對學習數學知識產生抵觸心理,不利于學生對數學知識的學習[4]。小學數學知識相對簡單,只要經過系統學習與訓練,就能完全掌握,但小學生認為憑借自己的能力永遠也學不會數學知識,拒絕對數學知識進行系統的學習與訓練。數學教師要清楚,雖然小學生有能力掌握小學階段所有的數學知識,但這不代表小學生可以解決在小學階段遇到的所有問題,有些問題具有一定難度,只憑小學知識無法解決。教師要用簡單的數學問題對學生的解題技巧和解題思路進行訓練,采取由易到難的問題訓練方法,從而幫助學生學會解決問題的方法,即使遇到難度系數比較高的數學問題,學生也能根據掌握的解題方法對問題進行解答。數學教師引導學生由易到難解決不同種類的數學問題,以此來消除學生在數學知識學習過程中的抵觸心理與恐懼情緒,從而提升小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自信心。

(四)有利于提高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

課堂教學是圍繞學生開展的,如果學生能夠主動參與到課堂教學中,那么教師在教學數學知識時,將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但在當前的數學課堂上,學生往往處于被動的學習狀態,雖然學生在被動的學習狀態下也能吸收一定的數學知識,但與主動學習相比學生在被動狀態下吸收的數學知識就顯得微不足道了。學習數學的過程就是尋找、發現、解決問題的過程,基于此,教師要根據數學的學習過程制定富有趣味性的教學方法,吸引學生主動參與到課堂教學之中,在大量的數學知識中尋找、發現并解決難題,從而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

三、利用多樣化方法解決小學數學問題的策略

(一)利用情境教學方法,強化學生數學思維

教師在數學課堂采用情境化的教學方法可以幫助學生理解邏輯性強、具有一定難度的數學知識點。通過創設不同的課堂教學情境,可以把學生的注意力牢牢吸引在數學課堂上。但在數學課堂教師不能只注重問題的結果不重視解決問題過程,而是要以問題作為提升學生數學思維能力與邏輯思維能力的突破口,引導學生發現問題并帶領學生從不同的角度思考問題,從而使學生學會利用發散性思維思考數學問題的方法。學生在進行問題解答時,教師不僅要幫助學生加深對所學數學知識的理解,還要與學生一起討論解題思路,引導學生找到解決數學問題的關鍵點。教師在課堂中為學生講解知識時,要將數學知識的基礎概念融入到創設的教學情境之中,通過這樣的方式,使學生對數學知識進行全面的了解,從而強化學生的數學思維,提高學生對數學知識學習的實效性。例如:在學習蘇教版小學二年級數學《位置與方向》時,由于方位知識具有一定的復雜性,學生學起來比較困難,教師可以選出9 名學生,以一名學生作為中心站在其他8 名學生中間,然后教師在白紙上寫出東、東南、南、西南、西、西北、北、東北8 個方向并按照順序貼在8名同學的身上,然后教師向學生介紹各個方位。在學生對方位有了大概的了解后,教師在班級進行方位替換游戲,隨機選擇一名學生,讓他替換在中心點東北方向的學生,如果學生出現錯誤,教師要耐心講解,明白具體的方位,通過游戲的形式可以推動學生對方位知識的學習。

(二)創設生活情境,加強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

學習數學知識是為了解決生活中出現的數學問題,因此,教師要將課本中的知識與學生生活相互融合,創造出生活化的數學題目,使學生可以利用在課堂中學到的知識解決實際生活中的數學難題。比如,在學習小學數學知識《混合運算》時,教師可以先向學生提問:“大家小區超市都舉辦過促銷活動,那么你們知道選擇商家的哪種促銷方案最省錢嗎?我家小區超市在搞促銷,而且我家計劃每次在超市消費不超過45 元,大家幫我看看選擇哪種方案最適合我家?”教師通過向學生提問的方式引出課堂例題。例如,小區超市舉行為期4 周的“買就送”活動,有兩種活動方案,第一種是每周到店消費4 次并且每次消費不低于50 元,贈送70 元消費券一張和90 元超市儲值卡一張;第二種是每周到店消費6次并且每次消費不低于60 元,贈送100 元消費券一張和150 元超市儲值卡一張。這種類型的題目需要進行分別計算,通過對比選擇最佳方案。第一種每周消費為4×50 =200(元),促銷期間總共消費為200×4 =800(元),參加促銷活動后,4 周一共消費800-(70 +90)=640(元),參加促銷活動后每周實際消費為640÷4 =160(元),每次實際消費為160÷4 =40(元);第二種每周消費為60×6 =360(元),促銷期間總共消費為360×4 =1440(元),參加促銷活動后,4周一共消費1440-(100 +150)=1190(元),參加促銷活動后每周實際消費為1190÷4 =297.5(元),每次實際消費為297.5÷6=49.5(元)。通過對比可以看出,選擇第一種方案最適合老師家。學生通過實際運算選擇最佳方案,不僅能提升混合運算能力,還能提升在現實生活中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當學生下次遇到這樣的促銷活動時,就可以利用所學知識選擇最佳的促銷方案。

(三)營造問題懸念,引導學生進行思考

數學的教學方法具有多樣性與差異性,數學教師要根據學生在課堂中的狀態以及對數學知識學習的程度選擇適合的教學方法。如果學生在課堂中表現很消極,教師可以選擇營造問題懸念的教學方法,以此來提升學生對數學問題的好奇心,引發學生對問題的思考,從而吸引學生注意力,提高學生課堂學習的積極性。有些數學題目具有很強的開放性,答案并不唯一,教師要利用具有開放性的數學題目營造問題懸念,這樣不僅能提升學生從不同角度思考問題的能力與運用多種解題技巧解答問題的能力,還能幫助學生有效積累解題經驗,從而完善學生的解題技巧。如例題:小明的爸爸去超市買盤子,超市有兩種盤子,一種盤子價格為3 元,一種盤子價格為2 元,小明的爸爸帶了20 元去買盤子,買完盤子還剩2 元,小明的爸爸一共買了多少個盤子?像這類的問題學生要分類討論,把小明爸爸買盤子的情況分為三種,分別為只買2 元的盤子、只買3 元的盤子、2 元和3 元的盤子都買。第一種情況和第二種情況可以計算出小明的爸爸分別買了(20-2)÷2 =9(個)和(20-2)÷3=6(個),第三種情況比較復雜,要先算出小明的爸爸買盤子的花費20 - 2 =18(元),然后從買一個2 元的盤子剩下的錢買3 元的盤子算起,具體過程為(18 - 2)÷3 =5.3(個),顯然這種購買方式不成立;然后計算買兩個2 元的盤子后,可以買3 元的盤子(18 - 2×2)÷3 =4.6(個),這種購買計劃也不成立;再計算買3 個2 元的盤子,可以買3 元的盤子(18-2×3)÷3 =4(個),結果為整數,這種購買方式成立,然后以此類推進行逐一的分析。教師通過讓學生做這種不止一個答案的數學應用題,可以提高學生從多角度思考問題的能力,從而提高學生的數學邏輯思維。

(四)推行小組合作學習模式,提高學生解題效率

采用小組合作的方式進行數學知識學習,既可以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興趣,還能通過相互分享解題思路達到取長補短的效果,從而完善學生的解題思路與技巧。例如:在學習《有余數的除法》時,教師按座位對學生進行分組,然后對學生進行提問:“將10 本書分成5 份,每份是多少本書?”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展開討論,在學生得出結果后,教師再次提問:“將13 本書分成5 份,應該怎么分?如果分成6 份呢?”學生根據教師的問題再次進行討論,學生會發現不管將書分成5 份還是6 份都會余下幾本書,教師向學生解釋為什么會余下幾本書,然后讓學生觀察10÷5 與13÷5、13÷6 的不同之處,從而使學生掌握有余數除法的相關知識。通過小組討論的方式進行數學知識學習,不僅能幫助教師提高數學課堂的有效性,還能使學生進行有效的思維碰撞,從而提高學生的思維理解能力。

綜上所述,教師在數學課堂教學中要以學生為主體,利用情景化教學方法創設符合學生現實生活的學習情境;利用營造問題懸念的方式,使學生學會多角度思考問題;利用小組學習的模式,完善學生的解題技巧,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猜你喜歡
盤子數學知識消費
放桃子
節拍器上的數學知識
國內消費
新的一年,準備消費!
如何將數學知識生活化
40年消費流變
盤子中的童話故事
讓學生在生活中探索數學知識
“撕”掉的盤子
新消費ABC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