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校在線評估中學術誠信及測試安全研究

2023-12-11 12:05楊柳群
高教學刊 2023年35期
關鍵詞:誠信教育在線學習

楊柳群

摘? 要:近年來,隨著計算機和網絡測試技術的發展,在線學習在各大高校日益普及。在線評估是在線學習環境中使用的評估方法,對于很多高校這是一種全新的體驗,在受益于諸多優勢的同時也面臨一系列問題,尤其是在維護學術誠信和測試安全兩個方面。通過文獻閱讀和文本分析法,探討在線評估實踐中保障學術誠信和測試安全的主要挑戰,指出高校教育者應及時調整在線學習和在線評估的設計方法,從技術和教育兩個層面進行干預,將誠信所需的規范、態度和技能內化成一種學術文化,確保測試安全并展開誠信教育,以支持新型的教學互動方式和學習策略。

關鍵詞:在線學習;在線評估;學術誠信;測試安全;誠信教育

中圖分類號:G640? ? ? ? 文獻標志碼:A? ? ? ? ? 文章編號:2096-000X(2023)35-0022-05

Abstract: With the innovation of online technology, the practice of online assessment has substantially increased in recent years which facilitates delivering messages in the field of education. As a novel experience for many universities, online assessment presents many challenges, particularly when safeguarding academic integrity and assessment security. This paper reviews assessment security in the digital domain and critically evaluates the practices from different universities in safeguarding academic integrity. In order to support the new teaching modes and learning strategies in the post-epidemicera, approaches used to resolve the problem of AS and AI could be grouped into two categories: technology based and pedagogical approach based.

Keywords: online learning; online assessment; academic integrity; assessment security; integrity education

近年來,隨著計算機和網絡測試發展,在線評估在各大高校的使用頻率大幅上漲,大規模地運用于在線學習實踐。在線測試技術的不斷創新促進了教育領域的信息傳遞;與此同時,在線評估可以提高數據分析的準確性,在簡化測試報告結果流程的同時,提供了多種靈活處理數據的方法[1]。盡管在線評估有很多優勢,但同時也給教師和學生帶來新的問題和挑戰。學術誠信和測試安全是研究人員和教育工作者關注的基本核心問題。學術誠信強調培養學生具有高尚道德和道德操守。違法學術誠信的行為即學術不端行為,一般認為包括剽竊、舞弊、偽造數據等。測試安全強調加強對學生評估的過程管理,以防止測試中各種舞弊等學術不端行為的出現,以及對相關不當行為的處理對策。許多研究指出,學術不端行為普遍存在于在線測試中,且頻率高于傳統的線下測試環境[2]。對學習評估中學術誠信和測試安全的研究意義重大,首先,學習評估是大學生整個學習過程的重要環節之一,是檢驗大學生學習產出的重要手段,也是高質量完成大學教學育人根本任務的必要舉措;其次,違背學術誠信的不當行為是大學生和教師必須要避免的,因為它會損害教育本身的基本價值,而加強測試安全是避免測試過程中學術不端行為的有效保障。

鑒于國內鮮有關于在線評估環境下測試安全和學術不端行為的理論及實證研究,本文主要基于對國外2015—2022年的研究成果的評述,探討高校教師和管理人員在開展在線教育和在線測試時面臨的主要挑戰,從技術和教育兩個層面出發,提出強化學術誠信和測試安全的主要措施,以支持后疫情時代新型的教學互動方式和學習策略。

一? 在線評估中測試安全面臨的主要挑戰

英國是世界高等教育最為發達的國家之一,本小節主要參考了《英國高等教育質量規范》,該文件得以受到廣泛關注的主要原因在于其清晰性和全局性,且大多數國家都沒有類似的系統的指導綱領性文件。在英國,評估安全被理解為一種雙邊情景。一方面,《英國高等教育質量規范》旨在保護學生免受不公平評估活動、評估標準和評分體系的影響;另一方面,旨在幫助學界遵守大學學術誠信政策,維護學術標準,與剽竊、舞弊等各種形式的學術不端行為抗爭[3]。該文件要求并倡導高校教師進行反思的基本問題是:在設計評估活動、評估標準、評分體系時用什么措施來確保評估安全?考慮到這一點,一個值得研究的問題是什么使在線評估的測試安全難以得到有效保障。

(一)? 在線監考更難遠程實施

監考是評估測試的重要環節之一,也是確保評估安全的必要舉措。在線監考是指通過網絡創造一個在線的考試環境,即虛擬考場;與傳統的線下考試不同,考生須前往真實存在的指定考場參加考試,在線監考可以在任何地點使用計算機通過互聯網連接進行;考試期間,在線監考人員采用各種通信和網絡安全技術對考生的考試進行遠程監考。在線監考難以遠程實施的首要挑戰來自于在線環境的開放性,為學習者提供了許多相比線下更為簡單的方法獲得高分。作弊、冒充和剽竊一直是在線學習環境中長期困擾教師的問題,也是在線評估安全性的主要威脅。比如,有研究者指出在線考試中,學生常用的舞弊手段包括使用多個屏幕、佩戴藍牙耳機、使用手機獲取他人的幫助或轉發屏幕截圖給同學等[4]。因此,在線監考對于監考人員的要求更高,比如:如何通過通信和網絡技術,確??忌矸莸恼鎸嵭?,如何在考試過程中對任何不端行為進行及時的監控和提醒以防止舞弊行為的出現。

(二)? 學生不適應在線學習和測試環境

在線學習給學生提供諸多便利的同時也限制了部分學生獲取信息和支持。在線學習環境下,仍有相當多的學生無法獲取免費的在線資源,或負擔不起在線購買互聯網閱讀材料。由此造成的學生之間的知識差距,最終或將導致學生在線考試中出現學術不端行為。另一方面,在線學習環境下,學生與老師及管理人員之間缺少必要的溝通,不能及時獲得并了解學校關于學術誠信的政策、規定和法規,以及對不當行為的處理方式等信息。因此,學生可能有意識或無意識地傾向于在遠程測試中訴諸學術不當行為。

學生對在線學習環境的不適應也包括對有特殊需求的學生缺乏個性化的支持。在虛擬教室中,學生被迫適應虛擬的學習環境,盡管這有可能不符合他們的個人學習風格。例如,動覺型學習者需要更多的面對面交流,因此會由于遠程教學不適合此類學生而處于學習劣勢;同樣,視覺型學習者也無法從嚴重依賴口頭授課的遠程學習中受益[5]。這種對新型網絡學習環境的不適應性也會造成在線考試中學術不端行為的發生。在面對面的線下學習環境中,肢體語言和眼神交流能夠有效支持教師和學習者之間的溝通。因此,在線學習環境中,打開攝像頭可以增強教學互動。然而,有研究顯示,相當多的學生拒絕在上網課時打開攝像頭,主要原因包括學習者對其個人外表、身體背景、惡劣的網絡環境的擔憂等[6]。而在線測試的監考要求之一就是學生必須全程打開攝像頭,因此了解學生的擔憂,并說服他們在網絡課堂環境下開啟攝像頭可以幫助他們適應在線測試的監考環境。

(三)? 學生缺少相關技術支撐

在線評估面臨的另一挑戰與計算機及網絡技術問題息息相關。例如,學生訪問在線教學平臺會受到不同地區的惡劣天氣的影響;低收入發展中國家的部分學生會因為缺少必要的基礎設施和網絡技術支撐,很難真正開展在線遠程學習和在線評估。同時,為了應對新環境下的測試評估,學生應該掌握足夠的信息技術,學生的信息技術對于確保他們的在線學習能力至關重要。然而,最近的研究發現許多學生缺乏必要的計算機和網絡應用能力,該因素可降低評估過程的安全性,并在信息技術經驗豐富的學生和初學者之間造成技術相關的學習差距[7]。因此,在線考試和測驗可能對信息技術匱乏的學生造成一定程度上的挑戰。技術問題也對時間上受限的評估和考試的實施提出了挑戰,在這種情況下很難確保評估安全。因此,規劃合適的評估策略之前應考慮到學習者信息技術入門技能的不均衡性。

二? 在線評估中學術誠信面臨的主要挑戰

根據《英國高等教育質量規范》,學術誠信被理解為教師和學生之間的相互承諾:高校教育的提供者,包括教師和行政人員,應當為促進學術誠信,識別、調查和應對學術不端行為提供有效措施,同時鼓勵學生發展和內化學術價值觀和良好的學術實踐。隨著線上線下混合式學習日益流行,學術誠信的踐行已進入未知領域,面臨一系列新的挑戰。

(一)? 學術誠信的制度化建設

學術誠信的制度化建設包括誠信規則的確立及對不端行為的懲處,這是一項復雜而艱巨的工程。首先,學術人員對學術不端行為的定義和構成缺乏共識,導致某些學術不端行為未能被發現。其次,檢測學術不端行為難度極大,除非密切關注某個學生的表現和作業。最后,在制定學術誠信相關政策和法規時,由于沒有清晰一致地得以闡述,造成處理程序的復雜性和不確定性。美國和加拿大的多名學者研究發現,由于缺乏一致的指導方針,也缺乏實施學術誠信的支持政策,教師對一些學術不端行為采取了回避的態度[8]。如果學術不端行為在線下校園環境中尚且難以檢測和治理,那么在遠程教學和在線評估中發生的可能性要大得多,這些已經存在的挑戰將變得更加嚴峻。比如,在虛擬的在線學習環境中,如何對學生的個人表現進行公平公正的評估,如何區分真正優秀的學生和訴諸學術不端行為而獲得高分的學生。因此,當今的情勢急需訓練有素的專業人士來制定大學的學術誠信政策、維護學術誠信的實施,同時對相關學術人員進行培訓和指導。這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而是一個持續的過程,包括不斷更新檢測技術、開發文本匹配軟件、改革在線測試形式、創新在線監考和評估方式等。

(二)? 高校面臨的財政及社會壓力

盡管高等教育部門制定了嚴格的學術誠信政策和規章制度,但許多外界因素對這些政策的實施提出了挑戰。例如高校的全球化競爭以提高世界大學排名,在這場排名逐鹿之中出現了一個尤為令人擔憂的問題:“分數膨脹”(grade inflation)。Foster[9]對“分數膨脹”進行了詳盡的解釋,并將其與“應得分數”(earned grades)進行了區分,“分數膨脹”意味著通過降低評估標準而給予學生更高的分數。當考試成績與學生的學習質量不成正比時,就會出現“分數膨脹”。這可能是由于多種原因造成的,比如,大學之間的競爭、高等教育的商業化,以及爭取更高的學生入學率和更多資助的競爭等。比如美國的私立大學,其主要財政來源是校友捐贈和學生學費,而抬高學生的考試分數可以直接增加學生的入學率和學校的財政收入。近年來全球疫情的背景下,學生和大學都面臨著財政壓力。例如,沒有獎學金資助的學生,受疫情影響無法從事兼職工作,他們面臨的經濟壓力遠遠大于有獎學金資助的學生。同樣,世界各地的許多大學也因為疫情導致國際學生入學人數減少,從而影響其財政收入。經濟負擔沉重的學生更加渴望取得好成績,因而在在線測試中訴諸學術不端行為。

(三)? 學術誠信的學科特性

學術誠信的學科特性在于對學術誠信的定義和理解會基于不同學科而復雜化,因為不同學科領域對于學術不端行為的理解是不同的。比如,Bretag[10]呼吁學術界從學科的角度來定義剽竊,原因是科學領域的剽竊與音樂領域的剽竊有很大不同。此外,Stenmark和Winn[11]指出,由于人文學科的高度創造性,這些領域的學者非常關注對其知識產權和收集的信息保護。近年來隨著在線教育和在線測試的普及,盡管各大高校采用了多種評估模式來評價學生的學習,理工科領域(科學、技術、工程和數學,簡稱STEM)的某些學習課程卻很難完全適應在線的評估模式。比如,社會科學和人文科學領域可行的在線評估方式包括帶回家的考試、線上小測驗、小論文和演講等,對于理工科領域是不切實際的。STEM領域的大多數研究項目依賴于實際動手的現場經驗和體驗性知識,因此,STEM領域的學生由于受學習條件的限制,進行線上評估也會遭受更多的負面影響。此外,基于研究性學習的課程也受到同樣的影響。例如,以研究為主的碩士和博士課程,在線上的學習環境中,學生缺乏進行實地研究的機會因而嚴重影響其學業進程,在此巨大的學業壓力之下,不得不訴諸數據造假和捏造、剽竊等不端行為。

三? 強化學術誠信和測試安全的主要措施

對于在線測試的測試安全和學術誠信問題,可以從技術層面和教育層面進行防控?;诩夹g的措施包括使用剽竊檢查軟件、學習管理系統中的人工智能、計算機自適應測試,以及在線監督等;基于教育的方法包括從學生、教師、行政人員等不同維度,展開不同層面的誠信教育,從而創建培養學術誠信的校園文化。

(一)? 技術層面的措施

1? 反剽竊軟件

第一種方法是使用基于網絡的反剽竊軟件,如國外流行的Turnitin、Authenticate及Plagiarism Checker等軟件。此外,類似于使用機器學習、人工智能的自主開發系統可以安裝在在線學習服務系統中,以實現智能在線測試的智能監考。然而,使用人工智能檢測舞弊等不端行為也可能加劇學生考分的不平等,比如明知故犯的舞弊者和缺乏對相關誠信規定了解的舞弊者。此外,為了避免這些反剽竊軟件的檢測,學生會找到更巧妙的方法來舞弊,比如學生可以使用在線翻譯軟件工具將源代碼轉換為不同的形式。這種方法從長遠看不利于學生學習能力的發展,因為他們會逐漸失去正確的自然寫作能力。

2? 智能監考系統

Milone等[12]提出了一種新的涉及使用在線監控系統的技術方法,即在線監考可以通過使用閉路電視或網絡攝像頭等技術設備實施。在考試過程中,要求學生通過電腦等考試設備展示自己的屏幕及其周邊環境。然而,在線監考的實施需要一些必要的條件,比如充足的互聯網通道,以及使用付費監考軟件的成本費用等。有報告指出,使用在線監考系統可以減少學生舞弊的機會。然而,也有學者對此提出質疑,比如學生可能會擔心自己的隱私暴露。這種遠程監考可能會形成一種緊張的氛圍,它把教師原本的導師角色轉變成某種意義上的“偵探”,其主要任務是試圖抓住學生作弊的行為并進行懲罰,而不是教育和幫助他們,不利于學生的長遠發展[13]。

3? 計算機自適應測試(CAT)

計算機自適應測試(Computerized Adaptive Test,檢測CAT)是一種基于考生能力水平的以計算機為載體的在線測試方式。CAT在線上評估的應用首先需要計算機儲備大量的題庫,通過試題的難易程度隨機派發給測試的學生;CAT的優勢之一即它可以在評估過程中盡量減少試題泄漏的可能性[14]。試題泄漏是在線測試環境下廣泛存在的一種學術不端行為,特別是在基于MOOC平臺的線上學習中。CAT的主要問題是它需要一個題庫,并且題庫中所有的題目都應該提前經過許多受試者的檢測,以確認其可靠性和有效性,這對于教師個體而言是一項艱巨的任務。

(二)? 教育層面的措施

基于Cohen and Swift的“預防范圍”理論,Stephens[15]提出了從教育層面進行確保在線測試學術誠信以及測試安全的總體框架,從而創建培養學術誠信的校園文化。該框架是一個三級干預模型(表1):針對“學校范圍教育”“特定情境預防”和“個人補救”。

1? 學校范圍教育(SWE)

學校范圍教育是第一級干預,是確保學術誠信的第一步,也是這個模型中最為重要的級別。學校范圍教育是指在全校范圍和學院層面給學生普及學術誠信和評估安全的具體內涵。從大學生入學那一刻開始或更早即可進行該層面的預防教育。高??梢酝ㄟ^在線教程或必修課程進行學校范圍的學術誠信教育。比如,新西蘭的奧克蘭大學規定,新生必須在第一學期結束前完成一門關于學術誠信的在線課程。這類課程向學生提供相關材料以了解正確的引用和釋義方式,學習在線檢查反剽竊的方法,從學習開始就遵循標準規則,知曉學術違規行為的后果。沒有提供此類在線課程的大學會指導學生在專門的平臺接受誠信教育,比如英國的“未來學習”平臺,英國12家教育機構通過該平臺為全世界的學生提供免費的在線開放課程,其中就包括要求學生每周進行一小時的學術誠信教育課程[15]。除此之外,大學還可基于研討會的形式,通過哲學和倫理課程引入學術誠信的教育。

2? 特定情境預防(CSP)

特定情境預防作為第二級干預是針對具體學習情況的預防舉措,即教師針對具體課程情境設計具體的任務,以強化通過第一級教育引入的誠信原則和實踐,從而減少某門具體課程中的學術不端行為。這是一種從學生長遠全面發展的角度進行干預的措施,以鼓勵學生持續不斷地在學習中踐行學術誠信。教師通過對課堂環境和評估設計進行調控,使學生產生積極的學習行為,從而減輕不當行為。比如,教師可以在測試中給學生提供形式多樣的問題,且題目和答案順序都是隨機的或打亂的。一套試卷可以有相同的問題,但它們的排列形式不同,以減少學生在線測試時交換答案的可能性。Stephens[15]提出了多項與學術誠信相關的“最佳教學實踐”,包括:①提供明確的指示,告知學生他們的作業可以接受誰的及何種類型的幫助;②闡明踐行學術誠信所面臨的困難和挑戰;③強調研究過程中的科學引用技能;④重申大學的學術誠信政策。

3? 個人補救(IR)

第三級干預措施是個人補救,用于處理疑似舞弊的情況。目前對于大學生的學術不端行為主要有兩種懲罰形式:行為懲罰和發展懲罰。最典型的行為懲罰包括留校察看和開除。例如,弗吉尼亞大學和某些美國軍事院校對于考試作弊實行“零容忍”,將開除學籍作為唯一的懲罰形式。對于這種做法學界和高校一直存有爭論,認為這種單一的懲罰措施太過嚴厲且缺少靈活度,有可能導致僵化機械的管理;對于輕微的或者初次的違紀行為,應該更傾向于使用較輕的懲罰措施,或者應該從學生發展的角度進行補救,目的是通過給學生提供自我糾錯和自我反思的機會,達到誠信教育的最終目的。

四? 結束語

計算機和網絡技術的發展促使在線評估在各大高校廣泛推行,如何維護學術誠信和測試安全是在線評估的核心問題。文章探討了在線評估實踐中保障學術誠信和測試安全的主要挑戰,提出高校應該從技術和教育兩個層面進行防治,以確保誠信的在線學術環境?;诩夹g的方法包括剽竊檢查軟件、智能監考系統、計算機自適應測試等,基于教育的方法包括從學生、教師、行政人員等不同維度,展開不同層面的誠信教育,從而樹立以誠信為本的科學態度。

參考文獻:

[1] BENJAMIN S, ROBBINS L I, KUNG S. Online resources for assessment and evaluation [J]. Academic Psychiatry,2006,30(6):498-504.

[2] ELSALEM L,OBEIDAT N. Remote e-exams during COVID-19 pandemic: a cross-sectional study of students' preferences and academic dishonesty in faculties of medical sciences [J] . Annals of Medicine and Surgery,2021,62:326-333.

[3] Quality Assurance Agency. UK Quality Code for Higher Education[EB/OL].www.qaa.ac.uk/docs/qaa/quality-code/advice-and-guidance-assessment.pdf?sfvrsn=ca29c181_4.

[4] TUAH N A A, NAING L. Is online assessment in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 during COVID-19 pandemic reliable? [J] .Siriraj Medical Journal,2021,73(1):61-68.

[5] GAMAGE K A A. Online delivery and assessment during COVID-19: safeguarding academic integrity[J]. Education Sciences,2020,10:1-24.

[6] ALRUWAIS N, WILLS G, WALD M. Advantages and challenges of using e-assessment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formation and Education Technology,2018,8(1):34-37.

[7] ADEDOYIN O B, SOYKAN E. COVID-19 pandemic and online learning: the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J] .Interactive Learning Environments,2020:1-13.

[8] MORRIS E J,CARROLL J. Developing a sustainable holistic institutional approach: dealing with realities “on the ground” when implementing an academic integrity policy[A]. BRETAG T. In Handbook of Academic Integrity [M]. 1st ed. Springer Science + Business Media Singapore Pte Ltd. Singapore, 2016:450-461.

[9] FOSTER G. Grading standards in higher education: trends, context, and prognosis [A].In handbook of academic integrity[M].1st ed. BRETAG T. Ed. Springer Science + Business Media Singapore Pte Ltd . Singapore, 2016:307-324.

[10] BRETAG T. Discipline-specific approaches to academic integrity[A].Introduction in handbook of academic integrity[M].1st ed. BRETAG T. Springer Science + Business Media Singapore Pte Ltd. Singapore, 2016:673-675.

[11] STENMARK C K,WINN N A. Ethics in the humanities[A]. BRETAG T. In Handbook of Academic Integrity [M].1st ed Springer Science + Business Media Singapore Pte Ltd. Singapore, 2016:678-694.

[12] MILONE A S, CORTESE A M, BALESTRIERI R L, et al. The impact of proctored online exams on the educational experience[J].Currents in Pharmacy Teaching and Learning,2017,9(1):108-114.

[13] VERHOEF A H,COETSER Y M. Academic integrity of university students during emergency remote online assessment: an exploration of student voices[J].Transformation in Higher Education,2021,6(132):1-12.

[14] ALEXANDRON G, RUIP?魪REZ-VALIENTE J A, CHEN Z, et al. Copying@scale: using harvesting accounts for collecting correct answers in a MOOC[J].Computers and Education,2017,108:96-114.

[15] STEPHENS J M. Creating cultures of integrity: a multilevel intervention model for promoting academic[A]. BRETAG T. In Handbook of Academic Integrity[M]. 1st ed Springer Science + Business Media Singapore Pte Ltd.: Singapore, 2016:996-1005.

猜你喜歡
誠信教育在線學習
開放大學:過去充滿傳奇但前景依然未卜?
基于學習行為數據的在線學習時間規律探析
信息化環境下高職英語教學現狀及應用策略研究
高校誠信教育及誠信體制建設研究
基于混合式學習理念的大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研究
基于SOA的在線學習資源集成模式的研究
淺談化學教學中德育思想的滲透
淺談大學生誠信教育與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的緊密聯系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